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宁隐匿的古村要火了!车渡、老街、古宅...免费!电车就能到

虽然生活在南宁,但肯定不是南宁每个角落都了解,今天就跟我一起来发现“新世界”!

上个周末到美丽南方,我意外发现一个叫老口渡口的地方,一开始觉得名字很拗口,好奇得跟过来后发现,这居然是个车渡码头。

1

老 口 渡 口

要知道在以前,南宁的跨江大桥还没有那么多的时候,邕江边上很多这种渡人渡车的码头,但是随着一座座大桥的建设,这些渡口已经渐渐消失了,除了这里,我印象中还真没记得哪里还有。

老口渡口其实很简单,就是沿着邕江边修建的一个斜坡,坡顶有收费处和限高架,渡船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载满就走,目的地就是江对岸的江南区江西镇。人和电车收1块2块,汽车的话5块就可以。

但底盘低的小轿车还是要谨慎,我站在码头一小会,就目睹了一辆下船的小轿车碰到车头保险杠……渡口坡顶有一个不收费的停车场,也有一个给村民乘凉的亭子,坐在这里可以吹着江风,一览渡口和邕江的美景。

正在亭子里乘凉的覃阿叔告诉我,据他所知,这个渡口差不多有100年左右的历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爸爸妈妈来这里坐船了。老口渡口所在的村子叫老口村,正是因为这个渡口而得名。在解放之前,两岸方圆十几公里居民,主要靠渡船往来,邕江沿线客货船只,也多会在这停泊。村里的老街上有上百家商铺,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还有个更老的渡口,沿着江边这条小路走过去,不到500米就能见到了,有个石头楼梯的。”

△车渡口在凉亭的左边,这条路在凉亭的右边,旁边还有一艘专门渡人的小船

我们顺着覃阿叔指的方向走,很快就到了一条风景优美的江边步道。

很快,一条被植物“包围”的石头台阶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覃阿叔所说的更早的渡口所在。

2

老 口 老 街

沿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走过斑驳的“中和门”就是老口老街,青砖、青瓦、青石板引入眼帘,很容易看出来这个村子很有历史。

老口老街有三条,分别是河边街、西胜街和大安街,每条街有60户。因为临近江边和渡口,在解放之前,这里曾经是繁华一时的“老口圩”所在地。那时候每到圩日,附近村镇的人都会挑着货品来这里售卖,渡口也停着许多船只。

虽然“老口圩”的热闹景象已经停留在过去,上百家店铺也已经无影无踪,现在来逛逛,还是能看出一些当年的繁华气息。

△右边门上“广华昌商店”的字样依稀可见

△每逢圩日才开门的“车衣店”

从小就在西胜街长大的覃阿伯告诉我,这里的房子都传了好几代人,都有上百年历史了,不过现在依旧坚守在西胜街的人不超过10户,多是老人:“年轻仔都在新村盖房子了。”

△有些房子上的大字标语还能隐约看见

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有31间属于公房性质的老房子,已经被交由一个城市开发公司进行维护与管理,该公司也已于今年的3月底下发了《限期撤离通知》。

“捏,你看门上有个白色牌子的,就是公家的房子,都已经是搬空了的。”覃阿伯告诉我:“修复完公房,应该也会修复私人房屋,但是具体的措施,还没找我们聊。”他猜测:“以后可能是要做景区吧!”

确实,我转了一圈发现,有人住的房子还好,那些空置的房子保存状况参差不齐,河边街最糟糕的一间已经坍塌出一个坑,只留下几根柱子,坑附近被安全网围了起来,以防有人失足。

“那么多老街坊都搬走了,还在这里住不会觉得寂寞吗?”我问。覃阿伯笑笑回答:“哪有什么,都住习惯了。”不过新村离老街也不远,买东西什么的也还算方便。

3

覃 氏 大 宅

距离老口老街大约1公里处的那告坡,有一处明清民居建筑群——覃氏大宅

要去覃氏大宅,都先要经过覃氏宗祠,它建于清代,坐西向东,为二进一天井布局,保存得较为完整,据说现在是村民们开会的地方。

覃氏大宅始建于清乾隆到嘉庆年间,是覃氏三兄弟考取功名后建造的,在那之后的200多年里,覃氏后人不断建设修缮,形成现在的建筑规模。

土改时期,国歌的作词者田汉、文学家艾青、时任广西省委宣传部宣传处长陆地等人都曾在这里住过。

覃氏大宅依坡而建,现存39栋庭院,现在已经成为了那告民俗民居展示馆,宅子前有个池塘和一片田野,风景十分漂亮。

据说大门上面曾经挂着一块光绪八年(1882年)的“武魁”牌匾,是那告坡的先人覃飞翰在光绪八年参加乡试,中第武举人,时任广西巡抚倪文蔚授予的,可在去年的5月16日凌晨3点多,有两名男子居然趁着夜色把它偷了!村民发现牌匾不见后报了警。

我没看到正门上的牌匾,不知道现在是没找回来还是谨防再次被偷给收起来了。

在大门内侧的左边,嵌着一块 嘉庆十五年立的“西教村齐心禁约碑记”石刻。石刻字迹工整,几百年来规范着村民的言行举止,比如“不许窝藏匪类开场诱赌”“不许撬墙挖屋偷盗六畜”“要重文尊师”等等。

我想,也正是因为覃氏大宅里的村民们,都认真恪守着这些“守则”,覃氏家族才能代代兴旺,把祖宗留下的老宅保存得这么好吧。

木刻的门簪、雀替虽然经岁月的洗礼有些掉色,却精美依旧,神台和镂空的雕花窗也还是漂亮。

正因为保存得好,这里还曾经有电影摄制组来取景。

其实除了曾经挂在大宅门口的“武魁”外,这里还保留有“贡元”(嘉庆六年1801年)、“粉署舒翘”(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仁徽耄颐”(道光十五年1835年)、“冠冕六堂”( 同治三年1864年)四块牌匾。但我只找到其中一块:

△这是一块恭祝这家当时的主人87岁寿辰送来的寿匾

我在覃氏大宅里面走了一圈,发现这里的宅子风格都比较古朴,因为大多已经没有人居住了,十分安静,要不是那天太阳够大,独自走在巷子里还会有点害怕。

在这里看不见除了我之外的其他游客,更别说什么商业化了,唯一看到的一间酿酒铺子也关着门。

在这一片静谧之中,我偶遇了又一位正在某一间宅子前切菜的覃阿叔。他告诉我,这些房子都很旧了,没人在这里住了,就是逢年过节,还有结婚的时候会到这里来祭祖。

这间宅子是覃阿叔家祖屋,因为门前有片空地,他就在这种了些蔬菜,刚好今天过来收了几根黄瓜,就在这里切好了带回新家去。我想,这也是这里的村民对自家祖屋的一种守护吧。

除此之外,老口村里还有被评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

1912年成为民国乔板团团部驻地、现在是老口村村委会的邕宁县第十三区政府旧址;有300多年历史的黄氏宗祠

而黄氏宗祠所在的老口村三民坡,现在变成了三民文化艺术村,进驻了很多艺术家。

4

老 口 水 利 枢 纽

在老口村,还有一个最近成为南宁人网红拍照地的 老口水利枢纽工程。它是集拦河坝、航闸、泄水闸、水电站为一体的水利枢纽工程。

老口村是是左右江汇合邕江后的第一个沿江古村落,老口水利枢纽也可以说是南宁与洪水博弈的第一道屏障。因为它的建成,能同时锁住左、右江涌入邕江的洪水,将邕江洪水量级从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via 西乡塘发布)

不仅如此,老口水利枢纽抬升了上游的水位,新鲜的江水从源头注入内河水系中,使得石灵河、石埠河、朝阳溪等18条内河、内湖补充“活水”,整个南宁内河水系由此盘活。

因为这里风景漂亮,又有806路公车直达,还不收费,所以周末会有很多友仔友女来这里拍照,我来的时候看到几乎50米就有一个给小姐姐拍照的小哥哥,真是吃了不少狗粮。

船渡、老街、古宅、船闸…

老口村的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了

而且老口村离美丽南方忠良村也很近

可以说是同一条路连着的两个村子

周末天气好的话,来这里其实可以逛一天

相比那些已经商业化的景点来说

这里非常的淳朴和原生态

但是对于游客来说,有2个不方便的地方

▼▼▼

就是景点指示牌不多

除了老口渡口和老口水利枢纽之外

其他地方甚至连地图APP都搜不到在哪

基本靠问村民,遇到普通话不好的就又要另找人

(好在村民们都是挺热情的)

村里的餐厅不多,去玩的话饮料、食物要自备好

我就是没带水,本来想路过哪个商店买的

结果没找到商店,渴了一路

△村里其实也有建设得比较好的部分,但就是没啥指示牌,找不找得到全靠运气

上文说到的几个地方

我在地图里面给你们大致标一下方位

↓仅供参考吼↓

虽然我知道

邕宁县第十三区政府旧址在贤湾街19号

但在地图APP上没找到这条街_(:з」∠)_

所以就没有标出来

知道的友仔友女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口:美丽的守候
邕江10种鱼类从常见变罕见 濒危鱼种你见过哪几种?
烟雨茫茫游南宁老口水利枢纽工程
广西71|南宁——老南宁•三街两巷
桂西南,孤单的旅行渐走渐灰
南宁做好水绿融合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