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天运》,无处不仁

编者按:中国传统思想中,不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强调“仁”字。在庄子的《天运》一篇中,庄子解释了他所理解的“仁”的概念。庄子甚至认为,连虎狼也是“仁”的。


(庄子之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运》这一篇,锺泰有总评说:“此篇之意,全重在一'运’字。'运’者,上篇所云'天道运而无所积’、'帝王运而无所积’、'圣道运而无所积’是也。故虽以'天运’发端,而所论皆帝道、圣道之事,如庄子答太宰荡之问仁、黄帝告北门成之问乐、老聃dān之两语孔子,皆论圣道之云;师金之答颜渊、老聃之语子贡,则论帝道之运也。而帝道、圣德非有两事,一皆本之天道。故以孔子之'与化为人’终焉。'与化为人’即与天为人,而不言天而言化者,化则兼天与运二义而有之。天道之活泼泼地,于是乎全盘托出,读者可不加细玩乎哉!”

这一篇不仅主旨贯通整齐,而且各章各段无不精彩。

关注自然现象与巫咸之事

开篇“天其运乎?地其处乎?”一段,就对天地日月云雨的运行提出连续十五个设问,它实际上是庄子的《天问》。庄子擅长设问,在现存6万余字(不计标点)的《庄子》一书中,包含了至少600多个问句,另外还有600多个叹句,其中一部分也可以标为问句。这些连续的设问表明了庄子对于自然现象的关注。比利时的科学家、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普利高津,在其着作《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的中文版《序言》中抄录了这段话,并且说:“在西方,我们很熟悉中国庄子所写的一段名言。”庄子不是科学家,但是他东方式的独特观察却与科学家的思考精神相通。

下面巫咸一段,讲“六极五常”及“九洛之事”,在晚周诸子书中也极少见,学者注解纷纭,可见古史记载缺失太多。巫咸其人,职掌巫道,据史载,不仅发明筮法,而且通晓医术,精通天文。《山海经》载有“巫咸国”,并记载有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之名。巫本为官名,既为技术官职,又为大臣,故得世袭,有其封地,为诸侯。自黄帝、尧帝时,经殷商,至东周而族姓尚在。联想到《国语》中楚大夫观射父所说“民之精爽不携贰、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yīnxié之服”,“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大致可以窥知巫官的文化是非常系统而精湛的。

坚守“仁”之本义虎狼亦为“仁”

再下一段,商太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回答:“虎狼,仁也。夫子相亲,何为不仁!”又问至仁,庄子回答:“至仁无亲。”庄子擅长使用极其精简的篇幅,阐述深刻的思辨,表达严谨的逻辑。

商太宰荡问庄子什么是“仁”,庄子按照“仁”的本义作了回答。“仁”字的本义为“亲”,即有直系血缘的双亲。“仁”的这一本义,可以得到文字训诂及儒家、道家、法家多方面的认同。“仁”的这一本义后来被儒家向许多方面作了引申,引申到政治就成为“仁政”,引申到社会就成为“仁道”或“人道”,而由自己的双亲引申到其他人的双亲,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成为“爱人”。但是儒家的这种引申其实是独断的,它之所以成立是由于伦理而非逻辑上的支持。而且父子以血缘相亲,也并非人类所专有。它是整个生物界的普遍规则,现代生物学称之为“亲子关系”。商太宰荡问“仁”,按照儒家的标准,应该回答为“爱人”,但这却是不符合逻辑的独断。所以庄子按照“仁”的本义做了回答,坚守其本义,没有丝毫的逾越。

庄子以虎狼立论,犹如东郭子问道,庄子答以“在稊bài”、“在瓦甓”一样,是“极言之”的做法。虽然惊世骇俗,但逻辑上是严谨的。“仁”就是“亲”。既然“仁”就是指亲子关系,指父子相亲,那么许多具有亲子关系和父子相亲的生物就都符合“仁”。虎和狼虽然吃人,但虎和狼自己也是父子相亲,也都可以说是“仁”。虎狼与人与其他生物是并列的关系,而不是在本质上有所区别,所谓“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这在逻辑上和事实上都是成立的。儒家将亲子关系的“仁”推广到人类全体,推广为与整个社会都相关联的概念,同时又把其他生物所具有的“父子相亲”排除在外,这个规定是独断的。庄子说“虎狼仁也”,确乎是抓住了儒家仁学在逻辑上的这个缺陷,恰可以破除儒家以“爱人”为“仁”的独断。

庄子论乐:“充满天地,苞裹六极”

接下讲北门成和黄帝谈论“咸池之乐”,以“天乐”明“天道”。中国自古号称礼乐之邦,可惜关于音乐的技艺不易记载,文字所论有限,所以《乐经》久已失传,只有《乐记》十一章保留下来。《庄子》书中论及音乐之处不少,并且其所关注均在“天乐”、“至乐”,所以弥足珍贵。如明陈明卿即称“咸池之乐”这一段是“一篇钧天乐记”。

文中论乐、论道,“充满天地,苞裹六极”、“在谷满谷,在坑满坑”等语,也常令后人称道不置,宋儒程颐亦曾表示:“庄子说道体,尽有妙处,如云'在谷满谷,在坑满坑’。”

接下讲孔子弟子颜渊与师金的问答,孔子南之沛见老聃,阐明道德为本、仁义为末之旨,对于比较道、儒两家学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称“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一语,足以震烁shuò 古今。

全篇文笔之妙,有古人评语如下:

王雱pāng曰:“夫无为者,天之妙道也。天道之止于无为,则其道所以不为神。惟能无为而为之,然后道妙而神矣。庄子因而作《天运篇》。”

陆长庚曰:“此篇所论天地帝王之道,贵无为而贱有为,重道德而轻仁义。篇篇一旨,但阖辟变化,如风云之卷舒,千态万状,令人应接不暇。”

方人杰曰:“入理能深,出笔能浅,尚矣,然不足多也。深入精微,曲折尽致而不晦暗;浅出笔墨,情事毕达而不肤漫,斯为多耳。读《天运篇》,知其经营惨淡于心目之间者不知几时,而有此至精至密之作,鬼斧神工未易有也。”(文/张京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荀子论天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儒道之争4 道之迷
陈林群 | 《庄子》中被误读的成语
道家智慧: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演讲|杨立华:尽心知性——思孟学派的哲学之路(上)
浅析儒家与道家人生观的异同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