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彼得·德鲁克,学会时间管理!


易效能时间管理的创始人叶武滨老师推崇彼得·德鲁克,受他的影响,我在鸡年春节假期时阅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从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的角度思考感悟,收获颇丰。


在摘录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并附上个人心得分享给大家,便于大家更快捷地汲取本书中的精华。


由于本书主题丰富,我将整理成不同主题篇章,这次要分享的是【时间管理篇】。


写在前面:

1.重点摘录书籍第二章<掌握自己的时间>>

2.摘录内容顺序有所调整,与书中实际前后顺序有所不同。

3.其中删减了部分重要性相对低的字句。


本文章架构:


重要内容:

  • 根据我的观察,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一开始就着手工作,他们往往会从时间安排上着手。他们并不以计划为起点,认识清楚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才是起点。然后他们管理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最后,再将“可自由运用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大块连续性的时段。

  • 有效的管理者,第一步应先估计究竟有多少“自由时间”,真正是他自己的时间,然后保留出相当分量的一段连续性的整块时间来。一旦发现还有别的事情在“蚕食”他保留的时间,便立刻再仔细分析他的时间记录,再将其中比较次要的工作重新过滤一次。他们已知道这层道理,因此不至于过分删减。


感悟:在行动前有所思考和准备,形成固定的模式应对:思考时间的分配-管理时间-制造可自由运用的时间。


例:这项工作要花多长时间(思考)---需要放在一天的什么时候完成,是否可以减少(管理)---是否需要空出一块完整时间完成,剩下多少自由运用时间(自由时间)。


 

  • 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的三个步骤: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


感悟:可刻意练习的时间管理模式,尤其适合刚开始做时间管理的朋友。

 

  • 有些管理者常自诩其记忆力很强,我有时请他们把自己使用时间的过程凭记忆做一下估计,并且写下来。然后,我把他们这份东西暂时保存起来。与此同时,我又请他们随时记录他们实际耗用的时间。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之后,再把他们原来的估计拿出来,跟他们实际的记录相对照,却发现两者之间相去甚远。

  • 许多有效的管理者都经常保持这样的一份时间记录,每月定期拿出来检讨。至少,有效的管理者往往以连续三四个星期为一个时段,每天记录,一年内记录两三个时段。有了时间耗用的记录样本,他们便能自行检讨了。


感悟:这句话透露两个深刻内涵,一个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另外一个是感觉容易骗人,所以要做晨间日记、时间统计,并且定时做回顾。


  •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如果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时间实际上是怎么耗用。


感悟:了解自己的时间消耗是做好时间管理的第一步,可以尝试番茄工作法,或者用xls、笔记本记录每个时间都在做什么,积累一周的数据再做分析。

 

  • 在大型组织中,如果知识工作者的绩效表现不错,往往是因为该组织的高级主管能定期地抽出时间来与他们进行交流。


感悟:可以多和擅长时间管理的交流,或者多阅读时间管理的实操文章,了解他人的经验吸收精华,并不断优化自己的时间管理方式。



  • 东欧斯拉夫人有句谚语:“用脚走不通的路,用头可以走得通。”这句谚语,我们不妨把它视为“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颇为新奇的解释,但它也有“时间守恒定律”的意味。意思就是说:一件工作,用“脚”的时间越少(体力劳动),则需用“头”的时间肯定越多(脑力劳动)。我们的工作是脱离不开脑力劳动的,必须把脑力劳动放回到工作,而且必须让脑力劳动占更大的分量。


感悟:'做'重要,但'想'更重要,如果你觉得花了很多体力却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那必定是'打开方式'不对,此时需要多用脑。

 

  • 每一位管理者的时间,都有很大部分是被浪费掉的。表面上看起来,每件事似乎都非办不可,但实际上却毫无意义。

  • 要做有系统的时间管理,将非生产性的和浪费时间的活动找出来,尽可能将这类活动从时间表上排除出去。

  • 首先要找出什么事根本不必做,这些事做了也完全是浪费时间,无助于成果。将时间记录拿出来,逐项逐项地问:“这件事如果不做,会有什么后果?”如果认为“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么这件事便该立刻取消。


感悟:所以才有'要事优先'原则,做时间管理,很多时候是需要做减法。如果你实在舍不得减,就从'减一个'开始做起。边做减法边学着如何做减法。


  • 第二个该问的问题是:“时间记录上的哪些活动可以由别人代为参加而又不影响效果?”

  • “授权”这个名词,通常都被人误解了,甚至是被人曲解了。这个名词的意义,应该是把可由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这才是有效性的一大改进。


感悟:学会授权方能解放自己,授权的使用方式:判断是否可以授权-授权给谁-预估授权后的质量和完成时间-判断是否需要提供协助,提供什么协助。

 

  • 还有一项时间浪费的因素,是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并且可以消除的,这项因素是:管理者在浪费别人的时间。


感悟:纵览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是否有浪费别人时间,是否有被别人浪费时间的现象。如果有,进而思考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可刻意练习这种模式:思考-得出结论-分析-得出解决方案。

 

  • 首先要做的是,找出由于缺乏制度或远见而产生时间浪费的因素。同一个危机如果重复出现,往往是疏忽和懒散造成的。

  • 人员过多,也常造成时间浪费。

  • 另一个常见的浪费时间的原因,是组织不健全。其表现就是会议太多。

  • 最后一项浪费时间的因素,是信息功能不健全。


感悟:以上四点整体概括是'缺乏合理的制度和系统',想要做好时间管理,需要系统、全面看待时间,找出一个个时间黑洞突破解决。


  • 时间管理的最后一步,应该是将可由管理者自行支配的零碎时间集中起来。

  • 至于如何集中,则各人有各人的办法。有些高层人员,在一星期内,留有一天在家工作。

  • 还有人将会议、审核、问题分析等例行工作,规定排在一星期内的某两天中办理,而将其他日子的整个上午保留下来,用于处理真正重大的事务。

  • 另一个常见的办法,是每天下午都排定一段时间在家里办公。

  • 卡尔森教授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曾提到一位最有效的管理者。这位管理者每天上午上班前,总有90分钟时间留在家里,不接电话,专门从事研究工作。这种做法比每天下班后把重要事务带回家,晚饭后再花3小时处理的方式好得多。因为那样不免过度劳累了,中年以上的人最好是早睡早起。

  • 但现在喜欢把工作带回家来开夜车的人越来越多,这往往会造成一种不好的情况:人们以为可以晚上加班,因此反倒没有抓紧白天的工作时间。


感悟:在抱怨时间碎片化的同时,残酷的真相是,我们主动把整块时间碎片化,例如不自觉看手机,不拒绝被打扰等。何不尝试优化我们的行动,主动【复原时间块】。

 

  • 一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懂得:对时间的控制与管理不能一劳永逸。他们要持续不断地做时间记录,定期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还必须根据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的多少,给一些重要的活动定下必须完成的期限。

  • 有一位极有效的主管,身边经常带着两张这样的完成期限表。一张是有关紧急事件的,一张是做起来自己并无兴趣但却非做不可的。每次在发现完成时间比预定期限落后时,他就警觉到可支配时间已有溜走的迹象了。


感悟:时间管理是人生课堂中长期的、重要的【必修课】。


  • 总而言之,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若不将时间管理好,要想管理好其他事情就只是空谈。而分析自己的时间,也是系统地分析自己的工作,鉴别工作重要性的一种方法。


感悟: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想要学好时间管理,请来易效能。


-END-


* 本文是【时间管理】公众号原创首发,若需转载,请在本文下方评论区留言获取授权;
* 作者:sunnie,易效能签约作者,上市公司互联网达人,已产出12万字职场干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彼得·德鲁克论“时间管理”
【夜读】彼得·德鲁克:如何管理时间?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2:掌握自己的时间
时间花在哪里,哪里就藏着你的未来
管理者的时间耗在哪了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精典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