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点十年维度下的绝世好基:规模超过50亿 年化超10%

(注:内容不是推荐,更不能作为投资依据,相信我们的读者都有独立判断能力。)

年终盘点:十年维度下的绝世好基

来源:韭菜说投资社区

成功的定义

在什么样的基金叫成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拿到金牛奖、规模做很大、赚到管理费、净值创新高,都有可能是“成功”。

而我最喜欢漫画家蔡志忠的定义:“成功是你做出了什么事,这个事让多少人在多长时间内受益,这件事使我们的名字附着在上面。”

套用在公募基金和基金经理身上,可能是下面这样。

什么基金叫成功?

在我看来,一只成功的基金,

不只在牛市里有拔剑斫地、不可一世之慨,

在熊市中也能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致;

与其飒沓如流星、上出重霄、起落无常,

倒不如十年如一日、默默爬坡、屡攀高峰;

不光是功成名就转身私募,专为富贵人家效劳,

更加是矢志不移坚守公募,甘为芸芸大众鞠躬;

所以在2019年的尾巴上,我们梳理了我们心中的绝世好基:那些规模超过50亿、为大众服务超过10年、年化收益超过10%,且在今年还能继续创新高的偏股基金。

套用蔡大师的说法:这些绝世好基,让最多的普通投资者,在最长的时间内受益。这件牛逼的事情,让这些基金经理的名字附着在上面,仅此而已。

建议放大查看

北落的解读

下面我们来分别解读一下这张图里的基金。

注:规模数据为2019Q3,业绩数据截止2019-12-13

一、保持高收益时间最长的两只基金

基金名称:华夏回报和广发稳健增长

概况:

华夏回报,124亿,成立16.3年,年化回报16.8%

广发稳健, 71亿,成立15.4年,年化回报16.6%

解读:为什么把这两只经典的基金放在一起呢?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平衡混合型基金,也就是说大部分时间,它们股票资产的占比都在40-80%之间。正是因为长期坚持股债平衡配置,使得他们创造了长时间的、收益较高的、且屡创新高的业绩。

有读者可能纳闷,股市长期收益远高于债券,股债组合的收益不应该是高于债、低于股吗?其实不然,由于基金经理会定期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股债资产之间的“再平衡”,这种再平衡使奇迹出现:组合收益既比股高,也比债高。

这个理解起来并不难,其实就是一种被动的“高抛低吸”,大家稍微琢磨下就能想通,就不赘述了。

当然,这两个基金的历任基金经理也是很强的,无论是广发的傅友兴还是华夏的蔡向阳,都在这两只产品上耕耘多年,颇有心得。华夏回报的前任基金经理名单上还有江晖、胡建平这种当今私募界的大腕。

只要是大基金公司,拿出靠谱的基金经理和最强的股债池,套上这种策略,大概率还可以将这种神奇继续下去,而且规模做到上百亿都没问题。

注:华夏回报2号是华夏回报的影子基金(54.8亿)

二、兴全两代大佬的殿堂级产品

基金名称:兴全趋势

概况:183亿,成立14.1年,年化回报22%

解读:兴全基金的历史上有很多知名产品,但是在傅鹏博离开后,很多基金都换了基金经理,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兴全趋势投资,仍旧是由老将董承非来管理,这也是目前他名下唯一一个开放式基金(增聘了乔迁)。在N年前有个报道,说兴全基金的投资决策5人委员会中,杨东是主任委员,王晓明是执行委员,杜昌勇、傅鹏博、董承非3人是委员。而王晓明正是兴全趋势基金前期最主要的管理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业的五大佬去其四,兴全后继的优秀人才还算争气,没有坏了老师傅们的招牌,但由于起点是在太高,稍微hold不住就会被市场盯着,也是压力山大。

不知道未来董承非会不会把这只基金完全交出去、专攻浮动管理费产品(他的兴全新视野是目前最成功的浮动管理费产品),至少现在,作为五大佬唯一留下的一位、唯一还在管理的开放产品,且投且珍惜。

三、基金行业的活化石

基金名称:富国天惠

概况:90亿,成立14.1年,年化回报20%

解读:富国天惠在图中既不是成立时间最久的基金,也不是年化收益最高的基金,但是只有它,基金经理从第一天开始一直没有变过: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牛去熊来,朱少醒都会坚守在一线服务广大投资者,实在是行业典范、时代楷模。如果算现役基金经理中时间最长、年化收益最高的人,朱老先生仍旧是纪录保持者,并且目前仍旧能够保持前20%的水平,屡创新高,实属不易。

记得今年初睿远价值基金爆款吸金700亿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在当今基金界到底还有几个人能像傅鹏博一样,撑起这么大的流量?无论怎么选,朱少醒绝对算一个。但是他并没有去私募、也没有自己干公募,仍旧是留在富国,把富国天惠当成唯一,不发新产品,集中精力培养这一个孩子。这在整个行业都是罕见的现象。我只能说,境界的确很高。

四、可能最被市场低估的老牌基金

基金名称:国富弹性市值

概况:50.11亿,成立13.5年,年化回报17%

解读:在上面这张图中,国富弹性市值的名气对新基民而言并不是那么大,不过我个人对它的印象非常深。10年前我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对前任基金经理张晓东的采访,至今记得这只基金的名字和投资策略是参照外方股东富兰克林邓普顿公司的经典产品而来。

这个基金在13.5年的历史上只有过2位基金经理。

第一位张晓东管了8年,奠定了基业,他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赢家,帅气儒雅、名校毕业、海归、非洲卖过电视、开过户外俱乐部,当基金经理拿了能拿的所有奖,隐退后投身艺术,导演话剧。算了不说了,越说越生气~

第二位赵晓东则有一种布衣大佬的既视感,用他自己的话说“种过地,搬过砖,挖过煤”,还干过股权投资,后来加入国富先是当张晓东的助理,后来完全接了过来并延续了辉煌,自己管理了9年的国富中小盘甚至更加出色,在机构端很受欢迎。以前看到过一个采访记者问他有没有成功经验,他说“额。。成功的经验没有,失败的案例有很多”,然后就滔滔不绝的讲踩过多少坑,教训如何如何。其实基金经理内心也可以分为“虚怀如谷型”和“我最牛逼型”,并没有谁对谁错,只不过从个人投资的角度,如果是长期投资的钱,前者可能更放心一些。

五、一个人成就两牛基

基金名称: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和景顺鼎益

概况:

景顺新兴成长,161亿,成立13.5年,年化回报12.1%

景顺鼎益,83亿,成立14.8年,年化回报18.77%

解读:与其他大部分基金都是出名较早不同,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和鼎益都是在2015年刘彦春接手以后才成为名基(一个股灾前接手、一个股灾后接手)。而且随着业绩越来越好,基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过去5年中进入的投资者均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刘彦春目前管理的几只产品加起来超过了300亿,是当前公募市场最重要的风向标之一。

这么说吧,如果你是荐股的骗子,只能假冒3个基金经理,必定会有他。如果你是茅台的董事长,今年只能邀请3个基金经理交流的话,也必定会有他。

景顺这家公司相对有些特点,尤其是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周期较长,有一定容忍度,这在业界有些口碑。这也使得他们每隔几年就能冒出一些亮眼的基金经理,李学文、陈嘉平、余广、王鹏辉、刘彦春、鲍无可、杨锐文等,一茬一茬总能接的上。个人认为,单论纯主动股票投资,这家公司绝对可以竞争TOP5。

六、易方达双子座α星

基金名称:易方达中小盘

概况:174亿,成立11.5年,年化回报17%

解读:在天文学上,把两个相距较近,由于彼此的引力作用沿轨道相互环绕的恒星系统称为双星,一个叫α星,另一个叫β星。

基金业最有名的双星系统毫无疑问是易方达中小盘和易方达消费行业,他们的基金经理张坤和萧楠是同一天当基金经理(2012-9-28),用极其类似的投资风格,横扫整个基金业,取得了非常夺目的业绩。不同的是,易方达中小盘其实成立时间更早,而前一位基金经理何云峰在熊市中熬了三年多,同样表现不俗,算是为这只基金的成名打下了基础。

如果你仔细研究持仓就会发现,景顺长城刘彦春的两只产品,和易方达双子星的两只产品,在投资风格、持仓结构上非常相似,都很偏好以消费尤其是白酒为代表的白马价值股。所以投资者在选择的时候,选一个其实就可以了。当然,至于投资理念上真正的区别,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七、新老交替的成功典范

基金名称:银华富裕和中欧价值发现

概况:

银华富裕,74亿,成立13.1年,年化回报16.4%

中欧价值发现,54亿,成立10.4年,年化回报10.53%

解读:银华富裕和中欧价值发现的共同点是,均由一代顶尖高手开创基业,三大报的奖项拿了无数个,在老一代基民眼中口碑炸裂。后来老将隐退,接手的人又成功将产品带上新境界。

银华富裕的第一任基金经理是王华,是银华基金分管投资的副总,现已卸任所有公募产品。在王华管理银华富裕的时代,该基金是当年最受投资者和渠道欢迎的产品之一,而且规模一直都比较大。我们之前访谈过银华基金的大满贯基金经理李晓星,他就是当年王华团队的一员,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王华强调大家讨论投资时要“说真话”,不管什么领导不领导。

这只基金后来的周可彦,现任的焦巍均表现出超强的管理能力,两个人均能够先后将这只基金管到市场前5-10%水平,把一只13年的老基金带到全新高度。

中欧价值发现的前期管理者是苟开红,应该是公募基金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女将,她在2015年股灾的最顶点急流勇退。现在网上还能搜到她辞职时写的公开信,基本刻画了一个基金经理的生活状态:“我越来越希望自己可以过一些这么多年来没有的轻松日子:不再7-11的连轴的工作;不再梦里都是股票、公司;不再在假期旅游美景当前时,却仍然盯着手机,刷新闻和公告,脑子里构画的依旧是开盘的个股。”

而现在的主要管理者曹名长,来中欧以前就已经在新华基金把能拿的奖都拿了,是10年前新华基金最辉煌时期的著名三剑客之一。曹名长来到中欧接手这只当家产品以后,16、17、18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今年稍微有些落后市场开始就有质疑声,不过还是建议投资者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年轻人总是动不动怀疑老师傅会不会“out”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在投资领域,大概率不会。

我只是担心曹名长管理的所有产品,均增聘了两到三名基金经理,还有一些是最近几个月刚刚增聘的。。。好吧,我想多了。

八、选股专家中的选股专家

基金名称:汇添富价值精选和汇添富成长焦点

概况:

汇添富价值精选,116亿,成立10.9年,年化回报18.5%

汇添富成长焦点,81亿,成立12.8年,年化回报12.66%

解读:汇添富一直希望把自己打造成“选股专家”,而要说专家中的专家杰作,就数汇添富价值精选。

这只基金在过去11年中,只有两个基金经理。第一任陈晓翔管了整整7年,经历了09、15两次牛市,超越基准207%,曾经在4年间拿了3次金牛奖。接任者劳杰男继续保持了较高水准,16、17、18又连拿三个金牛。相当于这只基金从2012到2018的7年间,拿了6次金牛,也算是神迹。想比而言,汇添富成长焦点主要是14年雷鸣接手后开始发力。

如果有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软件上会搜到一个汇添富价值精选O份额,这其实是该基金在香港上市的份额,理论上,各家基金公司都会拿出不错的产品去做中港基金互认,这种基金的份额多为H、O什么的,你盯着它们的A份额就可以了。在后台回复“基金互认”,可以弹出来详细名单,这里不占篇幅。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基金的历史规模变化情况。

从平均值来看,规模高峰大多出现在2007年,超过200亿,目前的规模均值为86亿。不过由于基金经理管的产品比原来多了,这些大佬所管理的规模也大多在百亿以上。他们的投资行为仍然是这个市场上最重要的风向标。

不过看完这个图,本人还是倒吸一口凉气:这些基金的投资者是幸运的,即便在高点涌进了最多的资金,但基金净值在后来仍旧屡创新高,但并非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够这么幸运。

结束的话

我说一个最大的感受:观察这些绝世好基的规模变化情况,非常像科技领域的一个著名曲线:Gartner曲线,它描述了一个新技术从出生到成熟的全过程,需要经历下面几个阶段:

一些新基金经理某年特别亮眼,甚至出道即巅峰,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耐力,在泡沫破裂期没有熬过去,就陨落了。我们观察到,有好多成立初期或一度规模很大的基金,后来规模萎缩的很厉害,主要是因为业绩跟不上。

而即便是好基金,也要到熬到成熟期,才能慢慢走上业绩规模互相驱动的道路。在这之前,业绩好也不能保证一定带来规模。

这个过程,在中国基金业,可能需要10年以上的周期。而上述这些基金的大多数,已经差不多走完了这个过程。作为市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最稳定的产品,经过数次春雷,历罢几度秋凉,牛能酌贪泉而觉爽,熊可处涸辙以犹欢。这才是他们和其他绩优基金,最大的不同和稀缺之处。

而基金公司,也大概率会用最大的资源支持,让经典得以延续。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汇总A股优秀的基金公司王牌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名单
58位,这才是真正『顶级』百亿基金经理
十大最美女基金经理来了!!!
权益基金大时代快速崛起 八大绩优基金公司揭秘股票投资“炼金术”
基金吧
至少狂卖150亿!两只爆款基金“一日售罄”!更有200多亿科创50ETF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