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人当能立能达 不怨不尤

为人当能立能达 不怨不尤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二)

(2009-03-13 14:06:00)
标签:

为人

能立

文学原创

文化

分类: 杂文

同治六年也就是1867年,这一年曾国藩46岁,已近知天命的年龄。在经历了辉煌的人生之后,他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这一年,他在写给他弟弟的信中说:“弟求兄随时训示伸敬;兄问近年得力,唯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有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这段话的大体意思是说:弟弟要求为兄时常训示,为兄自问近年来,得力于一个“悔”字诀。过去自负,以为自己的本领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每看见别人的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才知道自己没有本领。什么事都看得见别人有几分对的。所以自戊午到现在的九年里,与四十岁以前完全不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是发奋自强,站得住的意思。达,是办事周到,行得通的意思。这里,曾国藩阐述了他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为人气魄应该能立能达,对命运与他人的态度要不怨不尤。这是教人处于不同时期对待人生、调整心态的根本大法。

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在现实中能真正理解的人不多,能做到的人更不多,我想这也就是很多人之所以不成功的原因吧。这两句话,是曾国藩总结了他一生的得意与失落而得出的,是他的人生经验。世上之事,乐极生悲,至悲转喜。在困境之中,只要咬紧牙关,坚忍成事,前方看似绝路,希望实在转角。大丈夫能屈能伸,待到环境时机合适之时,便可东山再起。这个道理,每个成年人似乎都知道,只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的。顺时只看到顺,逆时则只看到绝望。

比利时著名的剧作家、诗人,诺贝尔获得者梅特林克曾这样说过:理解生活比改变生活重要得多,因为生活一旦被理解,它就会自愿地改变。而亨利·米勒又说:“我们每天都在谈化命运,似乎它是某种惩罚我们的东西。而往往忘记了,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在创造命运。”其实很多复杂的事仔细想来也就是这么简单,一切都取绝于自己,要发奋自强,更要有良好的心态,某些时候心态决定了一切。

读懂了这些,就能更好的理解生活,更解了生活,一切就会因为理解而改变,仅用此感悟用于自勉和有同感的人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道理,生活点滴(751)
自我反省才是进步 人人网@李丰华√的日志
人生的选择
人怎么样才能改变命运?
心态决定命运
放下自卑,奋斗改变命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