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例】颈椎骨神经纤维瘤一例

颈椎骨神经纤维瘤一例



图1为横断面CT增强后软组织窗动脉期显示颈6棘突病灶内散在斑片状轻度强化;图2为CT矢状面骨窗,示椎体及附件膨胀性骨质破坏,棘突皮质包壳状、不连续,椎体内病灶见明显硬化边;图3~5依次为矢状面T1WI (图3)、T2WI (图4)及短时反转恢复 (STIR)序列(图5),显示颈6棘突明显膨大,颈6椎体及附件棘突见均匀稍长T1信号,明显短T2信号、夹杂斑点状等高信号,STIR上呈低信号、夹杂斑点状等高信号;颈5~6水平椎管变窄,颈髓损伤; 图6光镜下见梭形细胞增生(HE ×100)

患者女,29岁,因四肢麻木无力1个月于2011年3月2日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1个月前摔倒后出现四肢麻木无力,持物稍不稳,勉强可行走,感四肢远端及腹部麻木,大小便费力,无明显颈肩疼痛。体检:神智清,四肢近、远端肌力不同程度减弱。双手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四肢远端及胸2水平以下针刺觉减退。双下肢腱反射对称亢进,双侧Hoffmann征及Babinski征阳性。

影像检查:平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颈6棘突呈膨胀性溶骨性改变,骨皮质明显变薄。CT示(图1,2)颈6棘突明显膨大,骨皮质呈不连续包壳状改变,无明显硬化;椎板内侧骨皮质缺如;椎体骨质破坏并边缘硬化;未见骨膜反应。CT平扫显示病变为软组织密度影,CT值40~50 HU,颈5~6水平椎管变窄,颈髓受压;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内有散在斑片状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略明显。

颈6椎体及附件周围未见明显异常血管闭影。MRI示颈6椎体及附件区异常软组织信号影,T1WI上呈均匀稍低信号,T2WI及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上大部分呈低信号,后部见斑点状等、高信号影,病灶边缘可见高信号环(图3~5);颈5~6水平椎管狭窄,颈髓受压变形、实质变性;周同软组织信号正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全身骨显像示颈椎中下段颈5~6水平核素异常浓聚。

2011年3月17日于全身麻醉下行颈6次全切除+钛网植入钢板内同定(枢法模)+颈5~6水平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患者仰卧位,右颈前颈6水平横切口入路,分离至颈5~7椎体前缘,咬除颈6椎体,偏左侧见骨质破坏,刮除内容物后植入自体髂骨并置入适中钢板;然后改俯卧位,以颈6棘突为中心纵行切口入路分离至颈5~6棘突后缘,见颈6棘突膨大骨质受侵、皮质菲薄,切除颈5、6棘突,打开椎板,见肿物向周围蔓延。在显微镜下将肿瘤完整切除。

切除物质较韧、无包膜,大体呈灰白色纤维样组织。病理检查:光镜下5显示纤维样细胞增生伴玻璃样变性,符合神经纤维瘤(图6)。免疫组织化学:波形蛋白(+++),S-100蛋白(+),CD57(+)小灶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上皮膜抗原(EMA)(-)。

讨论

源于骨内的神经纤维瘤非常罕见,多发生于颌面骨、脊柱(尤其骶骨)、胫腓骨和肱骨,多表现为缓慢加重的局部隐痛和触痛。脊椎发病多见于胸椎,其次腰椎,本例颈椎发病极其罕见,既往国内文献未见报道。其最为特殊的临床表现即Tinel征(蚁走感)阳性。病理上有以纤维或以细胞成分为主2型,可见出血及囊性变。

骨神经纤维瘤X线检查多表现为中心性或偏心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可侵犯骨皮质见薄层骨壳,无骨膜反应。本例发生于颈椎,影像表现典型。CT检查见溶骨性骨质破坏,代之以膨胀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形成不完整骨壳,部分伴边缘硬化;增强扫描显示,病灶部分轻度强化,这提示血供不丰富。

MR检查,T1WI呈等、稍低信号影,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符合神经纤维瘤的信号特征;同时见'靶征'样高信号环,周围软组织无浸润,提示良性病变。本例SPECT提示孤立性原发性病变,于棘突及椎体内均见到病灶;但T2WI上呈明显低信号,该表现与既往报道的稍长或更长T2信号,甚至见到液液平面不同,考虑这可能是本例病变以纤维成分为主、细胞排列紧密、极少出血坏死及囊变所致。

骨神经纤维瘤的影像表现与骨神经鞘瘤有不少相似之处,鉴别诊断存在困难,确切诊断还有赖于病理检查。该病手术切除预后较好,术后随访2年余,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因此,当临床影像检查遇到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菲薄骨壳,部分伴边缘硬化,内实性软组织块,CT增强无明显强化,MRI上为等、稍长T1短T2信号影,应考虑到骨神经纤维瘤的可能。



图1为横断面CT增强后软组织窗动脉期显示颈6棘突病灶内散在斑片状轻度强化;图2为CT矢状面骨窗,示椎体及附件膨胀性骨质破坏,棘突皮质包壳状、不连续,椎体内病灶见明显硬化边;图3~5依次为矢状面T1WI (图3)、T2WI (图4)及短时反转恢复 (STIR)序列(图5),显示颈6棘突明显膨大,颈6椎体及附件棘突见均匀稍长T1信号,明显短T2信号、夹杂斑点状等高信号,STIR上呈低信号、夹杂斑点状等高信号;颈5~6水平椎管变窄,颈髓损伤; 图6光镜下见梭形细胞增生(HE ×100)

患者女,29岁,因四肢麻木无力1个月于2011年3月2日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1个月前摔倒后出现四肢麻木无力,持物稍不稳,勉强可行走,感四肢远端及腹部麻木,大小便费力,无明显颈肩疼痛。体检:神智清,四肢近、远端肌力不同程度减弱。双手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四肢远端及胸2水平以下针刺觉减退。双下肢腱反射对称亢进,双侧Hoffmann征及Babinski征阳性。

影像检查:平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颈6棘突呈膨胀性溶骨性改变,骨皮质明显变薄。CT示(图1,2)颈6棘突明显膨大,骨皮质呈不连续包壳状改变,无明显硬化;椎板内侧骨皮质缺如;椎体骨质破坏并边缘硬化;未见骨膜反应。CT平扫显示病变为软组织密度影,CT值40~50 HU,颈5~6水平椎管变窄,颈髓受压;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内有散在斑片状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略明显。

颈6椎体及附件周围未见明显异常血管闭影。MRI示颈6椎体及附件区异常软组织信号影,T1WI上呈均匀稍低信号,T2WI及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上大部分呈低信号,后部见斑点状等、高信号影,病灶边缘可见高信号环(图3~5);颈5~6水平椎管狭窄,颈髓受压变形、实质变性;周同软组织信号正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全身骨显像示颈椎中下段颈5~6水平核素异常浓聚。

2011年3月17日于全身麻醉下行颈6次全切除+钛网植入钢板内同定(枢法模)+颈5~6水平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患者仰卧位,右颈前颈6水平横切口入路,分离至颈5~7椎体前缘,咬除颈6椎体,偏左侧见骨质破坏,刮除内容物后植入自体髂骨并置入适中钢板;然后改俯卧位,以颈6棘突为中心纵行切口入路分离至颈5~6棘突后缘,见颈6棘突膨大骨质受侵、皮质菲薄,切除颈5、6棘突,打开椎板,见肿物向周围蔓延。在显微镜下将肿瘤完整切除。

切除物质较韧、无包膜,大体呈灰白色纤维样组织。病理检查:光镜下5显示纤维样细胞增生伴玻璃样变性,符合神经纤维瘤(图6)。免疫组织化学:波形蛋白(+++),S-100蛋白(+),CD57(+)小灶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上皮膜抗原(EMA)(-)。

讨论

源于骨内的神经纤维瘤非常罕见,多发生于颌面骨、脊柱(尤其骶骨)、胫腓骨和肱骨,多表现为缓慢加重的局部隐痛和触痛。脊椎发病多见于胸椎,其次腰椎,本例颈椎发病极其罕见,既往国内文献未见报道。其最为特殊的临床表现即Tinel征(蚁走感)阳性。病理上有以纤维或以细胞成分为主2型,可见出血及囊性变。

骨神经纤维瘤X线检查多表现为中心性或偏心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可侵犯骨皮质见薄层骨壳,无骨膜反应。本例发生于颈椎,影像表现典型。CT检查见溶骨性骨质破坏,代之以膨胀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形成不完整骨壳,部分伴边缘硬化;增强扫描显示,病灶部分轻度强化,这提示血供不丰富。

MR检查,T1WI呈等、稍低信号影,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符合神经纤维瘤的信号特征;同时见'靶征'样高信号环,周围软组织无浸润,提示良性病变。本例SPECT提示孤立性原发性病变,于棘突及椎体内均见到病灶;但T2WI上呈明显低信号,该表现与既往报道的稍长或更长T2信号,甚至见到液液平面不同,考虑这可能是本例病变以纤维成分为主、细胞排列紧密、极少出血坏死及囊变所致。

骨神经纤维瘤的影像表现与骨神经鞘瘤有不少相似之处,鉴别诊断存在困难,确切诊断还有赖于病理检查。该病手术切除预后较好,术后随访2年余,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因此,当临床影像检查遇到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菲薄骨壳,部分伴边缘硬化,内实性软组织块,CT增强无明显强化,MRI上为等、稍长T1短T2信号影,应考虑到骨神经纤维瘤的可能。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例】颈椎血管瘤1例CT影像表现 – 影像PPT
[经验总结]“脊椎与脊髓外伤性病变”的诊断思路、鉴别诊断、CT及MRI特点(建议收藏)
骨肌放射专业委员会病例答案(五十)
【读片时间】第1008期:C2〜3椎管内外神经鞘瘤
「病例讲解」椎管内神经鞘瘤
【今日读片】骨肌系统专栏---脊柱淋巴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