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问考| 高考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洋流是怎么回事?跟随“鸭子舰队”一探究竟

洋流是重要的海水运动形式,也是地理考试的重点知识。洋流有哪些类别和特征?如何抓住其分布规律?让我们随着一支“鸭子舰队” 的奇幻漂流,去揭开洋流的奥秘吧。


1992年1月10日,一艘从香港驶往美国西岸塔科马港的货轮在日界线附近突遇风暴,2.9万只黄色塑料玩具鸭散落海面,分两路开始各自的“奇幻漂流”。“鸭子舰队”的行踪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每当在海滩上发现黄色塑料鸭时,就会有人积极向相关部门报告,这种热情远远超出人们对科学家有意投放的漂流瓶的关注程度。因此,鸭子们虽然没有尽到玩具的职责,但它们15年的海上漂流却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洋流的珍贵资料。那么,这些低调而神奇的洋流到底隐藏着哪些“秘密”呢?



“隐秘身世”:
洋流怎么来的?

洋流,又叫海流,是表层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从一个海区水平或垂直地流向另一个海区的大规模运动。洋流就像是隐身于大洋中的“河流”。一般情况下,肉眼很难看出这条“河流”,只能通过一定的参照比较(如“鸭子舰队”的漂流)或者测量,才能知道洋流的流速、流向等。洋流按成因分为三大类: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风海流是海水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例如,在中纬西风的吹动下,表层海水向东流动,形成了西风漂流。南半球因没有大陆的阻挡,西风漂流横穿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南部浩浩荡荡地环球流动,宽度从南纬30°扩展到南纬60°左右,深度达150-200米。西风漂流是全球洋流系统中规模最大、势力最强的洋流。世界大洋表层的洋流系统,从成因来说,大多属于风海流,因此风海流是洋流中当之无愧的“王牌主力部队”。


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差异引起的。海水的盐度、温度差异均可引起密度流。例如,地中海因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密度大,水面低,而相邻的大西洋盐度低,密度小,水面比地中海高,于是大西洋表层海水便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这支由西向东的表层洋流就是密度流。二战时,德国潜艇曾利用这支密度流进入地中海袭击盟军。他们在盟军防线外下潜,然后关掉发动机以躲避盟军的声纳监控,利用密度流把潜艇从水下悄无声息地送入地中海。密度流“神出鬼没”足以称得上是洋流中的“精锐特种部队”。 



补偿流是由于海水从一个海区大量流出后水位降低,相邻海区的海水就流过来补充而形成的。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西岸,在东南信风的持续吹动下,上层温暖海水离岸向西流去,深层的冷海水便涌上来进行补偿,形成上升补偿流。二战中,德国潜艇利用表层密度流进入地中海对盟军实施打击后,又利用直布罗陀海峡底部由东向西越过海底山脊流入大西洋的补偿流返回大西洋。补偿流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洋流中的“装备保障部队”。

实际上,洋流的形成往往是受多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地转偏向力和陆地轮廓形状,也是迫使洋流的流向发生改变的因素之一。例如,在北大西洋的中纬地区也有一支“西风漂流”,在向东流动过程中受到欧洲陆地形状的影响,迫使它顺着欧洲西海岸向北一直深入到北极圈内,这就是著名的“北大西洋暖流”。


“天然使命”:
洋流有何影响?

调节地球表面的热量,是洋流肩负的“天然使命”之一 。洋流主要利用巨无霸级别的“暖水管”(暖流)和“冷水管”(寒流)来完成这项任务。


暖流是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高。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世界上最强盛的暖流是墨西哥湾暖流(简称“湾流”)。湾流宽约100多千米,深约700米,总流量相当于陆地上所有河流径流量的20倍。湾流刚刚流出墨西哥湾时,水温高达27-28℃,蕴藏着丰富的热量。北大西洋暖流是湾流向东流动的一个分支,它向英吉利海峡两岸源源不断地输送热量,使得英国冬季均温达4-7℃,而同纬度的加拿大东岸却是-10℃。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同样受惠于北大西洋暖流,成为全年无结冰期的“不冻港”,是俄罗斯重要的渔业、海运和军事基地。


寒流是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低。寒流经过,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例如,秘鲁寒流从南纬45°开始贴着南美洲西岸向北流动,一直到达科隆群岛。在地转偏向力和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向西偏离海岸,下层冷海水上泛,导致表层水温比周围低7-10℃。受秘鲁寒流、副热带高压和离岸风的共同影响,智利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年均降水量不足0.1毫米,在1845-1936年的91年间从未下雨,号称世界“干极”。科隆群岛虽位于赤道附近,但受秘鲁寒流影响,气候凉爽干燥,所以岛上不仅有热带动物,还有企鹅、海狮、海豹等寒带动物,被誉为“生物进化活博物馆”。


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是洋流的又一“天然使命”。洋流主要用“对流”和“上升流”这两项利器来完成这项任务。


欧洲的北海渔场、亚洲的北海道渔场、北美洲的纽芬兰渔场都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寒暖流交汇时,由于温度、密度的差异,造成局部水域垂直对流旺盛,海底的磷酸盐、硅酸盐等营养物质上泛,这些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此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寒暖流交汇处,暖水性和冷水性的鱼都能找到温度适宜的生存空间;二是寒暖流交汇可形成“水障”,就像冷暖气团相遇形成准静止锋一样,洋流几乎停滞不前,对于习惯于随洋流游动的鱼群来说,这就像一堵阻止其前行的墙,使鱼类在此集中。


南美洲的秘鲁渔场,则是由于秘鲁沿海盛行上升补偿流,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使鱼类饵料充足,因而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


影响大洋航行的速度,同洋也是洋流的一个“天然使命”。洋流主要用“顺流加速”和“逆流减速”这两种方式来完成任务。


哥伦布曾四次出海远航。1492年,他首次远航,逆北大西洋暖流而行,用了37天到达美洲。1493年,他第二次远航,利用加那利寒流与北赤道暖流顺流而行,虽然航程更长,却只用22天就到达美洲。明代郑和曾七下西洋。每次航行,船队都是冬季出发,利用印度洋的冬季洋流顺流向西,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回航则选择夏季,利用印度洋夏季洋流顺流向东回国。


“海雾”也是影响大洋航行的重要因素。寒流、暖流经过之处以及寒暖流交汇处,都有可能产生海雾。海雾使航行受阻,甚至引发海难。


此外,洋流还对海洋污染产生一定的影响。洋流可以把海域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加快受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但也会扩大污染范围,影响更多的沿岸居民。


“角色原型”:
有啥关于洋流的考题?

洋流,既是重要的海水运动形式,也是考试的重点知识。考题是千变万化的,我们想要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那就必须熟悉洋流的“角色原型”。洋流分布模式图与各大洋的洋流分布规律,就是我们必须烂熟于心的“原型”。



主要特征:


1.简称

模式,北半球由一个副热带环流和一个副极地环流共同构成8字形,南半球由一个副热带环流构成0字形。


2.副热带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大陆东岸(大洋西部)是暖流,大陆西岸(大洋东部)是寒流。


3.副极地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大陆东岸(大洋西部)是寒流,大陆西岸(大洋东部)是暖流。南半球没有副极地环流,但有一支南极环流绕着南极洲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是在极地东风(南半球风向为东南风)作用下形成的。从性质看,南极环流属于寒流。


印度洋的洋流,特别是北印度洋的洋流有一定的特殊性,归纳如下: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道试题。


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18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解析】从题干中的“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推断冰山来自格陵兰岛。图中四地的洋流流向,可根据北大西洋的副极地环流模式图判断为①→②→④都是北大西洋暖流,冰山出现的可能性极小,贴着格陵兰岛东侧南下到③的是东格陵兰寒流,由③流向纽芬兰岛的是拉布拉多寒流,所以冰山应该出现在③附近。故两小题的答案分别是C、B。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第3题。
3.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解析】从图中所示的经纬度判断,此处是美国西海岸,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当寒流经过时,下垫面温度降低,大气中的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故D正确。


(本文作者:张为群 高级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哪些洋流属于补偿流?
干货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知识点总结。
海水运动的重难点解析
地理重要洋流怎么记?学霸分享轻松记忆!
有关海流的故事
洋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