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朋无一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审美赏析

    亲朋无一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审美赏析

杜甫《登岳阳楼》是一首五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那时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望,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由衷发出感叹,并由此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而今国家多灾多难,内心的痛苦也只有“凭轩涕泗流”了。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情感深沉,境界壮阔的诗篇。全诗如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起句就交代了登楼的缘由和登楼这件事。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它与黄鹤楼、鹳鹊楼并称中国三大名楼。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在诗句中,诗人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借“昔闻”与“今上”,以及“洞庭水”与“岳阳楼”对比,不但表现出登楼的欣喜情怀,而且在对比中把“洞庭水”与“岳阳楼”两个意象连接起来,增强了时空感,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春秋时代的吴国和楚国(现在的湖北、湖南及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楚地,现在的江苏、浙江及江西部分地区古属吴国)。“坼”,分裂、开裂。 “乾坤”即指天地,阴阳等。“浮”即漂浮,游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洞庭湖好像在地处东南的吴楚之间裂开了一大缺口,天地日月仿佛在湖水中日夜出没浮动。这一联是写景物,属于律诗中“景联”。诗人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描绘出洞庭湖浩瀚无际,气势磅礴。这样,不但使诗歌有着壮阔的境界,而且也表现出“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引自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的胸怀壮志。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一联由前一联的写景进入抒情,属于律诗中的“情联”。诗歌由写景转入抒情,抒发了悲怆的情感。“老病”是说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孤舟”指诗人生活在一只小小舟船上。表明诗人飘流湖湘,以舟为家,从而暗示了自己的前途茫茫。这一联的意思是说,亲人朋友竟无一字寄给我,而今衰老多病的我,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舟船上。诗人带着病体,登上岳阳楼,感叹万千。他不得不想到自己的亲人朋友,不得不想到自己栖居在孤舟的凄凉!而今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诗人的孤危感。这里,诗人在短短的十个字中,表现了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几层意思,从而表现出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戎马”,兵马,这里借指战争。“涕泗”即眼泪鼻涕。这一联的意思是说,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交流。诗人承上联而作结,由自己的遭际有想到了国家的动荡局面。诗人凭栏遥望,由自己如此漂泊不定,想到了国家如此动荡多难,自己又不能为之出力,不由得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这里,真有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此时诗人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由个人推及国家,情感真挚而深沉,这样,不但使诗歌的意境更为深远,余韵无穷,而且更好地表现出了诗人那高远的情怀。同时,这一联在结构上首尾照应,诗人用“凭轩”与登上岳阳楼相呼应,从而绾结全文,使诗歌的结构严谨。

总之,《登岳阳楼》不但描绘了洞庭湖的风光,而且融情入境,表现出诗人乡关之思,家国之难,老病之忧的情怀。同时,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深沉。真如唐庚所说:“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其气象闳放,含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以,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全诗翻译与赏析
《登岳阳楼》赏析
岳阳楼对联赏析
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答案附赏析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翻译鉴赏原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