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说朱瞻基的一项制度间接毁了明朝?

  说起明朝皇帝,相信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有骨气、懒政、雷厉风行等,主要的功绩也都集中在朱元璋朱棣身上,其他的皇帝一般也只是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但事实上,明朝的仁宗、宣宗也算是两个不错的皇帝,通过两个人的努力,最终实现了“仁宣之治”。为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朱棣夺位后,其实就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接班人,对于朱高炽其实并不满意,朱棣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自然希望自己的接班人性格能跟自己接近,而朱高炽体型肥胖、喜欢安静,完全就不是朱棣的理想接班人。

  洪武三十一年,燕王世子朱高炽与嫡妻张氏生下了长子朱瞻基,这一切就开始发生了改变。原来在朱瞻基出生的前一晚,朱棣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赐给了自己一个象征皇帝的大圭,并吩咐道:"传之子孙,永世其昌。"众所周知,朱棣乃是通过篡位才夺得皇位,对于皇位的合法性很介意,虽然这只是一个梦,他仍然很重视。之后,朱棣又听说自己的孙子刚好出生,隐隐约约感觉两者之间必有关联,就急忙探视。

  见到自己刚出生的孙子之后,朱棣十分高兴,称赞道:“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从此,对这个孙子十分照顾,也对朱高炽的态度开始有了好转。朱瞻基自幼酷爱读书,学习十分努力,朱棣也时常有意无意地带着他体察民情,甚至还一起御驾亲征,把他当做自己的接班人一样培养。一日,朱棣在高兴之余还跟朱高炽说道:“此他日太平天子也”,足以看出实际上朱棣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就像清朝康熙隔代培养乾隆一样。

  公元1411年,13岁的朱瞻基被封为皇太孙,这代表着朱棣从政治上宣布朱瞻基就是日后大明江山的继承人。朱棣去世后,朱高炽登基为帝,但由于身体原因,不久便病逝,朱瞻基不得不提早接过治理大明江山的重担。

  继位之后的朱瞻基,实行修生养息的政策,保留先皇的政治结构,让许多杰出的官员继续当官,对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老臣加一种用,对朝局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每个有志气的皇帝都喜欢改革,朱瞻基也一样。他一方面广开言路,另一方面教育官员注重教化,轻刑法以较少犯罪,都起到不错的效果。为了打击军事贪腐,明宣宗还派出监察官员前往各个军营监察巡视,清查士兵花名册、暗访驻地百姓,从根源上杜绝贪污的机会。

  正是朱瞻基这些仁政的举动,才慢慢有了“仁宣之治”的出现。

  但就是这样一个功绩非凡、推行仁政的好皇帝,却又做错了一个决定,为日后大明衰退、政治腐败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为了更快、更有效率地处理国家政务,朱瞻基鼓励宦官学习知识,协助自己批阅奏折,并进行“批红”。所谓批红,就是在大臣上交的奏折上做出批示,原本这些本应该是皇帝亲自批阅,或者令朝中重臣协助,但朱瞻基转而让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的宦官协助批示,这又滋生了权利的由头,从而为大明内乱埋下了隐患。

  朱瞻基之后,明朝不少皇帝因各种原因,无心理政,便效仿朱瞻基,让身边宦官全权处理批红之事,导致导致宦官权利膨胀,形成日后宦官祸乱朝堂之事,在这些宦官之中,最出名的便是刘瑾魏忠贤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圣孙”朱瞻基将大明的统治推向了顶峰
《大明风华》:朱棣明明更喜欢朱高煦,为什么不改立太子?
深度解析|大明王朝的“旷世悲歌” 缘起只是明英宗的荒唐懦弱?
朱瞻基开创仁宣之治,被称一代明君,为何有人却说他一手葬送大明
大明风华:为何说明朝灭亡,始于明宣宗朱瞻基?
大明风华:明宣宗朱瞻基和明朝的宦官之祸,或是长辈们种下的因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