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感觉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每一句都近白话,似随口而出却乃词中上品?

先看词。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出自杨慎《廿一史弹词》,而且是描述秦汉时期的。所谓弹词,说白了,就是一种说唱艺术。你想想,既然是说唱,所以是以听的形式演绎的,最好是人能够听得准确无误,搞一些生僻字,同音词,谁能保证不听岔劈了?所以弹词的艺术形式,使得这首临江仙非常近白话。

在当下,我们并没有将这首词放在弹词的范围内,而将它归类于诗词,在诗词层面来看,那种白话之感又放大了。

以俚语口语入词者也有,比如柳永。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然而柳永的词胜在婉约妩媚,如江南女子哝哝细语,大有意趣。

所以如杨慎临江仙这类的语气,就成了街头酒楼说书人折扇一响的张口就来。肚子里有点墨水的还有点看不上这个,觉得人家俗。

按着我说,你要能俗出杨升庵这个水平,我就给你跪了。还有人大言不惭的叭叭叭这首词出名是名人效应,包括毛宗岗用三国演义推广,本来不是上品云云,你去读读杨升庵的诗词著作再来说话。

去年我才看完《词品》和《升庵诗话》,我还整理过一篇杨慎推荐的诗句,我就特别想不通,哪来的一撮人有事没事黑我戍仙大佬。

说回这首词。

虽然通俗,虽然白话,但这首词毫无异义是词中上品。

词是拿来唱的,是一种音乐文学。所以它会有比诗更强烈的音韵节奏美。同一个词牌的词作,它的音韵节奏也不一定能满足美感。可以对比一首: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

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

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我表示一下,我很喜欢稼轩大爷,这首词我也是随便挑出来的,只是和滚滚长江做个对比。你可以朗读感觉韵律节奏,然后你会发现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韵律节奏非常舒服,但稼轩大爷这首不是那么顺畅。

这就是第一个很直观的原因,它在韵律节奏上做得很完美。这种韵律节奏美会使得作品朗朗上口,容易记颂。从而广为流传。

第二是这首词的画面感很强,而且全是动态的。一张图片和一张动图,甚至可以说一张照片和一段视频,你所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完全不同。滚滚长江的流动,浪花的翻涌。夕阳渐渐落入青山……秋月,春风,酒和笑谈,已经把你的感官全都带动了,被带动,就会产生体验感,这个感觉不是二维能给你的。

第三,最重要的就是这首词的境界。怀古作品一向有大境界,比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历史给人什么感觉?沧桑感,无限感,那种沧海一粟的感觉。

这种感觉不好形容,就好像是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感觉,那些人物事件从酒杯中涌出又被你吞咽而下。这个境界每个人都会有,但不代表每个人都能把它描述出来。能把你心底的感觉描述出来的,一定是绝妙之人,能描述出来还描述地那么美的,是绝妙之词。

杨升庵做到了,这首临江仙也做到了。

所以这首词是词中上品,不输宋词。

临睡前忽然看到这个问题,看了些回答,就愣是忍着困意码字了,如果写了错误请指正。

————丸————

文:祁门小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句句白话,为何是词中上品?
集字|杨慎最经典的一首词,堪称千古绝唱
《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为何人所做?
“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诗词的作者是谁?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是明朝第一大才子,你知道是谁吗?
《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算不算词的巅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