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语太湖】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



洞庭无处不飞翠

碧螺春香万里醉



远离城市的喧嚣

一个人独行至洞庭山处

落脚一座静雅的民宿

寻一处面朝苏州太湖的藤椅

沏上一壶洞庭独有的碧螺春

看茶叶冲泡后在杯中白云翻滚

清香袭人,不愧民族传统名茶




呷一小口茶

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

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

在肺腑间蔓延开来

涤尽了一切的疲惫寂寞




最早是叫洞庭茶

亦或是吓煞人香

听得西山老人们道

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

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

由此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

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

倍加赞赏,于是题名“碧螺春”





烟波浩淼的苏州太湖包孕吴越

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灵气和精华于一身

成为中国名茶的珍品



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

清香幽雅,鲜爽生津

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备受喜茶的人青睐



饮一杯茶轻巧,却得之不易

采摘

制茶的开始便是采摘

莫要觉得采茶简单

茶叶青芽中有茶碱 ,摘久了

手指就会被茶碱染黑,甚至开裂

裂口再碰到青芽汁便会很痛

采茶只能站着,站一天腿会肿起来

其中的辛酸大抵只有你亲试一次才能知晓



拣剔

茶叶采回后,必须及时精心拣剔

剔除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

保持芽叶匀整一致

老茶农们熟练地手起手落

在桌上磕一下指尖拣下的叶片

留下鲜嫩的芽芯

拣剃过程枯燥漫长

为制出好茶,这却是必经之路



杀青

上好的碧螺春讲究新鲜

从采摘到炒制绝对不能隔夜

有经验的老师傅说

炒制碧螺春,三分炒

剩下的七分在于火候

杀青时温度高达200度

慢慢除去叶片的水分

要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

茶叶才不会烧焦

一边炒茶香味也会越来越醇

直至沁人心脾



 揉捻、搓团显毫 

水汽冉冉升腾

在白烟弥漫中茶叶渐干

这时候深呼吸一口

满肺都是碧螺春清香和淡淡花果香

夹杂着温热的味道

溜溜地就在你身边打圈儿

而茶叶也渐渐成了条索的形状

这时要用手掌顺一个方向搓揉

使得茶叶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



 烘干、炒制 

炒茶过程中,手不能停

继续采用轻揉、轻炒手法

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

蒸发水分,九成干时,取出茶叶

放置桑皮纸上,用文火烘干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

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

如此,方成好茶



 

制茶,是一门艺术

品茶,是一场修行

西山岛,云卷云舒

太湖畔,慢温茶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湖绿茶洞庭碧螺春,十大名茶之一,康熙皇帝亲口赐名
碧螺春香万里醉二
洞庭碧螺春: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
名茶碧螺春--沧浪茶馆
【茶友话茶】十大名茶——碧螺春茶
“中国十大名茶”之碧螺春的起源和品质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