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代圣人七十四位

中国历代圣人七十四位
陈李杨 整理
一.科技生产领域
<一>发明家
1.酒神:仪狄,发明黄酒
仪狄是夏禹时代的造酒官,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秦相
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有『仪狄造酒』。西汉刘向所著
《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
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东汉许慎在《说
文解字·酒字条》中提到,仪狄作酒醪,夏禹喝了觉得太好,怕
沉迷于此,所以疏远仪狄。『醪』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而成的『醪
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
仍有自制醪糟儿。醪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
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
2.酒圣:杜康,发明高粱酒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说文解字》载
杜康始作秫酒。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
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夏后氏相的儿子(另说黄帝时期人、
东周洛阳人、汉代人)。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
师爷。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
康”借指酒。
3.厨圣:伊尹,发明汤液,烹饪鼻祖
伊尹(公元前 1649 年—公元前 1549 年),伊姓,名挚,小
名阿衡,“尹”不是名字,而是“右相”的意思。夏朝末年生于
空桑(今洛阳嵩县 , 开封杞县,菏泽曹县),因其母居伊水
之上,故以伊为氏 。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贤相丞相、政治
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他是中华厨祖,中原菜
系创始人。
4.木圣:公输般,发明木具,建筑业鼻祖
(公元前 507 年——公元前 444 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
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5.表圣:石申,发明世界最早的星表
石申,一名石申夫,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是名
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
(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石申曾系
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
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一百二十一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
学家所用。《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


位。他是中国星表的最早编制者,也是世界方位天文学的创始人。
他最早对恒星进行系统的观测,比欧洲的阿里斯拉鲁斯与铁木查
理斯还早 60 余年,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正因
为石申对天文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他的名字登上了
月宫。
6.科圣:张衡,发明世界第一架地动仪
张衡(78 年—139 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
南阳市石桥镇)人。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
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
田赋》等为代表。《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 卷,久佚。
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
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
一。被后人誉为“木圣”[2] (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
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太阳系中的 1802 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
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7.纸圣:蔡伦,发明造纸术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
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 88 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
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


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
元 105 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
元 121 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之一,对人类
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
人们的尊崇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麦克·哈
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
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
上榜。
8.算圣:刘洪,发明乾象历
刘洪(约公元 129~210),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县(今山
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东汉鲁王刘兴后裔,我国古代杰出的天
文学家和数学家,珠算发明者,被后世尊为“算圣”。
他自幼聪慧好学,博览六艺群书,学识渊博,尤精于天文、
历法;在年轻时即踏入仕途应太史令征召赴京城洛阳,被授予郎
中,后迁常山国长史。
撰成了《乾象历》一书,是我国传世的第一部引进月球运动
不均匀性理论的历法。把日月食回归年的长度定为 365.2462 日,
并首次给出白道和黄道约成古度 6°1′的交角。测出的近点月
的长度为 27.55476 日,和现在的测值 27.55455 日相差甚微。


后对《九章算术》进行注释,撰成《九章算术注》;成功地
发明了“正负数珠算”,因此被后人称为“珠算”的早期奠基人、
珠算之父。临沂人将算圣刘洪,同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并
称为“琅琊三圣”。
9.农圣: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中国第一部最完整、最系
统的农学专著
贾思勰,约在永熙二年至武定二年间(533~544),寿光人,
生平不详,曾任高阳太守。北朝北魏末期和东魏,南朝宋至梁时
期(公元六世纪),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
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
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为后世的农学
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
的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对后世的农业
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著作由耕田、谷物、蔬菜、果树、树
木、畜产、酿造、调味、调理、外国物产等各章构成,是中国现
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
10.图圣:裴秀,制图六体,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禹贡地域图,
中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
裴秀(224 年—271 年 4 月 3 日),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
西省闻喜县)人。魏晋时期大臣,著名地图学家。裴秀作《禹贡
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


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
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11.版圣:毕升,发明印刷术
毕昇,北宋布衣。北宋歙州人,卒于北宋皇佑四年二月,我
国伟大的古代发明家。宋初为书肆刻工。宋庆历年间(1041—
1048),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
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这一技术未及推广,
毕昇就去世。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事迹见于沈括的《梦溪
笔谈》。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
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是印刷技术史
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
而深远的影响,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1990 年在湖北英
山县发现毕昇墓碑。
12.织圣:黄道婆,棉纺业的鼻祖
黄道婆(1245 ~ 1330 年),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
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
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
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黄道婆出身贫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
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师从黎族人学会运用


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
13.历圣:郭守敬,发明简仪
郭守敬(1231 年—1316 年),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
(今河北邢台市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
利工程专家[1] 。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
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
(1316 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
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
就。[2] 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 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
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
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
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
14.茶圣:陆羽,著《茶经》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
神”,三位一体。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
经》而闻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


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
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 760 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
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中撰载有《陆
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
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5.律圣: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
朱载堉(1536 年—1611 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
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明代著
名的律学家(有“律圣”之称)、历学家、音乐家。
朱载堉出生于怀庆(今河南沁阳),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
明成祖朱棣的第八世孙,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七代孙,郑藩王族嫡
世。早年即从外舅祖何瑭学习天文、算术等学问,因不平其父获
罪被关,筑室独处十九年,直到 1567 年,其父被赦免,他才愿
意入宫。
1591 年,郑王朱厚烷去世,作为长子的朱载堉本该继承王位,
他却七疏让国,辞爵归里,潜心著书。
其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辨惑》、
《嘉量算经》、《律吕精义》、《律历融通》、《算学新说》、
《瑟谱》等。


<二>医学家
16.方圣:扁鹊,脉学创始人
扁鹊(公元前 407—前 310 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
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
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
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
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
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
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17.医圣:张机,著《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约公元 150~154 年——约公元 215~219 年),名
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
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
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
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
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
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
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
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


床大夫的重视。
18.医神:吴夲,著《吴夲本草》
吴夲又称大道公,吴真人,(公元 979—1036 年),字华基,
出生于北宋福建路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今属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
村),为古同安(含厦门岛)历史名人第一人,祖籍泉州安溪县
感德镇石门村。李光地《吴真人祠记》说:“吾邑清溪之山,其
最高者曰石门。吴真人者,石门人也,乡里创庙立祀,子孙聚族
山下,奉真人遗容。”曾任宋代首席御医,后悬壶济世,医德高
尚,深受人们敬仰。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是福建省历史悠久的民间信仰。生前为济世良医,受其
恩惠者无数,其医术高明,医德高尚、闻名遐迩,民间称其为吴
真人,尊为“神医”。乡民建庙奉祀尊为医神。著有《吴夲本草》
一书。供奉保生大帝世界祖庙位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慈济宫,现大陆和
台港澳,东南亚有 2000 多座供奉吴夲的保生大帝庙宇,信众近
亿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神之一,保生大帝已成为闽南、
潮汕地区及台湾、香港、澳门、东南亚及中国十大姓氏之一吴氏
后代所共同信奉的道教神祗。
19.外圣:华佗,发明麻沸散,外科创始人
华佗(约公元 145 年-公元 208 年),字元化,一名旉,沛
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圣人 中华祖师爷全图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与数学
在月球上留名的中国人
我国古代有哪些科学家?
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
邮票里的科学家(一)中国古代篇 - 美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