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悉达多》的读后感10篇

  《悉达多》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悉达多》读后感(一):这路只能你自己

文/叶子夏
“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生命的路上,有的人想陪你走,有的人想替你走,有的人想指导你走,但这路,最终只能你自己走。
悉达多,俊美的婆罗门之子,承载着父母和所有人的希望,按照这希望走下去,他将成为伟大的贤士和僧侣,成长为婆罗门中的王。但这是大家希望他走的路,他走在途中,不禁感到迷惑,无法喜悦。他想去找自己的路。这是我们所有人都会经历的叛逆期,父母的经验和指导不再被我们奉若圭臬,我们开始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即使得到如悉达多的父母一样的反对,我们依旧我行我素,不愿回头。
悉达多踏上沙门之路,好友乔文达伴随身边,一起领悟和学习。但渐渐地,悉达多发现自己并没有离目标更近。此时,佛陀乔达摩出现了。悉达多和乔文达离开沙门聆听佛陀的教义,乔文达决定留下皈依佛陀,悉达多却因为发现一个断裂之处决定自行离开继续寻找。两位好友因此分别。在你自己的路上,也许有人陪你一起走,但那终究只是短暂的,因为他也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有时,我们觉得自己走错了方向,于是回头修改,在发现问题之后以为事情得到了解决,皆大欢喜。却不知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悉达多发现了断裂之处,以为找到了自我,为学《爱经》步入世俗,却沉沦于俗世之间,直到死亡劈开这一切。有时我们会为眼前取得的成功欢呼雀跃止步不前,这是我们路上最大的陷阱。因为每个人都有极力想要完成的心愿,太想完成以至于一点成功就能迷惑我们。有的人一直没走出这个陷阱,直到心愿破灭时才恍然大悟。这是每个人都要走过的路吧,不说如何躲过它,只望每个人在经历过后都能有所悟。
悉达多走出世俗这个陷阱,开始倾听世界。但此时他的儿子出现,悉达多如他的父亲一般,忍不住指导儿子的路,直到儿子反抗离开,他在痛心之后彻悟,成为了真正的自己——佛陀。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轮回,曾经极力逃脱父母的孩子,在世间跌跌撞撞,遇到爱情,遇到友情,遇到自己的血脉至亲,但最终都只剩自己。因为爱人会离去,友人会离去,孩子会和曾经的自己一样,去寻找自己的路。你的路只能自己走,他们的亦如是。
赫尔曼·黑塞所著的《悉达多》一书描述了以寻找“我”为目标的悉达多的一生。在跌跌撞撞的一生后,悉达多找到了他自我。那么,你们呢?

  《悉达多》读后感(二):要走过多少岔路,才能找到那个本我

《悉达多》是诺奖作者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佛陀释迦摩尼求道的故事为缘起,讲述了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在某一次思考之后决心脱离王室独自求索奥义真相的故事。黑塞将佛祖释迦牟尼(Śākya-muni)的本名悉达多·乔达摩(Siddhārtha Gautama)一分为二,悉达多是灵魂逐渐觉醒的婆罗门王子,乔达摩是全书中第一个超凡成佛的人,二人是现在与未来、是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是在路上与到终点… …两人的肉身经历着迥然相异的旅程,却又在灵魂深处合二为一。在书中,还有追随者乔文达、妓女迦摩罗、船夫瓦稣迪瓦、儿子小悉达多等等诸人,他们的生命均与悉达多勾连、交融、纠缠又割裂,他们是世人,也是悉达多在人世的化身。

洗礼虽善,但那只是水,不能洗涤罪孽,满足焦渴的灵魂,抚慰畏惧的心灵。向诸神献祭和祈祷固然好——但这即是一切吗?献祭能带来幸福吗?诸神又当如何?… …诸神不是形同你我?他们被创造出来,同样受限于光阴,同样命运无常,终有一死?那么向诸神献祭,是善和对的、明智和高尚的作为吗?… …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将去向何方、我将如何寻求永恒… …这是一本始于佛陀叩问的书。悉达多在香兰玉树、金阶玉柱的婆罗门王庭学习,成长得颜如舜华、温文尔雅。即将继承婆罗门王位的他博得了每一位子民的敬爱,却无法让自己内心的悸动与不安平复。在榕树下冥想之后,少年的悉达多在琼楼玉宇中第一次觉醒,决意挣脱父母的挽留成为一名苦行的沙门。

悉达多唯一的目标是堕入空无。无渴慕,无愿望,无梦想。无喜无悲。’我’被去除,不复存在。让空洞的心灵觅得安宁,在无’我’的深思中听便奇迹。这是他的目标。当’我’被彻底征服,当’我’消亡,当渴求和欲望在心中寂灭,那最终的、最深的非‘我’存在,那个大秘密,必定觉醒。

自此,跟随沙门长老跋涉的悉达多与他最忠诚的追随者乔文达一同开始了入世的修行,他旁观人世生死痴缠,他感受凄风苦雨骄阳如炼,他学习禅定、忍耐、克己… …他以为当肉身无所欲求时,精神的本源会焕发出新的生机。然而,长久的苦修虽然淬炼了他的肌体,可内心对修习、对禅、对阿特曼的理解并未精进。悉达多对自己只修其形未修其神感到自责和痛苦。他认识到自己与沙门长老习得的种种法技不过是浮光掠影,并不能直抵成佛的本质。恰逢此时,乔达摩战胜尘世疾苦,止息转生之轮的消息传来,为悉达多带来一线新的光亮,也让他第二次决意离开现有的生活前往新的目的地。

他宁静的面庞无悲无喜,又仿佛从内心绽放轻柔的微笑。佛陀安详肃静地前行,带着隐约的微笑,宛如一个健康的孩童。… …他的面庞,他的步态,他安然低垂的眼帘,宁和垂下的手臂,乃至他手上的每根指头都流露和平,彰显完善。他无欲满足,无所模仿。在恒久不变的平静中,在永不凋零的光芒中,在不容进犯的和平中,他柔和的呼吸着。

这就是佛陀,这就是悉达多从茫茫僧侣中第一眼认出的人。他与乔文达一同观察佛陀的每一寸身体,跟随佛陀乞食的步伐,聆听佛陀吐露的每一句箴言,佛陀的圆融智慧令他们为之感动和钦慕。然而,却也是这看似圆融无暇的法义,让悉达多与乔文达这对挚友分离,自此踏上不同的修行之路。

乔文达是悉达多忠诚的护卫、朋友和追随者。他跟随悉达多离开王庭成为沙门,又跟随悉达多历经苦行研习沙门法技,在遇到乔达摩的那一刻他为之倾倒并决心追随。他的一生,都在追随他人,追随那些比自己坚定的人、比自己神圣的人、比自己更接近禅的人。可他追随了一生,却依旧是个普通的僧人,依旧无法靠自己穿过人生的晦暗艰涩去抵达永恒光明。他忠贞、质朴、坚韧,一如每一个执着追梦的普通人。年复一年,当悉达多入世、出世、沉迷又超脱,乔文达一直是个虔诚的修行者,却也只是修行者而已。他一直无法抵达彼岸,他用一生证悟的都是他人的法义。在全书的终结,乔文达亲吻了悉达多的额头,看见了无限的新生与死亡,看见了佛。他见证了佛陀的诞生,以一个僧人的身份。我以为求佛是殊途同归的事,可事实上殊途同归的是乔达摩和悉达多,甚至是后文提到的船夫或是妓女,乔文达依旧是那个泯然于众的乔文达。他或许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闭锁的自我,因为少有思考所以喜爱追随,因为胆怯所以用规矩挟持那一点点的探索心,因为不敢面对所以蔑视那些打破常规的人… …他太虔诚,也太执着;盲目虔诚,执着追随,所以反倒忘记自我。

与乔文达分开后的悉达多认识到佛的真意是不可言传的,佛陀乔达摩的开示充满智慧,圆融而无暇,但那是乔达摩的证悟之路。这慧诘的法义掠走了悉达多唯一的朋友乔文达,却也归还了悉达多一个真正的自我。当他由沙门再次回归为悉达多的那一刻起,世界的每一个细节都向他展开怀抱:花香、微风、泉水玲珑、树叶婆娑… …修行不是克制、压缩,甚至将自我封锁于身体的某个角落,而是舒展、接受,是将自我与天地勾连共振。

恍若新生的悉达多在城郊偶遇名妓迦摩罗,悉达多见她如此美丽,心中欢喜。迦摩罗是美、是欲、是情,是悉达多的劫难也是他的渡船。年轻的沙门看见美艳的女人,心中的声音告诉他要接近、要获得、要占有。于是,悉达多跟随商人学习经营,再用赚来的金银当做学费获得与迦摩罗耳鬓厮磨的时光。他跟随迦摩罗学习爱的妙义,坚硬的心和躯体因为逐渐渗入肌肤的爱与温度变得柔软。迦摩罗告诉他:“情爱可以乞得,可以购买,可以受馈,也可以在陋巷觅得,却唯独不能强夺。”悉达多不属于尘世,却历经尘世之欢愉。他体验俗世,尔后被其囚禁。爱情、财富权利、欲望… … 迦摩罗让悉达多真正来到人世,先是锦衣华服、饕餮盛宴,然后是一掷万金的豪赌和不分昼夜的贪欢。悉达多以为自己只是肉身享欲而灵台清明,以为自己以不屑与讽刺之心旁观人世的起落,却没有认识到自己也被这世事的潮水所裹挟。早在不知不觉间,他的修行已然被厚重的欲望啃噬得所剩无几

听说,当灵魂先走了几步之后,肉体便会感到空虚。悉达多离家时的执念是因为灵魂早已踏上成为沙门的修行之路,所以他的父亲无法阻止他的肉身随之而去。而这次则与之相反,悉达多的肉身先于灵魂在物欲中变得迟钝腐朽,最终在濒临崩溃时给他的灵魂发了预警:那声他第一次坐在榕树下冥想时的“唵”。那一声“唵”让他心痛、愧疚、自责,甚至羞愧得想要投河。然后,他遇见了船夫。

船夫瓦稣迪瓦与那条河,带给悉达多一生中最长时间的心灵平和。在河水面前,他悦纳了自己的一切。哪怕由修行者变为世人,从思考者变为盲目和沉溺享乐之人,一切也都是值得的。悉达多再次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他刚刚挣脱出的那个俗世,他感到发自内心的宽和、怜悯、体谅。他开始与瓦稣迪瓦一同撑船渡人、在河水前静坐、倾听他人的故事。河水教会他足履实地,教会他缄默并向思维的更深处求索,教会他当下,也教会他从一滴水中勘透一切受造者… …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悉达多在冥想间隙问询瓦稣迪瓦:当万千声响激荡在你的耳畔时,你听到那个字了吗?瓦稣迪瓦微笑着凑近悉达多,在他的耳边轻声说:我听到了,那个字是——唵——。那一瞬间,二人仿佛在我的眼前变为具象,那彼此理解的视线交汇恍若实质。船夫心底纯粹,他一生聆听河水,由河水生也由河水开悟,向悉达多展现了另一条修行之路。

当悉达多在河水边修得平和之心时,他与迦摩罗和自己的儿子小悉达多相遇。时光为当年的美人刻上层叠的皱纹,可二人还是在第一眼就认出彼此。曾经的缠绵记忆穿梭多年的光阴再度将两人环绕,原本想要朝见佛陀的迦摩罗因被毒蛇噬咬反倒遇见了悉达多,可她认为这也很好,见到悉达多与见到佛陀一样好。悉达多一直陪伴在昔日的情人窗前,看着迦摩罗逐渐生机消散的面庞,他看到了两人所有的曾经,也由此悟到生命的无常与不灭,刹那即永恒。

悉达多能以平和之心埋葬迦摩罗,却无法同样的面对小悉达多。父亲天性、血缘亲情,这源自物种本能的深情让悉达多充满慈父情怀。对小悉达多无礼行为的无限容忍、宽和,以爱为名的控制、束缚… …这一切让自小父亲缺失的小悉达多难以理解和忍受,最终离家出走,决绝地割裂了这份虚幻的父亲亲情。儿子的离去重创年迈的悉达多,恍然间好似世事轮回,悉达多与自己的父亲婆罗门王远隔多年又在心境上重合:他们都失去了自己的独子。悉达多追踪儿子的脚印而去,在知道儿子又回到当年迦摩罗的花园时止步,他在门外再次顿悟。他认识到自己的爱对儿子来说是枷锁是负累,于自己则是伤口是阻碍。他在花园门外冥想,呼吸间重新走过自己的一生,睁眼之后的悉达多待人少了一些从前的聪明与傲慢,多了一分亲切、关心、爱敬与好奇。

挚友分道扬镳、情人身死、至亲背离、灵魂伴侣年老而终… …少年的悉达多、苦行的悉达多、堕入俗世的悉达多、河边得道的悉达多… …那些过去的、此刻的、未来的自己,都是真正的自我吗?这是悉达多始终辗转求索的问题,也是我们时常会思考的问题。古往今来,这样的思考与质疑不胜枚举,《庄子》中有“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僧肇的《物不迁论》中有“吾犹昔人,非昔人也。”存在主义心理学中有一个议题叫做“自我的真实性( self - au- thenticity) ”即个体不顾外在的压力而忠实于自己的人格、精神与品格,以更简洁的语言表达就是“成为本我”。与之相对的是“成为某人自己”,哲学家们认为生而为人的每种态度情感的表达,每个行为与选择的背后都是“某人自己”在执行,这些想法或许是瞬间的福至心灵或阴错阳差之下的巧合,并不能完全代表“本我”的真实想法。所以,恰如我用冗长的言语重现了悉达多几次辗转,他矢志不渝孜孜不倦,却在求道途中发觉自己离“道”越来越远。寻求自我是理性的选择,但理性也会让人迷失。理性让人迷失,放纵同样。那又有什么能够让人时刻把握自我的真实呢?

悉达多在历经一切苦乐得失后坐地成佛,那一刹那间的灵光无法从言语间觅得。但从乔文达亲吻他额头后看到的一切大抵可知,悉达多是“悉达多”本身,也是世间的千万生命。或许是天命,或许是佛家所讲的“众生之佛性”,也或许是《尤利西斯》中的那句话:走遍现实,方成为自我本身。悉达多一生所走的路和遇到的人,都让他一点点找寻到真正的自我。那“自我”不是王子悉达多、不是佛陀乔达摩、不是朋友不是情人亦不是父亲,他是“悉达多”的那个“我”,也是亲历世间之后能容纳万方的那个“我”。从翩翩少年到华发苍颜,悉达多和与他相遇的每一个人构成了这世间茫茫人海,他顿悟6次成佛,而我们呢?我们要走过多少岔路,才能找到真我?

《悉达多》讲述了佛陀成佛的故事,却没有告诉我们怎样才能修得正果。全书好似只讲述了一句话:去行走、去体验、去经历,一人行道,我心为法。委心任运,不失其为我。佛不在法义经卷,佛在人心。

XINYU 2017/5/17-18

  《悉达多》读后感(三):《悉达多》读后感

不止一次看到强烈推荐,对其评价极高,抱着不看不能评价的想法去看了。

看的时候突然想到,抱着这样吹毛求疵的念头,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啊,既然看了,就好好欣赏和学习它的长处吧。

这部小说非常容易读下去,大量的排比句的作用,让作品有一种长篇叙事诗的优美(译者功不可没)。后半部关于亲子之爱的反思很深刻,很少看到文学作品里有这样的深度。

看完后总体还是觉得盛名难符,当发现我在用什么做比较对象时,自己也觉得好笑。

这部作品好比登山动员书,言辞优美、引人入胜,而我已经在登山,更需要路径指南和说明。

看《悉达多》最大的收获是,明了术业有专攻,如果需要得到什么专业的指导,还是请教专业人士——挑剔这部小说在求道方面的阐释不如高僧大德的教导,对作者委实太不公平。

又,另一个译本中译者提到这部书曾在美国大学风靡一时——如果大学时读到这一部,想来是会十分惊艳吧。

  《悉达多》读后感(四):知识分子的三重“唵”

我最早读赫尔曼·黑塞,是他的未完之书《德米安》,近乎零死角的自我洞悉与接近哲学层面的自我剖析令人感叹,并与极具正能量的蓬勃之气共同裹挟而至。如果说《德米安》是站在一个敏感多疑、充满希望的少年肩膀上烦恼这世间纷扰的作品,那么这本《悉达多》就是站在一个思想更加深远明晰、自我追求更加强烈的知识分子身上,观察并试图大胆解释众生之相的杰作。

《悉达多》取自佛祖乔达摩·悉达多“八相成道”的故事,但黑塞对其进行了一种全新的演绎:佛祖在他笔下更像一个“凡人”而非令众人信仰的“神”。传说中的“八相成道”不过是一个铺垫,最具传奇色彩的“左肋入胎、右肋出胎”的托胎情节被省略,选取的片段反而是当年佛祖形体枯瘦的六年沙门苦行,苦行结束时牧女神圣的乳糜之供被世俗化,演变成人性欲望的缺口、游戏业的开端。

但这所谓的“凡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相对于黑塞本身而言的。赫尔曼·黑塞出身于一个很有文化的基督教家庭,浓烈的宗教意识几乎贯穿他整个生命,会让他下意识地疑惑、思考与追寻,故事中的悉达多就是他在佛教领域的化身,他将其塑造为一个思想者、一个学者。而所谓“思想者”,所谓“学者”,与当下相比,我个人觉得,知识分子这个称谓可能更加贴切。

小说中的悉达多扮演的“凡人”,有着极为强烈的知识分子代入感。其中贯穿他一生的东西,是知识分子的三重“唵”:少年时的“读万卷书”,中年时的“行万里路”以及老年时的“本我即世人”。

“唵”在小说中表示圆满,三重“唵”即人生三个阶段渴望的理想达成。

少年时的悉达多是一个俊美聪慧的男孩,出身于高贵的婆罗门,一心追寻法义与真知,视周围的一切为幻象,试图通过读“抽象”的万卷书来发现世界的本质与潜藏在冥冥之中的真理。这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心理,是孩子极度渴望获得知识的本心,所以他宁愿成为一名清心寡欲的沙门(苦行僧),希望通过感知他者的痛苦来获得更高的奥义。

这种感觉就像自己小时候在课堂上学会什么知识,回家后兴冲冲地与父母言说,从中得到的表扬与喜悦即是慰藉。但这也导致自己视抽象、复杂为更高的境界,并过于关注虚无缥缈的概念,从而模糊了看得见的与看不见之间的关系,升腾出一种年少轻狂的傲慢与满足。

正如老年的悉达多所反省的那样:“如果一个人要在一本书中探寻意义,他便会逐字逐句去阅读它,研习它、爱它;他不会忽视每一个词、每一个字,把它们看作表象,看作偶然和毫无价值的皮毛。可我,我这个有意研读世界之书、自我存在之书的人,却预先爱上一个臆想的意义。我忽视了书中的语词。我把现象世界看作虚妄。我视眼目所见、唇齿所尝的仅为没有价值而表面的偶然之物。”

到了中年,悉达多已经敏锐地发现只是“读万卷书”会让他失去生活的实感,于是“行万里路”成为新标准。何为“行万里路”?其实就是实践与经验,用肉体去切实感受人生,感受世界。

放在如今来看,就是离开学校,融入更加复杂多元的社会,融入枯燥琐碎的工作,融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庭。融入到这些当中去的知识分子,就像进入了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所有格格不入的锋芒都会被磨平,生活所有全新的褶皱都会趋于柔软陈旧。

这表现在《悉达多》中,被衍生为一种“堕落”:悉达多一边向名妓迦摩罗学习“爱的艺术”,一边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人,穿金戴银,享受舒适奢华的生活。他自认为是在研究“如孩童般的世人”,认为自己是“极少数,如同天际之星,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行,没有风能动摇他,他内心自有律法和轨道”,但实际上却是渐行渐远,从研究世人到变成世人,不过是一步之遥。

但至此,他也明白了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世人”:“世人和思想者、学者相比应有尽有……思想者只是思想的孩童般的世人而已。”

如果一个人扼杀了感官意义上的偶然之我,却喂养思想意义上博学多能的偶然之我,他是不会寻得自我的。两者,思想和感官,均为美的事物;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值得参与;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

在这样的基础之下,老年的悉达多学会同时用精神和感官来感受世界,秉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钻研精神,他选择向河流学习,在这条河中——

他认出“自己的生活也是一条河,这条河用幻象,而非现实,隔开少年、成年和老年悉达多。悉达多的前世并非过去,死亡和重归梵天并非未来。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他开始明白,就算是一颗再微不足道的石头,都有自己的价值,它并非幻想,它可以成为动物,成为人,成为神,而自己爱它的理由并不是这些,而是它的本质。

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赦,所有孩童身上都栖息老人,所有新生儿身上都栖息亡者,所有将死之人都孕育永恒的生命。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同时消亡,同时存在。知识分子的三重“唵”,三次探索,其实一直都处在一个平行关系中,每一次都并没有更接近这个世界的真相,与之相反,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真相,你看的即是真相,即是结果,即是圆满。

所以,也许“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才是最好的选择。

  《悉达多》读后感(五):寻找自我没有捷径可走

黑塞的短篇小说《悉达多》创作于1919至1922年,并于1922年首次出版。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欧洲国家一度陷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中。黑塞在这部小说中通过主人公对东西方宗//教中道,自我和圆满的神秘体验,尝试为当时世界和生活中的多种冲突寻找解决的方案。

故事讲述了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达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戎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达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的世俗的一切。

  《悉达多》读后感(六):是佛陀,也曾是普通人——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文字优美,真的如副标题一样,像一首诗。当然,译者也功不可没。
书名欺骗性,以至于看了前两章,还以为是讲释迦牟尼的传记小说;看了一半的时候发现不是;但是看到快结尾,又觉得是。最后合上书本,才觉得这虽不是传记,却是用小说的形式讲佛由普通人成佛悟道的心路历程。悉达多是得道前,是追求阿特曼、大梵的苦行僧和经历了世间离合悲欢有着贪嗔痴的普通人,乔达摩是得道后,慈悲沉静的眼神中包含星辰日月。乔达摩·悉达多合,佛性与人性二为一,才是最终成为佛的那个世人。
乔文达的角色,想让自己泪奔。悉达多告别父母踏入沙门时,一句“你来了”“我来了”的对话,志同道合的知己、追随者的温暖让旁观者我简直要喜极而泣。他们在祗园分别,又充满遗憾。
看到迦摩罗那章开始,心里简直想要卧槽。这是搞毛啊?明明前面已经悟到星辰大海了,为何又来这一出套路?不过看到最后两章才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经历的智者始终对世人的一切充满蔑视,唯有经历过,才会深刻体谅每一个笨拙幼稚世人的生活的喜怒哀乐:求得求不得的情欲、父子的生别离、或者是人性种种无尽欲望,置身事外时觉得追逐者那么可笑幼稚,身处其中方知人生实苦。
智者是睿智的,但也是没有温度的,所有的悲悯都有着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佛陀是宽容的,因饱经苦痛而对所有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因此对世间万物充满着慈悲和大爱。
于佛陀是,于普通人,同样如此——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言辞讲出来,就变得片面了。所以,以上读后感仅算是自己的管中窥豹了。

  《悉达多》读后感(七):理科生讀悉達多

讀悉達多的原因很簡單,因爲黑塞很出名,而這還是德文直譯版。但是開始讀了才發現,原來這不是我的菜啊……講信仰……對無神論者來說,還真是有些難接受啊。

在我看來,從小學習經書,進行修行的悉達多是虛無的,他所渴求的東西,絕對不是冥想,閱讀,討論就能懂得的。所以在他遇見佛陀之前,我都很替他着急,爲什麼一直都只在詢問自己的內心,知識是需要從外界吸收的呀。直到他跟喬達摩告別,指出法義的問題的時候,我才終於覺得書開始有意思了。是啊,不恭行怎麼可能得到真理。

所以當他去到城鎮,拜在迦摩羅的裙下時,我是非常興奮的。悉達多,你終於願意放下身份,感受人生的冷暖了嗎。不入世,哪裏來的出世呢?不過讓我有些失望的是,悉達多居然真的墮落了。剛開始還能保持着本心,到後來卻忘記了自己爲何而來了。看來作者一開始就是把悉達多當成一個人類來寫的,貪噌癡誰沒有呢。幸好悉達多並不是一個普通人,最後還是覺醒了,

意識到自己墮落的悉達多又回到了當年經過的那條河,意識到了船夫的智慧。其實船夫的智慧就是落花流水,水只能載這花走一段,絕不會是永久吧。那麼多人來來去去,從船夫身邊經過,也許他就是這麼練就了這種釋然的吧。但是悉達多還沒有學會呀,當他再見到他的兒子的時候,他又如凡人一樣,緊抓着不放,捨不得自己的血脈,甚至以爲忍耐就能改變一個人。直到不斷的受傷,他才終究學會放手,知道再親近的人,都有他們自己的路要走。在船夫走後,悉達多也漸漸的終於達到了圓滿。

其實有沒有真的理解這本書我不懂,因爲並不太喜歡作者的敘事方法,輕輕帶過,似乎沒有什麼感情。但是寫完上面那幾段話之後,我卻忽然覺得,這不也是我們的人生嗎。在進入社會之前,我們就如年輕的悉達多,在象牙塔裏學到了很多,但是其實,我們一無所知。但是帶着大無畏的精神,我們進入了這個大世界,受到了各種衝擊,各種誘惑。大部分人,也許就如同中年的悉達多那樣,忘記的本心,成爲了無趣的中年人。但是也許也有一些人意識到了問題,嘗試回到原來真實的自己,並且隨着年齡的增長,學會了和親人道別。也許我們不會得到什麼圓滿,但的確又那麼一部分人,會得到平和的晚年,這也許也是一種世俗的圓滿吧。

  《悉达多》读后感(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

少年悉达多苦苦寻求的是摆脱自我,然而他却不肯认同肉身的自我,他以为他的自我是自由的思想而不是为各类感官而生的头脑,他以为只要精进智慧解脱思想,就可以解脱自我。所以他追随沙门苦行,学了一堆法义,摒弃一切感官,无视世间的山河湖海、鸟语花香,却发现,法义最终也只是一个片面,一个越走越窄的狭径,一个永无可能证悟的绝地。因为:

没人能通过法义得到解脱。可以思想和言说的一切都是片面的,是局部,都缺乏整体、完满、统一

一切有为相,如泡影

于是他悟到,不是抛弃自我而是要寻找自我才能证悟达到。而自我并非只有思想,自我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会哭会笑,会悲会喜,他要融入这个世界,从新感受这个世界,像个孩童一样学习这世间的一切。他学爱,他学经商,他学纵欲,他学酗酒,他赌博....这个世俗人的自我,他感受了,他融入了,他圆满了,但他也意识到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轮回游戏,这不是他想要的,他再度困惑了。

时间如露

于是他回到河边,与船夫一起倾听河水的声音。无处不在的河水告诉他,这个世界没有时间,时间只是世间万物处于不同形态下对比出的产物,是世间万物在各种形态间变化的投影。此即是彼,彼即是此。高山的河水也是他眼前的河水,平原上的河水也是他眼前的河水,昨日的河水也是今日的河水,今日的河水也是明日的河水。

轮回如电

从不会爱的悉达多疯狂的爱着他儿子,而他的儿子却令他绝望悲痛,这一幕多么似曾相识,曾经的他作为儿子时也曾令他的父亲绝望悲痛。父亲,儿子,儿子,父亲,他曾是儿子,如今是父亲,他既是儿子也是父亲,但他始终还是他,轮回往复,不断变换的只是:

一切未受尽的苦,未获得的救赎都会重来

慈悲为怀

世人除了自觉,并不缺少智者的一切,除了自觉,世人的一切皆是浑然一体。他们的爱恨情仇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他们没有绝对的神圣或绝对的罪恶,因为罪恶是他们,神圣也是他们,只要你明白,没有时间的存在,有的只是变化,不断的变化,时间只是变化的投影而已。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并属于它

在罪人身上,现在和今天的他即是未来的佛。他的未来已然存在。

知识可以分享,智慧不可分享

以前一直不懂,何为佛无定相? 看到最后一段才恍然大悟。

世间的一切都一体,悉达多的曾经是鱼、是罪犯,悉达多的未来是圣人、是佛陀,无论他如何变幻,他始终是它也是她。变幻的只是展现的形态,不变的是本质,这本质是什么呢?或许是量子,或许是某个尚未觉察的存在。只是无论是什么,它的形态不会永恒不变,它会由石头,变为沙土,变为草木,变为动物,变为神佛。世界没有绝对的时间,。就如《降临》中所揭示的,过去即未来,未来即现在。存在的只是变化,时间只是变化的产物。

万物本为一,一即是佛,佛即万相。我亦是佛的一瞬之相,佛中亦有我之相。我亦是佛的一部分,佛亦是我的一部分。

那些你能看到的,你能言说的,你可以执着的不过是它在你眼里一瞬的投影和幻象。

所谓轮回和涅槃、幻想和真相、苦与救赎,不过是一种方便说法。

乔达摩是悉达多的世俗之面,他化身世俗佛,说着便宜法,目的不是为了求知好学之人阐释世界的本质悟道成佛,而是为了救济苦难世人。这是乔达摩的法义,不是悉达多的智慧。

悉达多的智慧无法言传,只能发现,只能体验。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最后

关于黑塞:读了这本书愈发能体会到黑塞的伟大,知识可以分享,智慧不可分享,黑塞的伟大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他能用文字将无法言说的智慧传达给你,让你体验,让你思索,让你感悟。

关于本书:本书是我读过的最美译本。

  《悉达多》读后感(九):《悉达多》:普通人,你将如何度过这一生?

文/吴情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中,赫尔曼·黑塞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人物。虽算不上著作等身,但几乎每一部都是精品。德国是哲学家的国度,德国作家,其实也不乏哲学修养深厚之辈,比如赫尔曼·黑塞。当然,哲学是哲学,小说是小说,一般说来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界限;可优秀的小说家,往往能够不知不觉之中跨越二者的界限,成就一部哲理小说,如《悉达多》。
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一首印度的诗》(Siddhartha: Eine Indische Dichtung)初版于1922年,彼时,距离“一战”结束不过几载。向来以文明国度自居的西方,在战争之后沦为一片废墟,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是如此。启蒙运动所高扬的理性,在面对大面积的死亡和杀戮时,不堪一击。年轻的小说家黑塞,与当时其他文学青年,逐渐将视角转而投向遥远的东方印度,希冀借鉴其文化以度过自己的思想危机。
《悉达多》故事内容较为简单,但寓意极为深刻。不过,首先要声明一点,“悉达多”并不是印度佛教创始人佛陀,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只是印度高贵的婆罗门种姓中的一位青年,他爱思考,经常投身于精神活动中。然而,在对佛陀教义的念诵和体悟中,悉达多心生疑问,于是向父亲辞行,抛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与友人乔文达一起成为了沙门。后来,他们偶遇佛陀,乔文达决心皈依佛陀远去,悉达多不以乔达摩的教义为尊,继续前行,体悟世间大道。后来,悉达多遇见名妓伽摩罗,坠入了情欲之网,虽在伽摩罗的推荐下,与另一位商人共事,但情欲才成为其生命的根基。不久,疲乏的悉达多从这种生活状态中挣扎出来,与一位船夫同吃共住,生活简单却也幸福,直至伽摩罗带着两人的儿子来访,平静的生活才暂时被打破。小说结尾,船夫瓦酥迪瓦得道,悉达多成为摆渡的船夫。
《悉达多》翻译为中文不过十三万字左右,德文版想必更短。然而,短却不妨碍内容的深刻,而菩提树、渡船、林苑等意象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这位德语作家笔下,丝毫不显隔膜,水乳交融至难以察觉的地步。佛教认为人生本苦(尽管其忽视了人生中光明甜美的一面),现世无法超脱,只有苦心孤诣、种下善因,才能收获来世福报。“一战”结束后的西方社会一片哀嚎之声,这种人生本苦的观点,自然有其立足之地。
当然,点名佛教人生本苦的观点在“一战”后欧洲青年心中的生长土壤,其目的并不是否定《悉达多》的高超与深刻。与黑塞之前创作的小说《德米安》中的叛逆者形象不同,悉达多,不是以权威的对立面出现,而是一个在思考形而上的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出存在之疑惑的人。在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他自己,也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百年,诚为短暂,如何抓住有限的时间成就自己?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尽管不一定会有明确的答案。
普通人的一生,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巅峰也有低谷,在波动的心境与变化的情境中,我们该如何自处呢?像悉达多一般抛弃自己的贵族身份,抛弃家庭,似乎很难做到,也过于苛刻。但是,抛弃一些名气、利益,抛弃外人的眼光强加给自己的命令,抛弃虚荣、傲慢、优越,却可以习得。人生很可能确实为一杯苦涩的咖啡,从上到下,从头到尾,都是彻彻底底的苦,但要不要加糖,你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一比喻有不当之嫌,毕竟佛教所谓“人生本苦”,是形而上层面的。)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悉达多》读后感(十):追寻阿特曼的弃枝鸟

《悉达多》读书笔记

——追寻阿特曼的弃枝鸟

“唵(Aum)”,这个字是一切的开始。

念诵它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中婆罗门和刹帝利们进入学堂所学习的第一门功课。“唵”由三个音节构成,即A(毗湿奴天)、U(湿婆天)和M(梵天),它代表了一切的最终圆满,一切殊胜的完美。而在佛教中,“唵,”则代表着降服一切的力量。

故事从那个在树下无声吟诵着“唵”的婆罗门少年对自我的思考开始。

他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他享受着父母、朋友的爱,他接受着来自奥妙的吠陀与渊博的智者传授的知识,他得到同龄婆罗门少女们的爱慕,可这一切的一切,都无法使他感到快乐,因为他是不安的,他知道,他所寻找的是阿特曼(Atman自我,神我)的觉悟和最终的圆满。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可审视之后,为了追寻那个我们一直追寻的“它”,所需要下的决心、所要克服的困难也是难以衡量的。(这或许就是我们中的一些人有所审视生活却不敢做出抉择而落入平庸的第一个阻拦。)

当然,我们的婆罗门少年,和佛同名的悉达多,他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寻找阿特曼的求道之路。他舍弃了一切,他成为了一个沙门。他在月光下长跪,用沉默和目光迫使父亲答应他的请求。我知道,这是求道者的坚决。我知道,这是舍弃了枝头的鸟儿一往无前的起飞。

他在离开了父母后,跟随着三位沙门苦修,他看透了冥想、瑜伽之流都是对于自我的暂时麻醉,和饮酒一般的别无二致,而所谓法术之流更是无趣的把戏,只是老沙门们谋生的手段。他因此再次启程,带着朋友们一起上路。他们是幸运的,他们所在的时空正是佛陀住世的那段正法时代。当听闻了佛的消息,他们当即赶往,拜谒了佛陀,这个真正的圣人。在佛那里,悉达多见到了真正的圣人,他所找寻的那种圆满,他聆听佛的教诲,他仰慕佛的安详与宁静。他却无法完全认同佛的教法,因此,他与他成为比丘的朋友告别,他与佛告别,再次踏上了寻求阿特曼的道路。

我把这段经历看作是迷茫少年对于自我的寻找,是神赋予所有生灵最重要的礼物——自我意识的缓缓觉醒。而当他的自我意识真正觉醒那天,他才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

“我对自己一无所知。”

“我要学到的即是‘我’的意义及本质。‘我’,是我要摆脱、战胜的东西。‘我’,却是我无法制胜,只能欺罔、逃遁,只能隐藏的东西。”

“我无权去评判他人的生活,我只能为自己做出判断。”

“人只应该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这才是善和必要的行为,其它的一切毫无意义。”

自我这个话题,是我们常常避而不谈的,苦思也很难有自己答案的问题。可是却是成为一个独特灵魂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你不曾深思过这个问题,那么你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去思考,却不永远不能成为一个个体,一个独特的个体。

他终于真正睁开了“我”的眼睛,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世界。

他不再苦行,不再认人为师,他走出了密林,让船夫撑他过了河。

在河对岸经历的,是尘世间的种种凡尘。

迦楼罗,是爱与欲的化身;而迦摩施瓦弥,则是生活现实的化身。而,悉达多,怀着纯净求道者的目光,却也难免迷失在了这滚滚红尘。

红袖添香,声色犬马,纸醉金迷。那舍弃了原本枝头的鸟儿,却停留在了一另一枝头。

他穿上了华服,他从婆罗门悉达多、沙门悉达多变成了而今的富有的悉达多。他本以为他不会沉沦,带着沙门的傲气,睥睨着周遭的众人。可慢慢的,他清瘦的身躯变得肥胖,他黑色的长发变得花白,他清澈纯净的目光最后竟然也开始变得浑浊起来。他沉沦了,在滚滚的红尘里。

幸好,“唵”,把他的求道之心唤了回来。他赶紧逃离了这一切。

“他梦中的知更鸟死了。他心中的鸟也死了。他深困于轮回的牢笼。似一块吸饱水的海绵,他尝够厌恶和死亡的味道。他浑身腻烦,浑身痛苦,浑身充满死意。世上再没有什么能诱惑他,愉悦他,安抚他。”

他来到了那条河边,那条他出入世的交界线。再次和船夫攀谈,开始了他向圆满飞行的最后一段旅途。这只鸟儿再次舍弃了舒适的枝头,向着圆满飞去。

在他完满路上最后的阻碍是他的儿子,小悉达多,他本以为他是个沙门,不会爱上任何人,可他在小悉达多身上还是看见了当年在月下逼迫父亲答应他请求的自己的影子,他才发现,原来这最后的阻隔就是最初他以为已经舍弃的亲情。他事事操心,不肯放手。可最终他还是放手让他离去了,破除了“我执”,而他就在不喜不悲中找到了佛陀的那种安详与宁静。

弃枝的鸟儿,终于在不知疲惫的飞行中找到了阿特曼的圆满。

这个故事,是一个沙门的故事,是一个弃绝者的故事,是一个求道者的故事,更是一个追寻自我和破除了“我执”的故事。

这个故事也很容易让有着同样精神情感需求的人产生共鸣。因为悉达多所经历的,在某些方面是与所有的求道者有相类似的情况。悉达多不单单是一个人,更是一种象征——一种一往无前的勇猛精进和耽于红尘却能幡然醒悟的智慧般若。

(每人眼中看到的故事可能相同,却会有不同的感悟,这就是我的所得所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色周五 | 黑塞《悉达多》:彼岸没有尽头,但能量在此岸
黑塞《悉达多》:人生最难的修行,是忠于自己
黑塞《悉达多》:寻求自我之真理
读懂《悉达多》,才明白:什么是最好的活法
读懂《悉达多》的三次觉醒,才明白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
黑塞《悉达多》:一个人真正的觉醒,是繁华阅尽、然后淡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