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林逸闻——京城陋巷隐双雄

傍晚,北京南城,小巷幽幽,在一所进院后左拐右转才能到达的平房里,年届八十岁的马元基老人,下班后回到家里,喝着儿孙们献上的一杯香茶,享受着人世间的天伦之乐。



 

   马老个头不高,精瘦硬朗,虽已是耄耋之年,却仍然耳聪目明,精爽不衰,他依然天天挤车上班,主持着一个搬运社的领导和账目工作。不了解底细的人见了马老,只是以为见到了一位普通的长者,知根知底的人心里清楚,他是一位隐居四十多年,解放前曾在武术届叱咤风云的武术名家,黄埔军校十一期毕业生。

 

“三年把式,十年傻子”,是武术届长期流传的谚语,一是说功夫越深越不露形;二是说习武之人要重武德,不能持枪凌弱,马老和夫人赵飞霞自解放前在北京定居后,几十年如一日,不显山,不露水,过着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连那些一直和马老一起靠卖力气吃饭的老伙伴,都不知道他是个功力深厚的武术家。

                             

1908年,河北省新城县北关的马玉堂家里,喜得贵子,马元基来到人世,马玉堂是“单刀李”李存义的弟子,是武林中声名显赫的形意大师,他与尚云祥,孙禄堂三人递帖子拜把子后,成为既有异姓手足之情,又有师兄弟之谊的齐名人物。马玉堂老先生技艺精湛,功夫深湛,老先生刻意追求武术的技击精髓,锲而不舍,一次,李存义在天津主持的比武大会上,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以表演套路为主要比赛项目,引起了马玉堂老先生的气愤。他上到擂台叫阵:“这是搞的什么武术,这样搞那年见到真功夫!谁有本事上来试试,别在那糊弄老百姓!”一连三天,没有一个参加比赛的人上台和他抗争,眼看预期一个月的比赛没法往下进行,李存义老先生出来相劝,事情才算平息下来。

 

     马玉堂先生授艺多年,课徒严格,时运章,郭梦坤,杨德坤,田景山,高振东,朱殿发(朱国福、朱国禄之父)等一大批名噪一时的武林豪杰,都是他的门生。生活在这样的武术世家里,马元基自幼就受到的武术的熏陶,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他还在孩提之时,那些比他大三四十岁的师兄们就这个给他搬搬胳膊,那个给他劈劈腿,引他走上习武之路,他自幼聪颖好学,一趟动作,别人练上两遍,他就能比划下来。天长地久,他很快掌握了六十四路五虎群羊棍、形意连环棍、连环刀、连环枪以及擒拿格斗的实作本领,成为少年有为的武师。



 

     中央国术馆创立后,马元基在国术馆当教员。当时每月关饷二十四块大洋,但那可不是好挣的。在国术馆,学员练什么,教员也必须带头练什么,学员有月考,季考,年考,教员也必须参加。如果教员只是指手画脚,没有真本事,不光考试过不了关,学员还会给你出难题,教员不能凭真本事制服学员,又如何下台呢?马元基带领学员练形意,八极,通臂等拳术,练扑击,摔跤,劈剑等技艺,他的扎实功底,使得学员诚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马元基携夫人赵飞霞来到湖南长沙,受聘任四路军技术大队任高级班的教官,教授武术、摔跤、扑击、刺枪、劈剑等课程。高级班的学员是军界的连长、排长、也是从军队中选拔出来的拳击和摔跤好手,一个狠过一个。教这样的学员,如果镇不住他们,就会使自己威信扫地。

 

      一次,有一个学员和马元基交手,旁边有两个团长观战,这个学员个头不高,但生得虎背熊腰,粗壮有力,开始,马元基并没有过于在意,谁想到两人一搭手,那学员一抢手就抓住了马元基的腰带,并抱住了一条腿,把马元基扛在肩上。这真是大意失荆州!但是,人常说“忙者不会,会者不忙”,马元基在失手的情况下,仍然镇定自若。就在那学员把他向身后扔出的瞬间,他一倒把抓住对方穿的褡裢,另一条腿借势向上一抬,膝盖正搕在学员的脸上,顿时肿了起来,学员被他借力使力,拽倒在地,他却一纵身蹿过一边稳稳站住。围观的人们对马元基临危不乱,败中取胜的功夫称赞不已,那学员也对马元基的高超技艺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那学员曾做过湖南警备旅摔跤的头把交椅,身手的确不凡。这些都是马元基事后才知道的。尽管他详细地告诉学员失败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鼓励他勤学苦练,可是,以后再遇到马元基教实作对练时,那学员总是心里发怵。

 

      星转斗移。那一年,马元基、朱融章、时汉章、余鉴声四人率领湖南队参加国考,获得的奖牌最多。他们四人能打善斗,被人称为“四大金刚”。

                             

马元基的夫人赵飞霞,人称“江南义侠”。她1913年出生在河北省新城县北长村。父亲赵国君习少林拳,善摔跤,后来又追随马玉堂老先生习内家拳。赵飞霞自幼好武成癖,九岁之前就学会了大洪拳、小洪拳、二郎拳、通臂拳和散打技击术。由于家乡遭灾,她随父亲来到大上海,住在姨夫朱国福办的“上海武学会”里,她和费剑侠,赵云霞三个小姐妹先在先施公司、永安公司表演杂技,直至1929年为止。



 

1928年,张之江操办的“中央国术馆”在上海举行武术打擂预选赛,十五岁的赵飞霞也想上场争雄,可是,比赛又没有设女子项目,这可急坏了她,她央求姨夫给她报了名,女扮男装登赛场。

 

抽签结果,她的对手是年长她七岁,个头比她冒出一头的“小广东”。拳场较量,胜者为雄,两人一交手,“小广东”就连珠炮似地向她进攻,赵飞霞人小胆壮,她以形意拳连连从容还击,打得“小广东”节节败退。这“小广东”也不是等闲之辈,在败退中施展出了双扫腿接八卦掌横扫千军掌法的“杀手锏”,向赵飞霞袭来,令人防不胜防,岂知赵飞霞早已识破了“小广东”的路数。她先腾身跃起躲过“小广东”的扫腿,又缩身避过来势凶猛的双掌,同时一个十字崩捶,打得“小广东”气闷倒地。谁知,赵飞霞缩的动作太快,甩掉了压发帽,露出了少女的俊容,使在场的几千名观众大为轰动。第二天,上海报刊以“当代女拳王——赵飞霞一拳击败小广东”为题,报道了这一打擂奇闻。

 

这样一名出类拔萃的女中英杰,张之江怎肯放过?他赠给赵飞霞特制龙泉剑一把,聘请她当“中央国术馆”第一期学员,女子班教员和队长。

 

三十年代中期,马元基和赵飞霞结成伉俪,后又同到湖南和重庆。在授武生涯中相伴相随,直至在京定居。

                             

过去当武术教官时,马老和赵老的收入颇丰,街坊邻居经济拮据,马老总是伸手拉上一把,经常周济,到北京定居后,全家九口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马老一人肩上。他以蹬三轮为业,拼死拼活地干,安心过清贫日子,决意与武术“绝缘”。现在的一些全国知名的武术家,不少是马老和赵老在“中央国术馆”的学生。他们不只一次登门请教技艺,劝说两位老人“出山”,都被老人辞谢。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两位老人始终是精艺在身,含而不露。



 

虽然马老和赵老一直遵循“中央国术馆”的谁学教谁,不收徒弟,划消门派,站在国术的立场上都是同志的信条,平时自己练练单式子,有诚意上门求教者就悉心指点,但有时也会遇上以“请教一二”为名,交谈中突施冷招的人,给老人的平静生活凭添了不少麻烦。

 

有一年,两个四十多岁的壮汉来到马家,进门就“马师叔、马师叔”地叫个不停,客人造访,马老总是尽自己的经济能力热情款待。席间,众人谈笑风生。突然,一个客人说了句“马师叔,这掌你怎么化解?”话到拳到,一拳直向马老打来,此时,年届六十岁的马老正在用筷子夹菜,快拳如闪电,如何能防?在座的人都大惊失色,心也悬了起来。说时迟,那时快,人们只觉眼前人影一闪,在马老“噌”地站起来的同时,那人像泥丸一样被弹射出去,“通”地一声撞在了门框上,马老化险为夷,大家却纳了闷儿,因为谁也没看清马老是怎么防的。

 

还有一次,一个身高五尺五寸的大汉来到马家,要向赵老请教,赵老请他递招,他挥拳近身直向赵老击来,赵老见他拳势凶猛,随即轻易脚步,微闪身躯,让过来拳,跟着一顶,只听“咔嚓”一声,那人一下子跌坐在屋角的一只条柜上,把柜子砸了个大裂缝,那人起身又一伸手,赵老眼疾手快,出手一刁,使出了擒拿绝技,将他的胳膊锁住,使他一点也不能动弹,来人此时方知赵老名不虚传,连连告饶说:“您撒手吧!我算服了您老人家了”。

 

赵老秉承家学,求武术的实用技法几十年如一日,攻击有招,防守有法。他认为武术过招,一靠胆,二靠力,三靠功夫。如果学武术就只局限在套路上,比谁的跟都高,比谁练得漂亮,拿不出武术的真东西,很难让外国人相信武术的实用价值。当年“国术馆”的人讲实作,曾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可训练出来的人就是能打善斗,如果现在像练杂技那样练武术,舞来舞去,学得皮毛,失去真髓,武术成了舞术,还谈什么国之瑰宝?

 

马老年已八十,身板硬朗,携儿孙郊游,连爬潭拓寺,成台寺两座山,一点也不感到劳累,反而埋怨年轻人走得太慢,他自幼习得达摩功(过去称弥勒功)、大气功。小气功、咳字功,每天习练不辍,何时身体稍有不适,自己按按揉揉,很快就能恢复健康、解放前在重庆时,一位叫章希君的医生找到马老,说有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重病在身,遗精不止,久治不愈,连路都走不动。马老赶去,教给他功法,让他试试。那人练了一周,功法果然灵验,病情大为缓解,两周后就痊愈了。

 

武术,我们常称之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引以自豪,然而,对于遗产的继承、取舍,人们的主张却大相径庭,虽然马老几十年身未重步武林,但是他的心始终縈怀着武术事业,盼望着中国武术之魂再现,造就出一批又一批能再现武术真髓的武术家,使武术真正走向世界。

                         end                           

形意拳交流学习QQ群:337207030

联系人 :先生

QQ 65400170   电话:1553633857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督亢故事》第三十九期——高碑店市武术系列故事(四)
杭州比武 外国拳师不敢上台
武林宗师“臂圣”张策和孙禄堂先生的二次交手
天津武林史话(23)韩文书:我的爷爷韩子衡拜师李存义
怀庆古村,传承神秘武林绝学——沁阳马坡八卦掌
武林往事系列熊守年忆赵道新师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