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前8200—7800年)(14)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性质
  
  中国新石器时代属于原始氏族社会后期,包括了母权制和父权制两个阶段。大量考古实物资料,特别是墓葬材料,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
  
  氏族公共墓地是原始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都位于居住址附近,埋葬集中,排列有序,反映出在氏族制下血缘纽带的支配作用。这种现象贯穿于整个新石器时代。葬制比较复杂,单人葬是最常见的一种葬法,延续的时间也最长。至于合葬墓,根据不同的情况,性质上也有所区别。如仰韶文化的多人集体合葬(包括二次葬),显然代表了母系氏族的葬制,即同一墓穴中包括母亲及其子女,但不包括丈夫在内。至于象大汶口文化等的成年男女合葬墓,结合当时的社会生产水平综合考察,一般被认为是过渡到父权制的夫妻(妾)合葬墓。
  
  总之,考古学资料表明,中国新石器时代经历了氏族社会的繁荣和瓦解阶段。至于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具体转变过程,以及这种过渡在地域间有无不平衡现象等,都有待于今后继续探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夏朝婚姻制度文化
父系氏族公社
【考古词条】 新石器时代 · 元君庙墓地
新石器时代考古(十七)社会发展阶段
族外群婚或盛行于1万年前,“一夫一妻制家庭”诞生于6500年前
人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