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宋诗病举隅(44):语讹

 语讹者,即言语有误也。若将此词颠倒为“讹语”,则是“谎言”。“语讹”在诗中的表现,一般来说,即出语无端,所言没有来由,令人感到莫名其妙。又或是语不分明,言不达意,使人模棱两可。“语讹”之病,在诗词创作中,因为对仗和字数的限制,诗人刻意安排,出现言语无端,没有出处,甚至语法不通,表意不明等毛病,也是常见的一种现象。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语不分明,言不达意的一些实例,以期对这类现象有一个直观的看法,譬如杜甫《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老耻妻孥笑,贫嗟出入劳。

 客情投异县,诗态忆吾曹。

 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

 文章差底病,回首兴滔滔。

 

 此诗首联是说诗人老是被妻儿耻笑,在外疲于奔命,流落他乡,生活贫困。颔联是说诗人到青城,忆起了陶、王两位少尹。异县,是指青城。吾曹,是指同辈中人,借指二尹。颈联描述青城之景,叹己之羁旅之困顿窘迫。尾联抒情,言一路跋涉如此,回首故人,诗兴犹觉滔滔翻滚。此诗惟“文章差底病”语不分明。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引用赵次公批注云:“差,病除也。言虽有文章,差得何病乎,正与章首相应。”朱熹的批注又不同,其言道:“差是差错之差,病如声病之病,言文章之不利,差在何病乎。回首二子,兴自滔滔,盖以侍道自信之词。”二者之注,都有臆测成分,还是让人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又譬如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谢脁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从登临到怀古,抒发了对先贤的追慕之情。意境苍凉旷远。首联中“山晓望晴空”一作为“山晚望晴空”,我个人趋同于前者。因为下句交待原由:“两水夹明镜”,既然有“明”,看得清楚,自然“晓”字更贴切些。若是“晚”,多少有些昏暗,顶多是“半江瑟瑟半江红”而已。颔联“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出句语讹,何也,夹者,两者之间也。两水之间应是陆洲,何来明镜一说?不少译文大意都是“宛溪与句溪如同明镜,凤凰桥与济川桥如同人间的彩虹。”由是观之,“夹”字用在此处甚讹。

 再举一宋诗,譬如孙嵩《生日》两首:

 云外荒村半掩扉,门孤事业与心违。

 悠悠岁月山林老,纳纳乾坤道路非。

 

 鸿雁关河秋满眼,梧桐风雨冷吹衣。

 蓼莪自是长休废,独立苍苔一叹欷。

 

 这两首诗在《全宋诗》被分为两首,其实是一首完整的律诗。若将两首合而为一,平仄、对仗、叶韵等方面都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对全诗所表达整体性大有好处。收录有误,大概是编者对诗词声律不熟所致,这里便不理会他,作一说明带过。诗中的内容也是有误,譬如说“门孤事业”,便是说不通,“门孤”是何物?没有出处,没有来历,也不知作何解释?此不语讹乎?“门孤”应为“门弧”,此为“设弧”之典,这是一种古礼,男子出生,悬木弓于房门左边。后遂以“设弧”等指男子的生日。女子出生,则设帨,即挂佩巾于房门右边。若将“门孤”改应为“门弧”,也是比较符合主题的。

 下面,我们再谈一谈出语无端的问题,这种情况一般出现诗词的对仗句中。作诗对仗是一门艺术,既要做到工整、精当,又要出新、求变,甚至信口而出,不假人力,看不出任何痕迹,的确不易。然而大多数情况,作诗偶得一佳句,然后勉力对上一句,像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出语无端的毛病。

 譬如唐张乔的《游歙州兴唐寺》:

 

 山桥通绝境,到此忆天台。

 竹里寻幽径,云边上古台。

 鸟归残照出,钟断细泉来。

 为爱澄溪月,因成隔宿回。

 

 本诗意境尚可。一个“天台”,一个“古台”,重韵如此,真是大煞风景。将“古台”改为“古槐”更能体现一个“幽”字。信手拿来之事,何误千年之久?另外,颈联也是有问题的,“鸟归残照出,钟断细泉来。”明显语讹。“残照”在“鸟归”之时,自然不错,意境也非常美,不过“泉来”却不在“钟断”之后,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客观联系,若改“石响细泉来”则意便顺了。倘若理解为“钟声断后,其余音如细泉而来”,则“为爱澄溪月”之出则显突兀了。我曾经在诗界有“三通”理论:“本句意通,上下连通,全局一气贯通。”“钟断细泉来”则属于“本句意不通”之列。不通便是“语讹”之病。

 再举一例,试看唐代皇甫曾的《寄刘员外长卿》: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断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长。

 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

 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

 

   此诗除“千山带夕阳”句之外,可以说全无是处。纪昀在《瀛奎律髓汇评》评道:“干山”句自好,然是悬忆之词,则“夕阳”字嫌于说定。“夜久”字不贯“夕阳”。“秋草”如何“助江长”,不可解。五六二句一赋一比,然语不工。由此可见,“秋草助江长”便是毫无来由,一个“助”字,语讹之甚,全然不顾客观自然规律,最后成为一位名诗人的谬误之恨,岂不让人唏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明祭祖怀江村
高原明镜------塞里木湖
步莲诗钟社‖社员练笔~ “照 · 声” 四唱【中华诗钟社题】
以刘禹锡的秋词为例,生发想象,词11首|希音阁诗词周赛(第170期)附点评
安君康书法: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附原诗赏析) - 画家安君康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李白漫游宣城写下一首绝美诗作,只是开头两句,便令人心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