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园霸凌,不仅要“打回去”更要“走出来”!

每天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文章,供您浏览。


近一时期,关于校园霸凌事件屡屡占领网络的头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事件一

东莞朝晖学校老师扇学生事件


11月17日上午课休时间,广东东莞东城朝晖学校陈老师,得知自己班学生小彬两次晚上在宿舍遭到另一班同学小远扇巴掌殴打而没还手时,带着小彬去质问小远原因,小远不回答,气愤的陈老师,往小远脸上连扇三个耳光,还让小彬打了两耳光。事后,小远父母找校长,让陈老师当全校师生面对儿子认错,如不做,则一个耳光赔偿一万元,共计五万元。陈老师给校长发短信承认错误,并表示承担责任,但只答应到小彬班级认错,但家长不饶,遂网络爆料。


事件二

中关村二小校园“霸凌”事件


12月8日晚,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刷屏。作者是北京中关村二小四年级一名10岁男孩的妈妈。文章说,自己的孩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霸凌”,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出现失眠、厌食、恐惧上学等症状,被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质疑校方处理不当,在之后与学校的沟通中未达成一致,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中关村二小因此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两件均是发生在校园被网络称之为“霸凌”的事件,矛头也都指向学校和老师。可令人没想到的是,面对东莞的陈老师打学生,网友评论清一色一边倒赞老师:“打得好,干得漂亮,这种孩子就是欠揍”。多个网络平台进行调查问卷,赞成打得好的比例竟高达90%。而北京中关村二小学生“霸凌”事件中,网民则大多数认为学校处理不当,一片骂学校和老师声,同样也有网络进行投票,数据显示,大部分网民支持被欺负孩子家长的说法。


奇葩现象,谁是谁非?



 一、  “胜者为王”的丛林法则VS“文明理性”的教育价值


只要有人类,存在群体,霸凌就一直存在,也从来没有杜绝。可以这样说, 校园霸凌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仅在2016年,全国就发生数起性质恶劣的校园暴力事件。


11月28日,央视官微发表了青海省15岁初中生陶成鹏因不堪同学欺凌,喝下一整瓶农药自杀事件的调查视频,10月20日,安徽一高一学生从六楼跳下身亡,该生父亲向电视台记者介绍,其子生前曾受到同学的暴力。在往前,江西多人围殴女生事件、甘肃7女3男扒光一女生、重庆女生太邋遢被5同学围殴打成十级伤残、江西永新女生遭围殴 1人被刑拘、福建南安两初中女生暴力3分钟,小学女生被扇25巴掌、安徽怀远火星小学副班长逼同学喝尿事件……根据教育部统计,仅仅今年5-8月,共上报的就有68起校园霸凌事件。


面对校园霸凌层出不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网民清一色地支持那位东莞老师打回去了。因为大家看到学校、社会有责而无力解决,弱势群体常常吃亏认倒霉,父母孩子没有安全感,焦虑之中,有胆大老师出头,就是为弱势的孩子出了一口恶气!


校园霸凌,不是中国学校专利。美国数据显示,19.5%的中小学男生曾遭遇霸凌,女生达到23.7%;德国,特别是在5-8年级,20%-25%的学生有过霸凌经历;台湾研究显示,45.7%的受访台湾学生表示曾遭受霸凌……


或许这就是江湖,这就是人类的本性。事实上,从人类诞生开始,“胜者为王”的丛林法则就作为一种最基础的规则,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发展、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的基本力量。


这种规则,不仅存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存在于校园生活的角角落落。认为校园是一片净土,没有丛林法则,不仅掩盖了问题的存在,更无益于事情的解决。


当家长提出一个耳光赔偿一万元的时候,不仅将丛林规则发挥到了极致,更将市场机制运用到了极致。当网络一片对老师打学生持支持声音的时候,这种“以暴制暴”的丛林思维,更占据了大众的思想。在这里,没有人去呼吁教育的基本坚守,更没有人看到我们应有的基本坚持。


作为师者,应该有更多的选择去教育小远。大众的解气的支持,背后有着众多的原因,而教育者本身的这种做法,只能让我们离教育的价值越来越远,让丛林规则成为我们校园的基本遵循。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这是我们让孩子接受教育的初心吗?




二、孩子成长的风雨经历VS校园霸凌的边界判断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要经历风雨。 孩子在校园的群体生活中,经历一定的挫折,经受一定的锻炼,是实现生命正常成长的必须,也是教育本身必须遵循的规律。


听教育部门的朋友讲过这样的事。一次他去一所中学了解工作,被一个家长粗暴拦住反映问题。问题的核心意思是,自己孩子在参加学校班级劳动中受欺负要求使用冷水。家长认为,时值北方的冬天,要让孩子参加劳动,擦洗东西,必须使用热水。


家长的爱子之心情有可原。如果认为这就是对学生的霸凌,我们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正常使用冷水劳动,大部分老师孩子都这样做,而且目前很多学校的条件也只能这样。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让他经受应该的风雨,本来就是孩子成长的应有之义。


大部分孩子就是在校园的群居生活中,在所谓的“打打闹闹”中实现着自己的成长。对于校园孩子间的摩擦,我们看到,既有家长夸大式的叙述,也有老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维稳。北京中关村二小只把这个事件定性为“偶发事件和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老师将孩子与“霸凌”孩子一起玩的“和谐”的照片发在班级群里,显然仅仅把它看成了孩子间的打打闹闹,家长认为的孩子遭霸凌和老师认为的属孩子间的过度玩笑是这次矛盾网络爆发产生的焦点之一。


“校园霸凌”与“玩笑”的边界在哪里?这既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


“霸凌”是英文“bully”音译而来。根据国际一些反校园霸凌组织的定义,霸凌是指不被对方接受的攻击性行为。它包括:口头霸凌:嘲讽、羞辱、叫外号、威胁、性别侮辱、在电脑或手机上发送刻薄信息等;社交霸凌:故意孤立、不让别人跟某个人交朋友、在公共场合羞辱某个人、制造关于某人的谣言等;身体霸凌:打/踢/掐人、向人吐口水、绊人/推人、拿走或故意损坏别人的东西、侮辱性的手势等。


“玩笑”,一般指善意的戏弄,耍弄,逗别人,但过头的玩笑, 很容易演变成霸凌。


让我们再回到中关村二小“校园霸凌”事件。如果那位妈妈所陈述的全部是事实,“另一个男生从旁边的隔间扔下了一个垃圾筐,正砸在他的头上,尿和擦过屎的纸洒了他一脸一身。那两个男生见状,哈哈哈一阵嘲笑跑走了”。这样的行为不管最终调查结果是不是符合霸凌,但绝对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警觉,因为它直击人的尊严,也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中关村二小校长说:“我们不想去处罚任何一个孩子,教育者要从教育的角度、孩子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从社会化、成人化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在孩子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偶发、突发非正常事件,学校教育承担的更应该是一个协调者的角色,而不是惩罚者的角色。”


的确,在孩子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偶发、突发的非正常事件,但学校教育承担的责任绝不应该仅仅是个协调者角色。当法律的边界无法界定,教育者必须依据基本的价值判断做出应有的裁决。错了就是错了,承担后果,真诚的道歉不仅是对被欺凌的孩子负责,更是对做错事情的孩子负责。


孩子心,本就不成熟,分不清玩与闹的界限,从模仿到发挥,直至将事态升级到家校乃至法律的层面,这些都是孩子成长付出的代价。告诉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起责任,更应该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实施者应该具备的起码道德。


即使仅仅出自于一个玩笑,相信谁也不会接受,无论是你我他,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谁愿意把屎尿的盆子扣在自己的孩子头上呢?! 



三、中国教育的传统VS他山之石的启迪


我们浸淫在一个复杂并矛盾的“以和为贵”、 “以牙还牙”、“原谅孩子”、“得理不饶人”、“难得糊涂”、“锱铢必较”的传统教育和文化中。


一种是息事宁人,“各打五十大板”是处置矛盾的基本思维。


孩子发生矛盾时,管他谁吃亏,当着对方面握手言和,让家长各领各娃,回家教训,这事也就过去了。实现和谐和好成为我们的基本追求,至于事件的对错不大是大人们关心的重点。“一个巴掌拍不响”成为我们是非判断的基本标准,厘清责任,明确是非从来都不是考量的重点。他们仅仅是个孩子,他们的错误都不是大错,成为我们对待他们犯错的基本态度。


另一种是畸形的“江湖义气”思维。对法律、规则好无敬畏,以大欺小、以多欺寡、以强欺弱,一言不合就开打,无缘无故也遭打。在欺辱中产生快感,在施暴中给自己挣足面子增加威信。外加几个起哄的说怪话的,拉帮结派,为了所谓的江湖义气,助纣为虐,甚至变相霸凌素不相识的同学。网络视频里看到孩子间的打斗,有很多都令人发指。更有直播跳楼自杀里,围观者里吹着口哨鼓动性的大叫,跳呀,跳呀,你丫倒是死给我看看呀!残忍淡漠病态,这种人还常被追捧。


再一种是“盲目护犊”以至于失去应有的理智。只要自家孩子受了“委屈”,也不去管事情的是非曲直,不去反思自家孩子是否有错。非要出一口恶气,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


在东莞朝晖学校老师扇学生事件中,小远的家长让陈老师当全校师生面对儿子认错,如果老师不做,则一个耳光赔偿一万元,共计五万元。这样的要求,何其荒唐。在整个报道中,我们始终没有看到家长对自己孩子欺凌他人应该的道歉和对孩子的教育。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校园霸凌现象,其它国家的处理方式和理念也许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从2005年起,英国每年的11月会举行反欺凌周活动。如果学生家长发现教师在校园欺凌方面处理不当,就可以向校长乃至地方教育当局申诉,以追究教师和学校管理疏漏的责任。 德国对校园“小霸王”打击力度很大,两次记过后仍不思悔改的学生,校方有权送到“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强制管教。 


美国目前有43个州为校园暴力专门设立了法律。学校对校园暴力采取零容忍政策,一旦发现,警告、处分,严重的直接开除。更严重的,送警,即便未满十八岁,也可作成年刑事案件审理量刑。围观、伙同参与暴力的行为也会面临与主犯同样的重罪,有些案件,父母必须承担责罚以及所有的民事赔偿责任。


为什么围观也是犯罪 “帮凶”可与杀人者同罪。因为在犯罪心理学中,当一个人时,胆子没有那么大;两个人,有人胆子就会大起来,因为有人壮胆;三个人就可能无法无天。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往往没有太大的胆量去犯法,但是在同伙的鼓动及壮胆下,他们往往会毫无顾忌。


中关村二小事件中,那个旁观说好玩,而幸灾乐祸的孩子,父母强词夺理,自认孩子没参与欺负,不关自己孩子大事,是否需要好好反思一下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呢?。


2015年3月,轰动中美两国洛杉矶中国留学生霸凌案的宣判结果。三名主要涉案留学高中生翟云瑶、章鑫磊、杨玉菡以绑架、殴打罪名在美国分别被判6年到13年的监禁。如在国内,或许因为他们还是孩子会免于刑事处罚。或许他们只是被学校和家长教育一顿,赔情道歉了事。相比其他国家,把殴打和伤害视为“恶作剧之类的小事”,或许这就是中国校园欺凌愈演愈烈、无法得到遏制的原因之一。


解决校园霸凌,绝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需要法制和文化的双重再造。



四、打回去VS走出来


校园暴力屡禁不止,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这些天,太多的法律、心理专家大量撰文,呼吁不要再行网络暴力,列举大量保护孩子措施,网民批量推荐着自己孩子受辱时的对策。昨日看一网络调查,赞成打回去的比例仍高达八成。


是的,面对“校园霸凌”,我们必须“打回去”!但,绝不是以暴制暴!


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打回去”,更要逐渐形成系统“打回去”的措施。因为只有“打回去”,才能真正让校园暴力付出代价,形成对待校园霸凌的联合力量;因为只有“打回去”,才能让霸凌别人的孩子知道有规矩要遵守,有规则要敬畏,才能知道善良的重要,理性的价值,文明的坚守。因为只有“打回去”,才能让文明理性成为校园的主流,让教育回归文明理性的基本价值,让我们每个人的孩子实现健康成长。


面对遭受欺凌的孩子,我们不仅要让他们“打回去”,更要让他们“走出来”。表明抗议,拒绝孤立,建立自信,化敌为友,让孩子从被欺凌心理状态走出来,让孩子从原来懦弱的我中走出来。这是孩子面对校园霸凌,实现生命成长的必须选择,更是每个家长的教育责任。


在这里,我们应该呼吁全社会,让“子弹”飞起来……


1、 用文明理性“打回去”,从以暴制暴的文化怪圈中“走出来”。


校园决不应该成为丛林法则肆意妄为的场所;承载着人类基本文化基因的教育也绝不应该放弃“文明理性”价值的基本坚守。文明理性代表着直击事实真相的探究、倾听、质疑和辩护,当一片倒的舆论形成,当一边倒的批判走向同一个方向,我们看到的还是以暴制暴的思维和应用。


面对学生受辱,陈老师难道不可以采取其它办法去教育那位打人的孩子吗?


让我们看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如何做的。


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更惊疑了。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陶行知先生面对学生错误,既没有批评,更没有打骂,而是换了一个角度,用赏识唤醒学生的良知,让学生主动承认错误,从而在心灵深处产生纠正错误,完善自己的愿望。陶行知先生,用真正的教育,告诉我们什么才叫“打回去”!


无论是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一边倒地支持家长,还是东莞朝晖学校老师扇学生事件一边倒地支持老师,其实质都是丛林规则在起作用,只不过打出去的不是拳头,闪出去的不是巴掌罢了。 这种现代网络以暴制暴不理性的方式让孩子们会看到怎样的文明世界?!


所以:


用文明理性“打回去”,就是要在孩子的行为和价值判断中塑造起码的标准:欺负别人不会带来快感,当小霸王只能让自己更加孤立,存在感也决不能通过拳头带来。


用文明理性“打回去”,就是告诉孩子,人类的文明已经不完全由“胜者王侯败者寇”来主宰,这里有更高的价值和追求。


用文明理性打回去,才能真正减少我们的拳头暴力,语言暴力,思维暴力,才能让我们真正走出以暴制暴的文化怪圈,我们的孩子才会具有更加明丽的未来。


2、用法律善意“打回去”,从无视规则和无所敬畏中“走出来”。


据媒体报道,在反校园霸凌议题上,中国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距离较大,针对校园欺凌立法上仍是空白。11月,在以往相关保护未成年人法律前提下,中央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文里显示,加强了家长问责,消除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责任的错误认识;制度虽还不健全,但已逐步出台,并开始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这,不正是我们孩子未来可以举起的一份保障吗?!


就在昨天,中国浙江温州鹿城法院近日宣判了一起未成年人霸凌案件,被告人是7名女孩,其中5个是高中生、未成年,另两人作案时刚满18岁。7人分别因强制侮辱妇女罪、非法拘禁罪,最重的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半,最轻的也判了9个月。


面对校园霸凌,我们的家长朋友,决不能仅仅靠网络一片哗然和指责,“打回去”需要大家联合起来,呼吁更多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共同改变传统“情大于法”在处理“校园霸凌”中的霸道也位,让法制规则成为“打回去”的最有力拳头。


在这里,家长们大有可为!学校的家长委员会也大有可为。例如苏格兰、美国等有这样的一些组织,去年美国一个叫Ashley的女孩,因为内向和长得胖,被其他的男孩欺负。后来一群叫“暴走汉子”专为保护受欺凌孩子的组织知道了这件事,就开车到她家附近,陪她玩了一天,并且故意让欺负她的人看到,以后不敢再欺负她了。家长间,也可以成立一些类似组织,父母们接到举报,也可以集体共同去保护那些受欺凌的孩子。让这些孩子知晓规则,懂得敬畏,大人们的维护,也是“打回去”的利器!


对于校园暴力,学校也要从和稀泥的管理方式中走出来。对于一些事件,要注意从是非曲直中做出较为符合事实和公正的裁决,将一些校园暴力事件消解在萌芽状态。当无法判断是否是真正的霸凌,学校和老师的应急处理将直接影响处置的效果。对于那些“小霸王”,学校和老师适当矫治措施将直接影响惩戒的效果。


真情关爱、真诚帮助,注重对学生的内心感化,从心理上矫正学生内心所存在的问题,善良也是“打回去”的一个基本途径。 


3、用理智责任“打回去”,从过度保护和爱中“走出来”。


实践中,有很多真正的校园霸凌和孩子间玩笑打闹很难完全区分开来,这也是在中关村二小校园“霸凌”事件中学校和家长的根本分歧。事实上,在处理这样的事件中,家长的理智和责任就显得特别重要,既不要息事宁人,更不要夸张事实,将孩子在学校的处境放在另类的位置。


在帮助孩子“打回去”中,家长既要承担起责任,更要理智和理性。要注意倾听孩子,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分析期间是非曲直,而不是一味愤愤不平。要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用过度的保护和爱,让孩子失去反击的欲望和能力。


不要因为孩子被凳子绊倒了,就去替孩子责怪凳子,告诉他,这就是因为你的不够小心,即使哭也没有用。也不要因为孩子和同学间发生一点矛盾,就非要和人家的父母去理论,即使是孩子吃点亏,也不要去干涉他的成长。如果想干涉,你能保证他永远不吃亏吗,你能保证保护他一辈子吗?


作为父母,待人接物,沟通交流、与人相处、尊重他人,不卑不亢等行为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面对生活的挫折和不如意,父母的理智处理,适可而止,既为孩子树立了榜样,也是孩子真正走出来,站起来的起点。最好的保护,就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最好的爱,就是让孩子在经历风雨中。


“打回去”,即使是霸凌,也能实现心灵的成长,精神的完善,而不是永远在父母的羽翼下,永远走不出自我。


4、用自信坚强“打回去”,从被欺凌的弱势格局中“走出来”。


有人群就有江湖,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建立自信,形成自己的朋友圈,甚至能够化敌为友,从被欺凌的弱势实现逆袭,才是孩子超越欺凌,从心理走出来真正道路。


面对霸凌,即使是打闹,也要告诉孩子抗议表明立场。面对这种情况,要教会孩子首先学会求助,求助老师、父母、同伴等,让大人帮助解决这些事,在无法求助的时候,要学会自护。懂得一些跆拳道、武术等防身术,同时双眼严厉瞪着对方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威严,必要必须自卫反击,适时的躲避,决不是不该,而是必须。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不进一寸,也不失一毫。这个世界从来是有经纬度的,不会因为你的忍让而缩水,也不会因为你的强悍而膨胀,要懂得游刃有余最好的方式是:内心柔软而有原则,身披铠甲而有温度。


家长不可能陪伴保护他们一生一世,孩子若没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被霸凌的阴影会伴随终生,甚至在长大后还会重复遭受不公平的对待。


面对校园霸凌,必须让孩子明白重要的一点。如遇生命威胁,一切皆可为,什么手段都可用,因为生命是第一位的!


“打回去”,让孩子学会应对欺凌,真正从弱势格局中走出来,将不仅仅是应对校园暴力的问题,将会对他一生的精彩奠定基础。


面对校园暴力,不仅要“打回去”,更要“走出来”!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园欺凌,不要忘记熊孩子背后的老师和家长 | 视频
874--我是一名高一学生,正在遭受着校园欺凌,我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办,一直在默默隐忍着!请大家给我点建议?
面对校园欺凌,老师、家长、学生怎么办?
震惊!一中学生受同学欺凌被逼吃粪便!校园欺凌,怎么避免让孩子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 特别关注
“校园霸凌”在中国有多严重?这两因素最容易诱发(组图)
注意:校园霸凌涉刑法!阻止孩子霸凌,更要预防孩子被霸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