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复流产孕后检查项目(2020年版)——精准诊断、精准保胎

作者:陈建明

编辑:吴   迪  

审核:陈建明精准保胎团队

接上文:
反复流产病因全面检查项目(2020年版)——精准检查、精准诊断
反复流产病因常规检查项目(2020年版)——精准检查、精准诊断
反复流产病因必查项目(2020年版)——精准检查、精准诊断
反复流产孕后检查项目(2020年版)——精准检查、精准诊断

2016年我国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诊治专家共识将复发性流产定义为: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即应重视并予评估,因其再次出现流产的风险与3次者相近。

2017年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的最新定义:反复妊娠丢失(recurrent pregnancy lossRPL)又称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2次或2次以上孕周在24周之前的妊娠丢失。

反复流产发病原因众多,既可能是单一因素,也可能是混杂的多因素导致流产。反复流产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夫妻染色体异常2%-5%),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7%),内分泌紊乱(8%-12%),生殖道感染(4%),免疫及血栓性疾病等因素(50%-60%),其他还有男性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营养状况及不明原因反复流产。

反复流产的诊断为排除性诊断,检查费用较高。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反复流产患者病因检查应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范检查的原则。根据不良孕产史、流产次数、经济条件、检查技术、酌情选择检查项目,做到病因清楚,诊断准确,对因治疗。

孕后根据既往流产病史、流产病因,孕后超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免疫和凝血检查,选择恰当的药物保胎。力争做到精准检查、精准诊断、精准用药、精准保胎。

为了规范反复流产病因检查,我将反复流产病因检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并提供了大量的相关知识解读,供各位同行参考。

1、反复流产病因全面检查项目;

2、反复流产病因常规检查项目;

3、反复流产病因必查项目;

4、反复流产病因精选检查项目;

5、反复流产孕后检查项目。

以下内容是反复流产孕后检查项目。

一、早孕检查项目

1、激素3项HCGPE2

2、超声:胚胎发育情况,胎儿颈项透明层检查,子宫动脉血流测定等

3、自身抗体4项:抗心磷脂抗体(ACL)、β2-糖蛋白Ⅰ-抗体(β2-GPⅠ-Ab)、狼疮抗凝物(LA)、抗核抗体(ANA

4、凝血功能:D-二聚体(DD)、蛋白SPS

5、其他:同型半胱氨酸(HCY、促甲状腺素(TSH)、血尿常规、肝肾功能、25羟维生素D

6、传染病:乙肝、丙肝、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UST)、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二、早孕检查指标异常或先兆流产

1、激素3项HCGPE2

2、超声:胚胎发育情况,胎儿颈项透明层检查,子宫动脉血流测定等

3、自身抗体:抗心磷脂抗体、β2-糖蛋白Ⅰ-抗体、狼疮抗凝物、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ENA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4、凝血功能:D-二聚体、蛋白S、血栓弹力图(TEG)、血小板聚集率(PAgT)。

5、其他:同型半胱氨酸、促甲状腺素、CA125、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6、传染病:乙肝、丙肝、TPPATRUSTHIV结核菌素试验(TST或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SPOT.TB

三、早孕检查指标异常、先兆流产或反复流产病史孕妇

1、激素3项HCGPE2

2、超声:胚胎发育情况,胎儿颈项透明层检查,子宫动脉血流测定等

3、自身免疫抗体:抗心磷脂抗体、β2-糖蛋白Ⅰ-抗体、狼疮抗凝物、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双链DNA抗体(dsDNA类风湿因子(RF、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4、同种免疫抗体:肿瘤坏死因子(TNFTh1/Th2细胞因子CD3CD16CD56NK细胞表面标志)、CD3CD19B淋巴细胞标志)、封闭抗体(APLA)

5、凝血功能:D-二聚体、蛋白S、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聚集率,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纤溶酶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等。

6、其他:同型半胱氨酸、促甲状腺素、CA125、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7、传染病:乙肝、丙肝、TPPA、TRUST、HIV,结核菌素试验或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四、早孕检查项目的选择

专家建议

孕前做过复发性流产病因检查,病因已治愈,孕后按照复发性流产孕后检查第一条和孕前异常项目检查,孕后不要做过多检查。

孕后发现阴道出血或宫腔积血或激素水平上升缓慢,按照复发性流产孕后检查第二条的项目检查。

孕前如果未做过复发性流产病因筛查,孕后按照复发性流产孕后检查第三条检查。

早孕期适度检查激素3项,根据HCG水平选择阴超检查时机;根据孕囊、卵黄囊、胚芽、胎心与激素横向比及纵向比较,做到早孕期精准检查、精准诊断、精准用药、精准保胎。

孕后激素3项一般每周检查1次,连续2-3次检查结果正常,10-14天复查即可;早孕期激素3项生长速度较慢、与停经时间或孕囊发育不相吻合时,可适当增加检查频率。

五、早孕超声检查结果精准解读

1、早孕阴道超声检查

对早孕的激素3项和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一定要学会解读,才能做到精准诊断、精准用药、精准保胎。以下为早孕激素与超声检查结果精准解读。

早孕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精准解读

孕龄的天数=平均孕囊直径mm30

孕龄的天数= CRL长度mm42

孕龄的周数= CRL长度cm6.5±4天)

阴超孕囊直径=(纵径+横径)÷2

阴超孕囊直径=(纵径+横径+前后径)÷3

孕囊:孕囊直径6-9mm,阴超可见卵黄囊,孕囊直径>10mm未见卵黄囊,提示妊娠失败可能。

9周前,孕囊直径每天增长约1mm,每天增长<0.6mm为孕囊发育不良。

卵黄囊:HCG大于7500IU可见卵黄囊,正常卵黄囊直径3-6mm

卵黄囊直径≥6.1mm 胚胎预后不良;

卵黄囊直径>7mm提示可疑妊娠失败;

卵黄囊直径>8mm提示妊娠失败。

大卵黄囊多数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相关。文献报道卵黄囊直径>8mm胚胎极少存活。

卵黄囊通过卵黄管与胚胎相连。第6周后,卵黄囊囊壁开始表现出退化征象卵黄囊内径一般在3-5 mm,妊娠第5-10周逐渐增大,妊娠第1011周后,卵黄囊开始迅速萎缩并最终消失。妊娠12周后仍有部分病例可在羊膜和绒毛膜之间看到卵黄囊,通常位于脐带进入胎盘处,其临床意义并未明确。    

胚芽(CRL):孕囊直径14-18mm经阴超应见CRL;孕囊直径>19mm未见CRL,提示胚胎发育不良。CRL的生长速度每天1mm

胎心:理论上阴超检查见胚芽就应该见到胎心;

CRL长度2-4mm未见胎心,胚胎发育不良可能;

CRL5mm未见胎心,胚胎发育不良,有胚胎停育的可能;

CRL7mm未见胎心,胚胎停育。

囊芽差:孕囊直径-胚芽长度=14-18mm

9周前不在此比值内提示胚胎发育不良可能,如大孕囊或小孕囊。

大孕囊:囊芽差19mm为大孕囊;

轻度大孕囊:囊芽差19-21mm

中度大孕囊:囊芽差22-24mm

重度大孕囊:囊芽差25mm

部分大孕囊患者在1-2周后出现宫腔积液,大孕囊经保胎治疗后多数预后良好。

小孕囊:囊芽差13mm

轻度小孕囊:囊芽差10-13mm,轻度小孕囊有胚胎停育风险;

中度小孕囊:囊芽差6-9mm,中度小孕囊胚胎停育的风险增大;

重度小孕囊:囊芽差5mm,重度小孕囊胚胎停育的概率较大。

多数小孕囊1-2周左右出现宫腔积液或阴道出血,小孕囊保胎成功率比大孕囊保胎成功率明显降低。

胎心与HCG

阴超检查CRL直径2-4mm初见胎心时,血清β-HCG值大约为30000-50000 IU/L;若HCG30000IU/L,提示HCG上升缓慢,有胚胎停育可能;HCG50000 IU/L未见胎心,提示胚胎停育可能。

孕早期阴超与激素检查结果对照表

盆腔超声检查及血清 HCG检测是诊断及处理早期妊娠疾病的基石,其中超声检查尤为重要。如果这两种检查手段使用不当或结果解释不当,可能会导致无意中损害胚胎的操作。超声对宫内妊娠诊断的准确性不仅直接关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是导致一些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因此,超声诊断必须真正做到万无一失。早孕期判断胚胎发育情况一般需要对血清学检测指标和阴道超声结果综合评估,才能得出相对比较准确的诊断。单凭阴道超声或血清学检测指标难以做到精准判断。临床上经常发现早孕期阴超检查符合预期,但血清学检测指标异常,提示可能胚胎发育不良;若阴超和血检均异常,胚胎停育的风险较大。

血清学指标与超声检查结果一定要选择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精准诊断。

横向比较:即血清学检查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尤其是初次检查无法纵向比较,只能选择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即本次血清学检查结果与上次血清学检查结果比较,本次超声与上次超声结果比较。

2、胎儿颈部透明层检查

专家解读:

正常的早期妊娠,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儿颈部透明层(NT值逐渐增加,而孕妇年龄对NT值无影响妊娠11-13+6彩超测量胎儿头臀长度(CRL),能较准确的估计孕周,校正预产期,同时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和胎儿鼻骨等。临床正常NT值<3.0mm

胎儿NT值的异常增厚与胎儿发育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早孕期染色体疾病筛查的指标。NT增厚除了与 21-三体相关外,与其他染色体异常如 l8-三体综合征、三倍体也有一定关系。NT增厚胎儿染色体正常时,NT增厚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关。

国内外研究发现,NT3.0mm作为诊断界值较为理想。在妊娠14周内,NT值大于3mm或在孕中晚期NT大于5mm时,胎儿异常的风险明显增高。需要注意的是,NT增厚并不等于胎儿异常。多数研究认为,在NT增厚胎儿中,一旦除外染色体异常,80%-90%NT增厚的胎儿最终为健康新生儿。

3、宫颈机能不全

专家解读:

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约0.1%-0.2%,在妊娠16-28周反复流产中占15%左右。宫颈机能不全患者早产率高出非宫颈机能不全者3.3倍,占全部早产的8%- 9%,占自然早产的40%-50%,占胎膜早破的20%-30%

孕前诊断宫颈机能不全检查包括: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HSG),宫颈球囊牵引摄像,黄体期用 7 号宫颈扩张器评估宫颈扩张情况,球囊回弹试验和宫颈扩张分级计算宫颈阻力指数,超声测量宫颈内口水平的颈管宽度<0.6 cm等方法。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方法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验证。因此,这些都不能用作诊断宫颈机能不全的标准,至少不是单一的高危因素。

宫颈缩短常见于孕18-22周,宫颈长度的临界值为25mm。对于单胎妊娠既往存在16-34周流产/早产史的妇女,可于孕14-18周开始经阴道超声观察宫颈长度,每21次,直至24周;如果期间宫颈长度缩短至25-29mm,则改为每周检查1次 ,直至宫颈长度<25mm而开始人工干预。

12周时对宫颈长度、宽度和宫颈管内径三条径线进行测量,如宫颈长度<25mm、宽度>32mm和内径5mm,符合上述任何一条,即提示宫颈机能不全。

4、子宫动脉血流测定

专家解读:

子宫动脉血流检查是指用超声测量子宫动脉血流的动力学参数,包括: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S/D)。血流参数随月经周期变化呈规律性变化。一般而言,黄体期子宫动脉血流量增加,从而利于胚胎着床。

不孕症妇女的子宫动脉RIPI升高反映子宫动脉血流同周围血管阻力升高,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血液的粘滞性升高、血球间摩擦力及血流与管壁间的摩擦增加,相关血液流动时各处的流速不等。这样就表明了不孕症妇女的子宫动脉血流灌注不足是引起该病的基础之一。

子宫动脉血流是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超声指标中很重要的一项生理学参数。子宫动脉血流与子宫内膜厚度呈负相关性。PIRI值越低卵巢和子宫灌注情况越好,胚胎着床率越高。在IVF-ET中,取卵日PI低者的妊娠率较高。

在早孕期和中孕期监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对预测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GR),胎盘早剥和死产等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晚孕期监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用来监测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高危胎儿,协助判断因胎盘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的眙儿慢性宫内缺氧状态和不良围产儿预后有重要价值。

子宫动脉血流测定参考值


六、免疫功能检查

1、抗磷脂抗体谱:

分为标准抗磷脂抗体和非标准抗磷脂抗体。

① 标准抗磷脂抗体(APL)3项:抗心磷脂抗体(ACL)、β2-糖蛋白Ⅰ-体(β2-GP-Ab)、狼疮抗凝物(LA

② 非标准抗磷脂抗体:

抗磷酯酰丝氨酸(IgGIgM)、抗磷脂酰肌醇(IgGIgM)、抗凝血酶原抗体(aPT)、抗磷脂酰乙醇胺抗体、抗凝血素抗体抗磷脂酰甘油、抗磷脂酸、抗膜联蛋白A2抗体、抗膜联蛋白A5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抗波性蛋白抗体、抗波形蛋白/心磷脂复合物抗体、抗蛋白C抗体、抗蛋白S抗体、β2糖蛋白I结构域抗体。

专家解读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项目是国内外抗磷脂综合征(APS)诊治指南上推荐的3种抗体,即标准抗磷脂抗体。孕前间隔12周连续2次检测到某一项抗磷脂抗体阳性,即可作为诊断抗磷脂综合征的实验室标准。如果自然流产病史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结合实验室标准,可以确诊为典型的抗磷脂综合征。

如果标准的抗磷脂抗体3项检测阳性,符合抗磷脂综合征诊断的实验室标准,结合临床标准,可以确诊为抗磷脂综合征,按照抗磷脂综合征指南给予积极地孕前和孕期抗凝治疗。不需要再做非标准抗磷脂抗体谱的检测,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如果间隔12周两次检查标准抗磷脂抗体3项阴性,但临床表现符合抗磷脂综合征诊断标准,建议进一步检查非标准抗磷脂抗体谱,以明确诊断。但有学者认为这些抗体并非抗磷脂综合征特有,其他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也可出现阳性,因此,目前这些抗体尚未列入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0197月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自身抗体检测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抗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随着新的生物标志物不断被研究发现,极大拓展了对抗磷脂抗体的认识。许多新的抗磷脂抗体已被证实可存在于临床高度疑似的抗磷脂综合征,但标准的抗磷脂抗体3项阴性的患者,这些新的抗磷脂抗体可与患者血栓形成或病理妊娠等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这些新的抗磷脂抗体有望成为抗磷脂综合征分类标准中的实验室指标。

对确诊的典型抗磷脂综合征孕妇,孕期每月复查一次抗磷脂抗体3项,全孕期每天注射2支低分子肝素(200IU/kg/d),直至分娩,产后酌情注射6-12周。

对确诊的非典型抗磷脂综合征孕妇,孕期每天注射2支低分子肝素(200IU/kg/d)。每月复查一次异常抗磷脂抗体,连续3个月异常抗磷脂抗体转阴,低分子肝素酌情减量或停药,继续每月复查异常抗磷脂抗体。

ACAβ2-GP1-AbLA3项均阳性,血栓形成或病理妊娠的发生概率比单项阳性更高,是发生病理妊娠的高危因素。ACAβ2-GP1-Ab阳性检测值高低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狼疮抗凝物的检测应在抗凝药物治疗前或抗凝药物停用至少一周后采集血液标本。

目前,我们用的标准抗磷脂抗体参考范围与检验单上有所不同,参考范围如下:

抗心磷脂抗体(IgG/IgM/IgA)单项参考范围:0-11,超出11为异常;

β2-糖蛋白Ⅰ-抗体(IgG/IgM/IgA)单项参考范围:0-7.9,超出7.9为异常;

狼疮抗凝物参考范围:参考检验单上的比值,超出参考比值为异常。

2、抗核抗体谱检查

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包括抗U1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Ro抗体、抗SSB/La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rRNP抗体)、U1RNP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抗增殖性抗原抗体(抗PCNA抗体)

专家解读:

这一组抗体可以提示多种结缔组织病(CTD)的可能,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CTD)、系统性硬化病(SS),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指具有一项以上结缔组织病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伴有一项以上自身抗体阳性(如抗核抗体,抗SSA/Ro抗体),但又不符合任何一种特定疾病的诊断标准。UCTD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建议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实验室2次检查确认ANA1:80,可以避免或减少由于检验误差造成的误诊。

对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抗体异常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使用免疫抑制剂一定要首先排除恶性肿瘤、活动性传染病;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DD、血常规、血压。

3、同种免疫抗体检查

主要是封闭抗体、NK细胞、B细胞、Th细胞因子。

专家解读:

封闭抗体、NK细胞与反复流产的关系,长期以来存在争论。多数观点认为封闭抗体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机制不明,尽管相关学说众多,但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多数专家已不做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子宫蛻膜的NK细胞与自然流产相关,但外周血NK细胞数量与反复流产的关系缺乏可靠证据,单独的外周血NK细胞数量检测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不大。外周血NK细胞毒力(活性)与反复流产可能相关。

国内检验中心NK细胞毒性检查:

NK细胞E:T 50:1,参考范围10%-40%

NK细胞E:T 25:1,参考范围5%-30%

外周血NK细胞数量检查,一直沿用美国Beer教授1996年提出的2%-12%(B细胞2%-10%)的参考范围。24年前国外的参考数据是否适合我国继续使用?该参考值与国内多数实验室的NK细胞测定参考范围相差较大(国内某些检验中心NK细胞的参考范围7%-40%,B细胞5%-18%),按照Beer教授24年前的参考标准,明显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目前,我们是按照检验单上的外周血NK细胞和B细胞数量参考范围,超出参考值上限才给予适当的治疗。

Th细胞因子的检查,因为血液标本的保存要求不同,容易产生误差,尤其是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因此,要注意各检验中心标本保存要求。当检验数值超出参考值范围较多时,建议复查。

IFN-γ/IL-4比值表示Th1/Th2比值(IFN-γ÷/IL-4=Th1/Th2比值)。

根据Th1/Th2比值选择免疫抑制剂药物剂量。

如:他克莫司治疗的每日剂量取决于Th1/h2升高的程度:

Th1/Th2细胞比值轻度升高(10.3-13.0,每天服用1mg他克莫司;

Th1/Th2细胞比值中度升高(13.0-15.8,每天服用2mg他克莫司

Th1/Th2细胞比率比值显著升高(>15.8,每日服用3mg他克莫司。

七、凝血功能检查

专家解读

同型半胱氨酸检验单参考值是0-15μmol/L,实际临床上采用的是0-8μmol/L。<6μmol/L为最佳健康数值,≥9μmol/L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15μmol/L为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遗传性易栓症与反复流产关系并不明确,2015年的一篇Meta分析提示,活化蛋白C抵抗(FLeiden基因突变增高反复流产的风险,但凝血因子多见于欧美人种,中国汉族人罕见。哈萨克、维吾尔等高加索血统的少数民族人群可以选择检测活化蛋白C抵抗症(因子V Leiden突变)和凝血酶原G20210突变。

另有研究提示,亚甲基四氢叶酸基因突变、蛋白C缺乏和抗凝血酶缺陷与自然流产的关系较小,蛋白S缺乏与自然流产关系相对密切。

若仅有一种血栓危险较低的易栓症,无论是遗传性还是获得性,一般不易导致血栓形成。避免两种易栓症并存,主要是避免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血栓形成至关重要。长期制动、肥胖、口服避孕药和绝经后激素替代疗法等是血栓的危险因素。当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不可避免时,或存在危险性较高的获得性易栓状态时,如妊娠、外伤、手术等,应给予积极地预防性抗凝治疗。

肝素抗凝治疗可能会干扰抗凝血酶活性的检测结果,建议停用肝素24 h以上进行检测。华法林抗凝治疗常伴有蛋白C和蛋白S活性水平的下降,蛋白C和蛋白S活性的检测应在完成口服抗凝治疗,停用华法林至少2周以后进行。

抗凝蛋白活性水平的检测还易受其他获得性因素(包括生理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过性降低,因此,不应仅凭一次实验室检测的结果确诊遗传性抗凝蛋白缺陷。

中晚孕期蛋白S降低的参考范围:中期妊娠PS<30%、晚期妊娠PS<24%,作为游离PS的截断值,在此值以下需要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注射低分子肝素期间可以用凝血因子X来评估剂量的合理性。

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治疗范围0.5-1.0IU,低于0.4IU/ml或高于1.2IU /mL时调整使用剂量。

凝血4检查对血栓的诊断不敏感,且缺乏特异性。

D-二聚体(DD)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作为体内血栓形成并被溶解的直接证据,是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重要试验;DD阴性预测值>99%,特异性仅为43%DD0.5mg/m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不能单独作出VTE诊断;DD0.5mg/mL,提示VTE可能性较小。DD可用于急性VTE的筛查、特殊情况下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疗效评估、VTE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2版.中华外科杂志2012,50(7):611-614

八、妊娠早期促甲状腺素

专家解读

妊娠早期TSH正常范围2.5-4.0mIU/L促甲状腺素异常,再做甲功其他项目检查,如FT3FT4T3T4

九、葡萄糖耐量试验

专家解读

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2003WHO糖尿病(DM)的诊断和分型标准,依据不同的糖代谢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

糖代谢正常(NGT)组:空腹血糖(FPG)<6.1mmol/LOGTT2h血糖(PG)<7 .8mmol/L

空腹血糖受损(IFG)组:FPG≥6.1mmol/L,且FPG7.0mmol/L

糖耐量异常(IGT)组:OGTT 2 h PG7.8 mmol/L,且2hPG11.1mmol/L

④2型糖尿病(T2DM)组:FPG7.0mmol/L和(或)OGTT2hPG11.1mmol/L

无典型糖尿病症状,需改日复查FPGOGTT2hPG

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

妊娠24-28周及妊娠28周后首次就诊时行75OGTT的诊断标准:空腹葡萄糖<5.1mmol/L1h葡萄糖<10.0mmol/L2h葡萄糖<8.5mmol/L;任何一点血糖值上述标准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十、结核感染检查

专家解读

结核菌素试验虽是目前临床最常用于结核筛查的方法,但假阳性率高,且易受患者身体状况影响。T SPOT.TB较结核菌素试验有更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较结核菌素试验更适于作为结核筛检试验,也适用于肺外结核的检测及结核的排除诊断。

研究报道T SPOT.TB诊断肺结核敏感性达94.1%;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性达92%,阴性预测值达87%;在肺外结核的诊断中T SPOT.T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94%88%,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TSPOT.TB并不能区分隐匿性结核和活动性结核。

十一、精准检查、精准诊断、精准用药、精准保胎

专家解读

参照既往孕产史,结合孕期超声检查及必要的血液学检查指标, 综合分析判断胚胎发育情况,根据个体特征的差异,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保胎方案,用药恰当,费用合理。做到精准检查、精准诊断、精准用药、精准保胎。

保胎治疗期间应根据超声检查和激素3项(HCGPE2)、凝血功能(PSDD、血小板聚集率、弹力图等)、免疫检查(ACLLAβ2-GP1-AbANA等)等,给予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恰当选择保胎药物,适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保胎治疗不足或过度保胎治疗,提高保胎成功率。

严格掌握孕期用药的适应症,能不用的药尽量不用,能少用的药尽量少用,能小剂量不要加大剂量,能短期使用的不要长期使用,能用便宜的不用价格贵的,能用简单保胎方案不用复杂方案,根据病情需要及时减量或停药。

尽管某些药物在相关专家共识、指南或/和药品说明书上标明孕期可以安全使用,但也要注意多药物联合使用可能带来的未知的副作用。

十二、保胎失败种后的流产病因检查

1、绒毛染色体检查

第一次妊娠胚胎停育,是否选择绒毛染色体检查,要根据年龄、有无遗传病史、个人需求等酌情选择。

2次自然流产,建议常规绒毛或胚胎染色体核型分析或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NV-seq)或基因芯片(CMA)检查

专家解读

偶发的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大约50%-60%流产发生越早,其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越高。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则随之降低。

对反复流产3次以上,未发现明显导致自然流产的病因,或与自然流产相关的病因治愈后,经过促排或人工辅助技术怀孕,早孕期给予恰当的保胎后仍然发生流产,或绒毛染色体检查多次异常者,如果检查条件和经济状况允许,建议夫妻双方做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或高通量测序(NGSCMA可以检出低至50-100kb的缺失和重复,以排除染色体基因片段异常导致的反复流产。

夫妇染色体异常约占复发性流产的2%-5%,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异常,其中平衡易位和罗伯逊易位最多见。平衡易位携带者在一般人群中的比例为0.2%,即250对夫妇中就有1个这样的个体。平衡易位携带者与正常人婚配,平衡易位携带者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18种配子,这些配子和正常配子受精所形成的受精卵只有1/18发育成为正常个体,1/18发育成为表型正常的平衡易位携带者,16/18为部分三体、部分单体或单体、单体并三体型患者,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流产、死胎、死产和畸胎等(1/18生出正常孩子,1/18生出外表正常的孩子,16/18自然流产)。

罗伯逊易位约占复发性流产患者总染色体异常的20.0%,分为非同源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非同源罗伯逊易位携带者与正常人婚配,罗氏易位携带者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6种配子,其中1种可发育为正常染色体1种为表型正常的罗伯逊易位携带者,一种为易位型13三体综合征,另三种为13单体、14单体和14三体(各占1/6),后三种因遗传物质不平衡而无法发育成熟,于是在妊娠早期就造成胎儿丢失或死亡(1/6的机会出生正常孩子,1/6出生外表正常的孩子,4/6自然流产)。同源染色体易位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与正常核型的配偶婚配不能分娩正常的后代。

染色体多态性,包括染色体长度多态、染色体随体大小和数目多态等,与反复流产的关系并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反复流产患者中染色体多态性的比例(8.4%)较健康生育人群(4.9%)升高,最常见的染色体多态是9qh+

染色体多态性表现为异染色质的变异,通常认为异染色质无特殊功用,也无表型效应。反复流产患者主要是9号及Y染色体多态性9号染色体多态性与流产的关系一直争议比较大。近年的研究表明,染色体多态性不但有临床效应,而且极可能与生殖异常相关;染色体多态相关的生殖异常既可以是不孕不育也可以是不良妊娠。

2、免疫功能与凝血系统的检查

妊娠后或胚胎停止发育期间,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凝血功能与未孕时相比,出现异常的概率明显增加;此时选择与自然流产相关的免疫及凝血功能检查,可以反映孕期的免疫及凝血功能状态,了解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如标准抗磷脂抗体谱3项、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谱,D-二聚体、凝血因子三项(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弹力图、血小板聚集率,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纤溶酶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等。

3、反复流产病因的系统检查

自然流产后,选择时机做系统的自然流产病因检查。如染色体检查,宫腔镜检查,内分泌检查,感染因素检查,免疫系统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男方行染色体检查,精液检查,其他与自然流产相关的生殖系统检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过一次胎停,下次该如何“保胎”?
[天天病例](1)复发性流产1例
不孕不育常用检查项目简介(2020版)
【陈建明教授】精准保胎之:早孕期超声检查精准解读
复发性流产的诊断步骤
反复胚胎停育、流产,应该做哪些检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