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营银行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民营银行作为金融领域的一块试验田,首批5家开业已超过三年,其业务发展状况也备受关注。一方面,新兴的民营银行体制更加灵活,依托金融科技等手段,在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方面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另一方面,作为后来者,在监管约束和激烈的同业竞争中,民营银行也存在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同业、业务模式较为单一等发展瓶颈。

为更好地释放民营银行的发展潜力,助力普惠金融等领域发展,据悉今年9月监管层下发了一份试点民营银行业务常态化和开展新业务的“58号文”,拟允许营业满三年,且所在地省政府出推荐函的民营银行,试点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和员工持股计划,也可以在注册地的城市开设新的网点和分支机构,即放松“一行一店”的限制。

民营银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银行业在民资准入方面逐步深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银行业向民资的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以及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具有同步性,但由于银行业本身受到较强的准入限制,这些发展进程又不完全同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年)尝试允许民资办信用社;第二阶段(1993-2002年)第一家民营银行诞生,民资入股城商行,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开业;第三阶段(2003-2012年)民营开放遇波折,民资开放加速推进;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民营银行终破冰,进入常态化设立阶段。

近期热潮有所减退

在当前我国国有银行处于垄断地位、银行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动力缺乏、业务同质化较为严重的背景下,为构建更加立体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民营银行应运而生。2015年以来,微众、华瑞、民商、金城和网商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相继开始运营,至今已满3年。之后,随着民营银行试点的全面开闸,截至2017年末,已有17家民营银行完成批设,陆续开业,分布于全国各地,业务发展也各有千秋。但与前几年的热度相比,自去年开始,上市公司申请筹备民营银行的热潮有所减退,“退出+换帅”频现。这一方面源于监管对银行的股东限制趋严,另一方面也与试点过程中民营银行面临较大的挑战,现实和业绩压力较大有关。

民营银行特色鲜明,经营良好

目前的民营银行只是有限牌照的银行,批设民营银行在相当程度上是着眼于弥补现有银行体系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的空白。民营银行的优劣势均较为突出:优势主要体现在股东资源、公司治理、运营效率等方面,劣势则主要体现在政策限制、业务资格、抗险能力等方面。目前按监管口径统计的17家民营银行大体可分为互联网银行和非互联网银行两类,各家民营银行的经营特色显著。2017年民营银行经营绩效优于传统商业银行。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民营银行总资产3381.4亿元,同比增长85.22%,其中各项贷款余额1444.17亿元,增长76.38%。2017年民营银行总计实现净利润19.67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09倍,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分别为5.06%、0.76%,同比分别提高0.30和0.0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0.53%,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24.25%,流动性比例98.17%,远远高于“大于等于25%的监管标准值”。

监管约束下,资金来源受限、业务模式单一等成为业务发展瓶颈

因民营银行分支机构受限(不允许异地经营,且只能设立总行营业部一个线下营业网点),远程开户尚未放开,所以普通企业和居民存款扩张非常有限。在成立之初监管考核不严的情况下,前期资产业务扩张高度依赖同业负债。即使是依托强大股东背景的前海微众和浙江网商,也同样面临存款难题。以网商银行为例,截至2018年6月末,该行的总资产达1096亿元,负债1046亿元,其中2017年发行同业存单527.5亿元,今年仍计划发行300亿元,对同业的依赖程度仍很高。不过,即使是同业融资,民营银行也广受限制。首先,并不是所有银行都能够通过同业拆借获得资金。根据2016年发布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业务操作细则》的规定,民营银行成立两年之内无法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开展流动性管理,目前只有前期5家民营银行加入了同业拆借中心;其次,发行同业存单也需要通过合格审慎评估,成为全国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成员。而对民营银行而言,受开业时间不足影响,资产利润率、成本收入比、存款偏离度等指标很难达标;再次,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发行管理办法》的规定需要较长期的三年财报,在急需资金的初创期,民营银行也无法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筹资。2018年或许会看到第一批民营银行发行金融债的案例,尤其是当前银保监和央行的材料审核可以同步进行。此外,民营银行业务模式单一,即被分为小存小贷、大存小贷、公存公贷和特定区域贷款四类业务模式,与传统银行大而全的模式相比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过渡期后,业务常态化将助力民营银行的可持续经营和普惠金融领域发展

三年的过渡期之后,诸多监管指标的约束开始逐步生效,如央行的宏观审慎MPA指标、127号文提及的同业负债不能超过总负债的1/3、后续正式实施生效的流动性匹配率,以及央行的狭义贷款规模的控制窗口指导等,都将给民营银行的业务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监管酝酿的业务常态化和新业务开展,将有助于增强民营银行的展业意愿,推动其实现可持续性经营,同时助力普惠金融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其中,放松“一行一店”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银行在注册地城市开设新的网点和分支机构,将会在客户吸引、存款吸收和品牌宣传等方面起到有利作用,同时也可与9月出台的在中西部和老少边穷省份开展首批“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相衔接,共同实现对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金融服务的重要突破;此外,民营银行分支机构网点的设置应该也会着力在科技化、精品化和特色化上下功夫。试点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能拓宽民营银行的融资渠道和存量资产的流转渠道,也将成为民营银行践行“轻资产”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试点员工持股计划,将有效满足员工期待,优化公司股本结构和治理结构,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民营银行应坚持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扬长避短

新时代银行业面临经济发展阶段转换、货币监管政策趋严、利率市场化、对外开放、金融科技等发展环境的转变。相应的,民营银行的机遇来自于传统银行面临转型压力、其更易抓住利率市场化机遇以及互联网金融方面优势;挑战则在于强监管、新进入者以及传统银行加速转型。为此,需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充分利用股东资源,采取模仿赶超策略,并加强与传统银行及其他机构的合作。

1、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经营

从市场角度看,重点关注中小微型企业和个人消费领域,努力探索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化解之道,找准传统银行的不足之处作为突破点实施错位竞争。经营模式上也不必拘泥于传统银行的固有套路,而是针对于自身的客户定位和产品体系,构建切实有效地的组织架构和流程体系,力求做到分工明确、监督有力、扁平下沉、高效精简。

2、充分利用股东资源

针对具有互联网基因的股东,可以充分依托其流量平台开展存贷业务、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并可采用互联网技术、整合股东的大数据体系强化风控。而针对无互联网基因的股东,则可充分挖掘区域及股东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的深层次金融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股东与民营企业、地方经济的连带关系,努力培育核心客群,将自身打造成为他们的“知己银行”。

3、可采取模仿赶超策略

民营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后发优势,充分吸收传统银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特别是近年来,传统银行普遍力求往轻型化、综合化、数字化方向转型,民营银行应对其战略有足够的认识和借鉴,并依托自身灵活的体制机制以及无历史包袱的优势,从起步便围绕着轻型化、综合化、数字化战略搭建整个业务体系,追求效益导向型发展。

4、加强与传统银行及其他机构的合作

由于受远程开户和单一网点的限制,民营银行通过同现有银行合作,开展业务会更加有力,同时也有助于其实现轻型化经营。特别是互联网银行,其本身就具有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基因。除传统银行外,民营银行还应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积极与投行、保险资管、股权投资、担保基金、融资租赁及互联网金融机构等各类机构合作,从而打造更大的业务生态圈。

文|李鑫 张丽云 民生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丰慧: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冲击有多大
一文读懂网商、微众等17家银行的“前世今生”|民营银行四周年(上)
民营、社区银行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探索民营银行发展的新路径
传统银行日子难过 为什么各路资本还拼命开银行?
重磅|2016年银行业有哪些大事?(银监会工作会议全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