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设施蔬菜生产中容易忽视的7个关键技术

近年来,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许多新建基地的业主是跨行业建基地或拓展经营领域,在设施蔬菜生产和管理上经验不足,关键技术应用不到位。为了追求产量,很多业主大量施肥、用药,导致设施土壤环境恶化、病虫害严重、产量下降、质量不高。

为此,通过总结近年来武汉市推广设施蔬菜集成技术的经验,对目前种植户容易忽视的7个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详细解读,以期对设施蔬菜生产的技术提升有一定指导和借鉴作用。

1、清洁田园技术

实地调研中发现,设施蔬菜生产中最容易被种植户忽视的是清洁田园,这一工作看似简单却不容忽视。

1.1 尽早清园  

上一茬蔬菜罢园后要及早清园。如果不尽早清除田间残株,病虫害会在设施内大量繁殖蔓延,成为下一茬作物的为害源。

1.2 连根拔秧

开展清园拔秧工作前应先浇透水,然后将残株连根拔除。如果田间干旱,拔秧不干净,地下部会残留大量根系,成为有害病菌的寄生体,为害下一茬蔬菜。

1.3 清除病土

拔秧时如遇根部病株,还须将病株周围直径30 cm的土壤清理干净。

1.4 销毁残株

如果将清理出来的蔬菜残株随意扔在棚室四周或附近路边、沟边,残株孳生的大量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四周传播,重新回到棚室为害下一茬蔬菜,因此,上一茬蔬菜植株残体清出后应立即烧毁或掩埋。

2、棚室降盐排毒技术

棚室常年种植,施入大量化肥,其中70%左右的肥料以无机盐形态残留在土壤中;粪肥中也含有尿酸盐等大量盐类,用量过大也会造成盐分积累。同时前茬作物根系分泌物或病残体产生的有害物对下茬作物会产生毒害。所以,老棚室清园后,有必要进行降盐排毒。

2.1 土壤盐渍化的判断

盐渍化土壤的表层土最初呈现绿苔或青苔,中期呈现白苔,后期严重时则呈现红苔。盐渍化土壤中秧苗的表现一般是缓苗慢、不扎根;冬季生根、养根措施不少,但成效不佳;经常出现缺素症,且易得病;植株不旺,膨果慢,畸形果较多。

2.2 土壤降盐排毒措施

发现设施土壤盐渍化,可以采取如下3项措施。

①灌水洗土,在大棚四周建围堰,灌大水,水越深越好,几天后排出,连续23次。

②雨水洗土,在大棚内挖排水沟,揭除棚膜,利用大雨洗盐。

③生物除盐,一般在68月夏季设施休闲时进行,上茬收获后整地,每667 m2撒播玉米1.01.5 kg、苏丹草2.53.0 kg或高粱1.01.3 kg等吸盐作物,生长期间只需灌水,不施肥料,4560天收获,机械粉碎还田。

3、棚室消毒技术

受种植习惯等影响,设施蔬菜重茬不可避免。种植年限较长的棚室,尤其是重茬病害较重的老棚室,采取高温闷棚或水淹闷棚消毒最有效。

3.1 高温闷棚

选择高温季节,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预处理30%甲霜·噁霉灵水剂500倍液喷雾,进行全棚环境消毒。

②干闷667 m2用噁霉灵粉剂2.5 kg拌细土撒在土表,闭棚干闷10天。

③湿闷 深翻30 cm以上,覆盖塑料薄膜,然后膜下灌水,每667 m2随水加入40 kg威百亩(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放掉水气后闭棚2030天,地表温度要达到70℃左右。

④补菌闷棚消毒会将有益、有害微生物通杀,杀菌结束后,应敞开棚室晾晒10天左右,然后冲入微生物菌剂,重建有益的微生物菌群。

3.2 水淹闷棚

利用生石灰遇水放热、阳光加热、微生物发酵分解放热等杀灭土壤病菌。操作步骤如下。

①深翻地4050 cm,闭棚升温干闷10天左右。

667 m2均匀撒碎秸秆10003 000 kg,秸秆之上撒生石灰200300 kg

③用旋耕机旋耕,将物料充分混合均匀。

④四周建30 cm高的围堰,覆膜后在膜下冲大水,随水施入微生物菌剂,以利腐熟分解有机质,升温杀菌。

⑤通风放掉棚中水汽后密闭大棚2030天。

⑥如发现秸秆腐熟效果不理想,可以于闷棚后,在地里扎一些孔,重新冲入微生物菌剂。

4、肥料高效利用技术
4.1 粪肥腐熟技术

粪肥有冷粪(牛、猪粪)和热粪(马、羊、鸡粪)之分,粪肥需要经过发酵后才能被蔬菜高效利用。

有些种植户误以为生粪劲大、越臭越好,殊不知生粪下地连根坏,如生鸡粪里含有尿激酶,专门烧根、坏根,大棚内施用还会二次发酵造成氨气、二氧化硫气体中毒,同时导致土壤酸化、寄生虫卵病菌多、营养成分利用率不足30%。不同类型粪肥的发酵腐熟处理方法略有不同。

鸡粪  

鸡粪资源多、营养全、肥力大、肥效长,深受家庭农场主青睐。但从养鸡场采购回来的鸡粪一般水分含量较高,腐熟前需掺入适量的秸秆和牛、羊粪。

为提高粪肥质量,每1 m3粪可添加810 kg过磷酸钙、300500 mL发酵菌剂(最好选择工程菌与功能菌兼备的菌种,不但能发酵,还能解磷、解钾、固氮,刺激作物生长),充分搅拌均匀,调至半干半湿状态;然后堆粪,覆盖薄膜,中间插入温度计,深度约30 cm,大约3天后温度上升到70℃,再过几天降到55℃左右后翻堆,翻堆后再发酵710天,整个过程14天左右。如果不马上使用,可用塑料薄膜下垫上盖储存。

牛粪、猪粪  

牛、猪粪为冷性粪肥,发酵后产生的热量不高,杀菌效果不明显,但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应用时应杀菌。

操作上一般需加入一定比例的羊、马热性粪肥,并将含水量调至60%左右,为提高粪肥质量,每1 m3可混配24 kg尿素、500 mL发酵菌剂,充分搅拌均匀,堆制覆膜,插入温度计30 cm深,经常查看,当温度达70℃左右,再发酵几天即可,整个发酵过程需1个多月。

粪肥田间解毒  

购买的粪肥如未充分腐熟,为节省时间,可以在翻耕前1天傍晚均匀撒施于田间,然后每1 m3粪肥用500 mL的发酵菌剂对水15 kg喷洒,第2天翻地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发酵菌剂一般为多元复合生物菌种,不可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喷洒后,让粪肥充分吸收,并及时翻地。

4.2 化肥螯合技术

设施蔬菜大量施用化肥,土壤中容易积累大量无机盐分,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应用化肥螯合技术,可有效地将无机化肥转化成有机态肥料,大大减轻设施土壤盐渍化,同时化肥螯合技术可以使凉性肥变温性肥,在冬春季节应用,养根又增地温。螯合剂能吸附NPK等养分,并能让肥效缓慢释放,减少挥发和淋失,对土壤中的尿素水解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能络合多种微量元素,一般可使肥效提高23倍,养分利用率可达80%以上,肥效可以持续120140天。螯合肥料时加入2%3%的螯合剂,成本仅增加6080/t,与单纯使用三元复合肥比较,增产达10%30%,效果非常明显,可广泛用于叶面肥、冲施肥、水溶肥、有机肥、复合肥等的施用。

操作上,先将化肥和螯合剂按说明书中的比例分别溶于水,然后将水溶后的肥料混合,搅拌均匀,放置12 h以上,最好在5天内施用。

5   秧苗选购与免疫复壮技术

5.1   秧苗选购

目前,委托育苗厂育苗或直接购买育苗厂的秧苗已经成为基地种植户的首选。

购买秧苗时,除了选择信誉好的育苗厂家,并问清品种和品种特性外,还需仔细查看秧苗质量,一看秧苗叶片、茎秆部是否有病斑;二看幼苗的毛细白根是否丰富,是否有发黄、发褐现象;三看嫁接苗接口是否正常,是否感染病菌;四看秧苗生长点或砧木,一般若激素控制过度,生长点萎缩、粗壮,砧木短缩。

5.2   免疫复壮处理

施大量化学农药,殊不知植物苗期组织娇嫩,抗性低,掌握不好很容易出现药害,严重的可能导致绝收。虽然育苗厂条件好,但有时候厂商为了商品苗的长相,可能会使用化学农药、激素等。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种植户购买秧苗后,应采用生物制剂对秧苗实施免疫复壮处理。

 

操作上,可选用甲壳素类制剂如状元甲、硅泽丰或硅力奇15 mL对“活性水”(将普通水加热至9095℃后盖上盖,待冷却至室温时使用的水,或用太阳能热水器加热过的室温水)15 kg,或用50 g哈茨木霉菌株T-22 300倍液等间隔710天交替喷施处理,可达到药肥双效、壮苗促根、保花保果、抗寒抗逆、抗病增产等目的。

试验表明,“活性水”除易被植物吸收外,还能促进作物的呼吸、生长及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5.3   定植前的蘸根处理

调研中发现,很多种植户采用现蘸药剂现定植的处理方式,然后浇定根水。这种方式不利于秧苗吸收蘸根剂,效果较差。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移栽前1天浸蘸穴盘,将整盘底部浸蘸药剂几秒钟,放置一晚,让秧苗充分吸收药剂,第2天可见明显的白根毛,然后栽苗。药剂应选用生物制剂,如用恩益碧或培根100 mL对水5 kg,生根效果十分明显。

6   二氧化碳补充技术

大多数种植户不太重视在设施蔬菜生产中补充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原料,自然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20 mL/m3,而一般蔬菜的二氧化碳饱和点为10001600 mL/m3

 

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棚室内增施二氧化碳能显著提高光合效率,促进蔬菜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早上市,可使黄瓜增产18%25%、番茄增产30%、辣椒增产25%、芹菜增产43%。操作上可以选择如下2种方案。

6.1   人工补充二氧化碳

利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或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补充二氧化碳,吊袋每667m21520袋。时间一般选择在清晨太阳升起后的2 h内,中午通风换气前半小时结束。幼苗期施用二氧化碳,多在幼苗出土后2030天;生产田施用二氧化碳,多从果实膨大期开始,施用过早可能会出现徒长现象。

晴天多施,阴天不施。施用二氧化碳的棚室,白天要适当增温12℃,同时适当提高湿度(包括土壤湿度),以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和加快作物生长发育。

6.2   秸秆生物发酵补充二氧化碳

秸秆生物发酵具有补充棚室二氧化碳、提高地温和气温、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等多重作用。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①定植前在定植行下开宽50 cm左右、深30 cm左右的沟。沟内填加20 cm厚的秸秆,铺匀、踏实,沟两头露出10 cm的秸秆茬,以便氧气进入。

 

②将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667 m2用量810 kg

③将土回填于秸秆上,浇水使秸秆湿透;23天后覆土起垄,使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15 cm左右。

④定植、盖膜,用12#钢筋按20 cm×20 cm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

7   绿色保花保果技术

目前,种植户大都习惯使用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不仅费工,且易导致畸形果或药害,也不符合“优质、生态、安全”的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利用熊蜂授粉或电动振动棒授粉技术,不仅省工省时,而且坐果率高、果实品质好。

7.1   熊蜂授粉关键技术

①放蜂前15天棚室内严禁喷洒农药,通风口纱网要平整严密。

②蜂箱轻拿轻放,在傍晚时分移入棚内,瓜类蔬菜每667 m21箱蜂,茄果类蔬菜每667 m22箱蜂,蜂箱高于地面30 cm左右,蜂巢巢门朝东南方向,易接收阳光,静止10 min后,再把巢门打开。

 

③熊蜂授粉期间棚室内严禁喷洒农药,若病害严重必须打药时,喷药前1天傍晚熊蜂全部飞回蜂箱后,关闭进出口,将蜂箱移出,第2天喷药,第3天上午通风,下午再将蜂箱放回原处。

④工作人员不穿蓝色衣服,不用香水等化妆品,以免吸引熊蜂。

据武汉市东西湖区试验,熊蜂授粉技术在大棚番茄上应用,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和激素残留,667 m2增产937 kg,单果质量增加11.2 g,单株坐果数增加3.8个,畸形果率下降17个百分点,667 m2节省人工185元,共节本增收2621元。

7.2   电动振动棒授粉技术

番茄、辣椒、茄子、草莓等自花授粉作物,可以使用电动振动棒授粉器进行高效授粉。操作上只需将授粉器背在肩上,一手拿着操作柄,打开电源开关,即可进行。授粉时可以振动整个花穗果柄,也可直接振动花穗上下的番茄茎蔓,高效授粉。

电动振动棒授粉器优点,

一是使用寿命长,设备可连续使用8年左右,而一次投入只需8001 200元。

 

二是操作便利,节省人工,用传统激素蘸花处理要10 h完成的工作量,使用振动棒授粉只需2 h即可完成,按人工费8/h计算,可节约64元。

三是减少病害侵染,降低防病投入成本,使用授粉器授粉,果实坐住后,花瓣(残花)则多残留在萼片下方,随着果实膨大,残余花瓣可自然脱落,降低了病害发生几率。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164月上半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么多蔬菜种植实用技术知识,你绝对值得拥有!
有机蔬菜生产十二要素
温室大棚土壤盐渍化严重,如何才能改良土壤,保证产量提高品质?
重茬土壤恶化造成的弱棵
12个“小处方”,破解蔬菜种植“大难题”!
反季节蔬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