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金库的查处方法……

《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具体规定》中明文指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

近年来,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小金库”查处工作,使其呈逐年下渐趋势,但仍有少数单位心存侥幸,有禁不行,有令不止。有的“小金库”披着形形色色的外衣,内在错综复杂,表现五花八门。“小金库”仍是当前审计的重点。结合多年审计工作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方法。

  “小金库”的特点:

(一)对象普遍性。

审计发现,不仅行政机关企事业有“小金库”,而且各类团体、临时机构也有。有的单位(部门)为了小团体利益,将单位内部划小核算单位,通过多头开设银行帐户,把本应该作为单位收入纳入财务部门统一核算的资金,分散核算,以多本帐作掩盖,借此逃避监督;有的是投李报桃,把经费以合法名义拨到所属单位,公私不分,“小金库”成了小集体或某些个人的钱包。

(二)形式多样性。

不少单位是“两本帐”、“多本帐”,有的在经营创收中收入不入帐或入“另册”,脱离财务监督;有的截留挪用各种应上缴经费;有的把该收上来的经费留在下属单位(部门)作为“私房钱”;有的编大计划、造假预算,编假合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虚列支出,虚假冒领,把报回来的预算经费打入“小金库”,化大公为小公,甚至化公为私等等。

(三)载体隐蔽性。

“小金库”是帐外帐,有的只有单位(部门)领导或少数几个人知道,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诡秘性特点。有的“小金库”虽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但在财务手续上却留有后路,使上级在检查时不易抓住把柄,待某项专门检查结束后,这部分资金又成了单位(部门)名副其实的“小金库”。

(四)支出随意性。

由于“小金库”的黑户口身份,出了问题难以查证,致使收支自由,随意性很大。一些单位请客送礼、讲排场、比豪华、摆阔气,一些干部出入高消费场所,沉湎“酒绿灯红”。据纪检部门立案查处的案例表明,不少数额较大的行贿受贿案件,当事人挥霍的金钱,大都来源于“小金库”,许多经济犯罪案件,也多与“小金库”相关联。

   “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要准确查处“小金库”,首先要将资金管理审计作为审计的重点,有查处小金库的意识;其次要熟悉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熟悉有关财务处理的程序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可运用经验判断、实地观察、走访座谈、延伸追踪,灵活运用审计方法,从专业角度发现蛛丝蚂迹,使“小金库”无藏生之地。

从笔者多年的审计实践看,大致有以下几种专业方法:

(一)“证证”核对法。

通过对一张张会计凭证特别是所附原始凭证的审查,核实有无采取虚报冒领、截留应上交、下拨款或假借上交、下拨,将单位的资金以某种名义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然后再从对方收回或存于对方、截留收入等手段为“小金库”筹集资金的情况。

审查会计凭证时要注意从奇异的收款名称、数字、时间、地点、物品、票据、编号、报账手续、开支规律等中发现问题。如笔者在对某县土地部门财务收支审计时,该单位一笔帐务处理为:借:经费支出-购置费,贷:银行存款,凭证后附购档案柜发票一张,金额6000元,银行转帐支票一张,看似这一业务和帐务处理没什么问题,但仔细查看银行转帐支票发现,付款方没问题,收款方的收款人名称奇异,户名“陈张清”,姓陈名张清,感觉两个姓放一块起名有点好奇,联想该单位领导姓陈,会计姓张,叫张满清,会不会是把单位负责人和财务科长的姓名加一起在银行开户?带着疑问,没声张,带上这本凭证,回单位开张银行查询通知,直接到开户银行查询,果然发现了该单位隐葳近十年的一个“小金库”,总收入达1000多万元。

(二)对比分析法。

大致有三种对比方法:

一是纵向对比。

如将企业本年度和以前年度的销售账、原材料账中生产领料、水、电等主要成本、费用支出数额进行对比审计,如发现企业存在本年度原材料、水、电消耗定额没有增大,而消耗量比以前年度增大,账面销售量却减少;装卸工资定额没有提高,而年度装卸工资总额比以前年度增长,账上装卸销售的数量却减少等异常情况时,就应该实施全面审计,就比较容易找出确凿证据,看是否存在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二是横向对比。

如对某县商业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时发现,企业柜组承包费、房租费、商家广告费等各项收费在财务均有反映,但通过与同类企业比较,感觉总收入水平较低,经过追踪审计,一举发现100多万的柜组承包费、房租费、商家广告费收入存入“小金库”的问题。

三是对应对比。

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往往是有规律的,有些收支项目存在对应关系,审计时如果能紧扣这个特点,往往也能查出单位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三)资产清查追踪法。

大致包括三个步骤方法:

首先,审计时应查阅固定资产总帐、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对己报废的固定资产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对,对应有残值及变价收入而账面却没有的固定资产,应进一步核实是否存在隐匿收入。

其次,应对单位若干年度的各项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尤其是对长期不用或下马项目的资产、即报废资产的处理去向要进行追踪。

第三,对资产出租和对外投资情况进行审查,核实出租资产收入和对外投资收益是否都进了账,有无截留出租资产收入和对外投资收益入“小金库”中的情况。对资产的出租要看出租合同、入帐情况,摸清出租资产的数量、租期、租金、收费、入帐情况,这种审计方法对截留、隐匿处理固定资产和废旧物资收入存入“小金库”的情况尤其适用。如在对某工厂资产、负债、权益审计时,对帐面资产盘点时发现该厂帐面汽车数量和实际数不符,经追问变卖了,收入存入了“小金库”。另外资产清查追踪法也很适用于从账外资产为线索查出“小金库”。对于发现账外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等货物,若无支出凭证,则应追踪购买资产的资金,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扯出隐藏的“小金库”,如对某市直单位财务收支审计中,帐面反映“其他收入”科目中有房租收入,依据帐面查凭证及附件,但只见收费收据并无出租合同,后经审计人员坚持,核对租房合同后发现,该单位当年应收房租20万元,实际入帐16万元,其中4万元用其他票据收费存入了“小金库”,并以此带出了另外一个40多万元的“小金库”。

(四)突击盘点法。

应首先了解单位现金存放点和有可能保管“小金库”管理人员的情况,盘点时要注意对库内所有现金、支票、存折、票据及存根联等资料全部进行清点,发现问题要立即追踪审计。如在对本市某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时,我们对财务人员突击盘点,发现私人存折几本,且有些存折上金额较大,经到相关银行查询,发现了该单位严重的公款私存问题。

(五)银行账户追踪法。

审计进点前应首先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所有银行账户情况,在审计时应注意是否存在未提供的账户,若有则应追踪到底,我们在审计中,就是以这种追踪账外账户的方法发现不少“小金库”的。

(六)票据核对法。

票据是单位经济活动的具体反映,因此要重视检查单位收费票据。审计中应先从单位内部控制入手,检查票据购买、领用、销毁、存根保存等一系列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存根联是否完整,并运用判断或统计抽样法,从中抽出一定数量的存根联,看其是否全部入账,还可以从被收费单位调查取得的收据联为证据,要求核对相应的存根联,以此为突破口,检查企业是否存在收费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如在对某县学校财务收支审计时,通过单位领购票据与和已用票据核对后发现少一本票据,经追问,这本票据在财务科长手中并已部分使用,收入是收取几个大户的房租收入,金额达80万元,其中以校长名字存入40万,以财务科长名字存入40万元。

票据核对法也适用于虚列支出和重复列支费用而形成“小金库”的审计。如对支出凭证中开具的金额较大的发票,同时又没有附采购清单,或者有,但采购数量与实际需用不一致的,以及没有后勤部门收货的,应予重视追查,看是否是用于购买购物券;对之后大额购物且与前面的发票开出单位是同一商户的,或者收款单位与开发票单位不一致,而报销却领取现金的,应联系上述业务综合审查,落实是否是重复列支费用,若是,则应追踪所领取现金去向,从而查出表象后隐藏的“小金库”。

   “小金库”查处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审前调查,发现疑似线索。

小金库形式表现多样,为此要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单位一策略”的方式开展审计。

特别是要通过审计调查的形式,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重点环节、容易忽的视薄弱内控点进行排查,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确保审计项目质量。

(二)找准审计证据,把握审计时机。

审计证据证明力直接影响审计成果,准确有力的审计证据一方面让违纪、违规问题无处藏身,另一方面让被审计单位在证据面前积极配合。

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了“小金库”等违纪违规线索,证据不足,就找被审计单位摊牌,就会因证据不足得不到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同时也易暴露审计目标。但只要在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后,就要及时向被审计单位摊牌亮底,切不可贻误战机,事倍功半。

(三)灵活运用审计手段,扩大审计成果。

审计成果的丰富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手段运用的成功与否。审计手段运用巧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扩大审计成果。

我们要注意审计要查帐,但不能“唯帐”,有时侯审计要从繁琐的帐目中解脱出来,往往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灵活运用《审计法》赋予我们的审计手段,也许会事半功倍。

(四)发扬审计团队精神,统筹审计资源。

审计必须发扬团队精神,当代审计发展的趋势是多专业融合、多兵种作战,审计不是靠“一个人”,而是要“一群人”,也不是某一点的出彩,而是要全面开花。

如果我们在审计过程中,注重发挥各专业优势,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就有可能在查处“小金库”的同时,发现更多的违纪违规问题,就有可能使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和国家治理工具的作用不断得以彰显。(潘武森 龚文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金库”内部审计的常用技术方法
“小金库”常见的表现形式及检查方法
审计
金融保险业账外资产审计“十法”-审计
怎样发现和处理、处罚“小金库”20151201
十五种查出小金库的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