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芾之后,得米字真传只有“他”一人!


吴琚,南宋著名书法家,字居文,号云鹤,今河南开封人,他是南宋高宗宪圣皇后的亲侄、大宁郡王之子。工书画,尝作墨竹坡石,品自不俗;尤善书法,学米书能以假乱真。

 

吴琚的书法如果不看署名或印章,是很难与米芾书法分辨的。清安岐《墨缘汇观》记其《寿父帖》云“初视之以為米书,见款始知为云壑得意书”。另如清代鉴赏家曹溶误定吴琚的《杂书十帖》為米书。


虽然吴书极近老米,但究竟与米书存在一些差别,比如吴琚书法有圆熟过之之嫌,终不及米芾的风檣阵马、沉著痛快、潇洒俊宕之气。

 

吴琚《行书蔡襄七言绝句一首》绢本 98.6x55.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吴琚少数墨迹之一,《七言绝句》诗文出自蔡襄《访陈处士》,它是吴琚存世唯一一件大字行书挂轴之作,也是现在所见最早的一件挂轴形式的书迹。这件作品笔画提顿之间但见纵恣自如的跃动感,一股瀟洒意气随著笔触的流动,畅然而生。

 

作品上虽无作者落款,但有“云壑居士”印,是以订為吴琚。吴琚书法善学米芾,由於书风酷似,受歷代书家所讚称。苏东坡曾赞誉米芾书法“沉著痛快”,这句话用来评价吴琚的书法也算贴切。这幅作品不论线条与结构,都透露出彷彿米芾那般俊逸洒脱、痛快淋漓的神采,但是却没有一般米字裡所见那种肆意纵横的习气。

 

 

吴琚《识语并焦山题名》纸本行书 32.8×44.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吴琚的“书识语并焦山题名”,是拼合了“观李氏谱牒”、“焦山题名”二帖而成。两帖在内容上并无关联,书写的时间也有差异。前者是吴琚在淳熙十三年(1186)时,追记观唐代李氏谱牒所题的跋文中,感叹谱牒应受重视的一段文字。后者则是录抄了他在绍熙二年(1191)赴官襄阳的途中,于焦山所题写的文字。焦山位于镇江,是长江上的一座岛丘,由于景色优美,许多文人书家多曾在此留下珍贵的墨迹。

 

这幅书迹虽然均为小字行书,但字字写来,笔画之提顿跃动感十足,顿挫有致,墨色变化丰富。字之结体也非方正,常有偏斜体态,字态倾斜生姿,这也就是有所峻峭处的特色。整篇行气,虽然较米芾的书风含蓄,但通幅纵恣自如,也有一股潇洒意气。

 

吴琚《行书五段卷》28.7×63.8cm 上海博物馆藏(刘靖基捐赠)


吴琚《行书五段卷》(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行书杂录不同的五段文字,风格极为接近米芾,具有痛快流畅,峭拔顿挫的特点。

 

吴琚《寿父帖》 纸本行草书 22.5×48.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寿父帖(局部)


此帖书法行笔自然流畅,结体用笔均习米芾,且颇得神 似,正如安岐所言:“初视之以为米书,见款始知为云壑 得意书”(《墨缘汇观》)。帖中所称“阅古”,应是韩侂胄, 侂胄有“阅古堂”。吴琚在《焦山题名帖》中称其于绍熙三年 (1192)辛亥“解组襄阳”,而此帖是官襄阳任上所作,故当 书于淳熙末年。


吴琚《伏自帖》纸本行书 29.8×14.5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琚《伏自帖》,又名《观使开府帖》,行书信札一则,分为前后两页。观使开府相公疑是梁克家(1128-1187),《宋史》有传:淳熙八年(1181年),知福州,召除醴泉观使。淳熙九年(1182年),拜右丞相,封仪国公。淳熙十三年(1186年),拜罢右丞相,授观文殿大学士,进封郑国公。帖云“开府”,则知自福州归来未久,故此帖可系于淳熙九年。

 

《杂诗帖》 纸本 26.3×1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杂诗帖》,吴琚行书,书前人七言、五言,绝句、律诗不一,诗十四首,诗句多不连贯,该册九开半共十九纸。此帖虽规规求书形模,但笔笔都不险峻凌厉,而是婉转柔润,刻意精致。


更多名家书画特卖

南京画廊拍卖有限公司诚招代理,月纯收入3-5万!

收藏的是这幅画,收获的是经典

这些书画全部来自中书协、中美协,给你不同的艺术享受,大庆期间,更超值

来自中美协理事的笔墨丹青,独具风采,寓意吉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宋 吴琚 书法欣赏
吴琚書法
宋吴琚行书五段卷(上海博物馆藏)
南宋书画家吴琚书法作品
南宋书画家吴琚书法作品选刊
果然得米襄阳笔墨神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