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煜多才多艺诗文书画音乐均有很深的造诣,而以词成就最高

李煜,史称后主。25岁嗣位南唐国主,39岁国破为宋军所俘,囚居汴京三年,被宋太宗赐药毒死。他多才多艺诗文书画音乐均有很深的造诣,而以词成就最高,今存作品30多首李煜在词的创作上既有其始终一贯的特点,又有前后期的不同。一贯,表现在多直接写自己的亲历和感受,情感真实。不同,除前、后期在情感具体内容方面的巨大差异外艺术上前期则处在多方面探索阶段,而不像后期那样一致前期词如《一斛珠》写歌舞妓女,风格温馨艳丽,又使用“樱桃”“丁香”一类借代性词语,可算接近温庭筠一路。而《喜迁莺》(“晓月坠”)《清平乐》(“别来春半”)意蕴深沉,含思隽永,则接近冯延的风格。

古代歌舞女子

前期词中最富有李煜个人特色的作品,有写歌舞场面的: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浣溪沙》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玉楼春》

情景交融的画面

两首词都较多地用口语和白描,叙述占主导地位,通过叙述表现人物和情感。这较那种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法,主体的情感要突出多了,在此二首中甚至显得放纵而无节制。前期词中另有以细节描写见长的记述男女幽会之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菩萨蛮》

情景交融

这种所谓“情真景真,与空中语自别”(许昂霄《词综偶评》)的词,与一般作品的区别,在于它不是隔了一层的“空中语”,而是活生生的人物活动,有主体的实实在在的介入。以上述三首词为代表的李煜前期作品,内容与后期不同,但在放笔任意写作,不事雕饰,以及主体情感鲜明突出方面,则与“花间”词人及冯延已等显出区别,且在后期得到了发展。李煜后期词之所以产生巨大的飞跃,是由于他以真纯执著的禀性,遭遇了人生的巨大变化。对人世有并非常人所能有的独特体验,他在南唐嗣位为国主,登上皇帝的宝座,在人生中是获得了一种高峰体验;被宋俘虏,成为失去自由的阶下,且受尽侮辱,可以说是从负面经历了另一种高峰体验。这两种高峰体验相较,有如天上人间。落人这种劫数,惨痛超过常世千万倍。李煜以他的真纯执著,深刻地体验这种痛苦,以毫无顾忌的态度,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一往无返,遂形成巨大的艺术震撼力。

《虞美人》

有对故国往事的回首,又有今日被囚于小楼的体验。这带极端性的两种情境互发互生所酿造的力,支持了“一江春水向东流”那种无尽的奔放,表现出自有词史以来未曾有的气象。李煜因为有对人生真实深切的体验,抒写出来自见泪痕和血痕。所以能用白描,无须雕饰。从温庭筠到冯延已,词在两个方面很突出:一是讲究词藻;二是不离男女之情,特别是女性的伤春怨别。即使要抒写作者自己的人生感受,也是采用寓情花柳风月的比兴寄托方式。李煜却一扫浮艳,摆脱藻饰,自写襟抱,自抒身世之感,不事寄托。“花间”词人乃至冯延巳,“自我”在词中总是隐而不露的,李煜则是直接出面:

《浪淘沙》

于五更梦回之后,通过复杂的意念活动,写出由往昔欢乐到沦为囚徒的生活体验,以及沉痛的故国之思。像这样以自我的口吻,展示切身生活和内心活动,抒写对世事人生的认识与喟叹,在李煜以前并不多见。这样写,改变了作者客串另一种角色的做法,摆脱了假借男女情事、伤春怨别的套路,作者直面人生,也直接面向读者。主观因素加强了,个性显露了。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王国维对李煜词有很多精到卓越的评论,但关于“不必多阅世”的看法,并不正确。李煜经历了由皇帝到囚徒的变化,人生阅历非一般人所能有,只不过阅世的内容与方式跟常人不同而已。

古代女子绘图

所谓“主观之诗人”,如果指诗中仅有于社会世情无所知的“”也是不确切的。只有理解为诗中主体性突出,个性和面貌鲜明,才符合李煜创作的实际。主体性突出,作者直接面向读者,抒情上减少了种种因依假托,对情感的要求也就特别重在“”。李煜以其“不失赤子之心”的纯真态度,体验着人生的劫难,对于他来说,至少是在主观上人类集体的经历和创痛,就如同他个人的经历和创痛,他以一己的灵心锐感,似乎直探人世悲剧的核心,把他对人生悲苦无常的深刻体验,对社会宇宙的诘问,写到词里,读者所受的感发也就格外直接深入。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

悲苦无常的意象

虽写花,却与一般的寓情于景和托物咏怀不同。他是以其一片“赤子之心”,面对花谢,直接产生思想情感的反映。在“赤子之心”中,往往是把外物与自身看成一体的。“太匆匆”不仅是感喟,还带有发自“赤子之心”的不满与抗议。这种不满与抗议,通过紧接而来的一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得到进一步加强,已发展成为悲恨。“无奈”二字见恨无回天之力和一片珍惜怜爱之意。也是只有具“赤子之心”,才有这种很突出的“无奈”之感。下片因无奈而在物我相惜中转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可以说是摆脱一切因循苟且之想,丢掉了一切自我麻醉、自我安慰,直面惨淡的人生,至少是直面他自己所体验的人生,倾诉他的感受。沉哀入骨,只顾强烈表现主体而不顾及其他。李煜的“赤子之心”在于无饰无伪,讲出他最要讲的话,其中含着不甘屈辱,不甘受命运摆布的心情。

无奈的感伤画面

​他的真纯,不是指向凡俗庸儒,而是指向崇高,指向对做人的尊严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李煜在做南唐国主时期,尽管向宋称臣纳贡,但在宋军兵临城下时,以南唐之弱,竟然起兵对抗被俘因于汴京后,还以极其沉痛的心情慨叹“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浪淘沙》,悲悼他与宋军对抗的失败。他非但不能像南汉降主刘那样乞求宋太宗待以不死,反而对充当宋太宗使者的徐铉说后悔杀了潘佑、李平。他写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等词,招致杀身之祸,决非由于缺少警惕,而是把生死置之度外,宣泄他难以忍受的痛苦。唐圭璋先生释《虞美人》云:“此首感怀故国,悲愤已极。起句,追维往事,痛不欲生;满腔恨血,喷薄而出,诚《天问》之遗也。……‘故国’句承起句,放笔呼号。一‘又’字惨甚。东风又人,可见春花秋月,一时尚不得遽了。……仍须偷息人间,历尽折磨。……末以问答语,吐露心中万斛愁恨,令人不堪卒读。”

女子起舞的诗词意象

(《唐宋词简释》)又云:“问春花秋月何时可了,正求速死也。”(《屈原与李后主》)指出此词“悲愤已极”“《天问》之遗”“正求速死”,是直见词人之心的深刻把握。“满腔恨血”,“求速死”而不欲偷息人间,都是内心中不甘屈辱的精神未能泯灭,而且愈是受屈辱,此种精神便表现得愈强烈。由赤子之心的不知顾忌,到不甘屈辱的无所顾忌,李煜词抒发悲愤遂一往不返,具有浩瀚无垠的深远博大气象俞平伯先生认为“后主之词兼有阳刚阴柔之美”(《读词偶得》),“气魄沉雄,实开宋人豪放一派”(《唐宋词选释》)。并对谭献称后主“雄奇幽怨,乃兼二难”(《谭评词辨》评《浪淘沙》)加以申述:“夫雄奇,美之毗于阳刚者,幽怨,美之偏于阴柔者……后主能兼之何耶?夫情深一往使之然,惟其深而不拔,乃郁为幽怨;惟其往而不返也,又突发为雄奇。”

李后主的心情意境图

王静安曰:“‘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又曰:‘李重光之词神秀也。’固知古今虽远,赏契非遥。”(《读词偶得》)由“花间”词人和冯延已等为词所奠定的阴柔幽怨传统推向兼有雄奇之美,既“神秀”,又有博大气象,在词史上是一次重要突破。至此词在后主笔下出现三大变化:一、角色上由代歌舞女子谱写歌辞或假托男女伤春怨别以寓意,到直接抒写情怀,突现主体精神;二、内容上由写男女之情到写家国之恨和对人生乃至宇宙哲理之推究;三、风格上由偏向于阴柔一路到阴柔与阳刚兼而有之。王国维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基本上能概括上述变化趋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煜的悲情人生 - 诗词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cn.com ...
春花秋月何时了
每日诗词|往事如烟,故国不堪回首,李后主的绝命词作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的爱情,梦里不知身是客
李煜的作品有什么特色?李煜是个怎样的词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