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论语】泰伯篇第十则

.


今天学习《论语》泰伯篇第十则。

1、原文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译文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若其民好勇,又恶贫,就易于兴乱。若恶不仁之人太甚,也易于兴乱。”

本章亦言治道。若其人好勇,又疾贫,则易生乱。疾,恶义。若对不仁之人,疾恶之过甚,使无所容,亦易生乱。《论语·先进篇》子路为政,可使民知勇,见勇为美德。孔子告冉有曰:“先富后教”,见贫必救治。又曰:“好仁而恶不仁”,见不仁诚当恶。惟主持治道,则须善体人情,导之以渐。一有偏激,世乱起而祸且遍及于君子善人,是不可不深察。

傅佩荣注解

孔子说:“爱好勇敢的人,如果厌恶贫困,就会作乱生事。对于不肯走在人生正途上的人,如果厌恶得太过分,也会使他作乱生事。”

“疾”是指厌恶到憎恨的地步。“勇”是美德,但是若不节制或不明理,就会陷于乱局。“疾贫”则是既不明理也不节制的表现。

一个人处在贫穷中,如果他爱好勇敢,讨厌贫困,就会作乱。譬如历史上的起义,大部分都是百姓忍无可忍。这是第一个“乱”。第二个“乱”是因为“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不仁”,是指不肯或未能行仁的人。这种判断,有的是根据明显的偏邪行为,有的则是党派立场互异所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有偏差,大家都厌恶他,等于没有留路给他走,这就可能使他作乱。所以我们平常就要注意,要给别人留余地,让人有路可走。

由此可见,孔子的性格是温和的。虽然我们要嫉恶,但也不能太过分。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一味好勇而不安分,就会作乱。但是如果对不仁的人非常憎恶、不能容纳他们,也是会导致混乱的。好勇不安分的人会作乱,这倒是常理;但是这一则里面说,如果对于这种人憎恶太过、无所包容,让他们没有空间,也是会导致混乱的。第二种情况,值得我们引起重视。虽然有的人确实没有仁心、心术不正,可是驱赶太过,不给他们一个转变的渠道,逼急了,也会有更加动乱的事情发生吧。

4、弘丹学习心得

孔子说的这段话,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可以找到例证。好勇+疾贫,在现代社会,容易走上犯法的道路。孔子在那个时代就提出要:“先富后教”,见贫必救治

后面那一句话,我最开始读得太快,误解了。我以为是不仁的人,容易作乱生事,仔细阅读,才发现是,恶不仁之人太甚,也易于兴乱。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非常讨厌不仁的人,也容易作乱生事。对于这类人,他们本身可能是走在人生正途上的人,但是他们的眼里容不得沙子,对于不仁的人容忍度很低,看到别人做坏事,可能就受不了,如果采取了不恰当的方法,也可能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虽然我们要嫉恶,但也不能太过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193期】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2章》孔子对读书做官持何态度?
论语泰伯篇第八
再读《论语》:泰伯第八.17
【孔子弟子】吾日三省吾身,《论语》中关于曾子的15句子~
2009年11月24日《论语解读·泰伯第八·18》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泰伯篇(十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