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跺步」如腾云,「拖步」如溜冰——下盘》

中国武术的训练,是「全人」——身心兼顾,上中下盘「一体成型」——的。因之、功力必须从下盘奠定基础。 而后、向上升行。 如果先操上盘,就不行了。

 

八极拳的特色之一,正是下肢奠基的法门:外、则打「跺子」;内、则走「熊步」。

 

如果有外无内,「跺子」山响,赛如打雷,疑似地震。功夫下得可观,也仍然是门外不入的表面文章。

 

青年八极拳家的「跺子」打法是: (1) 只提膝盖,局部弯曲;不提腿胯,全肢运作。 (2)脚掌提高踏地——何处是「八极八极,脚不离地」! ﹖腰胯不沈,骨盘不坠——怎么叫「八极招招不离胯」!﹖(3)意念上珍爱地球,动作只到地表为止。 绝对不搞破坏,十足的环保战士。

 

如果曾经获得「熊步」的诀窍,一定明白:所练不是筋肉,而是意念。不在巨大的声响,而是内劲的探寻、获得、与传送......

 

八极拳入门第一的下盘训练,是内外合一,相辅相成,二者不可或缺的。

 

时代青年聪明绝顶,而越来越不能吃苦。喜欢八极拳当然好,偏偏八极入门很辛苦。 特别是下盘,确实要比许多名门正派更煎熬......

 

而这、正就是八极拳考试选秀的把关法:不行的,就剔除。古时候,武术是要拼命的。 不要以名门名师来自误自欺,可能会延祸一家、一乡,甚至于是社会国族。

 

时代真个不同了,有些小青年不但没听过「熊步」——有真有假,或正或误。就连「跺子」,也不肯打了。

 

其巧妙技法是把脚丫子高高提起,轻轻踩下:一起一落,纯熟自如;潇潇洒洒,腾云驾雾...... 令人睁目、佩服。 只不过,这么练,八极拳中的「沈坠劲」,可就永不可能养成了。

 

八极拳又非常讲究「拖步」的功夫,有练有用。

 

练的,是功力的养成。它不只是腿力的强壮,更要结合各式不同的「跺子」,锻练由下而上的内劲。 用的,则是实战之时,一旦接敌,紧钉不卸,分寸拿捏的自动化调节机制。

 

时代青年打「拖步」则是: (1) 前脚跨步大而远,基本上说是好的。 (2)落地之时呢? 则纯任自然。 没有要领,没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跺子」,卡实是有够稀奇啦! (3)至于被拖的后脚拖移多少呢? 则是自然加偷懒。 常常拖得太靠近,而且没有命意,全无作为。

 

当然、他们确实用功练过的。打来顺畅,信心十足。 特别是地板之与鞋底,擦摩平顺之后,有时步步连拖,真如溜冰场上的风光。

或因用法早已无预于战场,「跺子」可以不真练,「拖步」也只剩下个虚像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熊形拳在搏击中的应用
熊行拳架单练
青年篇
时代青年
1939—1940年《时代青年》一组5册
《时代》 20140809 新青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