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张良行刺秦王嬴政,为什么没有成功?

  张良,秦末汉初时著名的谋士,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曾这样评价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的祖父张开地和父亲张平先后给韩国五任君王做过相国,故而张良家族“是五世相韩”,为了报答韩国君王的知遇之恩,张良在韩国国破之时“弟死不葬”,散尽家财,以求刺客刺杀秦王,当时的秦王是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张良在淮阳见到一大力士,非常勇猛,便为大力士打造了一支重达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待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东巡天下时用铁椎砸秦始皇的车辇,在博浪沙,这支重达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已经砸中车辇,但当时还是秦王的秦始皇竟安然无恙,原因何在?

  因为砸中的是副车,副车里坐的并不是秦始皇。

  为什么砸中的会是副车,而非秦始皇乘坐的车辇呢?对于这个问题,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说,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索来回答。

  首先,史书中记载的是,张良遇见的这位刺杀秦始皇的刺客是力士,刺客仅仅是力量大,能把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在很远的地方扔到秦始皇的车队中,但也就是这样了,刺客的能力也就只是这样了,史书中并没有说刺客有神箭手那种“百步穿杨”的功力。

  其次,可能张良也知道刺客并没有“百步穿杨”的能力,但并未要求刺客练出“百步穿杨”的能力或刺客没有时间练习出“百步穿杨”的能力,又或者是刺客根本练不出“百步穿杨”的能力,所以张良只能碰碰运气,万一运气好,砸中了秦始皇的车辇,那就万事大吉,若是运气不好,砸不中秦始皇的车辇,那就赶紧跑路,再寻找别的机会。

  再次,博浪沙刺秦一事也反应出张良虑事不周的思维特点,当时的张良,就是个世家公子哥,并无特别的才学,尚未得到黄石老人授予的《太公兵法》,日后,张良得到了黄石老人授予的《太公兵法》,苦学了十年,才算学业有成,但张良给刘邦一讲,刘邦就整明白了,这大概也能说明,张良绝非刘邦那种天资聪颖之人,当初在博浪沙刺秦,虑事不周也在情理之中。

  总之,张良博浪沙刺秦这事,是欠考虑的,比起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还欠考虑,陈胜、吴广乃迁徙之徒、氓隶之人,仍旧懂得打项燕和扶苏的旗号,仍旧能在卜者点拨后迅速地设计出一套用鬼神之说来威吓众人的方案。

  正因为张良当时太年轻,做事太欠考虑,仅凭一腔热血,所以黄石老人在向张良传授《太公兵法》时才反复试探张良,磨炼张良的耐性,并且告诫张良,学《太公兵法》要学十年,张良未解黄石老人的心意,真的就傻乎乎地学了十年,方才出山。

  参考资料:《史记·留侯世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篇历史连载:那时汉朝(第三部连载中) / 月望东山 / 第4页
从刺客到帝师
黄石授书
谋圣张良:汉初三杰之首,汉高祖刘邦心腹,为何在事业巅峰期急流勇退(一)
“谋圣”张良的老师,秦汉时期的隐士黄石公,道教崇奉的神人
汉留侯张良的人生秘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