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施一公:科学为梦,一心为公


学术大牛

归国义士

制度改革的开拓者

简单纯粹的科学家


我们总是怀念民国时期的大师

我们总是追思建国初期的爱国科学家

我们总是反复思考钱老的教育之问

我们在寻找学术的出路

我们在期待科学的曙光

施一公先生的出现

让我们感受到了希望

哪怕只有一丝希望



学术大牛

“做正直的人,做诚实的学问”


1989年,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随后赴美留学;

1998年,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仅用三年成为终身教职,同时是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2008年,婉拒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HHMI)研究员的邀请,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

2013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3年12月19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宣布授予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诺奖等级的奖项爱明诺夫奖(Gregori Aminoff Prize)


“在生活中可以知足常乐,在科研和事业上永远不可以。”在新药研发领域,施一公所代表的是最传统的中国式科学家的状态,他们不会因为一个东西与癌症、生产新药有关而去研究,他们只是享受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乐趣,但“我也希望能够把我的发现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归国义士

“作出回国的决定,只用了一个晚上。”


那一年,他回国任教,就为了一句:“清华急需人才,希望一公回国。”


就科研环境来讲,国内大学无法与普林斯顿比肩。国内学术圈的规则,也往往让海外学者无法再适应。这是很多海外学者的共识。施一公的决定将他推至风口浪尖。有人为他忧心,有人为他惋惜,也不免有人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他。


 “我的意志很坚定,国内学术界的潜规则改变不了我几十年形成的人格和做事方式,两年后不会改,20年后也不会改。如果改了,我会觉得很悲哀!我会问自己:回来干什么?!”施一公回应。


困难与挫折浇灭不了满腔热血,回国后的施一公渴望大干一场。体力上的辛苦并不影响施一公在精神上生龙活虎,在清华的每一天他都很激动。


而如今,对于遭遇的一些质疑,施一公已经能够理性理解:“或许是被关注得太多了,或许是倡导改革动了一些人的奶酪。确实也有一些海归学者没有坚持自己在美国的学术操守。”但是,从感性出发,他仍感不平的是:“想干一些实事,怀着满腔热忱,为什么会招来这些不明不白的非议?”


施一公想,那就用事实来证明



制度改革开拓者

“回来是为了育人,育人在育心。”


在他看来,对人的培养是“第一要务”


“普林斯顿是美国最适合作研究的地方,如果只从科研角度出发,我没有必要回清华,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育人在育心。”施一公说,“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一种任何情况都不会放弃的东西,这让我很担忧。”


有了好的人才,一定要为人才建设好的学术环境,以教学和科研为主”为此,施一公归国以来从事了许多行政工作,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副校长。筹划人事制度改革;理顺与明确院系行政领导的权责;组建团队进行教学改革等等。


质疑与批评也随之而来。有反对者认为,曾批评国内科研体制的施一公还是没有逃脱“学而优则仕”的宿命,他走上行政岗位,对科学研究将是一大损失。


行政还是学术,这是个问题。施先生对此也无奈表达:“自己不希望被行政事务捆住手脚,可不做院长的话,很多事情就不能做了,比如人事改革、教学改革等,无法实现我最初的想法。”


施先生是有野心的人,他渴望建立科研“理想国”,他极力引进仍在海外的科研人才归国,进一步扩大“施一公效应”,制定清华科研改革方案,为政府部门提供实质性的政策建议。


教育改革、科研改革的漫漫长途上,施先生一直在奋力前行。



科学家

“一个科学家不应被舆论捧得太高,

但绝对不应该被冷嘲热讽。”


这位被赋予了“代表”、“信号”、“变革”等意义的年轻科学家,其成果与言论已经无法完全代表其个人了。


然而施一公先生却表示:科学家也是人,有七情六欲,有缺点,有毛病。我不想被媒体标榜得太高。谈起学生对他“大牛”的称呼,他说:“我希望多接触学生,希望学生了解真实的我,学生可以批判我,我的缺点毛病很多,爱发脾气,好顶撞,有做错的地方。”


他说:“咱们国家太看重外表。比如,只有在中国介绍学术人物的时候,先介绍其领导职务,然后是比如院士、获奖等等,最后才提及是某某教授。”他觉得,这样不好,“这个人会被神化,对青年人的影响尤其不好。”他甚至说:“两人认识了之后,在平时的学术、生活交流中还称呼头衔,我觉得那是对一个人的讽刺和对科学文化的鄙视。学术人之间,互称‘老师’足矣


至于名利,他又是这样说的:“科学是高尚的,但科学家不一定就高尚,大家千万不要把学家神化了。我很希望大家知道我是个很正常的有理想、有追求,但也有私欲、有平常心的人,只是在过去的20年里,学术做得还可以。”


有人捧他,也有人骂他

这一次,我们不吹不黑

来刘皇发还你一个真实的施一公

请给自己一个机会

放下偏执与成见

去了解一个科学家

一个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科学家

一个沸腾着热血的风一样的男子



主题:生命科学之美


主讲人:施一公


地点:刘皇发学术报告厅


时间:2016年12月6日

19:00

(请提前半小时入场)



博闻听友

爱博闻
也爱博小闻
如果你喜欢轻松愉快的我
如果你喜欢严肃认真的我
如果你喜欢广知天下的我
请向你的朋友推荐博小闻

微信号:bowencup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 超级博士颜宁“弃国归美”, 就在几天前她又有了新动静
出走美国的颜宁,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贡献,究竟有多大
腾讯看点
西湖大学校长、大科学家施一公院士半马139:跑步让工作更高效身体更健康
清华女神教授颜宁“转会”美名校 是中国科学之星
最近网红的清华美女博导,真实一面是这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