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0岁以后的老人就不必进行全面体检了
userphoto

2023.08.05 四川

关注

一、60岁后体检,做好这四项检查最为重要体检,是一种预防性的健康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但这并不是说体检时所有的项目都需要每次都做,在众多的体检项目当中,做好这四项检查最为重要。

1、“三高”检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心血管系统也不例外。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会逐渐下降,血管壁也会变厚,导致其血液循环不畅,更容易被心血管疾病盯上,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等,一旦患病就很难治愈,甚至危及生命。因而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医生通常会建议老年人进行“三高”检查,即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这三项指标与心血管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研究发现,如果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均高于正常值,那么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在单独作用下都可能会导致动脉硬化,心脏长期超负荷运转,从而增加心脏病的风险。而三者联合作用会加剧动脉硬化的程度,导致患者患心脏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3~4倍以上。因此,老年人进行“三高”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及早发现这三项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的风险。

2、骨密度检查由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体内的骨吸收和骨形成机制容易失衡,即骨质破坏速度大于骨质新生速度。这会使骨骼变得脆弱易碎,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高,增加骨折的风险,尤其是脊椎、髋部和手腕等关节的骨折,会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骨密度检查也成为了老年人体检中的重要项目。骨密度检查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其中最常用的是DEXA(双能X线吸收法)检查,主要是通过测量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和组织密度来评估骨质状况,如果骨密度过低,就表明骨质疏松的风险较大,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3、肝功能指标检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中国,感染肝炎病毒的概率非常之高,约有1/3的全球慢性乙肝患者和1/4的世界肝癌患者都在中国。从这么庞大的比例上看,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必须要提高预防和发现肝病的意识。因此,肝功能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肝功能检查主要是通过血液检验的方法来检测血液中的肝功能指标,以此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例如,丙氨酸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的升高通常提示肝细胞病变;而碱性磷酸酶(ALP)的升高可能与胆道阻塞有关;总胆红素的升高则可能提示肝细胞受损或胆道阻塞等问题,通过肝功能检查,医生可以依据这些指标来判断肝脏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程度,帮助我们及早预防和发现肝脏疾病。

4、眼部检查白内障是老年人的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人会认为这是正常的老化现象,不会把眼部检查纳入体检范围。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白内障的患病率非常高,全球约有1.7亿人患有白内障,其中有约1/3的人因白内障而导致失明,而六十岁以上老年人超过一半都患有白内障,且年龄越高,患病概率越大。从本质上讲,白内障主要是由于眼部晶状体透明度下降所引起的。晶状体是眼球内的一种结构,类似于透明的水晶,具有聚焦光线的功能。当晶状体的透明度下降时,眼球就无法正常聚焦光线,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才能治愈。但这种变化非常缓慢,在白内障形成之前,这种视力下降的情况很可能已经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这时,通过定期的眼部检查,如果在眼部晶状体透明度有发生改变的趋势时及早发现,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养护和干预,避免发展成白内障。

二、这几个体检项目可以不必做,减少不必要的花费?而在众多体检项目当中,也有一些项目老年人是没有必要做的,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1、子宫颈癌筛查子宫颈癌筛查是指对女性进行检查,以检测是否存在子宫颈癌前病变或早期子宫颈癌的方法。通常用于筛查子宫颈癌的方法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也称涂片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但对于已经绝经的特别是六十岁后的女性或者有子宫切除史的女性,通常不需要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因为这些女性已经没有子宫颈,对子宫颈癌的风险非常低,所以筛查对她们来说是没有必要的。

2、X线检查X线是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的电磁波,能够穿过人体组织,从而产生影像,因而X线检查常用于检查身体内部组织器官情况。然而,X线本质上也是一种电离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辐射剂量,对健康产生一定的风险。在接受X线检查时,人体会暴露在一定的辐射剂量下,这可能会导致细胞DNA的损伤,进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体状况相对较弱,更加容易受到辐射的影响。因此,老年人在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没有症状或疾病,就没有必要进行常规的X线检查。

3、心电图心电图是一种用于检测心脏功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判断心脏是否正常。心电图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心脏疾病,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但对于老年人而言,心电图的检查结果可能不够准确,反而可能会出现误诊,没有必要检查心电图。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脏功能会逐渐下降,心脏组织变得僵硬,心脏电活动也相应减弱。这意味着老年人的心电图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假阳性是指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心脏疾病,但实际上并不存在;假阴性是指检查结果显示不存在心脏疾病,但实际上存在。这些假性结果可能会误导医生做出错误的诊断,导致不必要的治疗。因此,如果老年人没有明显的心脏症状,如胸痛、气促、心悸等,通常不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

三、老年人体检时,还要注意哪些细节?老年人体检时除了需要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以外,为了让体检结果更加准确无误,体检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小细节。

1、选择适合的体检时间体检时应该选择在身体状态比较好的时间进行,尤其是进行“三高”检查和血液检验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早上。对于老年人来说,早上是身体状态最好的时间,此时血压最稳定,身体内的生物钟也处于最佳状态,身体各项指标都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同时还能避免饮食、运动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如果老年人有一些慢性疾病需要治疗,最好在治疗后再进行体检。进行治疗后,身体会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各项指标也会有所改善,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治疗效果。同时,如果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适症状,也可以在体检时及时向医生反映。

2、携带必要检查资料老年人进行体检时,最好携带之前的检查资料,比如B超片,在进行肝、胆、脾等内脏检查时,通常需要进行腹部B超检查。通过对比之前的检查结果和现在的检查结果,医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老年人的腹部器官的状况和病变情况。同时也能够让医生可以根据之前的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重复检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老年人的不必要的身体负担。但要注意的是,携带的影像和报告应该是最新且清晰的,尽量不要携带过期或者过时的资料,避免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3、与医生沟通在进行体检时,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这类身体状况较为复杂、伴随着多种慢性疾病和症状的人群来说更是如此。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为复杂,常常伴随着多种慢性疾病和症状,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等。在进行体检时,应该如实告诉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包括过去的疾病、手术史、家族病史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合理安排治疗方式,避免药物冲突和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总而言之,在上了年纪以后,定期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体检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和一些小细节,才能让体检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生坦言:60岁后体检,做好这4项检查就可以,不必每个检查都做
提醒中老年人:60岁后疾病易上门,需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这4种
老年人需要定期做哪些体检?有这6项
医生提醒:60岁以后体检,没必要每项都做,做好4个检查即可
医生:60岁以后做体检,没必要每项都做,做好5个检查即可
医生直言:中老年人出现4大症状,或是疾病的征兆,该去体检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