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黛玉的心病可不止一件,除了与宝玉的爱情与婚姻,还有另外两件事

林黛玉的病不在身体,而在于心里,正所谓身病易治,心病难医,说得就是她了。

她的心病被大众所熟知的无非就是与宝玉的婚事,如果只这一件,那就算不上心较比干多一窍了,也谈不上多愁善感。她心里藏着的除了她的婚事,还有诸多她的心病。

心病一:寄人篱下的生活并不如意

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很少有人认为,生活在别人家里,哪怕是关系很好的亲戚家里,能称得上是一种幸福,特别是在失去父母的情况下。林黛玉的现实生活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她出生后,身体的确有病,但并不是无药可医,药方就是不见外人。然而命运却偏偏把她推向了一个难以治愈的深渊,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宿命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常常有这样的感慨,我们也很勇敢,也不断地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不论怎么努力,总是发现距离幸福总差那么一步。于是不少人会因此陷入痛苦,只有极少人能从中发现其中的奥秘,人生不过一场相遇,与人与物与天地皆如此,转而接受现实中平凡的自己,这就叫做通达。

林黛玉的慧根并不低,但她与贾宝玉还是有区别。两人虽都有神话加身,但贾宝玉的人生境界比林黛玉还是要高出一筹,林黛玉处在人生的宿命中无法自拔,至死不明。而贾宝玉在小说中则是一个领悟人生的过程,得不到最爱的黛玉,得不到贾府的认可,看着一个个远去的姑娘们,他最后选择了入佛门,就是一个了悟人生的结果,他终于明白了,他在太虚幻境所看到的那些金陵女子的命运原是早已注定的。

所以,贾宝玉最后的离开并不痛苦,而是解脱。而黛玉的离开则是泪尽而亡,在身死之前,心已提前枯萎,庄子说过:“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当一个人心已死的时候,躯体也就只剩下一个空壳,生活自然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活着亦如死去。对于爱情至上的黛玉,她无法眼睁睁地看着金玉良缘美梦成真,自己还能淡定地送上祝福,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耻辱。

所以说,造成黛玉的悲惨结局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双失,寄人篱下的生活看似光鲜,实则暗潮涌动,自己连最基本的发言权都没有,活脱脱一个贾府的边缘人物,送宫花排在末位绝非黛玉多心,而是地位不受重视的表现。不然她不会发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慨叹!

在贾母活着的时候这种状况还不算明显,当贾母死去后,可以预见,这种边缘化会更加明显。与其被王夫人做主指婚,不如自己主动离开,其命运可见之悲怆。


心病二:宝玉到底爱不爱我

我们知道红楼小说述了宝玉与黛玉的爱情与婚姻的双重悲剧,在小说的三十四回之前,宝玉与黛玉闹了不少别扭,大多数时候都是黛玉在无理取闹。

从第八回开始,黛玉的醋意渐显,宝钗与宝玉两人互赏对方脖子上挂着的金与玉,不巧被黛玉撞到,这种情景让黛玉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第十八回,黛玉以为宝玉把自己给他的香囊送了人,心里气不过,于是回头又把自己新做给宝玉的香袋剪了,结果宝玉拿出来,才知闹了误会。第二十回又因宝玉去探望宝钗而吃醋;第二十六回变得严重了起来,以为宝玉故意不给她开门,偏又听到宝钗在怡红院与宝玉说笑。二十七回便有黛玉葬花上线,写出了人生的诗谶《葬花吟》。再到二十九回醋意升级,两人吵架吵到惊动了贾母,闹得贾府上下都知道了。

回头看看这些小吵大吵,他们之间的误会是逐渐升级的,但无不是黛玉胡闹惹出来的事儿,那么黛玉为什么要胡闹呢?作者在第二十九回也给出了答案:说这两人都有一些痴病,到了稍明时事的年纪时,心里便都存了心事,但都不好说出来,于是每每皆以假情试探对方,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原本是一个心,反倒弄成两个心了。黛玉憋屈时就是哭,而宝玉郁闷时就是砸玉。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宝玉的表白也呼之欲出。于是到了三十二,有了贾宝玉顶着极大的心理压力,终于向黛玉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但不巧的是,却被袭人听了去。

宝玉做了如此“丑事”,这等于是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背叛,必将要受到惩罚。因此,宝玉挨打绝不仅仅只是因为金钏之死的事情,还暗含着封建礼教对他背叛的惩罚。

宝玉挨罚的结果是,宁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值得的,他的这句话早已表明,在背叛的路上,他已不打算回头了。于是第三十四回,他给黛玉送去两块旧手帕,黛玉一时闷住,半夜睡不着,爬起来写了三首回应宝玉爱情的诗歌。

至此,宝黛二人的爱情才算是告一段落,她们对婚姻的向往才提到日程上来。所以说,黛玉在三十四回前的重大心病便是,不断地在试问,宝玉到底爱不爱我?


心病三:究竟能不能嫁给宝玉

当两人的心意都确定后,我们发现宝黛二人之间的别扭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温馨与和谐。

比如第四十五回,宝二爷冒雨来看黛玉,穿着北静王送的三件套来了,黛玉看着有趣,便叫他渔翁。宝玉说要弄一顶同款的帽子送她,黛玉脱口说不要,怕自己变成渔婆,说完随即便羞红了脸。

这是一副多么相亲相爱的场景,渔翁与渔婆 ,一副携手相爱到白头的样子。但现实却是,他们要结合,没有贾府的支持那是绝不可能的。

但要得到贾府的支持,这对于黛玉来说太难了。首先,门不当户不对,林黛玉父母双失,林如海家已经没落了,林家无人可为她做主。而儿女婚事,就算二人情投意合,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保驾护航,到底也是难成其事的。

从贾府联姻的关系来看,掌管贾府命脉的人都是政治联姻。比如贾母本人、王夫人、王熙凤,接下来宝玉要接管贾府,他的婚事断不能草率,确保维护与四大家族的关系,否则压不住贾府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

其次,在贾府里难道就没人为她做一回主吗?有,第五十七回,在贾府里赖着不走的薛姨妈倒是说过要当这个大媒,给她和宝玉说和,结果亦不过是一场虚伪的客套话。

那么,贾母到底又是个什么态度呢?薛宝琴一来打破了这个疑问,尽管很多人不能接受,但此话薛姨妈却是在明面上说的,她说:

前儿老太太因要把你妹妹说给宝玉,偏生又有了人家,不然倒是一门好亲。

这句话中的妹妹就是指薛宝琴,因此,在贾母心中,宝玉的最佳媳妇人选是薛宝琴,既是大户人家,又集美貌与才华与一身,关键性格也好。这正合了贾母在第二十九回所说的孙媳妇的标准:

“不管她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也罢了。只是模样儿性格儿难得好的。”

那么黛玉到底有没有上过贾母心中的大名单呢?上过,这是肯定的,第二十九回,她明确说他们两个就是一对小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这个词,最初指代的是仇家,到了在唐诗宋词、曲赋、戏曲、明清小说中,“冤家”逐渐转变成了对情人的称呼,用来指代那些似恨而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又舍不得的人。

贾母也是大家闺秀,依她对窗纱软烟罗的一番解释,她见识甚广,可不是一个乱用词语的老太太。那么为何看到薛宝琴之后,贾母的态度突然转变了呢?原因有三:

其一,黛玉身体不好是主因。第四十五回,黛玉对宝钗说,她的病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黛玉自觉如此,贾府的人难道看不出来吗?

其二,贾母做不得主了,对于宝玉的婚事,显然父母比贾母更有发言权,对于迎春的婚事,贾母也是撒手不管的。况且,王夫人动作太快,早早就开始布局了,先是收买袭人,之后对宝玉身边的人赶走的,逼死的,早已将宝玉的未来进行了规划。

相比之下,贾母已老,对于宝玉的事,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其三,薛宝琴进贾府已是四十九回,宝玉也到了要结婚的年龄,甚至在那时已称得上是晚婚的年龄,因为之前张道士给宝玉提亲时,贾母明确说过,宝玉易晚婚。

薛宝琴是一个见过世面的女孩儿,其各方面肯定与众女儿有所差别。贾母自然会在精中选精,自然会对薛宝琴生出万般好感。

所以,贾母对宝黛婚事也呈现出了犹豫不决的状态。

丫环紫鹃早就提醒过黛玉,老太太活着,这事儿还有希望,老太太一死,这事儿是断不能成的。所以在宝黛爱情确立之后,黛玉的心病变成了能否嫁给宝玉。


心病四:男儿之志实现无门

在红楼里,有男儿之相的女子还不少。王熙凤从小是当男儿养的,贾探春有男儿之志,史湘云爱穿男装又有一个男儿般的性格。但也别忘了林黛玉也是当男儿养的,也有男儿之志的气魄。

小说第二回,已明确说明林黛玉也是被林氏夫妇当男儿养大的。原文如下:

夫妻无子,故爱女如珍,且又见她聪明清秀,便也欲使她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

所以,黛玉的绝顶聪明,除了先天也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如果她是一个男性,也是分分钟拿下进士科的料儿。

在贾府她的表现也不输男儿,比如第十八回,元春省亲,她原本是憋足了劲儿要拿诗冠的,可惜元春只让她们写了一首, 不过黛玉替宝玉写的那首《杏帘在望》还是夺冠了。

再如在诗社里,黛玉的诗也是别具一格,自有一番独特的韵味。还有对于贾府的财务状况,黛玉不理家,也知道贾府出得多进得少。再者而言,刘姥姥一进她的屋子,便说这是“哪位哥儿的书房了”。

可见,黛玉的种种表现也展现出了她的另一面,虽然她看上去柔弱,但内心却有着远比探春更甚的男儿之气。

然而,在贾府,她的这种抱负也是无用武之地,难有实现之日。

所有这些心病,能不把她拖垮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母如此疼爱林黛玉,为何只分给林黛玉一个二等丫鬟?
红楼梦:王夫人拉拢袭人是为了黛玉,原来这么多年我们都错怪她了
紫鹃如何叫薛姨妈自己打嘴?
贾母为何不让宝玉迎娶林黛玉? 主要是因为遇到了一个人的阻挠
读《红楼梦》:贾母真的不管林黛玉的婚事了吗?
红楼梦:林黛玉唯一一次关心银子的背后,真的是为了自己的婚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