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审美赏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南宋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由于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时人称为“诚斋体”。这首《最爱东山晴后雪》是《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SPAN>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描写了东山雪后阳光朗照的美丽景象。诗人在题目中用“最爱”二字,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全诗如下: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首句写道:“只知逐胜忽忘寒。”“逐胜”即追逐胜景。诗歌开始就写了自己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这样,从主观上就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对胜景的喜爱之情。寄情山水,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最爱。从写法上看,含蓄地照应了诗题中的“最爱”一词。其中“忽”字,不但暗示了初春时节景物之美,诗人被美景所吸引,一下沉浸在美景之中而流连忘返,而且为后面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接着第二承上句而来,诗人写道:“小立春风夕照间。”“小立”即短暂站立,或者偶尔站立。“夕照”即傍晚的阳光。这一句是说,偶尔在春风中站立,赏看夕阳中的美景。其中,“小立”不但表现时间短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诗人的行为间接地写出了春风夕照间景色之美,也就是偶尔看到,也流连忘返。一个“立”字,在动态中把一个因爱美景而不顾寒冷的“痴人”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夕阳”是诗歌特有的背景,不但展示了“夕阳无限好”的审美境界,而且也暗示了一种极为鲜明的色彩,与“晴雪”照应,并从色彩上形成了对比,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
    接着第三句一转,空间变换,有大到小下收缩,集中在“东山”上。诗人写道:“最爱东山晴后雪。”“最爱”即特别喜欢。
这里,诗人直言自己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从诗题看,这首诗歌作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时候,还有余雪覆盖大地之时。但在诗人笔下,即使寒气来袭,但仍然表现出生机盎然得到景象,其意蕴是深厚的。山上的雪在夕阳照耀下这是别有一般风味。这风味怎样呢?诗人没有在这一句中表现,而是留在最后来回答。

 所以,最后一句承上句而来,诗人写道:“软红光里涌银山。”诗人以景结情,情蕴景物之中。其意思是说,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其中,特别是“软”字和“涌”字很妙,前者写出白雪映照下的夕阳红光,是那么的柔和细微,从触觉的角度来描写月光的柔和之美,表现出了“夕阳无限好”的至境至美;后者则把白雪覆盖的群山在夕阳之下闪耀光芒,在视觉上产生动态之感,化静为动,增强表意的情趣之美。这里,诗人回答了为什么“最爱东山晴后雪”的原因。通过这一句景物描写,不但强调了自己“最爱东山晴后雪”的情感,而且给读者以审美想象空间。同时,这两句在写法上,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艺术上,描写生动形象,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这首诗歌以早春是天气乍暖还寒时候为背景,描写了诗人在春风夕照间停留,环顾群山所见到的美景。其次,情感真切,表露无遗。起句就直接表明了自己“只知逐胜忽忘寒”的感受和行为。再次,语言浅俗,但用字讲究。比如,诗歌中的“只”字,用了两次,强调了自己对“东山晴后雪”的喜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全诗赏析
(3699)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7558)[转载]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赏析
描写雪 ?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