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滇池出海口寻霞客,收获满满、感动满满,这段心路历程却发人深省

滇池出口:海口河

徐霞客到过滇池南部的晋宁,徐霞客也到过滇池这一高原湖泊唯一的出水口:海口

在海口短暂的两天时间里,徐霞客留下了很多的经典、精彩的瞬间,让人印象深刻。

此前吴叔也在文章中为朋友们介绍过海口,比如说昆明:最后的最美滇池画屏美景

海口河如画屏般的美景;比如说看到桃花坞、徐霞客鄙视武陵源的桃花是“小火把”昆明:徐霞客游滇池花絮;再比如,徐霞客在石城,童心未灭,看小孩子捅蜂窝写给儿童节:《徐霞客游记》中的一段童趣故事……。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相信,此前吴叔自己竟然没有到过海口!

此海口非彼海口


说起海口,可谓是大名鼎鼎、历史悠久。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赛典赤.赡思丁主滇后,元朝官吏在昆明地区,疏通螂螳川降低了滇池水位,不仅解除了昆明城市的水患,还“得壤地万余顷,皆为良田”,扩大了农田面积。

赛典赤在疏通螂螳川后,当地人民即请赛典赤赐名。赛典赤赐予'滇之水口'即滇池的出水口,所以就有了现在的“海口”的名字。

海口河?臭水河?

赛典赤.赡思丁之后,历朝均有滇池出口治水的举措。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为便于海口河疏浚工程截流需要,修建了一座以闸为主、桥闸结合的多孔石拱桥。闸分为三,分跨于被大小中滩分隔形成的海口河三股河道之上,故通称川字闸

川字闸

上面这些介绍,在网上可以很轻易地查到,但总没有身临其境,站在海口“川字闸”前面阅读“重点文物保护碑文”来得那么真切。

川字闸简介

这是吴叔最大的感受。

海口“川字闸”如此,徐霞客的游踪也是如此。

崇祯十一年(1638年)那个夏天,来云南游历的徐霞客,并没有在省城昆明更多停留,而是直奔滇池南部的晋宁而去。

本来是去与挚友晋宁州首唐玄鹤、唐大来告别的,然而,人留客、天也留客,徐霞客在晋宁盘亘了近二十天,才再次开启旅行模式。

徐霞客

这次,徐霞客的打算是:

时余欲从海口、安宁返省,完省西南隅诸胜,从西北富民观螳螂川下流,而取道武定,以往鸡足。

于是就有了徐霞客的海口之旅,也就有了吴叔的这次探寻与考证之旅。

相比起此前吴叔的无数次“重走霞客路”的一无所获或者是危险、冷遇这些不愉快的东西,这次的海口之行真的可谓是收获满满、感动满满。

收获与感动

先说收获满满。

对于海口之行,虽然计划了很久,但是对这第一次能看到什么,吴叔并没有太多的期待和奢望,觉得这更像是一探探路之旅。

然而,结果下来,先是看到了闻名遐迩的海口“川字闸”。

“川字闸”

接着,更在找海口“川字闸”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徐霞客笔下的“龙王堂”

“龙王堂”

徐霞客游线标志地

并循着这里“徐霞客游线认证标志地”路线牌的线索,顺利地找到了徐霞客在海口的主要游踪痕迹地:茶埠墩、里仁村、石城。

茶埠墩

徐霞客游线标志地

里仁村

徐霞客游线标志地

石城

徐霞客游线标志地

回想起来,也不算是什么意外,这一切都是因为吴叔始终有颗好奇心,始终惦记着徐霞客的蛛丝马迹吧?

再来说感动。

前面已经说过了,徐霞客在石城有奇遇,吴叔居然也有奇遇!

昆明海口的石城应该是一个很大的目标,不算难找,但是吴叔是全程步行走着去的,都有点佩服自己的精力和执着。

石城就在200号工厂,具体为什么这么叫,原因大家都知道的,而且是由这个厂修建并管理的一个滇池重点旅游景点,这也算是一奇吧?

海口石城

我们都知道,这些年国企的日子不好过,一走进石城下的生活区,依然是80年代修建的那种单元楼,就感受到这种落差。

但就在这些通往石城景区楼房稍显斑驳和破旧的墙上,却有很多徐霞客的图文介绍,从生平、游历线路、成就、评价,一个都不少!

对徐霞客的宣传,无处不在

看到这些,吴叔感动的同时也肃然起敬起来,再看那块可能在全国景区中都显得比较low的景区指路牌,也觉得无比的顺眼。

这样的景区指示牌,一点都不low

要知道,现在景区已经不再收据说是3元钱的门票了,已经没有什么收入了,但景区还得维持。维护这大自然的馈赠、保留徐霞客与这里的情缘,这一切,还有人在做、在坚守!

景区收门票处,现在已经不收门票了

吴叔到过很多香火旺盛、修建得金碧辉煌的寺庙,可是,那些财大气粗的徐霞客停留过的诸多庙宇,可就连这样一块简单的图文介绍都没有!

两相比较,人文气息与境界的高下立现。

石城最高点

而且,这里的人们估计生活也不是很好。当你见到爬个大坡、上到石城“豁然亭”,只是为向少得可怜的游人兜售3元一根冰棍的大妈的那份坚持,不知道你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

反正吴叔是再次感动了,也可能是一个多小时里唯一买了冰棍的游人。

石城内的小路

最让吴叔感动的事情发生在小石城里的事情。

吴叔游览完确实奇异的大石城之后,顺着路、循着一阵不怎么着调的葫芦丝声穿过一个洞,进到了小石城。

通向小石城的台阶和洞口

原来是一个大妈独自一个人在这里对照着手抄的简谱在练习葫芦丝。

看到吴叔在不停地拍照,大妈热心地推荐了一个角度,让吴叔拍一下小石城中间矗立着的镂空石块。

大妈指点的视角

大妈说,这块突兀的石头越看越像一头在喝水的大象。虽然不怎么像,但吴叔也不能弗了大妈一番好意,也就拍了几张,顺便和大妈攀谈起来。

大妈是这个厂的退休职工,已经70多了,还经常一个人到这里练习乐器自娱自乐。得知吴叔是专程来游览石城的时候,大妈热情的推荐到后面的大石城看看石刻。

许弘勋著名的草书

许弘勋的题诗

许弘勋的题字

大妈介绍说,后面的石刻和诗文都是徐客霞亲自写的。

你没看错,大妈真的所说的是“徐客霞”

看着大妈一脸的真诚和热情,看着大妈对这片景致、对“徐客霞”的那种发自骨子里的热爱和热枕,吴叔只能告诉大妈,已经看过了,很不错!

许弘勋的题字

难道吴叔能够去纠正大妈错了吗?

吴叔没有告诉大妈,381年到过这里的那个奇人不叫“徐客霞”而是徐霞客;后面大石城石刻上的手笔、包括大妈身后“云庄”两个大字都是出自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云南提刑按察使许弘勋。

吴叔真的不愿意破坏掉大妈心里的这份对于“徐客霞”骄傲与自豪!

吴叔也算是狂热的徐霞客迷了,但那一刻,吴叔真的觉得,论起对徐霞客的热爱,真的不如这个昆明海口石城里古稀之年的大妈。

海口石城(大石城)

吴叔想到了徐霞客笔下那个浙江金华双龙洞前的潘姥,想到了蝴蝶泉后山主动为徐霞客导游的那个樵夫。

大石城

这份对游人的热情,这份对故土的眷恋与自豪,400年了,一丝一毫都没有改变。

带着徐霞客一样“犹令人一步一回首也“的心情,吴叔结束了石城之旅,结束了这次海口之旅。

徐霞客留恋的是美景,吴叔留恋的是感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昆明城中隐藏的绝美秘境,拥有诸多第一,就连本地人也很少知道!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
骑行320国道第四季27-安宁
赛典赤·赡思丁与滇池海口
吴连才 | 元明清时期云南水利概述
【分享】5.5徒步螳螂川,滇池出水口-海口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