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建筑工人到大师,陈逸飞都被他的画美哭了

他的画面不同于

陈逸飞的江南古典美女风格

大多是以乡土人物为特色题材

满脸皱纹的老人,操劳的妇女,

光脚的孩子,背景是竹篱、

老屋、集市。

“老实、木讷、

朴实、饱经风霜”,

这些符号构成了他的作品

竟让他打动了西方人的心。

因为这是令人赏心悦目,

尽显人物的美。

他就是

司徒绵

著名旅美画家,

美国油画家协会大师级会员。

↓↓↓

1981年司徒绵完成了他在

广州美术学院的艺术学习,

获得艺术学士及硕士学位,

之后他留校任教6年。

1987年司徒绵到美国留学,

之后羁留加拿大,10年后,再回到美国。

1972年至1975年间,

他是广东人民艺术学院工农兵学员,

毕业后回到开平。

1978年报名参加了广州美院研究生,

那时研究生考英语像是开玩笑,

只要会写26个字母,就及格了。

广州美院油画系面向南方各省招生,

最后,他们班只招了4个同学。

那个年代,

学习状况是处于一种临界状态。

整个中国刚打开国门,

西方的立体派、野兽派、

后期印象派、达达主义,

一下子涌进校园,

这些都是令人非常吃惊的新潮思想,

而美院非常传统,

面对新潮的思想,难以适应。

那几年,在理念上是挣扎的。

究竟自己该如何定位,

自己是要成为怎样的画家,

一直都很困惑。

唯有一边接受新事物,

一边学习。一晃3年过年,

研究生毕业后,他们都留校当了老师,

1987年,终于如愿以偿,

带着存折里的几千元,

通过一系列的签证,来到美国。

那年,他34岁。

出国的途径是通过留学,

条件成熟后再移民。

来到好莱坞学院留学,

这个学校听起来名声响亮,

实际上是一个野鸡学校,

和好莱坞、电影没有任何关系,

只是挂名而已。

来这个学校留学的学生

都是挂名混日子的。

偌大的学校,每天只有几个学生上课,

老师上课还兼职向他们推销巧克力。

反正是过来混日子的,

我们几个同学索性逃课,

出去打工赚钱。

人生地不熟的,

他和同学做建筑工卖苦力赚钱,

那时,听说美国不容易留下来。

一年后,他就转去加拿大。

在温哥华,继续做了装修工,

后来,渐渐觉得体力不够。

在街头,看到很多小摊贩给人画画,

于是,他也背起画夹,

夏天在街头卖艺,20加币一张,

冬天去画廊卖作品。

渐渐地,他的生活越来越好,

1998年,移民到美国。

后来,不用在街头画画,

全心全意在家里给画廊画画,

渐渐摆脱了以前的生活,

1995年,他的人生出现了一个巨大转折。

那年,美国举行油画家协会年展,

寄了一张画去参展,题材是广东瑶村的人物,

后来这件事他都给忘了。

突然有一天,

接到了油画家协会主席打来的电话,

说祝贺他得了头奖,

并获得一万美元奖金。

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他只觉得心头一阵阵惊喜。

从那时开始,年展的承办方——

美国的绿屋画廊老板发现了他,

并主动联系,开始代理他的作品。

一开始,作品就卖得很好,

有的画,一开箱就卖出去了。

美国活跃的艺术市场

给他一个很大的启发。

洛杉矶是一个艺术非常活跃的城市,

是美国南加州早期印象派大本营。

那时,正逢传统油画的复兴时期。

各种展览层出不穷,他都积极参加。

最活跃的协会是加州艺术家俱乐部,

在那里他拿到了很多奖项。

洛杉矶奥特吕国家中心每年有个展览——

美国西部大师展,

这是美国西部画坛的顶级赛事,

是美国主流社会的最高端市场之一。

他从不敢奢望自己的作品会进入这个展览。

美国西部大师展的特别顾问格列夫提,

曾经在绿屋画廊买过他的画,

这个人是画展里最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2000年的一天,接到他的电话,

问是否愿意参加他的展览。

他非常兴奋,要知道,

西部大师展里的70个画家的作品,

都是西部最畅销的,

所有有钱人就关注这部分画家,

而当时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画家。

格列夫提说,

我们的画展标榜的是西部艺术,

作品要与美国西部有关系。

于是建议他关注中国移民题材,

在美国西部历史上,

中国移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后来,他听从了格列夫提的建议。

不过,开始他还是有些底气不足,

中国移民题材,没有人画过,

能卖钱吗?画了三部作品,

参加2001年的美国西部大师展,

其中最大的油画《华工修铁路》,

标价3万3千美元,他心里还担心卖不出去。

谁知道,一开展,作品都卖完了,

还获得了两个奖“西部大师奖”

和“收藏家票选最佳作品奖”。

从那时开始,一年一届的美国西部大师画展,

他的作品都能全部卖出。

现在他的代表作品都是中国乡土题材,

画五邑的华侨,画家乡的人,

有举家漂洋过海来淘金的、

有一家人在唐人街艰辛生活的、

还有在美国修铁路的华工……

前后共创作70件作品。

无论是什么题材,

他的画里总有

中国文化因子和美国文化因子,

表现不同文化的冲撞,

通俗来讲是“东方遭遇西方”。

也正是因为他出生于侨乡开平,

熟悉中国移民的心酸血泪史,

让他成为这类题材的不二人选。

买他的画的人都是美国人。

美国人很喜欢收藏画,

这与美国的文化有关。

他们收藏,第一要素不是为了投资,

而是为了收藏本身。

为什么会喜欢移民题材,

美国人看中的是,

这是他们历史的一部分,

他们注重他们的历史每一部分,

而不是美国人对移民历史情有独钟。

面对异国他乡的生活,

他们这代人是破釜沉舟过来的,

因此,他说人生没有退路,

没有想过要回头,

只能向前看,

靠这个信念他支撑下来了,

在异乡站稳了脚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的油画作品还没有干透,美国人已出高价收藏。
旅美画家司徒绵
从野鸡学校走出的传奇画家!逆袭大师展金奖,作品抢购一空
愿意跟随的那些大师和高手.....
【油画】他画贵妇让冷军甘拜下风,一幅画价值上亿,冷军:没人能超越他
美国油画家协会和印象派协会,大师级别人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