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教难题中的“放手”,其实不是如何把握“度”的问题,而是……

文丨 赵爱平      编辑丨黄林伟


导读

真正的放手是孩子在生活中能自由地去干自己能干的事,只要在安全和道德范围内,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去体验。


1


 

这两天在群里看到一些家长的困惑:

 

一位家长说:我对孩子放手了,让他自由支配时间,上网的时间不限制,也不催促他写作业,其他的事情也基本上是他自己做主……可是我一看到他的成绩……而且接近开学了他的假期作业也基本上没写,我好失望。

 

还有位家长说:我对孩子采取放手,可是他一直上网,我还要放手下去吗? 

 

从这两个案例来看,很多家长并没有完全理解放手的概念,其实很多家长可能学了“放手”这个教育理念后,都曾尝试对孩子放手,而放手后又发现情况不妙,很是迷茫,或者又抓起来管,管了又放,放了又抓。


却不知道在这抓抓放放间,孩子已被我们彻底搞烦了。

 

 “放手”这个原则是一个谁看谁都觉得懂,谁都认为自己会操作的原则,其实如果家长理解不透彻,会直接导致孩子的问题越多,越大。

 

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提到的第一位家长在放手时出现了什么失误?那就是她在放手的时候有期待。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可是临近开学了他的假期作业却基本上没写,我好失望。”


 这位家长简单的理解放手就是学习上不管他,那是他自己的事,由他自己管理自己,内心傻傻地期待着孩子在她放手后就会一下子走上自律。


期待着放手后,孩子会自觉地学习,会合理安排学习娱乐的时间,然后等着孩子能够提高成绩。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个孩子应该是放手之前被包办思想,包办生活惯了,已经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而突然地被放手,会完全地放纵自己,且他不会像我们成人一样,能预见后果。


他只知道没有人管了,自由了,所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然而这不叫放手,这叫放任不管。如果家长不会正确地放手,心态和理念跟不上,那只是能对孩子有害而无利。



 

2


真正的放手是孩子在生活中能自由地去干自己能干的事,只要在安全和道德范围内,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去体验。


当孩子体验完全了,孩子会自己做出调整,这过程中家长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鼓励,不是表扬,即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让孩子去体会自己做到的过程和感受,并保持下去,这样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他会慢慢调整自己。

 

 我的一个学生上二年级,小姑娘长得非常漂亮,但是生活上很糟糕,早上经常来学校时小辫儿梳得整齐漂亮,衣服是干净整齐的,可是到了下午,你会发现辫子乱七八糟,衣服脏了,小脸也成了花脸猫,更让人奇怪的是每本书都会撕得破破烂烂。

 

我当时想这孩子肯定是生活上被包办太多,而学习上家长要求又太高。于是找父母谈了一次,结果证实了我的猜测,妈妈常替她穿衣,梳头,甚至喂饭。


爸爸负责学习,当发现孩子磨蹭或是作业质量不佳时,又严格要求,打骂,甚至把她的书撕掉。

 

后来听了我的分析,父母决定从生活上放手,在学习上不对孩子高要求。


妈妈不再害怕孩子早上迟到,不再帮孩子穿衣,不再害怕孩子因为时间不够而挨饿,让孩子自己吃饭,妈妈只负责早上到点叫孩子起床。

 

孩子经历了早上赖床,而妈妈不再帮她穿衣,要自己吃饭,上学迟到,被老师罚站;也经历了如果起床晚,要想不迟到,就没有时间吃饭,一上午在学校没有吃的,会饿得肚子咕咕叫……


当孩子充分地体验了这些,她就会去思考如何才能既不挨饿又不迟到。

 

最终这孩子不再迟到,听妈妈说早上不再磨蹭,自己吃饭也挺好。当然在这过程中,妈妈坚持得也不错,妈妈坚决管住自己的嘴和手,不唠叨不帮忙。

 

当孩子被老师批评后,妈妈只安抚不说教;当孩子哪天起得早,自己吃饭很好的时候,妈妈会发现并鼓励孩子。


后来孩子能够知道脸弄脏了要去水房洗,辫子散了要试着梳整齐,或找老师帮忙。

 

与此同时,爸爸也放下了对孩子的高要求,允许孩子考得不好;允许孩子字写得不好;在家不再监督孩子写作业,而是给孩子规定写完作业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大多数情况孩子基本上能按时完成作业……

 

到学期末时,孩子基本能够自理,而且没有爸爸的高要求,心理上放松了,再没有出现撕书现象。我为这个孩子的成长而感到骄傲,为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的自我改变而感到欣慰。

 

其实“放手”这个课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对父母也经历了刚放手时孩子的无序,他们内心很急切,但不能乱了阵脚,同时还要拿着放大镜去找孩子的进步,这个过程很煎熬,可是他们坚持下来了,用了大半年时间,终于见到了彩虹。



 

3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爱好和判断力。我们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并尽量尊重孩子的想法,做到思想上的不包办。

 

我有个邻居,她儿子今年上初二了,喜欢边听音乐,边写作业,而妈妈认为听音乐不能专心地学习,所以母子俩常因为这事闹得不愉快。

 

后来,我建议这位邻居首先自己试试听着喜欢的音乐去看看书或工作,到底音乐会不会影响她工作,然后再听听儿子边听音乐边写作业的感受,以及了解他听着音乐写的作业质量如何,如果并不像她所想象的“听音乐就一定不能专心学习”,那就请尊重孩子的想法。

 

后来这位邻居的确这样做了,发现听音乐心情会好,更能专注地工作。他儿子也表示听音乐比听周围的噪音强多了,这样更能使自己心静。母子俩后来再没因为此事而发生不愉快。

 

这就是从思想上放手,中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能力,家长应该信任孩子在爱好选择,审美观或交友等方面有分寸


退一万步说,即使你不信任孩子,你也不能左右他什么,让孩子遵循你的愿望行事,只会影响亲子关系。


 

4


放手是把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还给他,但在初期孩子不具备自我管理的情况下,我们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该如何理解“包办”和“帮助”的区别呢?

 

 包办是替孩子做,帮孩子做决定,而帮助是在孩子有需求的时候我们提供的服务,是孩子愿意接受的。

 

讲一个我自己身上的案例来和大家分享包办和帮助的区别。我的大女儿今年九岁了,我们一直采取放手,她的学习和生活都基本上自理,除非她要求,否则我们不会去替她做什么。

 

比如,她每天晚上睡觉前会把明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放在枕边,不管她搭配得合不合理,我们都由她自己挑选,她有时把头一天穿过的衣服,洗过晾在阳台上。


第二天她不换其他衣服,而是把头一天的衣服从阳台上直接拿下来接着穿,但有时她会让我帮她拿内衣,原因是她的内衣放在楼梯上的抽屉里,那个抽屉一开就会吱吱响,她觉得很刺耳。


这时我会愉快地帮忙。因为首先是她主动请我帮助她,其次那个抽屉的确会发出刺耳的声音,我会体谅她的感受。


替她决定穿什么衣服,帮她准备好是包办,而在她需要时给她拿内衣是帮助,是站在对方的需求上考虑问题。

 

再来说说如何给孩子提供建议。我们只提出合理化建议,但不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建议去做,要求就成了包办,听与不听建议是他们的事情。

 

我的小女儿今年三岁,是个很有个性,很有主见的小姑娘。什么事情喜都欢自己做主。我们也从来没觉得她很倔强,而是让她充分体验,哪怕是“吃亏”了。


她特别喜欢一件白色的裙子,头一天穿过,晚上我帮她洗了,第二天早上没有干,她非要穿。我告诉她裙子没有干,能不能穿别的,她不同意。


后来我就把湿裙子拿给她穿,结果她一穿冰凉的,然后说:“妈妈,我们还是等太阳公公把它晒干了再穿吧。””再后来遇到类似情况,她会征求我的意见,问我:“妈妈,干了吗?可以穿吗?”

 

给孩子提建议就是这样,我们想把我们认为对的告诉他,可是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不能很好地理解我们讲的道理,那我们就陪着他一起体验。


大不了遇到了困难,再和他一起解决,他会觉得还是妈妈说得有道理,要是早听她的就好了。家长也能更好地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在放手的过程中,我们一定经得起孩子的自律阶段,这个过程很煎熬,如果想让孩子缩短这个过程走上自律,那我们就要做到信任。

 

 孩子的自律来源于信任,而不只是放手。放手不是一种改变孩子的手段,而是家长在孩子变得更糟糕时,还能心平气和地接纳孩子,在不断发生的状况中锻炼信任能力的过程。


而信任孩子是一种爱孩子的能力,需要我们长期去修行。

 

我们不断地尊重孩子的想法,并相信按照孩子的想法,事情不会变得很糟,即使出现不好的情况,我们也接纳现状,并帮助孩子去解决困难。


慢慢地让孩子愿意信任我们,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缓和,当亲子关系变好了,一切就好说了。

 

“放手”不是如何把握“度”的问题,而是修炼“心”的问题。


当父母能够放下对孩子学习的高要求,高期望,拥有一颗“信任、接纳和欣赏”的心,能够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能够接纳如是的孩子,能够发现孩子今天比昨天强,这次比上次做得好,现在比以前好,那就不存在放手与否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变得爱顶嘴了,家长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的假期,我做主
我是这样做家长的——烁童妈妈的笔记!(值得一看哦!)
总忍不住唠叨孩子,是一种病,要治!
家长会:硕士妈妈制服孩子“磨蹭”的9个小秘诀,引全场家长沉默
女孩放假不写作业被妈妈带去放羊, 一看羊群直接崩溃:数不过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