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4-70这个焦段究竟该翻哪家的牌子?(附各家报价对比)

就在前几天,来自PhotoRumor的消息,有传闻称腾龙会在今年年末的时候发布新款24-70mm f/2.8 Di VC USD G2镜头,用以取代在售老款24-70mm f/2.8。如果算上年初适马发布的24-70mm f/2.8 DG OS HSM Art,以及2015年图丽发布的AT-X 24-70 f/2.8 PRO FX,几大副厂已经完成这个焦段新一代F2.8恒定光圈标准变焦镜头的更新。


 

原厂方面,佳能在2012年推出二代 24-70mm/F2.8L II USM,印证了“十年磨一剑”的说法,因为一代发布刚好是2002年。尼康在2015年秋季发布二代24-70mm f/2.8镜头, AF-S 24-70mmf/2.8E ED VR是首款采用非球面ED玻璃镜片的尼克尔镜头,此外,还配备了VR防抖、电磁光圈装置以及抗油污氟涂层。

 

废话先不多说,看看各家24-70焦段镜头的报价:


尼康AF-S 24-70mm f/2.8G          9550元

尼康AF-S 24-70mm f/2.8E ED VR    14380元

佳能EF 24-70mm f/2.8L II         11599元

索尼FE 24-70mm f/2.8 GM          15299元

腾龙SP 24-70mm f/2.8 Di VC USD (A007)     6580元

适马 24-70mm f/2.8 IF EX DG HSM        4799元

适马 24-70mm f/2.8 DG OS HSM Art      未上市(预计9000元)

图丽 AT-X 24-70 f/2.8 PRO FX          7600元

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                4899元

索尼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     5999元

 


为什么24-70适合挂机


一个字就可以解释“懒”。


基本玩摄影3-4年,有个全画幅机身,预算没问题的话,都会考虑上这个头。方便呗,几乎是万能,风景到人像,景深也有基本满足一镜走天下的需求,就算拿出去干活也是棒棒哒,毕竟这个级别、这个价位的镜头,能够做到各方兼顾,画质不算数一数二,也能数三数四,所以有人叫它标变镜皇,老狼举手认同。回头想想,这个头也是我使用最频繁的镜头。

   


为什么不建议买F4


以前有人问过我,24-70mm这个焦段是入F2.8,还是F4。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那玩摄影基本属于没有入门,可以去回炉了。


两款镜头真的不是表面参数,只差一级光圈这么简单,也不要用有光学防抖来忽悠自己,从成像、色彩等方面看,F2.8是完胜。镜头这东西,价格从来都不会说谎。


预算严重不够,坚持原厂,就不要迷恋24-70焦段,没有意义,因为你追求的是方便,而不是画质。


很多人推荐佳能24-70 f/4的理由是重量轻,有微距,防抖给力,然而在5000元以内,老狼觉得24-105在便利性上更胜一筹,至于细节,不要过于纠结,24-70和24-105家族都是外变焦,容易进灰,24-70重量24-105轻了70克左右,至于微距,据说有点漂移。


可能105mm长焦端有点肉,但焦距长了35mm,作为旅游头,追求一镜走天下的效果,似乎购买理据更足。论性价比,佳能24-105只要4199元,人家也是红圈头。


有人还问过老狼,为什么适马的24-105比佳能的要贵一千多?从各种对比评测不难看出,适马24-105的广角端分辨率和全焦段的纵向分辨率表现好于佳能原厂,广角端的畸变控制也很出色,佳能原厂的24-105mm毕竟设计年代久远,镀膜的抗眩光和鬼影水平稍逊一筹。

 


为什么不给副厂一条生路


预算严重不够,就不要迷恋原厂,适马、图丽、腾龙也是可以选的。


在适马Art系列还没有上市的情况下,我们通过Dx0的评测数据对其他三款做了一个比较,得出的结果是腾龙完胜,这和老狼之前对比使用的结果是一样的。


腾龙在锐度的表现很好,通透性甚至超越原厂,只是暗角控制不行。在第三方媒体的评测,腾龙24-70分数超高


老狼之前看过一段腾龙A007的拆解视频,发现它的模块化像佳能,内部结构像尼康,就是做工一般,密封性差,容易进灰。不过真的不跑焦,焦外自然,四级防抖实用。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对于适马 24-70mm f/2.8 DG OS HSM Art,大家不要抱有太多的期望值。虽然Art系列画质肯定不差,但是堆料之下,镜头的重量不会轻,挂机是个大负担,谁也不想脖子受罪。


倒是腾龙24-70mm f/2.8 Di VC USD G2非常值得关注,如果能在做工上更进一步,那真是大福利。

 


原厂真的贵有贵道理吗?



佳能EF 24-70mm f/2.8L II在其他几款原厂镜头前面,突然觉得定价很厚道。作为一枚恒定光圈F2.8的24-70mm镜头,它真不算重,相比一代轻了15%,必须吐槽的是手感和做工都有下降,塑料感较强。由于前组镜片采用了防污氟镀膜工艺,如果你不想花钱买UV,也没多大关系。


如果说上代还在兼顾胶片相机,那么二代算是彻头彻尾的数码镜头,使用多枚特殊镜片来矫正成像不足,在解像力、色彩还原等方面表现出明显进步,尤其边缘成像,放大倍率由上代的0.29倍下降为0.21倍,与镜身变短有关系。要打分的话,老狼可以给它85分。

 

尼康AF-S 24-70mm f/2.8E ED VR的出现,多少出乎大家的意料,倒不是价格吓人,而是在追逐轻量化的大环境下,尼康反其道而行之。


大大增加了体积和重量,达到了惊人的1070g,这个重量已经超过了14-24mm的1000g,而且口径已经达到了82mm,真的是非常黑大粗,而且尼康还把看家的黑科技引入,汇集了非球面ED玻璃镜片、高反射镜片、VR防抖、电磁光圈、纳米结晶涂层、氟涂层等众多新技术。


不过更昂贵的价格却没能让预想中的更强画质表现如期而至,70mm端的畸变和暗角控制不如旧版,新版只在彗差、对焦速度、暗部对焦精度上具有优势。要让老狼打分,最多75分,普通用户不如入老款,毕竟便宜5000元,而挂机也比较轻便,这点很重要的。

 索尼FE 24-70mm f/2.8 GM的价格是最贵的,这也秉承了索尼镜头一贯的特点——不求最好,必须最贵。


其实索尼用户也没什么好选了(难道买28-70呀)。就做工而言,尼康和佳能必须汗颜,金属质感一流。就成像水平来说,对得起身价,满足数毛党,除了在70mm长焦端光圈全开的情况下边缘画质略有下降,大多数时候从中心到边缘都有出色的成像表现。


要说美中不足,就是重量,886g,虽然比尼康轻一点,但考虑到装在A7系列这样的机身上,不便携、不协调,有点失去了微单的初衷。要打分的话,给个80分。

 

今晚精彩直播,别错过了哟



雷雨尧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适马24-70mm f/2.8 DG OS HSM ART | 单品测评
微距新锐 适马70mm微距头国内首测(一)、(二)
还在纠结买什么摄影器材?知道这几点就够了
其实这些就够了 旅行应如何选择镜头|旅行|镜头
人像摄影镜头该怎么选择,这里推荐15款最适合拍摄人像的镜头
从3000元~12000元,这些镜头中谁是你的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