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确看待《奇门鸣法》
正确看待《奇门鸣法》
清代是一个术数蓬勃发展的时代,除了官方的认定、编纂御定发行一系列术数类书籍之外,民间学者对于易学术数的热衷,加之落魄文人因科考失败、仕途失意而寄情术数,发掘创新,形成了术数发展的鼎盛时期。
近年来,不断有一些易学术数的手稿、抄本、孤本、珍本、残本被人发掘出来,刊行于世,不断丰富着术数爱好者的视野。给今人研习玩味易学术数起到了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而其中以清人的笔记手稿尤其被时人炒作追捧得炙手可热。《奇门鸣法》即是近年现世的清人著作手稿之一。
奇门鸣法体系包括《奇门鸣法》、《奇门衍象》、《奇门枢要》、《遁甲括囊集》四部重要著作,作者龙伏山人(1842~1906),本名矫晨熺,字子阳,生于道光年间。在“奇遁演禽皆倒乱,斗首元辰失主张”的清代,龙伏山人在《奇门鸣法》自序中说到“予自弱冠,攻乎是技,遍访明师,博求诸史,购书数十余笈,读止千百卷已,未有不北辙南辕,此臧彼否,换段移条,摘章更旨者也。其规则清纯,理论不杂,从未之有也。以是其志稍有怠。噫!形愈悴,心愈专,道愈迷,力愈进,手不释卷,十数年之鸡窗,寝不就枕,百余月之辛勤,亦良可惜耳!奈心志未甘,苟闻讲究奇门之书者,精研奇门之术者,毋拘险阻,必谒求之。既谒之人,既求之书,亦皆予胸中了了,竟无有超出于某腹外之喜心”。可见在那个年代,奇门遁甲之学已经是有书无决,有决无书,学者未得其书未获其决则犹如盲人摸象,一头雾水。龙伏山人青年科举失败后因家境贫寒,开始卖卜为生,清朝术数文化的鼎盛,使龙伏山人和诸多投身术数爱好者一样,先后有幸接触涉猎了诸多的命理、风水、三式、河洛、皇极经世、七政五星、演禽等术数典籍,然即使有这样的见闻阅历,对于奇门遁甲一术,读止千百卷,未得真诀亦枉然。和今天很多奇门爱好者一样,博览群书,涉猎百家,仍然一头雾水,似是而非未明机理本旨所在。彼时既已如此,况乎今朝。
然而,龙伏山人研习奇门遁甲的这种徘徊门外,不得而入,“神疲气惫、力尽道迷。欲攻之而不破,欲捐之而不舍”的窘境,和诸葛亮“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经历一样,终于因为后来的奇遇而改变。
《奇门鸣法》序:“三生有幸,宿世有缘,庚午之岁秋七月,街市偶来一卖卜人邹妙峰者,精于此术,相与友,仅善出只字片言,则较比俗本,大为详确,盖少有矛盾,亦不待辨焉。今祀冬日,俄降天真
子孙道一老人,于卜之下,时遭骤雨,高座清淡,老人启悬河之口,开混沌之天,发青囊之秘,倾黄册之玄,句句金销,字字珠钤,思之其胸罗日月,掌握乾坤者欤!想慈颔虎额,龙目鹤姿,伟躯丰颐,隆准庞眉,神光灿灿,苍髯垂垂,形容古峭,貌像异奇,绝非庸常之器,因而拜之,老人婆心,即命润笔,条笺详录,与予曰:“峨眉山宏农道人之心印,而口授于我者也,命毋须妄传,今观子形若槁木,心若死灰,芳年未壮而甘隐于卜筮,是必达时知命,修身炼性之人也,故可以授之。戒慎勿遗匪人,幸甚。苟有良善之士,志于斯者,亦不可吝焉。”予览其诀,伏迄拜谢,潜心悟之,慌然有得,可谓辨伪于千年之前,指南于百代之后,业古之津梁,奕世之宝筏,渡生出苦海之间,济难离网罗之穴,乃为大有益于天下者。”(注:撰于1871辛未年)
《奇门枢要》序:“幸宿缘良深,皇天不负志坚之人,于辛未冬日偶逢天真老人,条分缕析、手画心印,口授我秘密玄关。余觉似昏睡之中猛被震醒,蛰藏之时俄飞天空而茅塞顿开豁然贯通焉。忝之阐秘秘录传心心法较五总龟千金诀等书种种腐谈何足数也,故欲不笔之于纸恐至道日亡,而后我者无所追求。欲笔之于纸恐犯造物之忌,而先我者未曾直陈。
徘徊三思,两心相持,终必两不相失不如斧断其惑,坐进其道,随述先师垂训之言,结撰辞于后,唱而号之曰鸣法,此而号之曰枢要。鸣吟海内诸同好。屈指计之,自学术数以来,十有四载,恩师教诲将满五年,玩其占尚万之内,观其象约千之外,则验者如同对镜看花,诞者若投水摸月,亦不粘齿而熟者,即灵机随生变者则就误中得化更不必注墨。嗟乎,大道难泯,至德难隐,数曰益广,理曰益微,故复为赘出以定此集,命名曰奇门枢要,告我同志得览古人之真旨,是为序。”(注:撰于1875乙亥年)
《遁甲扩囊集》序:“予于庚午季夏,游暇廛市,见多人环睹,因而探之,乃都城新来卜者邹妙峰也,演奇门术耳。见其布置,与诸书迥别;询其所学,乃《遁甲演义》、《奇门明鉴》、《吾学编》、《阐秘》、《前编》数种而已。既而购求,查其布置,颇多合法;征其断验,亦有偶中。然于我师所授十八字真诀,不啻天壤之远,况夫七十二课目也乎!夫我师者,乃南极星君也,托名本原,道号天真,于丙子仲秋同天纲先生往拜宫阙,授以《木炁秘论》,不独包涵超凡入圣之未传而已哉!得之者三生有幸,陆地升遐。用之小,可以指引迷途;用之大,可以匡王堪乱。予本庸材,谬承教诲,欲为抱璞,誓有明言,随援笔结撰俚言七篇,藏诸名山,纳之石室,以公同志。虽不敢相合符契古人,然于子房、诸葛、郭景纯、郁离子,倘神游而见之,未必不点头暗笑。”(注:撰于1897丁酉年)
龙伏山人长期浸淫钻研奇门之学未遂,后得“南极星君”天真子授予真诀而得突破,在天真子口授心传的基础之上,再结合自己所学,不断的思考推演,融汇六壬,渗透诸术,日臻完善,而留“奇门鸣法”之一家学理存世。在百余年后的今日,龙伏山人的著作手稿在时人的推动发掘下,得以重见天日并让一些奇门爱好者趋之若鹜,不惜重金求得一见。
我们从《鸣法》、《衍象》到《枢要》再到《扩囊》,从其内容与学理来看,可以明见龙伏山人对于奇门占卜的突破与旁通他术、改进完善的过程。
《鸣法》《衍象》一书,以赋文注释的形式,是属于在口传心授基础之上的个人整理汇编。从式盘的定局排演方法,再到星门神奇仪的吉凶含义,以及鸣法体系的一些异于世传的独家奇门格局划分等,从中可以看出,奇门鸣法体系主要体现在占卜方面的独家运用上,注重三乙四宫时干年命和用神,另外特别注重六亲体系的运用。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将六壬的一些重要理念引入奇门当中有效借鉴并灵活运用。在分类占断的取象模式上,和世传的奇门基本上大同小异,只是分析思路上采用鸣法独特的体系来进行推演取象判定。从二书的内容体系来看,天真子授予龙伏山人之法,主要是基于奇门占卜方面的一种变通运用之法,在占卜的推演取象判断方面别辟蹊经,创建了另一种与世传有异的独家用法。
《枢要》一书,则在前两书的基础之上,将六壬、六爻等占断原理融入奇门当中,对于生克刑冲、动静冲合、空破墓刑、格局应期等做了进一步的详细归纳,把自己所思所悟的观点用法以及占卜推断中的心得技巧整理出来。
自《鸣法》《衍象》茅塞顿开,尝尽甜头之后,龙伏山人一发不可收拾,将早年涉猎的各种术数规则模式试图通过一个奇门式盘框架展现出来,到了《括囊》一书,更是将这种理念发展到了极致,举凡六壬之三传六亲、太乙四计行宫、风水之三合四大局、星宗之恩用仇难、六爻之进退间伏、邵子皇极数之元运会世、大六壬军帐等等,无不整合于奇门式盘之中,奇门一术,经龙伏山人之手,蜕变改进,成为汇聚诸术于式中,效法众占而沿推的一门旷世奇术。相当于是个人研习奇门占法的二次开发学术论文。
对于我们今天研习奇门遁甲及其他术数来说,奇门鸣法这一学术体系的重要参考借鉴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很多奇门爱好者来说,也必须正确认识合理看待,才不致迷失方向反受误导。
奇门鸣法是一门奇门绝学,但并非奇门真传;是一门占卜奇术,但绝非奇门本原。天真子所授龙伏山人的奇门之术,乃是占卜运用方面独创的一个分支流派,而到了龙伏山人手中,再次以奇门基本框架为蓝本,进一步修改编译,以天真子所授的奇门独家占法为经,以六壬太乙六爻星宗斗数等术数为纬,融入自己的智慧创意重新整合成为一门全新的占卜术数。其实质除了沿用奇门遁甲的基本因子框架之外,推演机理与运作机制,和古传三式之奇门遁甲已经大相径庭,经过演变完善变成了一门全新的占卜之术。
奇门遁甲之学首重运筹趋避,获取时空地利,其次可以占卜百事预测吉凶。奇门鸣法体系作为占卜功用方面的一个独门体系,其运用的准确性取决于象意因子的把握与易学思维的驾驭。只要达到这两个基本要求,皆能具有很高的占验准确度。但是在式盘机理方面,奇门鸣法体系对于式盘的本旨机理以及各种相关层面的内涵本义与学理架构之间的错综联系方面,则仅仅是强行的定义或者硬性阐述,学者难免会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感,尤其将其他术数架构融入奇门框架的部分,缺乏深度令人信服的学理解说,而难脱一家之言。《遁甲扩囊集》看似是融汇六壬、太乙、星命、斗数、皇极、六爻诸术于一炉,实际上则是借用奇门式盘框架,而闭门造车整合诸术将规则套入奇门框架之中而成的一套全新的占卜推演模式,大有转基因的味道。除了式盘框架之外,机理机制功用本质与古式迥异。
因而,奇门鸣法体系,并不适合初学者。适合于倾心于奇门占卜的爱好者,而不适合探究奇门本质传承正本清源的学者。对于钻研奇门遁甲占卜运用方面的爱好者来说,如果长期徘徊不前,未能突破,则可参考借鉴奇门鸣法体系,或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术数占卜,对于善易者来说,法式套路可以不拘,一理贯通,活变妙用,则诸法无不合乎道数。奇门鸣法作为龙伏山人对于奇门占断的一种独到玩法,很值得参考借鉴,但是并无必要全盘效法,若能从其玩法模式中茅塞顿开,获得启发,则不必泥执于某种融汇诸术的法式教条,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在合乎易理的前提之下找到适合自己的玩法。这和前些年玩奇门的透易穿壬一样,可以各人有个人的不同玩法。但是切记:占卜用得妙,未与本原划等号。不可误认奇门遁甲原貌即是如此。故而建议学者首先明白奇门遁甲的功用本旨之后,再学习参考奇门鸣法,正确定位,合理看待。另外当前很多学者都有将其他术数套入融汇到奇门架构之内的想法与思路,对于奇门鸣法是一种很好的借鉴思路。而对于具体的融汇运用推演,则可以各师其法,没有必刻舟求剑完全套用龙伏山人模式。还有对于涉猎诸多术数的学者来说,其实也没有必要沿袭龙伏山人模式,非要将诸术融于某一框架之中完成一套个人独门体系来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分而深入,各个突破,合理取舍,有效择用某术更好,远比从某个单一的框架中寻找突破整合展现更为务实。
在当今汗牛充栋的奇门典籍中,对于奇门鸣法体系,应如何定位?这可以参照史实与文学的同异来看待。例如《三国志》是史实,《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近年很多根据三国人物、事件改编的影视剧,尽管也是一部有血有肉的成功影视艺术作品,将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但是却不可将此等同历史本原。奇门鸣法体系可以看做是龙伏山独创的一套奇门卜学心得结晶,相当于个人别辟蹊经创作改编的占法艺术作品,对于我们参考借鉴,活跃推理思维,了解清人研习术数的开拓创新思路有重要价值。但是纵然有很高的占验准确率,也不可因之坐井观天,以为奇门遁甲精髓即如是。
奇门遁甲重在运筹趋避,与时空能量场态吻合,在定局、排盘、推演方面都是遵循严格的法度,以理贯穿,对于各种奇门起局、排盘、推演、入式的差异,只有从本末内涵进行深度的剖析,探本寻源,究其同异之理,诸法分歧之始末联系,才能真正了达古人心旨,洞明学术本末,而对此一笔带过,或但述其法未析其理,阐法式而无理法本原注释者,则仅尽其术用也。
在清朝,落魄文人投身于术数研究,博览群书后或将真知灼见,或将私智臆解,或将实证心得,或去粗取精通融百家,或闭门造车自成一派,而著书立说,留存著述手稿者蔚然成风,学者犹如过江之鲫。在一窝蜂的促进术数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很多术数的本原,亦因清人之手,未求其真反增其乱,影响后世误导后学。清代文人秀才同道相磋权当消遣的术数手稿著述,昔日被束之高阁或弃于一旁,而时过境迁,在今时则摇身一变成为孤本秘笈,被出版刊行者炒得炙手可热,而以旷世奇书,秘法绝学而现世,流行坊间,时人莫不以一脉真传而追逐之。继鸣法之后,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清人残孤手稿被不断的炒作刊行,让奇门及其他术数学者惊奇不断,勤学不止,诸君拭目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鸣法体系的惑与思
奇门鸣法合璧本
【笔记】遁甲滴云录--聂芒种 撰
奇门鸣法学习心得及括囊集之体悟
《奇门枢要》中“间、关”法
民间奇门遁甲”起十二神将,定三传 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