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会计帐套造假的八大情形

会计帐套中常见的一些虚假情况因财务软件的使用,造假空间大大缩小,凡是与受软件控制的环节,无法造假,凡是人为可以控制的环节,造假的可能是存在的。我们得要首先肯定凭证不更改且认定为真实合法有效的条件,仅仅谈帐套环节造假的具体情形:

  一、帐证不符

故意使用错误的科目,使借贷方科目弄错,混淆业务应有的对应关系,以掩饰其违法乱纪的意图。还有的把借贷方的金额同时改动,与凭证上的金额不对应。

当然会计人在做凭证的帐套录入时,也有不小心误录科目的情形,当月发现时可当期直接修改即可,还有的隔月或几个月才发现的,要做详细的摘要说明,在发现的当月做调整凭证予以更正即可。这样的错录入不能算造假。若长期不更正,也能算造假的嫌疑。

二、 不正当挂账

挂账作假就是利用往来科目和结算科目将经济业务不结算到位,人为地随意挂在账上。这种情形有好多种:

1、出纳员在财务主管的安排下,只把部分借支白条入帐,另一部分不入进帐套系统,目的是让借支的人逃避财务借支制度的监管制约,而现金结存中总有部分白条抵库。

2、有业绩考核的企业管理者,若出现利润无法达标时,可授意会计人把成本核算中的部分金额以另一种存货结存的方式(待处理财务损益等明细科目)不进入产成品成本之中,这样可以让单位产品成本人为降低,核算期的利润提高。至于后期能不能转回重新列入产成品成本中,无法保证,反正在会计保密,其它人不知情的条件下,可以暂时过关,企业管理者能首先得到利益或保住职位。

3、有销售、采购和资金往来业务,实际收付款人(抵销债债权债务人)与发票(或收据)上的单位名称不对应,特定是业务发生时间与收支时间错位时,业务经手人没有详细阐述过程,会计人(特别是没有经验的)往往直接按单据进行凭证处理,结果造成了很多无法消帐的往来科目,时间越长,这样的明细科目越多,以致后期无法调整更改,把“真帐”做成了“假帐”。

三、 部分收支业务不入账

它主要指会计人隐匿没有税务票据监管的收入(私自罚款、不开发票的销售或劳务收入以及其它无法监管的杂项收入等),和不符合财务制度或税法规范的支出事项(如罚款支出、额外的职员福利、超标的应酬娱乐等)。它的统称就是我们常说的“小金库”。这种假帐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做一套帐的企业单位最常见。

四、 结账作假

这类手法主要是通过提前或推迟结账,故意多加或减少数据,虚列账面金额,或为了人为地把账做平,一是可能某些业务不合规,不能体现在报表上,以防被查;二是可能某个业务指标数据不足或太多影响下期考核。这样的事不光企事业单位会发生,有时连税务机关也暗示企业这种操作,保障税务指标的来年达标。

五、 账账不符

按会计制度要求,账套与账套之间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如总账与明细账余额相等且余额方向一致;所有资产总账余额与负债和权益总额必须相等。很多核算项目是分模块操作的,在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内容复杂繁多,难免不会出现错误,若不及时帐帐核对,查找原因后加以调整,随着月月累计,年年累计,差额越来越大,查找更加困难,以到无法判断哪方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账账不符的现象在各企业单位十分普遍,只是程度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会计的业务素质和经验不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业务发生的过程经常达不到会计核算的标准要求。

六、 账实不符

根据财会制度的规定,有关存货、货币、固定资产、债券等实物资产,其账套记录必须与实物保持一致。但各单位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却十分突出,有的有账无物、有的有物无账,还有的账物不符,这种混乱的情势是非常容易给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在实际中,存货项目的帐实不符是最严重的,其次是债权债务往来科目也有帐实不符的情况。甚至有的单位连银行存款科目都是帐实不符长期不过问。在会计工作中,存货的重要内容是不容许帐实不符的,一旦发现要查实调整,其它细小不管管理的存货,能达到基本帐实相符也就不错了。至于银行存款,是不许一分一毫的差错。对帐实不符,业务频繁发生的要月月核对,业务次数不多的,也要季度或年度核对一次。 

七、 账表不符

单位的账套金额应与报表对应的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等项目金额相符,但在现实的会计核算中,许多单位的账套与会计报表存在出入,有时大相径庭。

这一方面可能是会计制作的会计凭证科目有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报表的某个数据需要分析填列而没有做到位。一般而言,查找帐表不符的原因对于实操水平不高的会计人的确是个挑战,预防帐表不符的基本工作同样需要有经验的会计才能做到。

八、销毁、损坏账套

会计帐套内容已经有重大违法行为且无法更改和掩饰时,为了逃避补税和罚款的追究,常常故意制造事故(如盗窃或火灾),造成账套资料(连同会计凭证)不慎被毁被丢的假相。这是一种间接推断的可能性很大的帐套造假。

总之,帐套造假有多种情形多种套路,有会计经验不足造成的,有业务条件限制造成的,有上司老板授意形成的。然而,有的是难免又可改善的会计结果,有的是轻微违法行为,有的是重大违法甚至犯罪的会计行为。

希望会计后辈们在实践中多识别、多总结、多防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采购物资暂估入库会计核算的思考
财务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用友U8软件年结常见问题汇总(第一期)!
金蝶K/3流程及技巧
会计操作实务
会计手工账真账实操(原创)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