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匮要略】第八章 第3条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导读:《金匮要略》编辑按照刘渡舟编著《金匮要略诠解》中分类方法,按照第几章第几条标注。注释多选清代、近现代医家著作,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名家论述或者发表自己的注解!

子恒试注

奔豚有发于肾者,有发于肝者。本条所述即肝气上逆导致奔豚气的证治。肝血不足导致肝失所养故见腹痛,里有不足则外邪易犯,邪气郁结,上冲于胸发为奔豚,正邪纷争所以往来寒热。治疗仍以和解少阳为主,兼以降逆,主方奔豚汤,是小柴胡汤易柴胡为甘李根白皮,去大枣加芎、归、芍、葛而成。柴胡疏散少阳之气偏于走上,甘李根白皮可降奔豚之逆,加归、芎、芍以养肝血止腹痛,加葛根疏散外邪。

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

此奔豚气之发于肝邪者,往来寒热,肝脏有邪而气通于少阳也。肝欲散,以姜、夏、生葛散之,肝苦急,以甘草缓之,芎、归、芍药理其血,黄芩、李根下其气,桂、苓为奔豚主药,而不用者,病不由肾发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

【注】

奔豚气上冲咽喉,发作欲死,是奔豚之甚者也。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是奔豚之微者也。甚者以桂枝加桂汤,从肾逐阴降逆也;微者以奔豚汤,从心调血散逆也。

清·黄元御《金匮悬解》

奔豚之发,木胜而土败也。木邪奔发,气上冲胸,脾土被贼,是以腹痛。肝胆同气,木气上冲,胆木不得下行,经气郁迫,故往来寒热。以少阳之经,居半表半里之间,表阳里阴,迭为胜负,则见寒热之往来。厥阴,风木之气,风动血耗,木郁热发。奔豚汤,甘草补土而缓中,生姜、半夏,降胸膈之冲逆,黄芩、生葛,清胆胃之郁热,芎、归、芍药,疏木而润风燥,李根白皮清肝而下奔气也。

清·曹颖甫《金匮发微》

第2、3条同讲

奔豚之病,少腹有块坟起,发作从下上冲,或一块,或二三块,大小不等,或并而为一。方其上冲,气促而痛,及其下行,其块仍留少腹,气平而痛亦定。但仲师言从惊恐得之,最为精确,与《难经》所云:「从季冬壬癸日得之者」,奚啻郑昭宋聋之别。予尝治平姓妇,其人新产,会有仇家到门寻衅,毁物漫骂,恶声达户外,妇大惊怖,嗣是少腹即有一块,数日后,大小二块,时上时下,腹中剧痛不可忍,日暮即有寒热,予初投以炮姜、熟附、当归、川芎、白芍,二剂稍愈,后投以奔豚汤二剂而消,惟李根白皮,为药肆所无,其人于谢姓园中得之,竟得痊可,盖亦有天幸焉。

清·沈明宗《张仲景金匮要略》

此风邪引动肾积也。前乃肾中积寒,直冲阳道,而至咽喉,此因肝胆风邪,相引肾中积风乘脾,故气上冲胸而腹痛。厥阴受风,相应少阳,则往来寒热。是以芎归姜芍,疏养厥阴少阳气血之正而驱邪外出。以生葛李根,专解表里风热,而清奔豚逆上之邪。黄芩能清风化之热。半夏以和脾胃,而化客痰。俾两经邪散,木不临脾,而肾失其势,即奔豚自退。按奔豚虽属肾病,此仗风邪引动积风而发,仲景引明非仅寒邪一端致病,诚补《素问》之不足也。

清·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

然肾处于下焦,与肝相通,所谓乙癸同源是也。然肝肾之气,并善上逆,今请言肝邪之发为奔豚其木气之逆则上而冲胸,木邪克土,其腹必痛,肝脏有邪,其气通于少阳,则为往来寒热,以奔豚汤主之。

此言奔豚之由肝邪而发者,当以奔豚汤畅肝气而去客邪也。第比为客邪立法,若肝脏本病发作,以乌梅丸为神剂,此即《金匮》之正面处,寻出底面也。

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

本条论述肝气上逆而作奔豚的证治。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化热而动,其气上冲,故为气上冲胸;肝气犯胃,胃气郁滞不通,故见腹痛;肝胆相为表里,肝气为病,则使少阳之气怫郁,故见往来寒热。

治以奔豚汤,疏肝清热,降逆止痛。方中重用甘李根白皮清热降逆;葛根、黄芩清火平肝;川芎、当归、芍药调肝和血;而芍药、甘草相合又可缓急止痛;生姜、半夏和胃降逆,诸药相配,使肝气条达,则冲气自降,诸证即愈。

本证是肝郁化热引起的奔豚气病,方中重用甘李根白皮清肝火,降冲逆。然李根白皮有催吐作用,故不宜多用。

胡希恕《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这个奔豚汤药不常用,因为这个情形很少见。它这一段说的是少阳病,往来寒热是柴胡证四个主要证候之一,腹痛也是属于柴胡证。奔豚没有不气上冲胸的,一直到咽喉,发作欲死嘛,气上冲胸,胸胁也没有不满对吧,所以这个病证的反应整个是柴胡证。但是这个柴胡证不是奔豚,柴胡本身不治奔豚,所以这个方变了。它把甘李根白皮,就是李根白皮,味甘的。李子这个东西,有甘的,有偏苦涩的,这是讲甘李根白皮。这个药解热作用跟柴胡差不多,但它有下气治奔豚的特征。

那么这个方你一看就明白,半夏黄芩芍药生姜甘草,它也是柴胡剂的加减方子,但是用李根白皮来代替柴胡了,为什么,因为它治奔豚。那这个李根白皮既能下气,再根据上面这个少阳证,有胸胁满啊,往来寒热啊,这个方剂还是能治奔豚的。那么这段说明了什么呢,还是要辨证,辨什么证?辨方证。它现哪个方剂的适应证,就用哪个方剂就行的。这个现柴胡证,但现柴胡不能治奔豚,你用李根白皮这个药物,变化变化就行了,李根白皮治奔豚,这个书上也有的。

另外我们来看看这个方药的组成,我们还能看出些问题来。它用大量的生葛,生葛就是葛根,它用五两,用五两的话,这个人非得有项背强几几不可,这肯定的。它另外又用当归、芎穷这些补血的药,那么也就是说这个人奔豚证现的是往来寒热、腹痛的柴胡证,同时呢,它项背强的厉害,而且有血虚的一种症候,这么认识就对了,它是这么一个方剂,但它话说得不够明白,只说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但是我们从药物上分析还应该有这些项背强、项背拘急得厉害,还有血虚的症候,它又搁些当归川芎嘛。

这里出现的柴胡证,它用的也是柴胡的方子,但是没用柴胡,用的李根白皮,为治奔豚。这个方剂我们还没用过,因为奔豚病不多见,见着了现这个的症候就更少。

其他医家

《金匮要略浅注》:“此言奔豚之由肝邪而发者,当以奔豚汤畅肝气而去客邪也。又云:《伤寒论》云:厥阴之为病,气上冲心。今奔豚而见往来寒热腹痛,是肝脏有邪而气通于少阳也。”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金匮要略诠解》,作者/刘渡舟;《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全章内容

第1条: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第2条: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第3条: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第4条: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第5条: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熟读成诵

第3条: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笔记)乌梅丸临床运用体会 作者:李士懋_经方中医...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131
奔豚汤《金匮要略》
4.奔奔豚气病脉证治方---豚汤
【《伤寒论》四逆散】
《中医实战笔记》:少阳经要药:柴胡的功效与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