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哪些珍贵书法作品禁止出境展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文物出国(境)展览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受损的可能性,对文物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文物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我国宝贵的财富,为适应文物出境展览的形势和要求,国家文物局先后遴选了一批重要文物,制定了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的目录,目的是保护国家珍贵文物尤其是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的安全

那么,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中,有哪些书法作品呢?


陆机《平复帖》卷

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的名家法帖,距今已有1700余年,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它用秃笔写于麻纸上,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珣《伯远帖》卷

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是作者给亲友伯远书写的一封信札,其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为行书早期的典范之作。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卷

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戚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此卷行距趋紧,错落有致,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为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欧阳询《梦奠帖》卷

《梦奠帖》是一件流传有序的艺术珍品,此帖用淡墨秃笔所书,清劲秀健,行距疏朗,用笔沉着痛快,墨色浓淡有致,结字偏长,尽显欧书端肃峭拔之意,楷行相间,挥洒自如。


国诠书《善见律》卷

此卷字作典型的唐代“经生体”,结构严谨优美,笔画挺拔盈润,灵活生动。全文二百六十余行,四千四百多字,一笔不苟,整齐匀净,表现了书者虔诚的心境与深厚的功力,实为唐人小楷上乘之作。



怀素《苦筍帖》卷

绢本墨迹,两行十四字。书法俊健,墨彩如新,直逼“二王”书风,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精彩之笔。


杜牧《张好好诗》卷

此卷是唐代诗人、书法家杜牧的仅存墨迹,也是罕见的唐代名人书法作品之一。张好好是一名歌妓,容颜娇美,才华出众,杜牧的这首五言长诗,就是为她而作。诗中描写了作为少年歌妓的张好好始得高官沈传师宠遇,终因沈传师去世而流落市井的不幸身世,寄托了对她无限的同情,是杜牧诗作名篇。


唐人《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

王羲之墨迹早在北宋时期就不易获得,唐摹本日渐稀少。此卷勾摹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之间书风的传承关系,为研究我国书体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此卷在流传过程中,曾两次遭火劫,一次是明代无锡华氏真赏斋大火,一次是清乾隆年间清宫失火,犹存火烧痕迹。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帖》卷

此幅小行草书是杨凝式七十六岁时的作品,笔法劲逸,转折多变,用墨浓淡相间,时有枯笔飞白。书字的结构于险劲中求平正,且行间字距颇疏,在继承唐代书法的基础上,以险中求正的特点创立新风格,尽得天真烂漫之趣。此书是杨凝式行草书传世作品的代表作,对宋代书法影响较大。


林逋《自书诗》卷

此卷是林逋归隐西湖孤山时所作,共5首,除第2首是五言诗外,其余均为七言诗。
据诗后林逋自识:“時皇上登寶位歲夏五月”,可知此作品写于仁宗天圣元年癸亥(1023年),林逋时年57岁,其书体瘦劲,秀逸,笔法厚重,风姿绰约,与时人李建中风骨俊整的书风极为接近。

诗后有苏轼书七言诗《书和靖林处士诗后》,无年款,据徐邦达先生考证可能是元祐四、五年间苏轼(时年约54岁)第二次到杭州做刺史时所书。此书藏锋敛锷,是罕见的苏轼传世佳作之一,这两段名人书法相映生辉,珠联璧合,实为难得的珍宝。


蔡襄《自书诗》卷

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蔡襄罢福建转运使,召还汴京修起居住,遂从福州一路北行,历时半年多,沿途见闻有感于怀,皆成诗章。此卷所书五言、七言诗11首,书写时间约在蔡襄40岁时,因属个人诗稿,无意求工,故笔致飘逸流畅,点画婉转精美,充分展示了蔡襄中年清健圆润的书风特色与纯熟的功力。


文彦博《三帖卷》

文彦博书迹世所罕见,此三帖似为案牍批语,其书法结字疏宕闲雅,笔法清劲,有唐人风致,而受颜真卿书法影响尤深。


韩琦《行楷信札卷》

《信宿帖》与《旬日帖》联装,称为《行楷信札卷》,行14,可辨识字150,该贴书风雄健,结字严谨,学颜真卿而不杂他体,为同时代所少见。有高士奇、清内府鉴藏印。


王安石《楞严经旨要》卷

此卷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亲自校正楞严经卷文字,时年六十五岁。卷后有南宋牟献之,元王蒙,明项元汴、周诗题跋,曾经元陈惟寅,明项元汴、曹溶鉴藏。


黄庭坚《诸上座》卷

宋黄庭坚为友人李任道所录写的五代金陵僧人文益的《语录》,全文系佛家禅语。此书师法怀素狂草体,笔意纵横,气势苍浑雄伟,字法奇宕,如马脱缰,无所拘束,尤其能显示出书者悬腕摄锋运笔的高超书艺。


米芾《苕溪诗》卷

《苕溪诗》的内容是米芾从无锡去往苕溪时所作的六首诗,是他的经意之作。通篇八面生锋,笔力雄浑老辣,潇洒自然,创造了一种天真活泼、激越昂扬的意境。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法的典型风貌。


赵佶《草书千字文》卷

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由宋徽宗赵佶书写的狂草书法作品,该作写在一张长为11.72米的描金云龙底纹白麻纸上。此作乃是真金描龙,宣纸上的龙纹细线,历经千年而不褪色,至今我们看原作仍旧熠熠生辉,纵观整个书法史,没有一张纸能与其媲美。宋徽宗使用的笔与墨也堪称后无来者,器物之精,在宋代到达了极致。

被誉为镇国之宝的书法作品

“智能书法老师”走进沈阳尚品东越学校

书法艺术尽显冬奥冰雪运动之美

文 | 梓妍

责编 | 宋侃侃 王十二

在看点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家必看的中华十大传世名帖
“书圣”王羲之传世的23种法帖
祝允明61岁临王羲之法帖册明清书家书法欣赏
清晰彩版!王羲之23种传世法帖,太精彩了
推荐《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继承经典书法之正脉
编《三希堂法帖》的梁诗正,写得一手赏心悦目的行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