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 魏忠贤权利那么大,为何会崇祯轻易拿下呢?

  说起明朝,大家都会想起东厂西厂这些由太监掌管的特务机构。历朝历代太监的地位都很低下,他们只是服侍皇室的奴仆。然而明朝得太监却都很有名,先有郑和下西洋,后有魏忠贤这样权势滔天被人称作“九千岁”的这些大太监。明宣宗时期,太监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到了明英宗时期,太监不仅拥有了部分实权,竟然还可以与明朝的内阁大臣的势力相抗衡。

  明朝中期以后,先后继位的几个皇帝都有一些特殊的爱好,不是喜欢斗蛐蛐,就是沉迷于炼丹,一心想要成仙。更有甚者,贪爱美色,整日在后宫与嫔妃们厮混在一起,由于常年服用春药,最后死在了温柔乡。也正是这些昏庸的君主,他们整日沉溺于自己的兴趣和玩乐中,才让这些太监钻了空子。但是,这些太监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权力呢?因为这些君主虽然不想管理朝政,但是,又不想自己的权力受到影响和威胁。

  于是,他们便会让自己所信赖的太监替自己批阅奏折,甚至,还允许这些太监对朝中的大臣和武将加以监督和制约。这些太监怎么可能会放过这大好的机会,于是他们大肆揽权干政,手中拥有了很大的权力。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魏忠贤。

  魏忠贤

  臭名昭著的魏忠贤想来大家都听说过。在明朝的时候,魏忠贤掌握的权力极大,是明朝有名的“九千岁”。

  但是到了崇祯皇帝上位后,魏忠贤却没活几个月,就被崇祯皇帝给除掉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背后的原因鲜为人知。  魏忠贤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贴身太监,深得明熹宗的信任。然而明熹宗是个有名的“木匠皇帝”,他很少管理朝政,于是,便经常让魏忠贤代替自己批阅奏折。

  当时的魏忠贤不仅是东厂提督,还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他不仅掌握着批阅奏折的权力,还是明朝最大的特务机构的头目。  表面上朱熹宗是明朝的皇帝,然而大权都在魏忠贤手中操持着。所以,魏忠贤才会被人们称为“九千岁”。离万岁只差了一步之遥。  他的所作所为,朝中诸多大臣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因为,但凡有大臣弹劾他,必然会遭到他的报复。轻则被贬,重则会招来灭顶之灾。  因为,那个时期,整个天下都是魏忠贤的。朱熹宗驾崩以后,因为他没有子嗣,于是便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崇祯皇帝继位以后,魏忠贤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崇祯皇帝继位,魏忠贤被“秒杀”魏忠贤把持着整个大明王朝,大明王朝早已内忧外患,崇祯继位后,一心想要励精图治,好好管理国家,光复祖宗基业。所以,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朝廷的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让一个阉人凌驾于自己之上。当时,朝廷诸多大权都掌握在魏忠贤的手中,他的势力也是遍布四方,各处都有他的党羽。  魏忠贤在崇祯继位以后,也是坐立不安,毕竟,他并不是崇祯的亲信,所以,崇祯自然不会像朱熹宗那般对他委以重任。魏忠贤多次试探崇祯,但是,都被崇祯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给轻松破解了。所以,魏忠贤摸不清楚崇祯的心思。他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崇祯若即若离的态度,不仅让魏忠贤摸不清楚头脑,还使得魏忠贤内部的党羽发生了分裂。  阉党内部的人员,发现了崇祯对魏忠贤若即若离的态度,自然也能预想到,魏忠贤有可能会倒台。所以,他们纷纷倒向了崇祯,联名上书弹劾魏忠贤。崇祯命人将魏忠贤的所有罪状罗列出来,并让他亲听自己犯下的所有罪孽,将他贬去凤阳为祖宗看守陵园。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打住,魏忠贤的死对头东林党,在知道他倒台,犹如丧家之犬一般被赶了出去,自然不会放过他,他们继续弹劾打压魏忠贤,于是崇祯下令将魏忠贤缉拿回来,继续审问。  魏忠贤接到消息后,自然明白崇祯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他自知大限已至。于是便选择用自尽了结了自己。崇祯继位不到三个月,就把这个棘手的“九千岁”给处理掉了。从此,大明王朝便掌控在崇祯的手中。魏忠贤把控朝政多年,党羽众多,为何会被崇祯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消灭了他所有的势力呢。  魏忠贤只是个奴才,他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更别提有什么高贵的出身了。他能够拥有权势,完全是因为他得到了朱熹宗的信任。但是,如果没有了朱熹宗,他只是个阉人,一个只配服侍人的奴才。他的权力是朱熹宗给的,朱熹宗在,权力就在,朱熹宗驾崩了,权力自然也随之而逝了。  朝中的人顺服的只是他的权力,而并非他这个人。所以,崇祯皇帝继位以后,跟随魏忠贤的人自然不会再听从他,顺服他。阉党内部很快就分崩离析,被瓦解了。所以,魏忠贤虽然曾经权倾朝野,但是,皇帝才是实际的掌权者。朱家的天下也不会让一个阉人所掌控。  小结:  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很多人会对大明王朝的覆灭感到痛心和惋惜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正统皇帝,他是一个励精图治,想要光复大明王朝的有为之君。  他在位的17年,一直兢兢业业,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在光复祖宗基业的计划中。然而,他17年的努力依然是没有扭转局面,大明王朝还是断送在了他的手中,他并非是昏庸的君王,一切都是难逃的命数。  他在最后,选择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自己的大明王朝同生死,共存亡。这或许是这个帝王能够保留的最后一点尊严了吧。他已经一无所有了,仅剩的也只是这点尊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崇祯有2次机会翻盘,都被大臣阻拦,“文臣皆可诛”我觉得很在理|明朝|明王朝|张居正|文臣
魏忠贤到底该不该杀,“忠贤若在,不至于此”崇祯真的理解了吗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并非兢兢业业的崇祯,而是不作为的万历
假如你是崇祯皇帝,以现代人的视角,是否能挽救大明王朝?
崇祯的悲剧
大明王朝最后的十七年,让你看明朝真正的敌人,是祖宗留下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