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重庆

自记事起,重庆便一直是我梦想的目的地。因为大人常把重庆与'山城'、'火锅'与'四大火炉'一并提起,我竟渐渐地在脑海中构建了座自己的重庆:葱郁的大山里,一家家门口挂着红灯笼的火锅店在满眼的翠绿里格外亮眼;人们在灯火间涮着红辣的锅子,笑语声随着火锅的热气一同升腾到空中,融入了那浓浓的夏夜里。虽然这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这图像却在我脑海里生根发芽,而那座蒸腾的山也时常浮现于梦境。在我人生的第十八个年头,终于在成年之前来到了这座儿时梦里的山城;虽与想象的不多相似,但意境与趣味竟是不分高下的。

一下飞机,我们首个到访的地方便是解放碑。在这座纪念抗战胜利的纪念碑周围,是重庆的老商圈,各大商场人声鼎沸,小吃街也是好不热闹。而最让我感到有趣的倒并不是这里的繁荣,更多是重庆人对于这个地方的奇妙情感:在重庆的这三天里,无论是与哪位重庆的友人相约,他们总是一致地提议'在解放碑见',即使前往的地方并不在附近。这种情怀让我有些羡慕,因为对于生长在北京的我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出一个北京的'解放碑'的。

重庆的吃是出了名的,而令人情有独钟的是火锅。重庆人爱吃火锅,也以火锅文化为豪,于是都想让我这个游客来感受这重庆独有的热情与火辣。比起北方的涮肉铜火锅,重庆的火锅涮的大都不是我以为'的肉',而是毛肚、鸭肠、鸭血一类的;除了涮的食材更为接地气,重庆火锅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底料和调味酱:鉴于重庆火锅的闻名四方,我曾一直以为它的配料一定极为讲究多样;可当真正吃到正宗的才发现它的红汤是反复使用,调味的也只有一小罐香油和一大勺蒜泥。就连周围的环境也是简单而嘈杂的,没有高档的装潢,也没有压抑的低语,人们涮着锅子喝着酒,尽兴地聊,放生地笑,火锅的香气和夏日的热气升腾到空里,竟像极了我儿时的想象。这自在随意的氛围和个性大概就是所谓的火锅精神吧,让喜辣的我上瘾,让不能吃辣的我满头大汗,摇头晃脑,却还想再吃上一筷子。

火锅吃到下午,在城里随便走走,很快竟又到了晚饭的时间。与同游的哥哥商量,说想吃小面,他便带着我和妈妈去了一家街边的小店。店面看着不很起眼,可面还没端上来就远远闻到了辣子的香味;一上桌,就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大口,顿时满嘴都是致命的麻和着火一般的辣,舌头蜷缩,牙齿打颤,整个脸都红了起来,虽然狼狈不堪,喝了口冰饮料后却又想吃下一口。火锅和小面,这两顿异常麻辣的经历让我直至现在都记忆犹新,舌尖仍回味着那令人战栗而疯狂的味道。

饱餐一顿后,我们步入了夜晚的重庆。如果说白天的雾气与云朵给了这座城市些许神秘与飘渺的气息,那么夜晚的她便是烟消云散后的美丽,有着令人惊艳的绚烂光影。洪崖洞,在白日里是座规矩的商业区,店铺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有古风的韵味。可夜晚的时候却是大不同了:整座洪崖洞都被点亮了,暖黄、橙红的灯影相互交错,从对面的街道向回看去,像是闪着光的一座小山城,让我想起动漫里的光影城堡。这里的店铺有着奇特的布局,同一层的屋顶或地板没有在一条线上的,于是灯火的发源点也毫无规律;这看似随意的设计,却让我感到光从四处来,暖从心底生。光影流离间,小酒吧里的吉他手在动情歌唱,让我忍不住也随着这熟悉的旋律轻声哼了起来。

夜晚的江水也是格外迷人的。凌驾于长江与嘉陵江的汇合处,重庆这座城市因有了江河的眷顾而变得更为滋润与富足。不舍地离开洪崖洞后,在两江交汇处的江岸旁走一走,看白日里 不很鲜亮的红黄色江水在夜晚熠熠生辉:眼前的两江,吸收了黄昏的暧昧与夜的光华;各色的光混合着绸缎般的紫,像一段拥有魔力的记忆,在人们的欢笑声中漂流。我望向远处,仿佛也融入了那沉默却满足的江水里,随她一同远去。


第二日早晨,我们来到了磁器口老街。与其他地方的步行街不同,磁器口老街是有坡度的;其实不止是磁器口, 走过的山城的每条街道都有些许的斜坡,让每天的出行都变成一种似爬山的有氧运动,于是逛了会儿就累了,也是个甜蜜的烦恼。

穿上牛仔背带裤,戴着个橙色小帽,我自觉像个好奇小孩儿在老街里上下探寻。在磁器口,最有特色的就是吃了:我第一次看到砖头搬大小形状的火锅底料,也被那满口大锅的炒红辣椒所吸引了过去。在这里,各家的小贩不惜用各种方式来博得眼球:做酸辣粉的一边吆喝一边晃动着做粉的篓子,叫卖糍粑的人家门口两个壮汉正一人一锤的打着糕,烤串的小哥随着动感节奏上下翻飞着辣子与鱿鱼,像是在享受一场精彩的表演。满巷子里都是辣子的香味,即使下着小雨也浇不灭这味道的火热。

午饭尝了垂涎已久的毛血旺后,我们决定去南山溜溜。南山并不如何雄伟高大,却是郁郁葱葱,富有生气与趣味。在半山腰,有一个颇有园林气息的小院子;在绿色与青石间游走,看金红鲤鱼抢食,闻栀子花香,让我有了种田园的诗意与满足。看到路边有卖黄色的玉兰花配饰,欣喜地买上几朵,别在在胸前,芬芳扑鼻,不由得感到幸福安宁。

老街,是老重庆的记忆,也是时间的凝固体。此次来到下浩老街,与磁器口的商业化运营相比,我却更喜欢这里的安静与随和。听哥哥说,老街很快要拆了,入口处已在装修,看不出里面的究竟。刚进去的时候只感到破败,可当真正的走入了那街坊,历史的底蕴与生活的趣味就来了:遗弃的老房子在角落里安静地睡着,花草从破碎的砖瓦里钻了出来,翠绿桃红,满是生气;曾经青色的墙面已有了岁月的灰褐色痕迹,可不知哪位有心人在那掉皮的老墙上抹了些色彩,或是描了只小狗,让这街景又有了活力。这涂鸦与花草大也是有生命的,系着这老街的魂,以另一种形式在这个时代生存、发光。

正是午后,湿热的天气让人有些懒惰,我便提议去个老房子里坐坐。靠在舒适的小长椅上, 我翻开一本散文集:第一篇便是鲁迅的'狗猫鼠',于是便边品着红茶边思索起这我读过数次却难得领会的文字。阳光悄悄照进了这个安静却不寂寞的午后。恍惚间,我想起了顾城的诗: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你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每到一个城市,总想去寻一寻这里的文艺气息。晚上在攻略里读到了涂鸦街,我便在次日早晨想要去一满自己对色彩的向往。看到街道的那一刻,承认是略有些失望的:建的时间久了,再加上潮湿的环境,曾经明亮的颜色早已没有了照片里的亮眼。可在街上走了一走,又渐渐生出一股敬佩来:为了美化破旧的街道,美院的学生一笔一画地为老建筑穿上新衣。不同于平常的涂鸦,这里的色彩溢出了临街的高墙,向楼上、屋顶、居民楼四周蔓延扩散。放眼望去,每个曾经普通的楼屋都变成了艺术品,有的承载着几何图案的理性,有的尽享着飞舞青春的活力。虽然颜色已没有往日的灿烂,但这色彩仿佛已融入了这街坊,缤纷了人们的生活。走过的市民们在这艺术间穿行,早已把这美好当作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随后我们来到了位于涂鸦街的老美院。这是我第一次走近国内的艺术大学校园,收获了些美好的感受。这里没有很张扬的气息,更多的是艺术生的灵性和自然,给人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虽然校园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有的宿舍楼也人走楼空,可墙上的涂鸦和文字却留存了青春的绚烂。我们遇见了美院学生的毕业展,在里面慢慢走过,看光影流离,叹后生可畏。

我很是喜欢在国内的校园里溜达,倒不是因为景色或氛围有多么的惊艳或深刻,而是因为它让我想起自己在国内上学的日子:我的中学操场不是那么大,休息时间也没有很多,篮球架的网有些时候都是破的。可好像在那段看似平凡的日子里,我却从未有过疲惫或无趣的感觉,每天都有美好崭新的事情发生:老校盛开的玉兰,数学课上的调侃,八百米后的'好炖',还有春日暖阳下的一场足球赛留学以后,有很多人问我:是美国好还是中国好;诚实的话,我当时没有答案,以后也不会有答案--我只能说,曾经在这里上学的日子是我最美好的回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经过这三天的走访探寻,我对重庆的喜爱也是日渐升温。可如果说有哪个瞬间让我彻底爱上了这座城市,嘉陵江的游船,大剧院的光影变幻,洪崖洞的灯火阑珊以及那个夏夜沉静而热烈的风便浮现在了眼前,吹到了我的心里。虽然距那次奇遇已隔数日,每一个细节,每一道光束我都记得分外清晰;它们在脑海里无限地闪光、循环,让语言在如此强大的景象里变得苍白,如泡沫般消逝在了这斑斓的夏夜里。

即使文字苍白,我仍是想要将这美好分享。在重庆的最后一个傍晚,暗淡许久的天空忽然变得清朗起来。晚饭后,我与友人决定去看看大剧院。从北滨路出发,我们走过江北嘴的滨江公园;在高楼林立里,竟有一块如此闲逸的绿地,捧着杯冰粉凉虾穿梭其间,感到脚下生风。


不一会儿,我们走到了大剧院旁。时间尚早,大剧院的灯还没有亮起,但它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玻璃外墙已让它在这白日里闪闪发光。从远处看,我总觉得它像辆巨大的坦克,可走近了却觉得更像是一摞随意摆放的磁带,凌乱中生了美感。江北嘴上方,温柔的金粉色光束感染了蓝紫色的云;灿烂而宁静的夕阳勾勒着高楼的轮廓,对面的千厮门大桥沉默在温暖的金黄里,连晚风都为之静止。

天快黑了,我和好友决定边赏景边等大桥的亮灯。还没等大桥的灯亮起,大剧院的色彩倒缤纷了起来,我们便环绕着剧院走上一圈。蓝得深邃,粉得喜人,绿得深远,红得耀眼,大剧院的颜色无穷变幻,我很快便沦陷在了这色彩的盛宴里。夕阳渐渐得消逝了,天边还剩下一丝淡金色的痕迹,指针也指向了八点整,可千厮门大桥还是沉睡在逐渐黑下来的夜里。

半小时后,嘉陵江对岸的渝中区已是灯火一片。我们轻靠在栏杆上,看闪烁着广告的高楼外墙,橙黄的洪崖洞,还有江上漂移的游船和它的投影。可纵使万家灯火已亮起,千厮门大桥仍是一片黑暗,让这幅闪光的图画有了缺陷。无奈,我们只好放弃了等待,带着些许遗憾登上了大桥,准备过江回家。

上了桥,我却忘记了要回家。岂止是回家,好像所有相干、不相干的事情都飘散在了空中,融入了那江水里,再与我无关了。走在大桥上,眼前是路灯下的人行道,前方是愈发闪耀的灯火,两旁是盛着光影的江水,几只游船在色彩上滑动。我看到星星在大剧院里亮起,闪光的大屏幕好像已与环绕着的江水融为一体,星在水中游,花在江上飘,恍惚之间竟已分不清虚实了,只觉得很美丽。我趴在栏杆上,望着对岸的洪崖洞,在如此热烈而落寞的灯火里,瞳孔时聚焦时涣散,只觉得很幸福,只觉得想要流泪。我走在大桥上,在这个缤纷闪耀的世界走过,眼前只有路,耳边只有遗失的歌谣;我站在原地,脑海里安静得没有声息,心被晚风温柔的包裹,想要闭上眼睛去感受这一刻,却又不舍这满眼的光影流离、瞬息万变。此刻,好像亮不亮灯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我平日里的那些忧愁或伤感也化作了光影,再也抓不住了。眼下,只有风在动,只有水在流。



写到这里,我的重庆之行也是接近尾声了。本已决定不再写流水账,可到头来,却因为舍不得每一个小细节而自私地絮叨地讲了很多细碎的事情。也许这就是我当不了作家的缘故,没有主题,没有鲜明特征,没有取舍侧重。可即使这样,我也要继续写下去,无论是游记还是诗歌还是辩论;因为我不是作家,所以我没有任何顾忌,想到什么便写什么,天马行空地絮絮叨叨,偶尔还能得到一些人的认同,便也是极其值得了的。 


在重庆的日子,我不会忘记。她的美景值得我怀恋,而她的人与精神更值得我永远热爱:重庆人的热情好客,以及这个城市的浪漫、包容以及无穷尽的恣意与自信,让我在这里既有种回家的归属感,也有种游人带有的喜爱与敬佩。话语太苍白,所有的情意都放在我的心里了,写再多也道不尽,日子再长也忘不了。那便就此住笔,带着对这座城市的爱与祝福,向着不远的未来,大步向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沙坪坝】磁器口后街
不一样的重庆攻略,教你拍出帅爆朋友圈的照片
初游重庆必看攻略,还有经典美食全推荐!
3日攻略玩转山城重庆,逛吃两不误
重庆超详细的保姆级旅行攻略,哪怕你钱少时间少,也可以轻松畅游
比成都火辣、比长沙够味,它是中国最好吃的城市NO.1,你去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