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脾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出血现象。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 1、它可以治疗各种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
2、它可以治疗胃痛、腹胀、肠鸣、泄泻、吐泻、便秘、胃痉挛,胃炎,消化不良、肠炎,痔疮、痢疾等疾患。
3、它还可以缓解治疗体重节痛、腰痛不可俯仰、身重骨酸、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4、它可以补充脾气的不足,是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可以通过补脾生化气血。常常按摩它,可以补充气血,治疗气血虚弱症。
5、对于治疗脚气、脚气红肿等疾病,它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6、它可以迅速消除肌肉酸痛等症状,还可以瘦大腿。
7、按摩它,还可以祛除体内湿气,治疗湿疹。 是太白穴,它是足太阴脾经的原穴。脚大指内侧往后走突起的大骨头后面的那个窝即是该穴。太白穴
定位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病症:
太白穴的主治病症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湿疹。
人体健脾要穴--太白穴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
太白穴主治疾病: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太白"为古代星宿之名,传说此星有平定战乱、利国安邦之能。此穴是人体健脾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 病后脾虚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揉此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太白穴就是通过脾来补肺的这么一个 穴,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
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种十分有效的穴位外敷方法,即把人参切成片,医用纱布折叠成一厘米见方的一小块,然后置一小片人参于纱布之上,贴于太白穴处,再用医用胶布固定。记住,两侧太白穴上都要贴。每次贴上后,要持续12小时才取下。隔天贴一次就可以。
有些朋友们平时总是爱发脾气,有些女性朋友会出现月经不调,这些都是与肝系统有关的症状,平时都可以用三七切成片或打成粉,外贴于两侧太白穴,方法同上,也可以同时用人参和三七,一起外贴穴位,补脾又益肝。
有些朋友如果对医用的胶布过敏,那就采用按摩好了。不过,按摩时要注意力道,以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不必用太大力气,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不用吃任何药也能补脾。
按摩太白穴,止泻补肺
此穴是人体健脾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二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揉此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太白穴就是通过脾来补肺的这么一个穴,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不过,按摩时要注意力道,以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不必用太大力气,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不用吃任何药也能补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