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种图层混合模式 能为摄影照片增加对比 详解“对比组”混合原理

大家好,我是好色之图,这几天为了抓住夏天的尾巴,跑出去玩了几天,回来赶紧收收心,老老实实写教程。

先来复习一下,前面两节内容中,我们介绍了两个图层混合模式的组,分别是'变暗组'和'减淡组'。每个组中,都有五种混合模式,变暗组中有'变暗'、'正片叠底'、'颜色加深'、'线性加深'和'深色',它们共同的特性,是使照片变暗。而与之对应的减淡组中,五种模式分别为'变亮'、'滤色'、'颜色减淡'、'线性减淡'和'浅色',它们共同的特性,是使照片变亮。


今天我们按顺序,来聊下一个组,我称之为'对比组',看看里面都有哪些混合模式:

对比组中的7种混合模式

这一组中的内容比较多,一共七种图层混合模式。先解释一下这一组的特性吧,之所以称这一组为'对比组',是因为这一组中的所有混合模式,都会增加图片的对比度。

前面讲过的两个组,分别会完全屏蔽掉黑色和白色,而这一组,则是彻底屏蔽掉50%的灰色灰色在这一组中完全看不到(实色混合除外,这个另说)。

先看下今天使用的图片素材,照片来自我最喜欢的摄影师Thomas:

素材图片

借助大师的作品,现在我们按顺序的逐个讲解这些混合模式:

叠加模式

在素材照片上,依然放上之前制作的亮度卡,然后将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叠加',现在来看看是什么样子:

叠加模式

请大家留心观察,照片现在除了50%灰色区域没有受到混合模式的影响,其他位置的对比度都有所增加:

50%灰不受任何影响

那么叠加模式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看一下:基色大于128(50%灰):结果色=255 - (255-混合色)x (255-基色) / 128。这是官方给出的计算依据,是不是看的一头雾水?没错,我也是!

去他的官方术语!我们用大白话来解释,我个人所认知的叠加混合模式原理为:所有暗度高于50%灰色的内容,会被做'正片叠底'处理,所有暗度低于50%灰色的内容,会被做'滤色'处理。所以,'叠加'基本上就是'正片叠底'与'滤色'模式的结合体。如果这一段你没看明白,请翻看前面两节中关于'正片叠底'模式和'滤色'模式的介绍,再打开一张图片去对比,就容易理解了。

这里顺便说一下,'叠加'是这一组中唯一的'按照下一层图像亮度做计算处理的模式',前面介绍过,图层混合模式的公式是基色(下方图层)+混合色(本图层)=结果色,而'叠加'模式则是将本图层作为基色,下方图层作为混合色,从而得出结果色。这是它与本组中其他混合模式计算方法的不同之处。

现在我们来看看,'叠加'模式可以用来做什么,已知:叠加是正片叠底和滤色的结合体,对50%灰不起作用,而正片叠底计算得出的结果就是暗部更暗,滤色模式计算后得出结果是亮部更亮,一张摄影照片,暗部更暗,亮部更亮,是不是就增加了对比?

我们以前对于数码照片灰蒙蒙的解决方法,或者是拉曲线,或者是调色阶,是需要借助工具来增加照片明暗对比,那么通过上面文字的描述,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图层混合模式来完成对照片增加对比,看个动图:

叠加模式演示

这是调整前后不同的效果预览,大家可以看到,当把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叠加'以后,照片整体对比增加了很多,甚至有些过头了,没关系,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反复说过,图层混合模式要与图层不透明度配合使用,当你觉得自己照片经过混合之后,对比过大,那就设置一下图层的不透明度,就可以找到一个适中的反差效果了。

在这一组中,'叠加'还有一个配对模式,那就是'强光'混合模式。


强光模式

现在我们将素材中的亮度卡图层设置为'强光'模式,你就会看到,得出的结果与'正片叠底'和'滤色'的结合体的原理很接近的效果:

强光模式下,50%灰依然不受影响

50%的灰色依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是因为强光图层亮度高于50%灰,混合的图像就会被照亮,类似'滤色'效果;而亮度低于50%,混合的图像就会变暗,类似'正片叠底'的效果。如果使用纯黑色或纯白色来进行混合,那么得到的结果仍然是黑色或白色。因为'强光'模式是基于当前图层进行计算的,这是它与'叠加'的区别。

为什么说'叠加'和'强光'是很配对的模式呢?如果我们交换一下两个图层的位置,然后再换掉混合模式,将会得到一模一样的结果,我们来看一下。

我将亮度卡的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正常,再将复制出来的图层1拖动到亮度卡图层上方,将图层1的混合模式改为'叠加',这时就可以看到,得到的结果与下面这张做过'强光'混合模式的效果时完全一样的:

变换图层顺序

更改混合模式

大家注意看一下两张图片混合模式和图层顺序的不同,但是效果却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差别。所以说这两个混合模式很配对。

从上述的两张图片案例中,我们可以明白,在自己操作时,你可以交换图层位置,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从而得到不同的混合效果。

刚才是因为这两种混合模式很相像,所以跳着讲了一下,现在回到序列中来,我们来看看'柔光'。


柔光模式

'柔光'基本上就是比'叠加'混合模式的效果再稍微柔和一些,这种模式十分常用,起码我自己是经常使用的。

它的计算原理,是'混合色'比'基色'的内容更亮的话,那么'结果色'将更亮;如果'混合色'比'基色'的内容更暗的话,那么'结果色'颜色将更暗,我自己的总结是:这种混合模式遇亮就更亮,遇暗就更暗,依然是增加了明暗对比,使图像的亮度反差增大。

在这里我制作了一张动图,这样方便小伙伴们去对比'柔光'模式到底比'叠加'模式柔和多少,大家看一下:

柔光模式与叠加模式的效果对比

'柔光'模式还有个最有用的玩法,那就是建立50%中性灰图层,使用黑色或白色的画笔进行加深、减淡处理,可以调整照片中任意位置的明暗,这个内容以前在《让PS走下神坛》图文教程和视频版的《极简PS教程》中都有讲过关于中性灰图层和加深减淡的使用方法,如果你不熟悉加深和减淡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请翻阅上面说到的教程,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强光模式我们聊过了,接下来就是'亮光'。


亮光模式

'亮光'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增加或减少对比度,来加深或减淡颜色,具体取决于混合色。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灰色亮,则通过减小对比度使图像变亮。如果混合色比50%灰色暗,则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图像变暗。

又绕晕了吧,我们就这样去减淡理解:'亮光'基本上就是'叠加'混合模式的加强版。同时,这种模式也是会受图层不透明度影响的混合模式之一。设置为'亮光'模式后,再去调整图层不透明度,所得到的结果会不一样。所以这种混合模式是需要搭配图层不透明度来使用的。还是看一张动图吧:

不同透明度的亮光模式效果

好了,接下来要说的下一个混合模式是'线性光'。


线性光模式

'线性光'的混合模式是'线性减淡'和'线性加深'的结合体,50%的灰色完全不可见,亮度大于50%灰色的,会使用'线性减淡'混合模式进行处理,也就是变亮了;亮度小于50%灰色(更暗的部分),会使用'线性加深'混合模式进行处理,也就是变暗了。亮部加亮,暗部加暗,可以得出,这依然是一个增加对比的混合模式。看看动图,就一目了然:

线性光模式

以前的教程中,教过大家一种锐化照片的方法,就是使用了高反差保留和线性光模式,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有印象,在这里为了照顾新朋友,我再重复一次,大家别嫌我烦。

首先,CTRL+J,复制背景图层,接下来在软件上方的'滤镜'菜单中,选择'其他',子菜单中,点击'高反差保留':

滤镜菜单中选择高反差保留

在弹出的设置面板中,将半径设置为4左右(具体数值要根据图片大小而定),点击确定,完成设置:

设置适合的参数

这时将复制出来的图层1混合模式改为'线性光',就可以看到基本上50%灰色的图层中,边缘的区域会有一些线条,下一步做混合模式的适合,这些边缘就被有效的锐化了:

更改混合模式为线性光

如果你觉得锐化的过头了,可以调整图层不透明度,降低高反差保留的强度,照片就锐化完成了。这也是我自己使用频率最多的一种锐化方法,这一招对于增强照片质感很有用。

当然,你也可以在做完'高反差保留'后,使用'叠加'或'柔光'等其他混合模式去锐化图片,你甚至可以添加图层蒙版,只锐化部分区域,将不需要锐化的区域擦除。我们一直强调,软件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定要活学活用。


点光模式

'点光'混合模式基本是'变暗'和'变亮'的结合体,如果你想同时对比两个图层中最亮和最暗的像素,就可以用到它了。'点光'模式其实就是替换颜色,具体取决于'混合色'。如果'混合色'比50%灰色亮,则替换比'混合色'暗的像素,而不改变比'混合色'亮的像素。如果'混合色'比50%灰色暗,则替换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而不改变比'混合色'暗的像素。这对于向图像添加特殊效果非常有用。

点光模式

在这一组中,最后一个混合模式是'实色混合'。


实色混合模式

'实色混合'比较有意思,它只会显示RGB或CMYK光谱的颜色。'实色混合'是把混合色里面的红、绿、蓝通道数值,添加到基色的RGB值中。结果色的R、G、B通道的数值只能是255或0。因此结果色只能又八种可能:红、绿、蓝、黄、青、洋红、白、黑。也就是R、G、B、C、M、Y加黑白。由此可以看出结果色都是非常纯的颜色。

刚才的素材照片颜色比较少,这次我们换一个颜色丰富些的照片来说明:

素材图片

将亮度卡的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实色混合'后,看看会发生什么:

做实色混合处理

结果特别有意思,我们在图片中可以看到红、绿、蓝、青、洋红、黄、黑、白,还是上述那八个颜色。这种混合模式具体咋用呢?来,我们看图说话。

首先新建一个空白图层,随便填充一个颜色,比如纯度为255的蓝色吧,再将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实色混合':

新建图层,填充蓝色,设置混合模式为实色混合

接下来在图层面板上,适当降低图层不透明度填充不透明度:

调整不透明度

你已经成功为这张照片添加了一种色调,我们做个动图看看调整前后效果对比:

成功添加一种色调

在人像照片调色时,也可以这样用。甚至你可以设置个图层,填充多种颜色进行实色混合,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到这里,这一组的内容也介绍的差不多了,也不知道小伙伴能能不能理解,我是使出洪荒之力去尽可能的说详细些了,真的尽力了。

总结一下这一组的特性,既然是'对比组',就是为照片增加对比。这一组结合了'变暗组'和'减淡组'中的很多特性,对于照片的暗部和亮部进行混合处理,从而增加图片的对比度。而对于50%灰,则完全忽略,不产生任何作用。

简言之,就是让照片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增加了对比,能够有效去除数码照片中灰蒙蒙的感觉。

增强对比后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有知道图层混合模式的原理,才能把PS玩出花来!
图层的混合模式全解析
Photoshop CS6中文版图层的混合模式
中英文名称混合 Photoshop PS图层混合模式详解(非常详细)_经验技巧_飓风IT资讯
PS图层混合模式详解与相关讲解
图层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