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店楚簡老子校釋》

《郭店楚老子校

郭店楚《老子》凡三篇,不形制各不相同,其容也各自立成篇,是今本《老子》出之前的三篇道家哲著作。《老子甲》述以道佐人主治:上篇述佐人主治之策;下篇述佐人主者之德。

《老子乙》以道、守道中心“言道家之用”:第一部分道者要自、自重;第二部分述守道治須堅持“清”的原

《太一丙》述“道”和“道”:第一部分《老子甲》所提出的“道”行解;第二部分述“道”,指出道者應順乎民意而言,輔萬物之自然”。

老子甲

《老子甲》存39枚(文中下《郭店楚墓竹版序),1086字。述以道佐人主治。可分33章,歸併爲上、下篇。上篇(1-19章)述佐人主治之策;下篇(20-23章)述佐人主者之德。

15章(1-2),提出活其本性以大其真、其私心以少欲望的治方略。第6章(25)言能百谷下,是以能百谷王。第7章(5-6)言知足之足,此足矣。第8章(6-8)言果而不,其事好。第9章(8-10)言古之善士者必微妙玄深不可。第10章(10-14)言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第11章(14-15)言猶難之故。第12章(15-18)言人居亡之事行不言之教。第13章(18-19)言侯王能守道保朴,。第14章(19-20)言卑道之在天下也,小谷之江海。第15章(2123章)言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第16章(23)言天地之間虛而不屈。第17章(24)言至也;守中,也。第18章(2529)言之於其亡有也,治之於其未。第19章(29-32)言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第20章(33-35)言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第21章(35-37)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怠。第22章(37)言弱也者,道之用也。第23章(37-39)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棄辯,民利百倍。

【校】王堆墓帛《老子》甲本、乙本(以下簡稱甲本、帛乙本,合本)分作“絕聖棄知,民利百倍”、“絕聖棄知,而民利百倍”。王弼《老子注》(以下簡稱王弼本)第十九章作“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魏源《老子本》(以下簡稱魏源本。相於郭店楚《老子》,帛本、王弼本、魏源本合今本《老子》或世本《老子》,簡稱今本或世本)第十六章作“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魏源本“絕聖棄智”二句在“棄義”二句之下,其他各本均在“棄義”二句之上。郭店楚本篇此二句自成一章,後有分章符。“絕聖棄智”之“智”,王弼注:“智,之善也。”魏源本:“智,智慧也。”所絕聖棄智”,即“絕棄王者智。”

】“智”互文。“智”,機謀。《非子?揚權》:“人之道,去智巧,智巧不去常。”《文子?》:“各欲行其智,以容於世,而失大宗之本。”“”,巧言,善言。《?太甲》:“群罔以亂舊政;臣罔以利居成功。”孔:“利口覆家,故特慎焉。”王弼本《老子》八十一章:“善者不者不善。”河上公注:“巧言也。”“棄辯”是王者(治者)的,作本篇的首章,老子尖地指出治者要想治理好家,首先必須絕棄機謀和巧言,使民利其利。只有這樣能富。句意絕棄機謀和巧言,老百姓就能利其利。

利,盜賊亡有。

【校】帛本,王弼本,魏源本均利,盜賊無有”,在“棄義”二句之後。“利”之“巧利”,王弼注:“巧利,用之善也。”魏源本:“巧利,大也。”

】“巧”“利”互文。“巧”,詭詐。《集?》:“巧,也。”《管子?立政》:“諂諛飾過說勝巧佞者用。”《氏春秋?人》:“耳目,嗜欲,,去巧故。”“利”,婪。《?釋詁二》:“利,也。”《禮記?》:“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而蔽。”盜賊是社的公害,有盜賊則民不安。要使盜賊無有,王者(治者)必須絕棄貪婪和詭詐。在上者的婪和詭詐盜賊的根本原因。句意絕棄貪婪和詭詐盜賊就不會產生。

[]棄慮,民季子。 

【校】帛甲本作“棄義,民”,帛乙本作“棄義,而民孝慈”,王弼本、魏源本作“棄義,民孝慈 ”以上各本此二句均在“利”二句之前。“棄義”之“仁”,王弼注:“仁,人之善也。”魏源本:“絕棄帝者仁,以返於皇之大道,其初,父慈子孝,如淳古矣。”

】“[] 互文。“[] ”,音guì,“有以”的一。“有以”而的“有無爲”相。所[] ”,即是絕棄“用己而背自然”之所,亦是絕棄自以是的“有”而到“無爲”的境界。“”,懮慮心。《增?》:“也。”“棄慮”,意爲絕棄懮慮其自然。所棄慮”,就是要“澹然無慮”,而成道的大丈夫。“季子”,稚子。《玉篇?子部》:“季,稚也。”“民季子”復歸嬰兒”意相近。句意絕棄自以是的“有”和私心懮慮,使老百姓如稚子般於自然。  

三言以01辨,不足,或命之,或呼

【校】帛本作“此三言也,以文未足,故令之有所”,王弼本、魏源本作“此三者以文不足,故令有所”。王弼注:“(智、仁、巧利)直雲絕,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其指,故曰此三者以文而未足,故令之有所。”魏源本:“此三者指義聖智巧利三事也。與莊其性乎仁同,猶雲附著也”

】“三言”,指前述“絕棄”三。“辨”,定。《禮記?王制》:“凡官民材,必先之,辨,然後使之。任事,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玄注:“辨,得其定也。”“命”,音màn,通“慢”。慢。《禮記?》:“見賢而不能而不能先,命也。”玄注:“命讀爲慢,也。舉賢而不能使君以先己,是慢於人也。”“”,跟。《史?羽本》:“王渡淮,者,百人耳。”“呼”,隨聲附和。句意:前述“絕棄”三,是的,然而以之定性依是不充分的。因爲機謀(智)、巧言()、詭詐(巧)、婪(利)、用己而背自然(忄)、私心懮慮)是現實的客存在,有人慢之,也有人隨聲附和,要“絕棄”只能治,而不能治本。  

素保朴,少私寡欲。

【校】帛本、王弼本、魏源本均作“素抱,少私寡欲”,帛甲本“朴,少私寡欲”五字去,乙本。任愈新:“素抱,少私寡欲:外表單純素;少私心,降低欲望。”

】“”,活。“素”,本性。《 ?釋詁三》:“素,本也。”“保”,通“褒”,大也。 “朴”,物的本真之性。《王篇?木部》:“朴,真也。”“少”,輕視。《正字通?小部》:“少,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 “寡”,少。《淮南子?原道》:“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慕,除其嗜欲。”句意:活其本性以大其真,其私心以少欲望,是根本性的治方略。

江海所以百谷王,以其02百谷下,是以能百谷王。①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03言下之。②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③天下樂進而弗。④04以其不也,故天下莫能。⑤

【校】①帛本、王弼本、魏源本均“江海所以能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百谷王。”②帛乙本作“是以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王弼本、魏源本作“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③帛甲本作“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帛乙本作“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前而民不害。”④帛甲本作“天下推而弗也。”帛乙本作“天下皆推而弗也。”王弼本、魏源本作“是以天下推而不。”⑤帛乙本作“不以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帛甲本缺,前四字“非以其”。王弼本、魏源本作“以其不,故天下莫能。”

】此章言能百谷下,是以能百谷王。

“江海所以百谷王,以其能百谷下,是以能百谷王”,“谷”,山之的水流。亦泛指水流。“百谷”,指谷之水。《文?宋玉〈高唐〉》:“遇天雨之新兮,百谷之俱集。”李善注:“百谷者,水至山之下。”“百谷王”,百谷之水所者也,江海百谷之。句意:江海百谷王?因它能在百谷之下,所以能百谷王。

“以其能百谷下,是以能百谷王。”“江海百谷王”的回答,是不需要再明的經驗性依

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人”,明的治者。 “前”,引。《周易? 上》:“是神物,以前民用。”“上”,上位。“在民上”,意爲統治人民。“下”,恭。句意明的治者,雖處治老百姓的地位,但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而居於百姓之後;高高在老百姓之上,但辭謙恭而遇百姓。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厚”,重,多。 “害”,妨。“”,步。“”,音diān ,巧言。《?言部》:“,巧言。”句意明的治者高高在老百姓之上,老百姓不感到重雖處治老百姓的地位,老百姓認爲有妨。天下人以去就善爲樂而反巧言惑

“以其不也,故天下莫能”,“”,競爭。“不”,河上公注:“不功名,返自然也。”句意:因爲統治者不能不功,所以天下爭競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乎欲得,05莫大乎不知足。①知足之足,此足矣。②

【校】①帛甲本“罪莫大於可欲,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於欲得。”王弼本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魏源本“罪莫大於可欲,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②王弼本、魏源本均“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帛甲本只有“足矣”三字,其缺佚。帛乙本只有“足矣”二字,其缺佚。王弼本、魏源本此章前有“天下有道,。天下道,戎生於郊”四句。帛甲本缺佚“天下”、“道,”六字。帛乙本亦有缺佚,後道,戎生於郊”。帛本、王弼本、魏源本由於有前四句,任愈《老子新:“老子反一切戰爭認爲只要不打仗就比打仗好。他認爲戰爭是由於人不知足、心重引起的,只要知足,滿足於現狀,不求什,就不會發戰爭。”

】此章言知足之足,此足矣。

“罪莫厚乎甚欲”,“罪”,殃。罪,自,“罪” 通。“厚”,大,重。《戰國?秦策一》:“大王又並軍而致與戰,非能厚之也。”《國語?下》:“若,王用有所乏,乏則將厚取於民。”“甚”,表示程度深。“欲”,欲望。《文》:“欲,欲也。”“甚欲”,分的欲望。句意有比分的欲望更厚重的。

“咎莫乎欲得”,“咎”,災禍。《文》:“咎,也。”“”,痛。《文》:“,痛也。”“得”,得。“欲得”,猶無止境地求其所。句意災禍沒有比止境地求其所痛的。

莫大乎不知足”,“”,害。《文》:“,害也。”《禮記?》:“君子慎以闢禍。”“不知足”,不自知滿足,分地企求。句意有比不知滿足更大的。

“知足之足,此足矣”,“知足”,自知滿足,不作分的企求。“”,久。句意:自知滿足的所“足”,是永滿足。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06於天下。①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② 果而弗伐,果而弗,果而弗矜。是果而不。③其07事好。④

【校】①帛本作“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天下”(“於天下” 三字,甲本缺佚)。王弼本、魏源本作“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天下”。②帛本作“善者果而已,毋以取焉。”王弼本作“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魏源本作“善者果而己,不敢以取。”③帛本作“果而毋,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果而不。”王弼本作“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果而不得已,果而勿。”魏源本作“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果而不得已,是而勿。”④帛本作“其事好”,後有“之所居,楚棘生之”(帛乙本“居””字,“楚””字)。王弼本、魏源本作“其事好之所棘生焉。大之後,必有凶年。”接在“不以兵天下”之後。郭店楚本篇,今本不同,只有“其事好”三字,被放在“是果而不”之後,作本章的尾。今本的“物壯則老,是不道,不道早已。”(帛本作“物而老”。)

】此章言果而不,其事好。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於天下”,“道”,道家的政治主或思想系。“人主”,人君,君。“欲”,要。句:用道家之“道”君的人,不要靠武力在天下逞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善”,正,高明。“果”,猶達到目的,取得成功。“以”,藉,仗恃。句意:最高明的人是取得成功(到目的)就算了,不仗恃自己的力而逞

“果而弗伐,果而弗,果而弗矜。是果而不,其事好”,“伐”耀,自。“”,傲慢。“矜”,自。“其”,音jī,同“基”,謀慮。“事”,治理。“好”,音hǎo ,美,善。句意:取得成功而不自其能;取得成功不以傲慢度待人;取得成功不矜自瞧不起人。就是所“果而不”。只有取得成功後而不逞的人,能佐人主謀爲家治理得美。

古之善士者,必微妙玄,深不可,① 是以之容。② 豫乎[]若冬涉川。乎其08若畏四乎其若客。乎其若。屯乎其若朴。乎其若。③ 孰能09者,徐清。孰能安以重者,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校】①帛本作“古之善道者,微妙玄,深不可”。王弼本、魏源本作“古之善士者,微妙元通,深不可”。② 本作“夫唯不可,故強爲之容”,後跟一“曰”字。王弼本、魏源本作“夫唯不可,故強爲之容”。③ “豫乎其若冬涉川”,“其”字,上下文出。帛本作“呵其若冬涉水,呵其若畏四呵其若客,呵其若凌,沌呵其若朴,呵其若呵其若浴。”王弼本作“豫焉若冬涉川,兮若畏四兮其若容,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兮其若谷,混兮其若”。魏源本作“豫若冬涉川,若畏四若客,若冰將釋,敦兮其若朴,兮其若谷,兮其若”。

】此章言古之善士者必微妙玄深不可

古之善士者,必微妙玄,深不可,是以之容”,“”,時間 古”,上古。“士”,佐人主之得道者。“微”,幽微。“妙”,精。“玄”,神妙。“”,通。“是以”,以是,因此。“”,行。“容”,容。“之”,助,用於主謂結構,取消句子的立性。“之容”,行爲從容。句意:上古善於佐人主的得道之士,必定幽微、精、神妙、通而深不可,因此行爲從容。

“豫乎其若冬涉川。乎其若畏四乎其若客”,“豫”,預備,先事準備。“”,躇疑貌。“”,通,恭敬嚴肅。句意:(古之善士者)其所欲行,像冬天涉水河一,先事準備而後行。其所不行,像提防鄰國圍攻一躇疑而不輕舉。待人事,像外出作客一,恭敬嚴肅而不放肆。

乎其若。屯乎其若乎其若。孰能者,徐清。孰能安以重者,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流散,散。“”,消溶,指冰雪消溶。“屯”,音zhūn ,厚。“朴”,《文》:“朴,木素也。”段玉裁注:“以木爲質,未雕,如瓦器之坯然。” ”,音dùn 。《廣韻?》:“”同“沌”,沌。“”,水之不清也。“”,平止。“清”,潔淨。“安”,安。“重”,重。“”,音jiāng。扶助。“尚”,崇尚。“盈”,滿圓滿。句意:(古善士者之)像冰雪,流散疏脫與道融。反本完真,像未雕的素材,存天性之全,敦厚樸實而不雕於人。能包容一切,像江河之,本性高而能和光同塵渾物。怎使,助其徐徐而清?又怎使靜復之以,助其徐徐而生?保此道者惟不願貴尚盈滿

之者,之者10之。① 是以人亡故亡,故亡失。事之,如始,此亡事矣。② 人欲11不欲,貴難得之;教不教,復眾之所。是故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12。③ 也,④ 侯王能守之,自忄,忄而欲作,將鎮之以亡名之朴。⑤夫13知足,知以,自定。⑥

【校】①帛甲本缺佚,乙本作“之者,者失之。”王弼本、魏源本作“,者失之。”②帛甲本作“民之事也,於其成事而之。故慎若始,無敗事矣〉。”(無敗事矣” 四字缺佚。)本作“民之事也,於其成而之。故曰:“慎若始,則無敗事矣。」”王弼本、魏源本作“民之事,常於成而之,慎如始,則無敗事。”③帛乙本作“是以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復眾人之所;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王弼本作“是以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復眾人之所,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魏源本“以輔萬物之自然”“以恃物之自然。”“復眾人之所,文“所”字下衍一重文符。④帛本作“道恆無爲”,王弼本、魏源本作“道常無爲”。⑤帛甲本作“侯王若守之,自忄。忄而欲作,將闐之以名之朴。”(“作,吾將闐之以”七字缺佚)帛乙本作“侯王若能守之,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闐之以名之朴。”王弼本作“侯王若能守之,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名之朴。”魏源本“侯王若能守之”“侯王若能守”。⑥ 本作“之以名之朴,夫不辱。不辱以,天地自正。”王弼本作“名之朴,夫亦將無欲。不欲以,天下自定。”魏源本“不欲以欲以”。

】此章言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

之者之,之者之。是以人亡故亡,亡故亡失”,“”,無爲”相也,求也。“”,(事情)失,即不能成功。《非子?說難》:“夫事以密成,以泄。”“”,守也,持也。“”,背,乖。“失”,控制不好,把握不住。句意:有所求取去一件事,事一定不成功;有所持守去做一件事,一定事與願違。因此所求取所以事情一定成功,所持守所以能把握住事情的化。

事之,慎如始,此亡事矣”,“事”,遇事或事。“”,,止。句意事到了的候,如果慎重能像始,這樣有不成功的事。

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教不教,復眾之所。是故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欲”,欲望。“不欲”,欲。 “不教”,不百姓訓誨。“教”,訓誨。“”,返。“”,失。《?釋詁三》:“也。”“”,佐助。句意人以其所欲,不以稀有的物品;以不百姓訓誨爲教,使有失的人聞過而自返。所以人能物自然展,而不妄

“道也。侯王能守之,而[][] 而欲作,將鎮之以亡名之朴。夫亦知足,知以自定”,“”,永。“亡”,所求取。“[] ”,音guì 。《字?心部》:“[]也。”“欲”,。“作”,通“”,欺詐偽。“”,助發語詞。“”,安定。“知足”,自知滿足,不作分的企求。句意天下物,“道”永遠無所求取,侯王能保有“道”的這種無所求取的精神自然和物自然和中如果有詐偽,可以用以名的物之真性使之安定。物也自知滿足,自知安將會自然定。

,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多易必多。① 是以14猶難之,故。②

【校】①今本作“大小多少,怨以德。圖難於其易,大於其。天下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是以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②今本本篇此章開頭句基本一致。

】本章言猶難之故

,事亡事,味亡味”,“”,做,乾,,亦即有所。“亡”,所求取。“事”,侍奉。“亡事”,不役使他人。“亡事”之“事”,作“役使”解。 “亡事”在此乃“不可事”之意。“味”,品。“亡味”,有滋味,不求有滋味。《淮南子?原道》:“味而五味形焉。”句意:有所所求取,事奉他人而不役使他人,品滋味而不求有滋味。

“大小之多易必多”,“大小”,指事物的大小。“易”,容易。“易””相 ”,困。句意:事物不大小,都有易有,易多必然多。

“是以猶難之,故”,“”通“由”,因,由於。 之”,以之爲難認爲……。意。句意:因此,人由於重,所以始終沒有困

天下皆知美之美也,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① 有亡之相生也,15易之相成也,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之相和也,先後之相也。② 16人居亡之事,行不言之教。③ 物作而弗始也,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17弗居也,是以弗去也。④

【校】① 本作“天下皆知美之美,已;皆知善,斯不善矣。”王弼本、魏源本作“天下皆知美之美,斯已;皆知善之,斯不善已。”② 本作“有之相生也,易之相成也,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之相和也,先後之相也。”王弼本、魏源本作“故有相生,易相成,短相形,高下相,音相和,前後相。”③ 王弼本、魏源本作“是以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④ 本作“物昔而弗始,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王弼本作“物作焉而不,生而不有,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魏源本“弗居”作“不居”。

】此章言人居亡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下皆知美之美也,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美”,美的事物。“”,陋,不美。“皆”,全部,都。“知”,認識。“已”,語氣詞,用於句尾,表語氣。“善”,善行,善事,善人。“不善”,行,事,人。“美””(丑,不美)、“善”“不善”()是立的存在,在一人身上,不是此彼消,就是此消彼滿足於自己的“美”、“善”行候,“”(丑,不美)、“不善”()的行受到遏制;們滿足於自己的“美”、“善”行候,“”、“不善”的行始了(“已”、“不善已”)。句意:天下全部認識美之所以美,就只有丑(有美)了;全部認識了善,便是不善()了。

“有亡之相生也,易之相成也,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之相和也,先後之相也”,“有”,指可感物,最普遍的存在。“”,物狀態。“相生”,相互化而生生不已。“”,困,不易。“易”,容易,不。“相成”,相互依,相互促成。於易而存在,易相而存在。“相形”,相互比體現。尺之於寸則長,尺之於丈短;有短,有長纔有短。、短是相互比體現的。“相盈”,相互包含。“音”, ”,《文》:,音也。”“相和(hé)”,相互諧調。“相”,相互依存。句意:物相互化而生生不已,天下事的易相互依相互促成,和短相互比體現,高下相互包含,音相互諧調,先後相互依存。

“是以人居亡之事,行不言之教”,“居”,守持。“無爲”,對萬所求取之道。“之”,承接連詞,相漢語關係的“而”。“事”,事事。“不言”,不依靠言,以德感化。“教”,法。句意:因此,人守持無爲之道而事事,施以德感化而使其.

物作而弗始也,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作”,,起。“始”,生。“”,佑助,扶助。“恃”,矜持,自以爲盡了力。“成”,完成,有所成。 “居”,居功,自以有功。“唯”,副,因。句意當興則興,不要它的生作任何準備,一切任其自然;即使有所佑助也不要自以爲盡了力;有所成也不要自以有功。因不居功,所以功失去。

亡名。朴微,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18守之,

【校】帛本作“道恆無名。朴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王弼本作“道常名。朴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魏源本“天下

莫能臣也”句“也”字。

】此章言侯王如能守道保朴,

“道亡名”,“亡”(),代,表示不定指。相於“有哪”、“有法子”。 “名”,稱說,形容。句意:“道”是永遠沒有法子稱說的。

“朴微,天地弗敢臣”,“朴”,物的本真之性。“臣”,役使,支配。句意:朴匿而微,以天地之大不敢支配它。

“侯王如能守之,”,“侯王”,泛指侯。“之”,代,指前述“道”和“朴”。“”,喜而服。“物”,喻指天下百姓。句意:侯王如果能守道保朴,天下百姓將會地喜而服

天地相合也,以甘露。① 民莫之令而自均安。② 始制有名。名19亦既有,夫亦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卑道之在天下也,小谷之江海。③ 20

【校】① 本作“天地相合,以渝甘露。”王弼本、魏源本作“天地相合,以降甘露。”② 本作“民莫之令而自均焉。”王弼本、魏源本作“民莫之令而自均。”③ 本作“卑道之在天下也,小谷之江海。”王弼本、魏源本作“譬道之在天下,川谷之於江海。”

】此章言卑道之在天下也,小谷之江海。

“天地相合也,以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安”,“天地”,天和地。此指天地之傾瀉。“民”,人。“均”,公平。“安”,安定。《?釋詁下》:“安,定也。”句意:天地之相合,甘露就自然傾瀉。老百姓如果在他上面發號施令,他便自己求公平以到安定。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始”,副初。“制”,作〈器皿〉。“名”,名。“既”,副,已。“知止”,懂得可而止,知所止。“殆”,危。句意:(人)初散朴器之,便因器定名。名既已生,亦知所止,不可循名而忘朴。知所止,可以避免危

“卑道之在天下也,小谷之江海”,“卑”,恭、卑。“小谷”,山的小水流。句意卑之道在天下,如山小水流在江海里一(自本而末,未而不其本)。

昆成,先天地生,穆,立不改,可以天下母。①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21強爲之名曰大。② 大曰滔,滔曰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③人22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校】① 本作“有物昆成,先天地生,呵寥呵,立而不改,可以天下母。” 王弼本作“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天下母。”魏源本“立不改”立而不改”。文“有昆成”之“”,《郭店楚墓竹》注曰:“疑作「道」。帛本作「物」,即指道。”裘圭先生認爲簡文此字首爿應讀爲”。今。② 甲本作“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帛乙本作“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強爲之名曰大。”王弼本、魏源本作“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③ 本作“大曰逝,逝曰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王弼本作:“大曰逝,逝曰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魏源本作“大曰逝,逝曰曰反。故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其一焉。”文“大曰滔,滔曰”之“滔”,水,舀《正字通》、《集》)。

】此章言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

“有昆成,先天地生,穆,立不改,可以天下母”,“昆”,通“混”。“”,“”的古字,更替改。“穆”,和。“立”,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不改”,王弼《老子》二十五章注:“返化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句意:在廓之,有混然自成之,它先於天地而生,使四更替物和,它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返化始不失其常,可以爲萬物的根本。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爲之名曰大。大曰滔,滔曰曰反”,“字”,事物取名。“名”,稱說,形容。“滔”,大貌。形容範圍極大或時間極長。“”,遙遠。指空大。“返”,返回。句意:不知道它叫什它取名叫“道”。我勉地把它稱說爲“大”。大而言,則廣大;從廣大而言,則遙遠從遙遠而言,又返回近。它遙遠則天地莫能,它返回近就在人身的周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有四大安,王居一安”,“王”,居於治地位的人。 ”,地方,地域 “安”,通“焉”,語氣。句意:天大,地大,道大。王因是居於治地位的人,天地之性人爲貴,王守道而天地,所以也大。宇宙之有四大,守道之王居其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王弼《老子》二十五章注:“法也。” 句意:“人以地,地以天,天以道,道以它自己的。”(任愈《老子新》)

天地之,其籥與 而不屈② 而愈出。23

【校】① ”,王弼本、魏源本作“乎”。② “屈”,帛本作“ ”。

】此章言天地之間虛而不屈。

“橐 ”,音túo,袋子。王弼《老子》注:“橐,排橐也。”排,通“鞴”。排橐,即鞴囊,鼓用的革囊,近似今之箱。“”,古管器,像笛,短管,三孔或六孔。句意:天地之,不正像排橐和樂籥嗎?中空,然任自然而不困窘,化愈出。

也;守中,也。① 物旁作,居以須復也。② 天道員員,各其根。③24

【校】① 甲本作“至也;守,表也。”“表”,帛乙本作“督”。王弼本、魏源本作“致虛極,守靜篤。”② 本作“物旁作,吾以也。”王弼本作“作,吾以觀復 。”魏源本“觀復”。③ 本作“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魏源本“各復歸其根”“各其根”。

】此章言至也;守中,也。

“至也;守中,也”,“”,魏源《老子本》:“者,欲也。”“至”,心中不著一物。“”,久。《文》:“,常也。”“中”,心。 ”,一。《管子?君臣下》:“小民則財厚而足。”句意:心中不著一物的欲,久;保持心的欲清一。

物旁作,居以須復也”,“旁”,普遍。“旁作”,遍作。“居”,通“”。“居以須復”之“居”,讀爲 ”,皆也,全也。“以”,有。“”,“”,復歸。句意物普遍展,皆有止和復歸

“天道員員,各其根”,“天道”,指自然界的律。“”,。“員員”,貌。句意:自然之道始,化各其根本。

其安也,易困也。其未兆也,易也。其脆也,易判也。其也,易散也。① 之於其25亡有也,治之於其未。② [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於羸土][百仞之高始於]26足下。③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④ ,塞其;和其光,同其;畜其,解其27玄同。故不可得而,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28不可得而,亦不可得而。故天下。⑤

【校】① 王弼本、魏源本作“其安易持,其未兆易,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帛甲本“安”、“持”之後有“也”字,其缺佚。帛乙本缺佚。“困”,止。《文》:(止)“古文困。”② 王弼本、魏源本作“之於未有,治之於未。”帛本缺佚。③ 王弼本、魏源本作“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起於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帛本“千里之行”“百仞之高”,其多有缺佚。文“抱之木生於毫”、“於羸土”、“百仞之高始於”十五字缺佚,整理者據傳世本出。④今本作“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帛甲本缺“知者”二字。⑤ 今本作“塞其,挫其,解其分,知其光,同其,是玄同。故不可得而,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不可得而。故天下。”帛甲“塞其”之“”作“”;“,和”、“,解”、“可”、“不可得”八字缺。帛乙本“塞其”之“從兌;“不可得而”後有“也”字;“不可得而疏,不”六字缺;“亦不可得而害”缺“亦不可”三字。王弼本“是玄同”之“玄”作“元”。“同其”,文“ 字下衍一重文。“亦不可得而”,文“亦” 字下衍一“可” 字。文“畜其”,“畜”,刀畜,疑讀爲“畜 ”,同“蓄”;“”,從尒從,疑讀爲”(龍龕》)。

】此章言之於其亡有也,治之於其未

“其安也,易困也。其未兆也,易也。其脆也,易判也。其也,易散也”,“安”,定。“困”,窮盡。“兆”,兆。事物化的象。“”,求。“脆”,脆弱。“判”,分。“”,微的象。“散”,散失。句意:事物狀態時,容易窮盡使其化。事物在化之前,容易求。事物於脆弱狀態時,容易分。事物出現細微的象,容易打散。

之於其亡有也,治之於其未”,“”,做,。“未有”,尚未成形。句意:工作要做在可能問題而未生之前,治理要在可能生混而未生之前。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作於羸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合抱”,抱。形容身粗大。“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小。此指大樹種籽的萌芽。“九成”,“九重”,言高。“羸”,音léi ,通“”,盛土的器具。“百仞”,八尺仞。百仞,形容高。句意:合抱的大樹從細小萌芽生,九重的高由一筐筐泥土作成,登百仞之高山從腳下第一步始。

“知之者不言,言之者弗知”,“知”,知道,解。“知之者”,知人者。“不言”,不依靠言以德政感化人民。句意:知人者不依靠言;依靠言人的人,不知人。

,塞其;和其光,同其;畜其,解其;是玄同”,“”,穴 “和”,和一。“同”,相同,一。“畜”,同“蓄”。聚。“”,物。“”,糾紛。“玄”,玄道。“玄同”,玄道混同一。句意其目,塞其坐守真而忘物我;和其光耀所偏物同所偏;蓄積財物除卻爭原,就是玄道混同一。

“故不可得而,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亦不可得而,故天下”,句意:所以,任何人或事,不可它特別親近,也不可它特;不可使它特得利,也不可使它受害;不可使它特受到尊重,也不可使它受到輕視。因此,玄道混同一的佐人主者天下所重

以正治邦,① 以奇用兵,以亡事29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 夫天多忌,而民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30,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③ 是以人之言曰:事而民自富;31我亡而民自化;我好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④32

【校】① 今本作“以正治”。② 本、王弼本作“吾何以知其然也哉?”魏源本作“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③“夫天多忌,而民叛”、今本作“天下多忌,而民彌貧”。“人多智”,今本作“人多伎巧”。“法物滋彰,盜賊多有”,王弼本、魏源本作“法令滋章,盜賊多有。”④ 本作“是以人之言曰: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而民自正;我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王弼本、魏源本“是以人之言曰”一句作“故人云”。

】此章言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正”,不偏邪。此指不偏邪的正道。“邦”,侯封。“奇”,出人意料。此指出制戰術。“亡事”,即“事”,事。 “天下”,指中國範圍內的全部土地和人民。句意:以不偏邪之正道可以治邦(),以出奇制的策略可以用兵,然而不能取天下(天下君)。要想取天下,只有使老百姓安居樂業不受事的害,老百姓擁護你,你能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而民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天”,指君王。“”,益,更加。“叛”,背。“器”,有形的具事物。“滋”,表示程度,相於“愈益”,“更加”。“智”,機謀。“物”,事,事情。“法物”,法事,指法律、政令。“彰”,盛,繁。句意:我何以知道是這樣的?君王多禁令,老百姓愈益背而行。老百姓取利己之物越多,邦家越陷於昏。人越是善用機謀,千奇百怪的事情越是生的多。法律、政令越繁盜賊反倒越多。

“是以人之言曰:我事而民自富;我亡而民自化;我好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事”,即前引“安民事”之“事”,“有事於民”相。“亡”,“民”所求取。“化”,隨順,彷效。“”,安定。“正”,聽從。“欲不欲”,以其所欲。 “朴”,本真之性。句意:因此,人曾經說:我不用民,老百姓自然富足;我老百姓所求取,老百姓自然隨順;我努力求得社安定,老百姓自然聽從;我以其所欲,老百姓自然能保有本真之性。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①螝蠆蟲蛇弗 ,攫 ,骨弱筋柔而捉固。② 33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③ 日乎而不,和之至也。④ 和曰常。知和曰明;⑤ 34益生曰祥;心使。物壯則老,是不道。⑥

【校】①王弼本、魏源本作“含德之厚,比於赤子。”② 甲本作“蜂蠆蠍蛇弗螫,攫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帛乙本“”作“”,“攫”作“”。王弼本作“蜂虺蛇不螫,猛,攫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魏源本“蜂虺蛇不螫”作“毒不螫。”③ 本作“未知牝牡之合而,精之至也。”王弼本作“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④ 本作“而不,和之至也。”王弼本、魏源本“”作“嗄”。⑤ 王弼本、魏源本作“知和日常,知常曰明。”⑥ 世本作“物壯則老,之不道,不道早已。”帛甲本“物壯則老”之“”作“即”。

】此章言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含德”,藏德行。句意藏柔弱和之德深厚的人,比得上欲的嬰兒

螝蠆蟲蛇弗,攫,骨弱筋柔而捉固”,“”,同“虺”。傳說中一身口的怪蛇。“”,音chài 子一的毒。“”,音hē ,螫痛。“攫”,鷙鳥,一凶猛的。“”,音kòu 也。“捉”,握,持。句意:(他欲,對萬所求取)以及一般的蛇不去螫痛他,凶猛的鷙鳥不去扣打他,他然骨弱筋柔握持得牢固。

“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日乎而不,和之至也”,“合”,匹配。“然”,連詞,表折。“怒”,勃起。“精”,真。古人認爲宇宙的一種靈氣 “至”,,行。“乎”,同“呼”,呼,“呼”的古字。“和”,平和,和。句意:他不知道雌雄匹配之事,然而他的生殖器官自然萌勃起,是宇宙真已至的表。他整天呼無懮愁,是心平和任其自然之真的表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常”,本。“明”,明察。“益”,分。“生”,物。“祥”,特指凶兆。“心”,心。“”,意。“使”,猶爭氣。恣逞意。“”,音qiǎg ,順從,倔。句意:什是“和”?“和”是事物的本認識事物的本就是明察;分地追求物享受就是凶兆;恣逞意就是不順從

“物壯則老,是不道”,“”,旺盛。句意:事物旺盛就走向衰老,由而老便失去赤子之性,有生命力,叫做不合乎道。

身孰? 與貨35孰多? 亡孰病? 必大,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怠②,36久。

【校】①王弼本作“是故甚必大。”帛“是故”二字。②今本《老子》作“知止不殆。”

】此章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怠。

“名身孰?身與貨孰多?得亡孰病?”“名”,名聲譽。“身”,生命。亡身,失去生命。“”,物,金珠玉布帛的總稱。句意:名聲與生命,哪一個親哪一疏?生命與財貨,哪一重哪一個輕?得名得利失去生命哪一更有害?

“甚必大,厚藏必多亡”,“”,吝惜,不得。“”,用去錢財。句意分的吝惜必然有更大的浪厚的藏必然有更重的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久”,“怠”,。句意:所以,知道滿足而所求,不遭到困辱;知道可而止,不遇到危亡。這樣,自然可以久安

返也者,道也;弱也者,道之用也。①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亡。②

【校】①帛本作“反也者,道之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王弼本、魏源本作“反者道之,弱者道之用。” ②帛本作“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王弼本、魏源本作“天下物生於有,有生於。”

】此章言弱也者,道之用也。

“返之者,道也;弱也者,道之用也”,“返”,,往返。此。“”,運動。“弱”,柔弱。此柔弱勝剛強。句意:循是“道”的運動;柔弱勝剛強是“道”所施

“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亡”、“有””相,指可感物,最普遍的存在。 “亡”,同“”,“有”相,指物狀態。句意:(由於道的運動和作用)天下之物有的由可演化而生,有的由微之聚合而生。

困而盈37之,不不若已。①湍而群之,不可保也。②金玉盈室,莫能守也。③,38也。④功遂身退,天之道也。⑤39

【校】 ①帛本作“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持”,直。王弼本、魏源本作“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困”,文此字止。《文》云:(止)“古文困。” ②帛本作“揣而允之,不可葆也”,帛甲本“葆也”作“常葆之”。王弼本作“揣而之,不可保。”魏源本作“揣而之,不可保。” ③帛甲本作“金玉盈室,莫之守也。” 乙本“莫之守也”作“莫之能守也”。王弼本、魏源本作“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④帛本作“富而,自咎也。”王弼本、魏源本作“富 ,自其咎。” ⑤帛本作“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王弼本、魏源本作“功遂身退天之道。”

】此章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困而盈之,不不若已”,“困”,窘迫。“盈”,滿圓滿。“不不若”,第一“不”,助,加強語氣。“不若”,不如。“已”,止,停止。句意於窘迫的境地而想使之圓滿,不如停止。

“湍而群之,不可保也”,“湍”,湍流,急流的水。“群”,合,合。句意:象湍流般迅急而使之合,這種聯久。

“金玉盈室,莫能守也”,句意:金珠寶貝多藏必厚亡,能守而不失?

,自咎也”,“”,崇尚,重。“富”,物。“”,放暴。“”,音wèi ,加。“咎”,災禍。句意:只重視財且放,必然自己帶來災禍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功”,事功,工作。“遂”,就,成。“身”,自己,自身。“退”,謙讓。句意:事有所成自己知道謙讓是自然的律。

老子乙

《老子乙》存18枚(文中下《郭店楚墓竹版序,390字。以道、守道中心“言道家之用”。全篇可分8章,歸併爲兩部分。第一部分(1-4章)道者要自、自重;第二部分(5-8章)述守道治須堅持“清”的原。第1章(13)言莫知其可以有(用無窮的道治可以把家治理好)。第2章(34)言道者日事於道的人一天比一天更格地自我貶損)。第3章(45)言絕學絕棄下的教化而其自然則無懮)。第4章(58)言以身天下,以身天下(天下而重自身,天下而愛護自身)。第5章(912)言道亡名,善始且善成(道可名,然而它能善於始且能善於完成)。第6章(13)言守道之要(如何守道?防守事欲生影門徑,堵塞生事欲的視聽,只有這樣纔能守道,身不生思念錯亂)。第7章(1315)言事物相反而相互用。第8章(1518)言清靜爲天下定(清廉恬淡能克服欲使天下安定)。

治人事天,莫若。夫唯,是以早[]。①是以早[]。②01 [則無]不克。[]不克莫知其。莫知其可以有。③有之母,可以[]。④[久是深根固柢]02生久之道也。⑤

【校】①帛本《老子》作“治人事天,莫若。夫唯,是以早服。”王弼本“是以早服”作“是早服”。文“是以早”字。②帛本作“早服是德。”王弼本“是”作“之”。文“重德”三字缺佚,出。③今本《老子》作“重則無剋則莫知其。莫知其可以有。”文“重則無”、“”六字缺佚,出。④今本《老子》作“有之母,可以久。”去“久”字。⑤今本《老子》作“是深根固柢,生久之道也。”去“久是深根固柢”八字,上下文、考帛出。

】此章言莫知其可以有

“治人事天,莫若。夫唯,是以早”,“治”,理。“人”,指人情事理。“事”,事奉。“天”,上天,物的主宰者。“”,夫之治田。“唯”,副。以,因。“是以”,因果連詞。相於“因此”,“所以”。“早”,”、“晚”相。“”,慎也。句意理人情事理,事奉上天,莫夫治田。因治田必去其殊類歸一,所以先要慎之又慎。

“是以早德。重則無剋則莫知其”,“”,通“”,表原因,相於“因”。“重”,多。“德”,通“得”。“”,王弼《老子》五十九章注:“道無窮也。”句意:所以先要慎之又慎是因要多積纍行之所得。多積纍行之所得則無往而不往而不是因得“道”,道的力量是法估的。

“莫知其可以有。有之母,可以久”,王弼《老子》五十九章注:“以有蒞國非能有也。之所以安之母。重德是唯其根,然後末乃得其也。”句意:用無窮的道治可以把家治理好。有了治的根本,以可以得其

久是深根固柢,生久之道也”,“生”,永久存在。“久”,長壽,不老。句意:以本末可以得其是因深根固柢,是永葆青春的法

者日益,道者日。①之或,以至亡03也。亡而亡不。②

【校】①帛本《老子》作“爲學者日益,道者日。”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爲學日益,道日。”②今本《老子》作“之又,以至於無爲無爲。”後有“取天下常以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王弼本)

】此章言道者日

者日益,道者日”,”,音jiào,通“教”。“益”,傲自滿,後作“溢”。“”,貶損。句意:教育人的人往往一天比一天傲自滿事於“道”的人往往一天比一天更格地自我貶損

之或,以至亡也。亡而亡不”,“或”,副,表示相承,相於“又”。 “亡”,即“無爲,自守。句意貶損貶損,最後到清自守而合於道。清自守合於道則無所不能

絕學。①唯呵,相去何?美與惡,相去何若?②04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③

【校】①今本《老子》作“絕學無懮。”②帛本《老子》作“唯呵,其相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唯之阿,相去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何若”,王弼本作“若何”。③帛本《老子》作“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此章言絕學

絕學”,“”,棄絕。“”,音jiào,指教化。句意絕棄下的教化而其自然則無懮

“唯呵,相去何?美與惡,相去何?”“唯”,,用於,表示恭敬。 “呵”,音hē,同“”,大喝叱,斥。“美”,善。“”,不善,罪。句意應諾與訶斥,相差有多少?美善,相差有多少?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畏”,害怕,畏。句意:大家所害怕的,任何人(然包括以教化者自居的人)也不能不害怕。

辱若大患若身。①何謂寵05辱?寵爲下也。得之若,失之若,是謂寵[]。②[謂貴大患]06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吾有身。及吾亡身,或何[]?③[以身]07天下,若可以天下矣;以身天下,若可以天下矣。④08

【校】①今本《老子》作“辱若大患若身。”②今本《老子》作“何謂寵辱若寵爲下,得之若,失之若,是謂寵辱若。”“寵爲下”帛本《老子》作“下”。“何謂寵辱若”魏源本《老子》“若”二字。“是謂寵辱若”魏源本《老子》作“是爲寵辱若”。“是謂寵辱若”,文作“是謂寵”,裘先生認爲:“「辱」字下有一似句的符,也是校者所加,表示抄一字。”可今本一“若”字。③今本《老子》作“吾所以有大患者,吾有身,及吾身,吾有何患?”“吾有身”,帛本《老子》多一“也”字,魏源本《老子》作“惟吾有身”。文“何謂貴大患若身”、“或何患”中“何謂貴大患”、“患”六字缺佚,原整理者照帛本《老子》出。④帛本《老子》作“故貴爲身於天下,若可以天下矣。以身天下,如可以寄天下矣。”魏源本《老子》“若可以寄天下”作“可寄於天下”,“若可天下” 作“乃可於天下矣。”文“故以身”四字考今本《老子》,合上下文出。文第六、七下半缺,第五相比,第六下缺佚五字,第七簡與第六對應的位置是一“可(何)”,其下宜只缺佚五字。原整理者認爲缺六字,恐不文“若可以天下”之“”,從辵,疑讀爲”。去,古音溪紐魚部;,古音見紐魚部。去、古音部相同,同喉音,音近可通。

】此章言以身天下,以身天下。

“人辱若大患若身”,“”,恩。“辱”,侮辱。“辱”,,用;辱,作“”的賓語。世人不知辱之辱,反以辱爲寵。“”,重。“大”,。“患”,懮慮 “大患”,度的懮慮。所懮慮者,乃恩之得失也。“大患”,之得失,乃患得患失之。“身”,自身。句意:世人以侮辱,受;患得患失,重之得失若自身一

“何謂寵辱?寵爲下也”,“”通“”。“何”,何。句意世人以侮辱?因爲這些人是承受恩的下人,他分不清侮辱或恩,即使是侮辱也作“恩”。

“得之若,失之若,是謂寵辱若”,“得之”,得到恩。“失之”,失去恩。句意:得到恩(哪怕是侮辱),感到恐;失去恩(哪怕是侮辱),感到恐。就叫做“辱若”。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吾有身。及吾亡身,或何患?”“有身”,有自身。有自身,必私其身,私其身有欲。有身,乃有私己之心之。“及”,連詞,表假,可譯爲“如果”。“或”,疑,可譯爲“哪”,“哪”。句世人患得患失、重之得失若自身?人之所以有度的懮慮,是因有私已之心。如果有私已之心,哪有什懮慮的?

“故以身天下,若可以天下矣;以身天下,若可以天下矣”,“以身”之“以”,代,相於“其”。“若”,副。表示承接,相於“乃”、“”。“”,付。“”,振復興。句意:因此,只有不患得患失,天下而重自身的人,可以把天下他;只有天下而愛護的自身的人,可以使天下振

上士道,堇能行於其中;中士道,若若亡;下士道,大笑之,弗大09笑,不足以道矣。①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孛,夷道[][]10道若退;②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德如不足,建德如[][]真如愉;③11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祗,天象亡形。④道[亡名][善始且善成]。⑤12

【校】①帛本《老子》作“上士道,堇能行之;中士道,若存若亡;下士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道。”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上士道,勤而形之;中士道,若存若亡;下士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道。”②帛本《老子》作“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道如退,夷道如。”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道若退,夷道若。”文“若”、“”三字缺佚,原整理者依本《老子》出。③帛本《老子》作“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德如不足,建德如真如渝。”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德若不足,建德若偷,真若渝。”文“偷”、“”二字缺佚,原整理者出。④帛本《老子》作“大方禺,大器晚成,大音希,大象形。”⑤帛本《老子》作“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成。”王弼本《老子》作“道隱無名,夫唯道,善且成。”“道隱無名”魏源本《老子》作“道德名”。文“亡名”、“善始且善成”七字缺佚,考帛本《老子》出。

】此章言道亡名,善始且善成。

“上士道,堇能行於其中;中士道,若若亡,下士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道矣”,“士”,士民,學習者。“”,知。“堇”,音jǐn,通“”,少。“若”,副,表示不肯定,相於“好像”、“似乎”。“道”,宇宙物的本原、本。句意:上等士民知“道”,其中的道理很少能施;中等士民知“道”,似知而似非知;下等士民知“道”,大笑以“道”非。這並不奇怪,因下等士民知彰而不知微,如果下等士民不以“道”非,那“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孛,夷道若道若退”,“建言”,指古或古。古人所立之言。“明”,明。“孛”,音bèi,混,後作“”或“悖”。“夷”,平易。“夷道”,平易之道。“”,通“”,偏,不公平。“”,向前。句意:因此,古:明的“道”,反而好似言而不明;平易的“道”,反而好似偏而不平;前的“道”,反而好似後退而不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德如不足,建德如偷,真如愉”,“上德”,至德,盛德。 “谷”,水流聚的地方。“白”,潔淨。“辱”,污。“”,廣遠。“建”,通“健”,健。“偷”,苟且,怠惰。“愉”,音yǔ,苦而病。句意:至盛之德好似水流聚的深谷;潔淨卻好似污廣遠之德好似不足;健之德好似偷惰;質樸純卻好似苦而病。

“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祗,天象亡形”,“方”,方正。“隅”,斜角。“大器”,重的器物。“慢”,慢。“慢成”,長時間製成。“大音”,美妙的音。“”,出的音。“祗”,相於“”,只,。“天象”,天空所垂之象。“形”,有形。句意:方正之極沒有斜角;重的器物需要長時間製成;美妙的音中只有出的音;天空所垂之象有象形。

“道名,善始且善成”,“名”,可名。“善始”,善於始。“善成”,善於完成。句意:道,可名,然而它能善於始,且能善於完成。

,塞其身不瞀。① 其事,身不。②

【校】①帛甲本《老子》作“塞其身不勤。”“塞其”之“”,帛乙本《老子》作“”;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以上各本此三句前,均有“天下有始,以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守其母,身不殆。” 文“身不瞀”之“瞀”,山矛,疑借“瞀”。矛、瞀,古音同幽部,音同可通。②帛甲本《老子》作“其事,身不救。”“”,帛乙本《老子》作“”,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以上各本此三句後均有“小曰明,守柔曰。用其光,復歸其明,毋身殃,是謂襲常。”(“毋”,其他各本作“”;“”,王弼本、魏源本作“”。)

】此章言守道之要。

,塞其身不瞀”,“”,防守。“”,門徑關鍵。“塞”,堵塞。“”,音duì,耳目鼻口。“瞀”,錯亂。句意:防守事欲生影門徑,堵塞生事欲的視聽身不思念錯亂

其事,身不”,“”,打。“”,比,競爭。“”,音lài,就,成。句意:“打開產生事欲的視聽,遇事人相誇勝身不可能有成。

大成若13缺, 其用不敝。① 大盈若盅,其用不。② 大巧若拙,大成若,大直14若屈。③

【校】①帛本《老子》與簡文同。“其用不敝”之“敝”,王弼本《老子》作“弊”。②帛甲本《老子》作“大盈若盅,其用不窘。”帛乙本《老子》作“大盈如,其用不。”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大盈若,其用不。”③帛甲本《老子》作“大直如,大巧如拙,大。”帛乙本《老子》作“大直如,大,大巧如拙,大。”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

】此章言事物相反而相互用。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最。“成”,完。“缺”,不足,欠缺。“敝”,衰壞敗。句意:最完好似不足,完備與不足相互用,其作用不會壞敗

“大盈若盅,其用不”,“盈”,充足,足。“盅”,音chōng ,空。“”,窮盡竭。句意:最充足好似空,充足相互用,其作用不會窮竭。

“大巧若拙,大成若,大直若屈”,“巧”,巧。“拙”,笨拙。“成”,成就。“”,音qū,言語鈍詘。“直”,正直。“屈”,枉屈,屈尊就卑。句意:最巧的人,不自我炫耀,外似笨拙;最有成就的人,不自以是,外似言語鈍詘;最正直的人,不傲他人,外似枉屈。

勝凔,清勝熱,清靜爲天下定。①善建者不拔,善保者15,子以其祭祀不屯。②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修16,其德乃;修之邦,其德乃;修之天下,[其德乃溥]。③[以家]17家,以鄉觀鄉,以邦邦,以天下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④18

【校】①帛本《老子》作“躁寒,靜勝炅,清可以天下正”,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躁寒,靜勝熱,清靜爲天下正。”“清”,文作“清清”。裘按:文「清=」似當讀爲「清青()」或「青(清)清()」”。以上下文義讀爲“清”。②帛本《老子》作“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子以祭祀不。”王弼本《老子》作“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子以祭祀不。”“子以祭祀不”,魏源本“以”字。③帛本《老子》作“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修之,其德乃;修之,其德乃;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修之”魏源本《老子》作“修之邦”;“其德乃溥”,魏源本《老子》作“其德乃普”。王弼本《老子》“修之”下多“於”字;“修之“修之於”;“其德乃溥”“其德乃普”。文“其德乃溥”四字缺佚,原整理者根本《老子》出。④帛本《老子》作“以身身,以家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天下,奚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奚以知天下之然哉”,王弼本《老子》作“吾何以知天下然哉”。“魏源本《老子》作“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國觀國”魏源本《老子》作“以邦邦”。文“以家”、“下然哉”、“以此”八字,缺佚,依本《老子》出。

】此章言清靜爲天下定。

“燥勝凔,清勝熱,清靜爲天下定”,“燥”,燥。“”,音cāng ,寒冷。“清”,清。“清”,清廉恬淡。“清”,廉,不求。“”,恬淡,無爲。“”,使。“定”,安定。句意:燥能克服寒冷,清能克服暑,清廉恬淡能克服欲使天下安定。

“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子以其祭祀不屯”,“建”,建立。“拔”,動搖。“保”,保持。“”,落。“以”,因此。“祭”,物供奉祖先。“祀”,相嗣不已。“屯”,困屯。句意:(靜這一原)善於建立的,不可動搖;善於保持的,不會脫落;子因此世祀相而不困屯。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修之,其德乃;修之邦,其德乃;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修”,行。“家”,卿大夫及其家族或封地。“”,周制“五家比”,“五比爲閭”,“四閭爲族”,“五族爲黨”,“五黨爲州”,“五州爲鄉”(《周?地官?大司徒》)。“邦”,侯封。“”,通“”,張揚。“”,大。“溥”,音pǔ,普遍。句意行清靜這一原,其“德”於是更加真;在一家行清靜這一原,其“德”於是足有;在一鄉實行清靜這一原,其“德”於是得到張揚;在一邦行清靜這一原,其“德” 於是得到大;在天下行清靜這一原,其“德”於是可以普遍。

“以家家,以鄉觀鄉,以邦邦,以天下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察。“然”,代,如此。“以”,介,。“此”,指代“清一原。句意:以家、以、以邦、以天下察家、、邦、天下,我何以知道天下如此呢?就是根靜這一原

太一丙(1-7)

《太一丙》(“太一生水”及“老子丙”)存28枚(文中下《郭店楚墓竹版序,575字。述“道”和“道”。全篇可分7章,歸併爲兩部分。第一部分(1-4章)《老子甲》所提出的“道”行解;第二部分(5-7章)述“道”,指出道者應順乎民意而言,輔萬物之自然”。

1章(《太一生水》1014。以下簡稱〈太〉)言道亦其字也,請問其名。提出什是“道”的問題。第2章(〈太〉18)言君子知“大一”之“道”,具是“道”。第3章(〈太〉9)言天道弱,以天道明“道”,指出“削成者以益生者”是“道”的本特徵。第4章(《老子丙》45。以下簡稱〈丙〉)言道之出言淡呵其味也。指出“道”的形上性。第5章(〈丙〉13)言猷乎其言,成事遂功。第6章(〈丙〉610)言樂殺,不可得志於天下。第7章(〈丙〉1114)言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

大一生水。水反大一,是以成天。天反大一,是以成地。天地[] 01也,是以成神明。①神明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也,是以成四。四02[]也,②是以成凔熱凔熱復也,是以成燥。也,成03而止。故,燥之所生也。燥者凔熱之所生也。凔熱[之所生也]。③四04陰陽之所生[]。④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太05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於水,行於,周而或[][以己] 06物母;⑤一缺一盈,以己爲萬。此天之所不能,地之所太07不能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⑥太08

【校】①“天地也”,“”三字由原整理者出。②“四時復也”,“相”字。③“凔熱者四之所生也”,“四之所生也”六字。④“四陰陽之所生也”,“也”字。⑤“周而或始,以己爲萬物母”,文缺佚“始”、“以己 四字,依裘按出。⑥文“君子知此之”之後佚。上文有“大一藏於水,行於,周而或始,以己爲萬物母”句。帛本《老子》云:“道,可道也,非道也。名,可名也,非名。名,物之始也。有名,物之母也。”所渭“君子知此”,是知“周而或始,以己爲萬物母”的“大一”,故在“”字之後一“道”字以足句。“大一”之“道”,乃君子所知也。

】此章言君子知“大一”之“道”。

“大一生水。水反大一,是以成天。天反大一,是以成地”,“大”,音tài,通“太”。“大一生水”之“大一”是形和有形的一。形者,即是“道”;有形者,即是“混沌”。“混沌”是“大一”的具象,“道”是“大一”的抽象。“大一生水”之“生”,生。生水之“大一”,乃“大一”之具象——混沌。“混沌”運動而“生水”。“道”,是“大一”的抽象,“周行而不殆”,“曠蕩不制,括囊有,通而一”。(淮南子)“水反大一”、“天反大一”之“大一”,乃“大一”之抽象——道,即“昆成”(混然自成)之“道”。“”,佐助。句意:“遂而大通冥冥” 的混沌(“大一”的具象)生大水,大水反佐助“括囊有,通而一”的道(“大一”的抽象),因此,清而成天。天反佐助“括囊有,通而一”的道,因此,重而成地。

“天地也,是以成神明。神明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也,是以成四。四時復也,是以凔熱凔熱復也,是以成燥。也,成而止”,“”,表度。相於“又”。“相”,表示一方另一方有所作。“神明”,“神”,天地所具有的生成物的能力。“陰陽”,宇宙中通和人事的立面,或曰陰陽 “四”,四季。“凔熱”,寒冷。“燥”,潮濕與乾燥。 ”,四終爲”。,星名,即木星。句意:(天、地既成,)天地又相“大一”,因此天地具有生成物的能力(神明)。天地所具有的生成物的能力(神明)又相“大一”,因此生成通和人事的陰陽陰陽又相“大一”,因此春夏秋冬四時變化而能久成。春夏秋冬四時變化又相“大一”,因此生成寒冷。寒冷又相“大一”,因此生成潮濕與乾燥。潮濕與乾燥又相“大一”,成一年而止。

“故,燥之所生也。燥者凔熱之所生也。凔熱者四之所生也。四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生”,生。句意:所以,一年在潮和乾燥中生。潮和乾燥在寒冷和炎生。寒冷和炎在四生。四陰陽生。陰陽在天地所具有的生成物的能力(神明)中生。天地所具有的生成物的能力(神明)在天地之間發生。天地在混沌(“大一” 的具象)中生。

“是故,大一藏於水,行於,周而或始,以己爲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爲萬。此天之所不能,地之所不能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道”,“藏於水”之“大一”,是形的“大一”,是有形的“大一”(混沌)的抽象,即“水反大一”、“天反大一”的“大一”;也是“天地”、“神明”、“陰陽”、“四”、“凔熱”、“燥”“”的“大一”;也是“成天”、“成地”、“成神明”、“成四”、“成凔熱”、“成燥”、“成”的“大一”。 “藏”,藏。“水”在“大一”的具象——混沌中生,“大一”的抽象——道,又藏在水之中。“”,四。“或”,表示相承,相於“又”。“”,法、根。“”,,除去。“”,改。“成”,成。句意:因此,“曠蕩不制,括囊有,通而一”的“大一”藏在混沌(“大一”的具象)所生的水之中,行於四,周而又始,以自己爲萬物的根本;一缺一盈,以自己爲萬化的根是天所不能除去,地所不能改陰陽所不能成的。君子知道就是所“道”。

天道弱,削成者以益生者;①伐於[][柔弱]。②太09

【校】①“削成者以益生者”,“削”,文作“雀”,借“削”。雀,古音精紐藥部;削,古音心紐藥部。雀、削,古音部相同,同爲齒頭音,音近可通假。②“伐於,以柔弱”,“,以柔弱” 五字缺佚。今本《老子》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根上下文,聯係道家的“弱”思想試補

】此章言天道弱。

“天道”,自然之道,指自然化的律。“削”,,除。“成者”,已成熟的。“益”,助。“生者”,正在生的。“伐”,除。“”,音jiàng,僵硬,僵直,於死亡一的事物。“”,猶處置。“”,硬,強勁於乾枯一的事物。“柔弱”,幼嫩弱,於新生一的事物。句意:自然之道以柔弱爲貴,除去已成熟的以助正在生的;僵硬的於死亡一的事物除,對堅硬的於乾枯一的事物置,以佐助新生的幼嫩弱的事物。

下,土也,而之地。上,也,而之天。道亦其字也,請問其名。以太10事者必其名,故事成而身人之事也,亦其太11名,故功成而身不。天地名字立,故其方,不思相[]。①[天不足] 12於西北,其下高以;②地不足於南,其上[低以弱]。③[不足於上] 13者有於下,不足於下者有於上。④太14

【校】①“不思相”,文缺佚“”,《郭店楚墓竹》裘按:“「相」下一字尚存上端,從殘畫及上下文韻腳及文看,必是「尚」字或「尚」之字,當讀爲」。” 裘按可。②“天不足於西北”,“天不足” 三字文缺佚,現從裘按出。③“其上低以弱”,“低以弱”三字,文缺佚,此句前有“其下高以”,前後似相對爲文。“高以”,試補“低以弱”。④“不足於上者有”,文缺佚“不足於上” 四字,上下文出。

】此章言道亦其字也,請問其名。

“下,土也,而之地。上,也,而之天。道亦其字也,請問其名”,“字”,表字,亦即名。“名”,事物的名。“而”,因果連詞。相於“因而”。“亦”,副,相於“不”,“只是”。句意:在下面的是土,因而“地”(命名“地”)。在上面的是,因而“天”(命名“天”)。“道”只是字(名),請問它的名是什呢(如何名事使分明)?

“以道事者必其名,故事成而身人之事也,亦其名,故功成而身不”,“”,藉,依。“事”,行事,事。“身”,自身,自己。“”,音zhǎng,尊敬,尊重。“”,詆毀。句意:以“道” 行事的人,必定依憑對所行之事的明確認識(名事使分明),所以,行事有成而自己受到尊重;人行事,也必定依憑對所行之事的明確認識(名事使分明),所以,功成而自己不受到詆毀

“天地名字立,故其方,不思相。天不足於西北,其下高以;地不足於南,其上低以弱。不足於上者有於下,不足於下者有於上”,“名”,用爲動詞 “名字”,命名。“立”,同立。“故”,表因果,相於“因而”。“”,失,不得也。“其方”,不得其方。“相”,合,等。“不足”,不完。“”,有,略多。“弱”,不足,略少。“”,有多,多出。句意:天地命名同立,以名事使分明,因而不得其方,有考是否等。天的西北不完(“天西北”),那下面高而略多;地的南不完(“地不滿東南”),那上面低而略少;上面不完,下面就有多出的;下面不完,上面就有多出的。

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客止。①故道[之出言],丙04淡呵其味也。之不足之不足,而不可既也。②丙05

【校】①帛本《老子》作“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客止。”“安平大”,王弼本《老子》作“安平太”,魏源本《老子》作“安平泰”。②帛本《老子》作“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味也。之不足也,之不足也,用之不可既也。” 王弼本《老子》作“道之出口,淡乎其味。之不足之不足,用之不足既。”“用之不足既”,魏源本《老子》作“用之不可既”。文“故道之出言” 中“之出言”三字缺佚,考帛本《老子》出。

】此章言道之出言,淡呵其味也。“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客止”,“”,持守。“象”,“物” 。有“形”之“物”,“形”之“象”,即“象”、“天象”之“象”。“大象”,比之象,喻指“道”。“往”,音wàng向。“害”,妨。“大”,音tài,通“太”,也作“泰”。利,康泰。“”,糕的食物。“客”,路的行人。句意:若能持守“道”,天下人向。不管多少人向,都不互相妨,人生活安定、平等、康泰。音樂與美食,使路的行人留而不願離去。

“故道之出言,淡呵其味也。之不足之不足,而不可既也”,“出言”,言,即被。“淡”,味道不。“既”,失,失掉。句意:如果“道”被,它淡得就有味道了。然看它看不不到,但是不能失去它!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丙01有不信。①猷乎其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②故大丙02,安有仁;六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安有正臣。③丙03

【校】①帛本《老子》作“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大上”,王弼本《老子》、魏源本《老子》作“太上”。“安有不信”,王弼本《老子》作“焉有不信焉”,魏源本《老子》作“有不信”。②帛本《老子》作“猷呵其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我自然。”王弼本《老子》作“悠兮其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我自然。”“悠兮”,魏源本《老子》作“兮”。③帛甲本《老子》作“故大道,安有仁;知出,安有大;六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安有臣。”“知出”,帛乙本作“智慧出”;“邦家昏”,帛乙本作“家昏”。王弼本《老子》作“大道,有仁;慧智出,有大;六不和,有孝慈;家昏,有忠臣。”“慧智出”,魏源本《老子》作“智慧出”。文“邦家昏”,“ 字缺佚,《老子》出。

】此章言猷乎其言,成事遂功。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猷乎其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大”,音tài。“大上” 即“太上”。 “下”,百姓,地位低的人。“”,近。“”,贊譽。“畏”,畏避。“侮”,慢。“信不足”之“信”,信。“有不信”之“信”,信任。“猷”,。“言”,慎言,不表意。“遂”,就,成功。句意:三皇五帝的太古之世,百姓只知有君;其次德衰,仁義爲治,百姓被其仁之;其次以刑法治,百姓畏而避之。信不足,於是百姓不信任。乎民意,不表意百姓自遂其意,好事情,成就功,因而百姓我自然如此。

“故大道,安有仁;六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安有正臣”,“故”,助,用於句首,相於“夫”。“大道”,太古有德之君所行之道。“”,止,停止施行。“安”,連詞,表示承接,相於“乃”,“於是”。“有”,呈,出。“正臣”,正直之臣。句意:大道止而不行,於是出了仁;六不和,於是出了孝慈;家昏,於是出了正直之臣。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 06得已而用之,恬淡上,弗美也。美之,是樂殺人。夫[][不可] 07以得志於天下。①故吉事上左,事上右。是以偏08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故[],丙09以哀悲之;戰勝則喪禮居之。②丙10

【校】①帛本《老子》作“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銛襲爲上;勿美也!若美之,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王弼本《老子》作“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上。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恬淡上”,魏源本《老子》作“恬憺爲上”。文“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非君子之器,不”六字,因簡殘,缺佚,現參考帛本《老子》出。“夫樂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不可”三字缺佚,現參考帛本《老子》出。②帛本《老子》作“是以吉事上左,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以哀悲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王弼本《老子》作“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人之,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偏將軍居左”,魏源本《老子》“是以偏將軍居左”。文“故以哀悲之” ,因簡殘,“人 二字缺佚,本《老子》出。

】此章言樂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上,弗美也”,“居”,平家居,日常生活中。“兵”,兵器,武器。“故”,連詞,表折。表示完一事又另一事,相於“至於”。“恬”,安然。“淡”,淡漠。“恬淡上”, 以安然淡漠的上。“美”,美。“弗美”,不要去美,更不要去炫耀武力。句意:君子在日常生活中以左上,用兵打仗的候以右上。至於兵器,不是君子所使用的器械,如果不得已而使用兵器,最好以安然淡漠的度去理,不要去美,更不要去炫耀武力。

“美之,是樂殺人。夫樂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喜,快。“樂殺人”,以爲樂。“樂殺”,伐。“可以”,表示可能或能。句意美使用兵器,就是以伐,不可能得志於天下。

“故吉事上左,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故”,助,相於“夫”。“吉”,古代祭祀鬼神的禮儀(吉、凶、、嘉)之一。此指“凶”以外的禮議。“吉事”、“事”相。吉事,即吉事,即喪禮。吉事,祭祀、冠、取(娶)之事,人死後葬等事宜。“上”,通“尚”。“上左”,崇尚“左”,即以左的位置正位、上位。“上右”,崇尚“右”,即以右的位置正位、上位。正位、上位,受尊敬的席位,尊者居之。“偏將軍”,副。“上將軍”,行戰時軍中的主。句意行祭祀以左邊爲正位,辦喪事以右邊爲正位。這樣,行戰時將處於左的位置,主帥處於右的位置,就是打仗要依照凶禮儀處理。

“故以哀悲之;戰勝則喪禮居之”,“故”,助,相於“夫”。“”,加。“”,連詞,表示關係,相於“就”,“便”。句意戰爭殺多,便以哀痛的心情加;戰勝了便以凶禮儀處理。

之者之,之者失之。①無爲,故無敗也;無執,故[失也]。丙11若始,則無敗事矣。人之也,於其且成也之。②是以12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復眾之所。③是以能輔萬物丙13之自然,而弗敢。④丙14

【校】①楚《老子甲》作“之者之,之者之。”帛乙本《老子》作之者之,之者失之。”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之,者失之。”②楚《老子甲》作“是以人亡故亡,亡故亡失。事之,慎如始,此亡事矣。”帛乙本《老子》作“是以無爲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失也。民之事也,於其成而之。故曰:「慎若始,則無敗事矣。」”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是以無爲無敗無執失。民之事,常於成而之,慎若始,則無敗事。”文“無執,故失也”,“失也”三字缺佚,照帛出。③楚《老子甲》作“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教不教,復眾之所。” 乙本《老子》作“是以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復眾人之所。”王弼本、魏源本乙本同。④楚《老子甲》作“是故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帛乙本《老子》作“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王弼本《老子》作“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魏源本《老子》作“以恃物之自然而不敢。” 之者之,之者失之。無爲,故無敗也;無執,故失也”,“”,也,求也。“”,(事情)失,即不能成功。“”,守也,持也。“失”,控制不好,把握不住。句意:有所求取(有某)去一件事,事一定不成功;有所持守(有某目的)去做一件事,事一定把握不住。所求取(人企),所以一定成功;所持守(人目的),所以能把握住事情化的律。

“慎若始,則無敗事矣。人之也,於其且成也之”,“慎若始” “慎如始” 同,束的候仍然慎重,就同始的候一慎重。“”,副常,常常。 “且”,副,要。“且亡”,亡。“且成”,要成功。句意束的候像始一慎重,就有不能成功的事。人的失,常常是在要成功的候失的。

“是以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復眾之所。是以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欲”,欲望。“不欲”,有欲望,即欲。“欲不欲”,以不欲欲。“”,學習。“不”,不學習,即順應自然。“”,以不學爲學,即以順應自然爲學習。“”,返。“”,失。“復眾……”,使……返。“之所”中的“之”,介,相於“於”。 復眾之所”,直譯爲:使人於所犯失中自返。“”,佐助。“”,求,索取。句意:因此人以其所欲,不以稀有的物品,以不學爲學順應自然,使有失的人聞過而自返。所以(人)能助自然展,而不敢妄  

作者:涂宗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涂宗流)
郭店楚简《老子》
老子王弼注第三十二章
老子王弼注第三十五章
《道德经》是怎样被念歪的?
王弼老子注(全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