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贞观帝后·长孙皇后》第七节 函谷秋风
  •   纵观徐惠留下的诗歌,大部分是和自己的后宫生活和情感密切相关的女性作品,只有一首非常特别,即是《秋风函谷应诏》: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从题目上看,这首诗是徐惠陪同李世民出巡,经过函谷关时的应制之作。在萧瑟秋风中,一个娇柔的女子与大唐天子并肩而立,看雄关落日暮云低垂,松涛暗涌, 山河变色。无论气势还是立意,苍劲而壮阔,这首诗如果不写出作者是谁,很多人会以为是边塞诗人的大作,根本看不出此诗出自深宫一名小女子之手。

      根据《旧唐书,太宗本纪》中的记载,贞观十一年到十二年(638年),李世民到洛阳住了一年,但往返的时间都是二月,《秋风函谷应诏》显然不可能是这个时候写的。

      贞观十五年(641年)李世民又在洛阳待了一年,正月去,十二月回长安,此时过函谷关已是冬季。根据前面的分析,《人潼关》以及许敬宗的奉和诗应是作于此时。

      最后一次,是贞观十八年(644年)十月自长安出发,十一月到洛阳宫,这应该是与《秋风函谷应诏》中的描写最为贴切的时间。

      函谷关离长安不远,阴历十月份相当于现在的阳历十一月。唐代关中植被比现在丰富,水量也多,气候湿润,那时候十一月应该比现在的还温暖一点。所以此时过函谷关,是可以看到秋风秋雨的景象的。

       李世民在贞观十八年去洛阳,他的目的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在那里布置征讨高句丽的种种事宜。如果对《秋风函谷应诏》一诗的写作时候推断成立的话,洛阳并不 是徐惠此次陪驾的目的地,他们在洛阳停留三个月之后,在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又跟随李世民及其大军继续进发,一直走到了定州。

      从长安到河北,一路迢迢上千里,才女与大军同行,路上少了些舒适和浪漫,却多了一些肃杀威武。作为生活在深宫里的女性,这是徐惠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外面金戈铁马的世界。

      李世民御驾亲征,从定州出发时,当辽东城破、报捷传递到定州的时候,徐惠一定在翘首遥望,为大唐的胜利和皇帝的英勇而欢呼,为自己夫君的安危日夜悬心。

      然而,高句丽一役未能实现“灭国”的目标,这一次远征成了李世民军事生涯中唯一的一次遗憾。

      徐惠比李世民小了将近三十岁,她没有经历过李世民的秦王时代,也不像长孙皇后那样,在李世民发动玄武之变时,亲自慰问将士,与夫君并肩战斗。

      而高句丽一役,补上了徐惠的这一课。东征高句丽,是李世民登基后唯一一次御驾亲征,也让徐惠对夫君陛下的赫赫战功有了一次切身体验的机会。

      辽东一役的失败,主要原因是后勤保障出了问题,隋朝四次征伐高句丽而不胜,主要问题就在于后勤保障不力。而李世民派太子李治留守定州的主要目的,就是监督后勤保障工作。

      辽东气候寒冷,地形险峻,又多沼泽,恶劣的天气和地理条件使得粮草运输举步维艰。

       隋炀帝第一次征辽时,因后勤运输征发了二百万人。虽然此次唐军最大限度地节省了民力,但后勤运输的压力依然严峻。大军出发不久,负责粮草运输的韦挺就因 工作不力被罢官,后来,负责河南漕运的崔仁师也因征夫逃走被免职。有一些地区的老百姓甚至不惜自残,以“福手福脚”来逃避征役……负担之重,民生之艰,由 此可见一斑。

      定州作为太子李治坐镇的大本营,是前方各种消息的汇集地。徐惠作为嫔妃,身在内宫,自然不可能事事过问,但以她的聪慧和敏感,也绝不可能事事充耳不闻。

      通过这一次定州之行,使徐惠明白了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对下层民众和士兵的疾苦,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册府元龟》记载,李世民征辽时,带了十位宫女随行,宫女们的主要任务是掌管玉玺兵符。这些常年生活在深宫中的女子,与十万唐军将士一道,勇敢地踏上了东征的漫漫征程。

      当时辽东前线的条件何等艰苦卓绝,李世民的东征,最后因天气恶劣而被迫撤兵。归途遇上严寒,士卒马匹损伤惨重;张亮的水师,在渡海时漂溺而亡、葬身巨浪者就有数百人之众……

       徐惠虽然身在大本营,但是前方将士们的艰辛,她都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三年后,在那篇令她名垂千古的奏疏中,她写下了这样的文字:“窃见顷年以来,力役 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邱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且召募役戍,去留怀死生之痛;因风阻浪,往来有漂溺之危。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 致损,则倾数百之粮。”

      这篇奏疏词句虽然华丽优雅,但却字字千钧,对现实的描述极为具体,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如此胸襟格局的文章,已然不是一个小女子单凭一点才情就能写出来的了。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与徐惠的感情,在《大唐新语》里有这样一则记载,说是李世民自辽东凯旋后,李治命令留在定州的宠妃在路上迎接皇帝。看见后宫佳丽,李世民的龙颜大悦,表扬了李治会办事。

      李治谦虚地说,这都是马周教他的,结果唐太宗重赏了马周。种种迹象表明,在定州接驾的嫔妃队伍中,一定有徐惠妖娆而美丽的身影……
  •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唐皇帝东征高句丽的正面意义
    从洛阳到长安的崤函古道,必经的函谷关和潼关,一起了解下!
    她因才华被李世民召进宫,后哀慕成疾,二十四岁病逝
    李世民晚年六大恶事: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函谷关
    唐朝和滕王李元婴 7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