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国榉木的故事

德国榉木的故事

 
一:森林之爱

图01:《茜茜公主》电影剧照
 
 
茜茜:没想到陛下也这么喜欢森林!
弗兰茨:可惜我不能经常到这儿来,平时,不是趴在办公桌上,就是去检阅,其实我很喜欢这儿的。
茜茜:所以你觉得很惋惜?
弗兰茨:是啊。
茜茜:当你的人生中感到烦恼和忧愁的时候,就到森林来,敞开胸怀,遥望树林,你能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棵草、每个生灵里看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

这是电影《茜茜公主(1955)》中的一段经典对白,纯洁善良的茜茜公主一生都挚爱着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山区,这里的历史典故和黑森林(Schwarzwald)一样闻名于世。德国最受旅游者青睐的新天鹅堡(Schloss Neuschwanstein),传说是终身未娶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KingLudwigII)为表达对表姐茜茜公主的爱意而建的。

图02:建于巴伐利亚壮美森林中的新天鹅堡
 
 
不论这些典故是否属实,德国人对森林的热爱是肯定的。当全世界都在为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日益减少的热带雨林感到担忧时,德国的森林面积却在不断增加。现在德国共有一千一百万公顷森林,覆盖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国土,每年的林木生长量约为一亿两千万立方米,但砍伐量仅为六千四百万立方米。德国森林经营长期以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核心原则即木材砍伐量不能超过林木生长量,因此,即便德国总体上是一个原料匮乏型国家,但是森林木材蓄积量却以三十四亿立方米位居欧洲国家第一名【注1】。在世界范围内,德国也是有名的“森林之国”和“木材之国”,不仅体现在林业管理水平还表现在木材生产和对外贸易上。

图03:全球森林资源分布示意(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2003年数据)【注2】

 
 
图04:德国森林资源分布示意。

 
 
图05:德国木材资源比例,灰色代表蓄积量,绿色为年生长量,白色为年砍伐量。

 
 
图06:欧洲国家木材蓄积量比较,德国第一,其次是瑞典、法国和芬兰。

 
 
二:“近自然林业”

德国林业之所以享誉世界,还有一个历史原因:近代科学的林业首先在18世纪的德国崛起,一部德国林业史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人类对森林的正确认识过程和学会处理人类自身与森林关系的过程。

图07:德国林学家卡洛维茨在著作《Silvicultura Oeconomi》中首次提出森林可持续管理的概念。

 
 
历史上,德国除了北部的低洼地带为沼泽地外,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17世纪中期,德国因制盐、矿冶、玻璃、造船业等工业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猛增,开始大规模采伐森林。不论是君主林还是私有林、公有林都出现过伐,即便有严厉的森林条例也无法阻止这场破坏,最终导致了18世纪初的生态危机和木材危机。此后,林业工作者开始对过去的森林经营理念进行了反思和探索。1713年,德国人卡尔.冯.卡洛维茨(Carl von Carlowitz, 1645-1714)【注3】在著作《Silvicultura Oeconomi》中首先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管理的概念:“﹍﹍努力组织营造和保持能被永续利用的森林,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没有它,国家不能维持国计民生,因为忽视了这项工作就会带来危害,使人类陷入贫困和匮乏。”此后,德国开始大规模的森林恢复运动,扭转了森林持续锐减的局面。

图08:因为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冷杉树林壮观茂密,看上去黑压压的,因此得名黑森林(Schwarzwald)【注4】。

 
 
19世纪之后,德国林业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但是人工林基本都是生长快速的针叶树,单一树种导致稳定性差,抗灾能力弱。19世纪80年代的风灾和大气污染曾导致德国近2/3的森林受到损害。德国林学家嗄耶(Gayer 1822-1907)对残存的天然林进行了研究,在1898年提出了“近自然林业”理论,成为现代德国林业科学的基础。它的指导思想是:只有森林在任何部分,任何时间都没有遭到大量损害的情况下,森林才能健全和永续地生产木材。因此,森林建设应以营造混交林和具有天然更新能力的异龄林为主、按自然的方式来进行抚育和经营。此后,择伐的方式逐渐在德国实行。
 
图09:针叶纯林容易遭受病虫害和风灾的威胁。
 
 
德国的林业工作者最先认识到人类应该依照森林的原貌来保护和建设森林。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德国林业以恢复600年前的森林组成为主要目标,开始了针叶林改造工程,具体方法是:先在成熟的针叶林内进行林冠下造林,栽植山毛榉和橡树,阔叶幼树长到一定高度时,将部分老针叶树采伐,以促进阔叶树生长和针叶树的天然更新,最后砍伐大部分老针叶树。通过改造,同龄林变成异龄林,单层林变成了复层林,针叶林变成了针阔混交林,显著提高了林分质量,顺应自然的作法也使森林的综合效应得以最大化。
 
图10:德国海尼希森林公园里的针阔混交林。

 
 
在德国现有的一千万公顷森林中,林地按所有制分配的比例为:老州(指原西德的11个州)国有林占30.4%,公有林占24.1%,私有林占45.5%;新州(指原东德的5个州)国有林占42.3%,公有林占8.6%,私有林占49.1%。一共有45万户私有林经营者,平均经营面积5公顷。在不同的林业所有制中,以私有林的经营状况最好。此外,德国森林还以每公顷270立方米的平均木材蓄积量成为欧洲国家首位,是世界平均水品的2.6倍。
“近自然林业”的方法已被证明是极大的成功,但它的最大贡献还是让人类认识到森林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在培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利用,才能使森林持久地为人类的发展服务。



三:山毛榉的故事

如果德国人没有追随林学家嗄耶“近自然林业”的方法,山毛榉不会像今天一样成为德国特色的树种。事实上,几个世纪以来,山毛榉一直是森林经济中被忽视的树种。在19世纪工业化时代,人们为了烧制木炭大面积砍伐森林,只有山毛榉的木炭才能在燃烧时释放出1200~1300度的热量,而只有达到这个温度,人们才能从矿石中炼出生铁。可以说,德国正是依靠山毛榉烧制的木炭而发展成工业国家。
后来人们发现,用榉木制作的铁路枕木经过动物油浸泡后不会腐烂,山毛榉在森林经济中的地位才得以提升,种植山毛榉也变成有利可图的事情。但直到20世纪的针叶林改造运动普及开来,山毛榉才受到足够多的关注。因为,山毛榉是森林种植中极具竞争力的理想树种,没有哪种树木有它这样强大的生命力——只有那些气候比较极端的地区,山毛榉的竞争优势才会略微减弱。

图11:最具德国特色的山毛榉森林。

 
 
如今,山毛榉是德国应用范围最广泛的阔叶树种(其次是橡木),在德国中等海拔高度的山脉以及延伸的平原上,随处可见。在过去 15 年中,德国的山毛榉种植面积共增长了150,000公顷。它有着明显的特征:平滑的灰色树皮。茂盛的绿色树叶,笔直的树干高达30米,它的可采伐龄级在120-140年之间,寿命可达250-300年。在德国森林中,山毛榉占总面积的20%,占阔叶林面积的57%,也就是说,德国森林中每七棵树中就有一棵是山毛榉。
在德文中书籍一词是“Buch”(与山毛榉的德文Buche,仅差一个字母),而不是“Eichern”(引申于橡树Eiche)或“Lindern”(引申于菩提树Linde),并非偶然。在数百年中,古代日耳曼人都是在山毛榉木板上书写他们的符号文字。今天德语中的“字母”一词也与山毛榉有关,它写作“Buchstaben”。

但在德国文化史中仍然是橡树(橡树是德国国树)占尽了风头,就连德国的硬币上都印着这种历经千年、丰满粗壮的国树的叶子。这种对橡木的崇敬在欧洲非常普遍,因为橡树在个别情况下可以存活长达千年——漫长的生命周期也让它像菩提树一样布满虬结,显得庄重高贵,而山毛榉一般只能存活三百年左右。因此它很难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标性植物,更多时候它们都组成茂密的森林而被人忽视。生长于阿尔特穆塔尔自然公园(Naturpark Altmühltal),树龄估计有500-800年的一株巨大的巴伐利亚山毛榉直径达9米,算是这一树种中的一个著名特例。
 
图12:位于巴伐利亚境内最古老的山毛榉树。

 
 
 一棵成年山毛榉每天可以产生5公斤氧气,吸收6公斤二氧化碳,清洁20立方米的空气。 山毛榉枝繁叶茂,在森林中每年的落叶量可达到每平米900克,即每公顷9吨。通过蚯蚓和真菌的分解,这些落叶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形成丰厚的腐殖质层——山毛榉被称为森林之母并非浪得虚名。
德国是欧洲山毛榉天然分布地带的核心,目前已经设立三个山毛榉国家公园,他们分别是图林根州的海尼希(Hainich),黑森州的凯勒瓦尔德(Kellerwald)和埃菲尔国家公园(Nationalpark Eifel)。通过高水准的自然化管理,山毛榉森林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多功能森林经济的典范。



四:榉木的生产

德国林木行业具有悠久的传统,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高效的应用方式。木材处理技术经过数百年积累和锤炼,已经从手工作坊发展成生产率极高的创新行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的林木行业发展更为迅速,不仅加工设备和技术愈加先进,木材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不断提高。现在德国林木行业共有企业超过15万家,从业人数120万,年销售额达到 1700 亿欧元。

图13:欧洲各国锯材产量表(2005-2007年度),德国占据首位,其次是俄罗斯、瑞典和芬兰。

 
 
图14:德国锯材出口量不断增加(1990-2007),绿色是针叶锯材,灰色是阔叶锯材。
 
 
图15:中国主要木材供应国环境管理状况表,德国得分最高,其次是美国、新西兰、智利和加拿大,其余国家都为负分。(来源:环境可持续索引 2002)

 
 
榉木是德国最主要的阔叶木锯材产品。在含水率为15%时,榉木具有与橡木类似的中等密度(为0.72g/cm3),其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超过橡木。山毛榉的显著特征是木质结构均匀、硬度高以及抗磨损,可用于制作家具、地板、楼梯和其它承重木制品。不过它不适合用作建筑材料,因为与橡木相比,它容易腐烂且弹性不足。 
一棵山毛榉树不同的部位可以有不同的用处,树干部分因无节可以做刨切材,树枝部分可以做锯材,树冠部分可用于造纸。山毛榉用做锯材时很容易锯切和单刨切、旋切。喷蒸是山毛榉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它可进一步改善山毛榉的机械加工性能,还有利于对榉木的干燥。

图16:PEFC认证标识。

 
 
Pollmeier公司是我们挑选的一个案例,用于展示榉木板材的生产过程。Pollmeier公司【注5】的全称是Pollmeier Massivholz GmbH &. Co. KG,,是德国最大的榉木板材生产商,遵循严格的环保理念,仅从经过PEFC认证【注6】的德国可持续森林采购原木, 并且将供应距离控制在150km以内,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符合经济性原理。

图17:Pollmeier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图林根州中世纪小镇克罗伊兹堡。

 
 
图18:锯材加工生产车间外景。

 
 
图19:管理部门所在的办公楼,2001建成,是一个节能环保建筑。

 
 
图20:2007年投产的阿莎芬堡锯木厂是欧洲最现代化的锯木厂。
 
 
图21:仅从可持续发展的德国森林采购榉木,尤其是工厂方圆150公里内的。



图22:用于堆放原木的恒湿仓库。



图23:第一步是将所有原木按标准长度切断并去皮。

 
 
图24:对每根原木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四面切割。
 

 
 
图25:用带锯机切割成板材。
 

 
 
图26:对板材进行修边和筛选,部分未达标准的会被淘汰。

 
 
图27:板材堆砌打包进行烘干,层与层之间用铝制压板隔开。

 
 
图28:在烘房里呆10-60天的时间(具体烘干时间取决于木材厚度)。

 
 
图29:对板材正反两面进行预砂光,使所有缺陷都清晰可见。
 
 
 
 
图30:按照美国硬木板材协会(NHLA)的标准【注7】将板材分为8 个不同的质量等级。
 

图31:分类打包成这样的木材包。
 

图32:整齐紧凑的堆放能够保证高效快捷的供货流程。
 
 
 

图33:榉木的纹理【注8】。

 


图34:我们设计的家具作品都使用德国榉木制作,此为S03木架局部照片【注9】。
 



五:“Ohne ihn …”

每一颗森林里的树都会持续生长,它需要吸收阳光、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CO2就是所谓的温室气体,也是引起全球变暖的元凶。森林会吸收大量的CO2,并以碳的形式储存在木材中。根据德国森林法的规定,必须对森林实行可持续经营,保证木材等量再生。更多的使用木材作为燃料和建筑材料,可以减少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的消耗,对可持续木材的合理使用,还可以替代不够环保的材料,同时也意味着把二氧化碳锁定在木制品中,是主动实施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图35:2011国际森林年标识



2011年是国际森林年【注10】,德国将会举办一系列以“Ohne ihn …(如果没有他)”为主题的活动。这个国家的历史、富裕与文化都与森林紧密相关,假如没有森林,德国几乎无法想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为什么有那么多森林?
造纸行业:全球原木价格上涨
如何不让你的木头被“掰弯”(内有微波干燥原理)
一位德国护林员的独特观察:你知道树木也有“朋友圈”吗
德国多功能森林及其近自然经营
隐藏的生命|【经纬低调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