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者就是要做好三件事
userphoto

2023.05.06 北京

关注
“治大国如烹小鲜”。管理者无论职权大小,管的人多少,说白了,就是要做好三件事,管好人、做对事、常改善。

一、管好人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管理就是通过他人的努力达成目标”。管理者既要身体力行,更要发挥出团队的价值。

团队价值发挥不出来,管理者所能产生的价值或绩效是极其有限的。管理者要管好人需要在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树立威望并掌握一定的管人技巧,该管则管,管则有效;二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这样避免依赖强制来推进执行,通过沟通塑造良好工作氛围,使得他人理解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自我的价值,进而乐意积极做好工作;三激励他人,在一定物质保障的基础上,扣动他人的心灵扳机,让他人在工作中更多体会被尊重、参与、成长以及获得成就感的乐趣。

松下幸之助说:“造物先育人”,管好了人,才能真正将工作做好,做出亮点。

二、做对事

无论个人,还是团队,其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所谓做对事,指将有限的时间精力放在恰当的事务上,有所聚焦,容易提升工作质量与成效。

管理者做对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抓基础,二抓重点,三抓关键。

抓基础:基础性的工作主要包括人的培训与技能提升,现场的5S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与流程的建设等。抓好基础意味着做好日常性工作具备了基本的条件,同时,可以消除日常鸡毛蒜皮的一堆问题。

抓重点:在基础性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出重点事务,如早会,早会开得好会形成累积叠加的效应;如首样检验,它具有预防性;如现场质量管控,不仅关系到质量成本,更直接关联客户体验感。通常的这些事务,做也做了,但做得不到位,其效应就难以发挥出来。

抓关键:即梳理出推进事务的关键规则或底层逻辑、关键手法。如5S十条铁律、质量的四条理念、四大戒律、安全的三条理念等就属于关键规则或底层逻辑;而关键手法指关键做些什么来达成目的,如早会八项内容、5S八件事、安全六件事、班组质量四件事等。

做对了事,将对的事做到极致,那么,下一步的美好会自然呈现出来。

三、常改善

改善是工作的一部分。“善在心中,如香在树中”,树香清淡,却绵延不绝,改善也如此,绝不能轰轰烈烈干上一阵就不干了,这样的改善没有效果。

存有改善之心,才能发现现状的不足,发现更多问题点。关于问题,我们需要具备两个基本认知,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改善是改善之母。秉持这两个认知,寻求解决问题的主动,逐步从被动性问题中“脱身而出”,去解决主动性问题。很多时候,问题解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就需要运用PDCA八大步骤的推进手法。

改善的另一个方向为用专业的手段提升效率,其基础性方法有质疑法、作业动作改善、时间损失分析法这三大方法。

人人都有改善能力,事事都有改善空间。作为管理者,带领员工参与到改善中来,从小改善做起,小改善积累得多了自然而然会形成大的转变。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看起来做得很好了,但还应该追求做得更好,改善就是精益求精的过程。

无论基层管理者,还是中高层管理者,所做管理工作归纳起来无外乎就是这三件事。

原创文章,作者张坚
尊重原创,请勿侵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某医药公司绩效管理体系项目纪实
你为什么做管理很累?把这招用到极致,管理就会变得简单高效
一位优秀管理者每天应该做什么事?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管理者的成长从授权开始(转载并推荐)
升职以后,事情多,任务复杂,一团糟,做好这五点,高效有产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