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刷牙恶心,口苦,头脑昏沉.....“湿气”缠身?你该这么应对!


 


这位朋友在后台直接给微医君留了三个问题:

湿气到底是什么啊?

这些常见的症状就是湿气重?

湿气重应该怎么治?靠吃就够了吗?


相信有很多人都听过“湿气”这个词,但是对于这个概念却很模糊,所以,今天微医君就来和大家说说关于湿气的那些事儿。


怎样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湿气重呢?


来,微医君先给大家列一下湿气重会有哪些表现,大家先对号入座。


看刷牙:恶心呕吐,感觉嗓子里有东西


起床后刷牙喜欢呕吐下才舒服、感觉嗓子里边总是有东西似的。但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点。


看舌头:舌胖大,两侧有齿痕,舌苔厚腻


健康正常人的舌头应该是淡色而润泽。如果舌苔颜色发白而且较厚,看起来好象刚刚喝过牛奶一样,这说明你的体内有寒湿。如果舌苔的颜色有点发黄,看起来腻而粗糙,就说明你的体内有湿热。


看排便:大便溏烂,黏滞不爽,马桶难冲干净


排便时,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


另外,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不成形,长期便溏,则说明体内有湿。


看起床时状态:头脑昏沉,身体困重,整个人懒洋洋的,不愿意活动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说明你体内可能有湿了。


为什么偏偏是我湿气重?


不少人认为阴冷潮湿的地方或者夏天闷热的桑拿天才有湿气,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只要找到机会,干燥的秋冬季湿气同样能让你痛苦不已。


而我们生活中,不正确的生活习惯也会让湿气乘虚而入,危害健康。比如:


睡不够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可能是脾虚湿困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口味重

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爱吃凉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


喝大酒

这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


运动少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


老坐着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穿得少

“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特别是在秋冬季。


不通风

一些生活细节也会导致周围环境和身体里的湿气加重,比如喜欢坐在地板上玩耍、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等。


中医是如何正确祛除湿气的呢?


其实中医对湿气的祛除有严密的逻辑和方法,早在东汉《伤寒论》金代《脾胃论》都有论述。正确的祛湿的方法一定会遵循这样的原则:


在内

健脾健胃益肾宣肺。湿气的根源在于脾虚,虽首责脾,实非局限在脾。所以真正的中医祛湿的时候,必然会用健脾健胃的药材再配合利水渗湿的药材,同时兼顾肾,肺。


在外

针对湿气引发的表症同时用药,短期消除表症,常常几天就见效,让湿气重的人能增强信心,长期坚持吃下去。


基于这种原则,微医君今天也给大家介绍一种目前很火的祛湿方法,没错,就是茯菊散啦~


茯菊散


中医说:湿气首责之于脾,却不局限于脾。所以茯菊散配伍众多,对内调理脾,胃,肺,肾;对外消除湿气引发的嗓子有痰、恶心,口干,口苦 ,口渴,全身肌肉关节痛    头晕头痛,皮肤油光,满脸起痘,大便糖稀而肛门涩痒,皮肤湿疹等等表症,而且常常几天就见效:


1)鸡内金:健脾健胃;

2)芡实、山药:健脾益肾补肺祛湿;

3)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4)砂仁:化湿行气温脾;

5)赤小豆、薏苡仁:利水渗湿;

6)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7)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头痛、眩晕、项背强痛、肢体麻木、湿疹、消渴、脾虚腹泻或湿热泻痢等;

8)马齿览:心腹胀满,小便涩少;

9)菊苣:清利肝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

10)显脉旋覆花: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

11)槐花:用于肝火眼赤,大肠湿热引起的赤白痢、便血、肛周涩痒;

12)菊花:疏风、平肝,用于肝风头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13)金银花:清散风湿,消肿散毒;

14)荷叶:用于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泄泻,白带,淤血;


觉得药材太多又难懂?没事,现在茯菊散也能直接购买啦!说到这里,相信有些人已经察觉到了,没错!福(guang)利(gao)时间到啦!


福利时间


上天猫搜索“南山翁茯菊散”即可找到

优惠活动进行中哦

买2盒送1盒,买3盒送2盒

名额有限,限量一千人。送完立即停止!


而且!如果你担心没效果?

他们还提供了一个特别的保障:

收到之后试用7天,

不满意包来回邮费让你退!

(目前在天猫和京东都能买到哦~)



除此之外,祛湿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运动不能忘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加速气血循环,促进体内水湿代谢。


注意饮食禁忌

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生湿困脾。另外,酒易生湿助热,尽量少碰为好。


避免环境的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季湿气凶猛,不除后患无穷!早晚喝一杯,排出湿气,身体越来越轻,气色越来越好!
祛脾虚,最有效的方法
湿气重,到底是先祛湿还是先健脾?
老中医:不管湿气是怎么来的,我只教你如何让它消失!
湿气入体怎么办?彻底排除有妙招!
外行吃人参,内行只吃它,开水泡一泡,气阴双补、健脾祛湿、提高免疫力,老人孩子都可以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