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绍兴江边出现大量粉色小球,真相让人毛骨悚然…

天一热,芦苇石壁上全是红卵

近日,有市民爆料称,绍兴诸暨浦阳江沿岸又出现了许多福寿螺卵

近日,有市民爆料称,绍兴诸暨浦阳江沿岸又出现了许多福寿螺卵。 昨天上午,小编从望江二路出发,沿浦阳江前行,发现每隔五六米,就会有一团团福寿螺卵, 呈粉红色,吸附在芦苇茎杆上。

仔细看,福寿螺卵外形呈球状,由许许多多的小球组成,直径在3厘米左右,有的甚至呈鲜红色,表面覆有一层薄薄的白粉。

蒋国芬是园林工人,负责太平桥—暨阳桥段的卫生。她告诉小编:“现在福寿螺卵还不算多,等到天再热起来,芦苇上、游步道的石壁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红卵,让人看得起鸡皮疙瘩。”

经走访,小编发现大多数人都不清楚河道里的球状物是什么。90后吴晓森经常在浦阳江游步道跑步,他说:“我以为是蝴蝶等昆虫的幼卵,现在涨见识了。”

曾有人在浦阳江摸螺蛳

那大家对福寿螺了解多少呢?它究竟能不能食用?

小编沿路又询问了十多位市民,有一部分人表示不能吃,但对于不能吃的原因又不清楚,只知道对身体有害。也有一部分人则说从来没听说过福寿螺。

而据一位金女士透露,她曾经看到在清明前后有外来务工者在浦阳江里摸螺蛳,捞起来后就带回家了。

随后,小编又辗转来到菜市场,采访了卖螺蛳的摊主。其中有几家的螺蛳是自己从乡下河塘摸来的,摊主张先生还拍着胸脯跟小编保证:“绝对可以放心,不会以次充好。”而另一些螺蛳摊的进货渠道主要是农贸批发市场,有本地的螺蛳,也有从江西那边运来的。小编均仔细查看了螺蛳形状,所幸没有发现福寿螺。

2002年诸暨发现福寿螺

据了解,福寿螺最早是南美洲亚马逊河里的生物,是一种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一只福寿螺含有的寄生虫高到6000条以上。 如果在烹饪的时候不熟,线虫容易侵入到人体,特别是能破坏神经组织,目前已基本退出餐饮市场。

(网络配图)

小编专门咨询了诸暨市植物检验站站长徐铁平。他说,诸暨最早发现福寿螺是2002年,已有十多年历史,但至今诸暨还没有出现过食用福寿螺感染寄生虫致病的病例。

另外,福寿螺不是不能吃,而是必须要烧熟。但其螺内的螺旋形构造像迷宫一样,不利于热量的传导。它的个头本来就较大,也不太容易烧透。因此,不建议食用。

(网络配图)

一招辨认福寿螺

爱suo螺蛳的小伙伴

快来看看如何辨别田螺与福寿螺?

田螺的壳顶很尖很小,福寿螺的壳顶是平的,而且比较大;田螺的螺旋部很高,圆锥状,福寿螺的螺旋部很矮;田螺壳口较小,福寿螺壳口很大;田螺的脐孔较小、浅,而福寿螺的脐孔较大、深。

互相提醒!

千万别误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天吃烧烤要当心,营养师:黄鳝、螺蛳吃不对都容易食物中毒
乌镇之旅(六)
98年前,诸暨一位归乡人拍下的老照片拍摄地在哪?
绍兴河里的这种东西,千万不能吃!不能吃……
这种螺最好不要吃,体内寄生虫很可怕
40年前引进,被视为高蛋白,在南方规模养殖,如今泛滥成灾无人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