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秦灭六国,主要依靠的不是蜀地粮草。

当然,就算秦比蜀汉宽裕得多,要让他像诸葛亮那样北伐,他也是扛不住的。

秦灭六国的基地

秦统一前,主要有三块比较富庶的地区:关陇地区、蜀郡、关东部分地区。

其中,关中地区,经过秦数百年经营,尤其经过商鞅变法后的大开发,已经非常富庶,是秦最主要的基地。

而河内等函谷关以东地区,虽然经济条件也很优越,但一旦遇到强有力的合纵,秦就只能依靠函谷关,因此,长期处于拉锯状态,并不是稳固的基地。

蜀地,虽然土地肥沃,但在都江堰修筑前,水患严重,经济条件并不好。

直到战国末期,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水患问题得到极大缓解,情况才得到好转,但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当时,其富庶有关中尚有差距。(后来项羽分封时,为了不违背“先入关中为王”的约定,强词夺理说巴蜀也属于关中。但我们仍然以惯例把关中与巴蜀分开讨论)。

可是,终战国之世,蜀地开发程度都不太高,并不是支撑秦横扫天下的主要基地。

从蜀地为基地的关键

因此,秦国对蜀地有正确的期望值。

司马错力主取蜀时,把取蜀的意义规划为:蜀,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船从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

司马错看中的,是蜀地擅长水战、山地战的人力资源,以及对楚的上游之势。

后来,司马错以巴蜀为基地,攻占了楚黔中郡,迫楚割让上庸、汉北。

蜀郡太守张若又攻取了楚的巫郡、江南等地。

不过,秦伐楚,用蜀而不依赖蜀。

比如:对楚的两次决定性打击,入郢之战,白起是走武关进攻的,而王翦灭楚之战,更是从淮北突破。

秦从巴蜀的出征,主要是以上游之势,水通于楚,自然没有太大后勤压力。

后世由北方发起的统一战争,往往以巴蜀为主攻基地,也是如此。

顺流而下,自然不必太担心后勤压力。

就是蜀汉自己,在夷陵之战中,后勤压力也不算大。

以蜀为基地作战,关键不是有没有粮,而是粮能不能运到前线去。

诸葛亮北伐的后勤压力,换谁也承受不了

诸葛亮北伐,是翻越秦岭,攻略巴蜀。

虽然有西汉水等水路可凭,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山行千里。

要是你能像刘邦、韩信一样一波冲出去还好办,问题是做不到,只能打成僵局。

如此,这种后勤压力,别说蜀汉难以承受,就是对面的曹魏也扛不住呀!

曹操翻越秦岭,连打张鲁都气喘吁吁,后来与刘备争汉中时,更是不再硬撑,早早迁民避战。

后来的曹真、曹爽两次南下,也都遇到了严重的粮草危机。

甚至在最后的魏灭蜀之战中,当钟会被姜维阻于剑阁时,魏军也一度因粮运困难而考虑退兵。(后因邓艾偷度阴平化解)

所以,就是强大的曹魏,也很像诸葛亮这么玩。

缺粮的诸葛亮

既然曹魏都玩不起,诸葛亮就更玩不起了。

诸葛亮五次北伐。

其中,一次小获成功,一次因战场失败退军,一次因诸葛亮去世退军,两次北伐是因为粮草问题退军。

在四次失利中,粮草原因就占了一半。

尤其是第二次北伐,只支撑了十几天就粮尽!

诸葛亮北伐,只能在秦岭作文章,并非诸葛亮才能不足,根本在于蜀汉实力弱小。

弱小的蜀汉能长期与曹魏抗衡,唯能依仗天险阻隔。

既然人家进来不方便,蜀汉要攻出去,也没有其他选择,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克服天险阻隔了。

秦取蜀,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更方便的展开战略进攻。

蜀地并非最主要的基地,蜀地只需承担其力所能及的压力,发挥它擅长的优势即可。

蜀地,于强秦而言,只是展开战略进攻的一个加速器,于诸葛亮而言,则是他的全部。

一个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一个是“六世余威”,两者其实并不具备可比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不缺粮,为什么诸葛亮却一直缺粮呢?
【为何诸葛亮经常缺粮,战国七雄打了两百年却不缺粮呢?】
诸葛亮与司马懿之军事才能大PK
刘邦出川时粮草充足,诸葛亮北伐却为何总缺粮?魏延道破玄机
三国真正最强谋士:以一己之力颠覆整个三国
诸葛亮真正的对手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