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8.16】不好的道德行为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孔子说:“表面上豪爽慷慨而内心钩心斗角,表面上看起来像儿童一样天真而内心却不老实,表面上看上去很诚恳而不讲信用,我不理解有些人为什么会成为这种样子。”

【感悟】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都不是好的道德行为,孔子说:我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留有余地,让有这三种毛病的人去思索、去反省吧。同时,也含有提醒弟子的深意。狂而不直,其心回邪,则必危害人群;侗而不愿,愚心自用,终必坏事;悾悾而不信,自欺欺人,万事不成。如遇这三种人,只可远之,不可疾之已甚。疾甚,则必促其作乱。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但是先决条件,是具有受教的意愿。如果无知、无能,却又缺乏学习的动力,那就没有什么办法了。狂妄的人,率直一些,大家还容易谅解。既狂妄又不率直,实在不敢恭维;无知的人,对人家恭顺一些,大家还愿意帮助他。若是无知却又不能谨慎,大家不想帮助他,岂非更倒霉?外貌诚恳却居然不讲求信用,大家不相信他,有时候欺负他,并不能怪别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围炉夜话》17|表里不一的“两面人”比小人更可怕
【儒】论语·泰伯篇(16)三种不能教化的为政者
《论语讲义》——泰伯第八(5)
【第201期】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6章》孔子因何对三类人不抱希望?
8.16 “狂而不直”章解义
论语:狂而不直,侗而不愿(8-1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